•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魏晉名士的隱逸情懷(下):名士歸隱的社會生活與衣食住行
      ——《世說新語》之二十一

      2023-01-09 06:55:13寧稼雨
      古典文學知識 2022年6期
      關鍵詞:名教世說新語阮籍

      寧稼雨

      名士歸隱的社會生活

      人生活在社會當中,就不可避免地要面臨如何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是把個人交給社會,還是傲然獨立于社會,這是每個人都無法回避的。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人們不外從入世和出世兩個方面考慮自己的選擇。于是很早便有了孔夫子的“立德、立身、立言”和老莊清靜無為的主張。不過在秦統(tǒng)一以前,人沒有固定的君王,個人與社會的矛盾還不那么明顯,所以個人問題還沒有那么突出。自秦統(tǒng)一以后,個人第一次要面對一個帝王,而且要在各方面服從皇權的絕對意志。人的個性受到了極大的壓抑與窒息。所以從東漢起,隨著門閥世族的興起,個人的愿望和利益開始受到重視。

      從隱士自身的特點看,隱士從產(chǎn)生那天起,就是作為游離于社會之外的間離物而出現(xiàn)的。清高孤介、潔身自好這些隱士的基本特征盡管在不同時代不同隱士身上的比重不同,但沒有它即不可稱為隱士。尤其在世族興起、個人意愿高蹈的漢末至魏晉間,隱士的這種基本素質更是如魚得水。迅速膨脹,大有一發(fā)而不可收之勢。

      重個人、輕社會的風氣與漢末以來名教與自然的矛盾與危機互為因果?!白匀弧笔侵咐锨f崇尚人性自然之旨。至于“名教”的理解,學者們的意見不盡相同。陳寅恪認為是指“入世求仕者所宜奉行者也”(《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系》,載《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余英時認為名教應是包括政治關系在內的整個人倫秩序,其中君臣和父子兩倫被看作是全部秩序的基礎(《士與中國文化·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之間》,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這里取余說。余氏所提到的君臣之倫的危機表現(xiàn)在君權思想與君臣關系的淡漠,對君權已從懷疑而走向否定,隨之而來的必然是臣民觀念的動搖;另一方面,儒家所提倡的名教禮法至東漢后期變得更加虛胎和高度形式化,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唾棄,并追求符合人的自然心性的人倫關系。于是人們逐漸從名教的束縛中掙扎出來,徜徉于自然的境界之中(寧稼雨《魏晉風度·從生活行為看魏晉文人個性》,東方出版社1992年版)。

      率先舉起張揚自我,反對名教、蔑視社會旗幟的旗手是嵇康和阮籍。嵇康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談到辭官的理由時,舉了七不堪、二不可,全部是從做官如何妨礙個人自由的角度來拒絕為官,最后說:“統(tǒng)此九患,不有外難,當有內病,寧可久處人間邪?又聞道士遺言,餌術黃精,令人久壽,意甚信之;游山澤,觀魚鳥,心甚樂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廢,安能舍其所樂而從其所懼哉!”(《嵇康集·與山巨源絕交書》,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這可視為他“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的具體陳述。阮籍也明確提出“禮豈為我輩設也”(見《世說新語·任誕》)的口號,并且在行動上毫無顧忌地與禮教對著干?!抖Y記·曲禮》規(guī)定叔嫂不能通問,他卻偏要經(jīng)常和嫂子聊天;按常禮母喪不食葷,可他在母喪期間卻大啖酒肉,神色自若;禮教對男女的交往嚴加限制,阮籍卻經(jīng)常和鄰婦飲酒,并醉臥其側,“夫始殊疑之,伺察,終無他意”(《世說新語·任誕》)。連他的兩次做官,也是與名教開的玩笑。因為知道他放達不羈,不愿作官,司馬昭也就不勉強他??梢淮稳罴鲃犹岢鋈プ鰱|平太守,司馬昭趕忙答應??扇罴先魏笪ㄒ坏恼儽闶亲屖窒氯税压俑膲Ρ谌看蛲?,使內外可以相望。然后便整天無事可做,待了十幾天,便騎驢而去。后來又聽說步兵校尉廚中有存酒數(shù)百斛,又要求任步兵校尉。來到官府后,便只顧大飲,不問政務。傳說他就是在酒廚中與劉伶痛飲并大醉而死的(見《世說新語·任誕》及劉孝標注)。

      西方浪漫主義的個人主義理論認為:“人的一切社會成功都意味著他作為個人的失敗,而表面看來是失敗的東西其反面卻是成功?!?[蘇]伊·謝·科思《自我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6年版)從社會的角度看,嵇康和阮籍是失敗者;但從個人角度看,他們卻是成功者。在這兩面旗幟影響下,許多魏晉間的隱士放棄了社會權貴富庶的誘惑,去品嘗那個人之果的稀奇味道:

      張季鷹縱任不拘,時人號為“江東步兵”?;蛑^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世說新語·任誕》)

      張翰的話已經(jīng)把他們對名利富貴與個人自由的看法,說得清澈見底,真不愧是阮籍第二,“江東步兵”。就是這位江東步兵,在洛陽齊王手下任東曹掾時,一次見秋風乍起,便想起自己家鄉(xiāng)的美味莼菜羹和鱸魚膾,說:“人生最寶貴的就是自由快樂,怎么能為了官爵把自己拴在這千里之外受罪呢?”于是便辭官回到家鄉(xiāng)(見《世說新語·識鑒》)。這與陶淵明的不肯為五斗米而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的舉動完全一樣,表現(xiàn)了這些隱士在這個問題上認識的清醒。又如:

      李廞是茂曾第五子,清貞有遠操,而少羸病,不肯婚宦。居在臨海,住兄侍中墓下。既有高名,王丞相欲招禮之,故辟為府掾。廞得箋命,笑曰:“茂弘乃復以一爵假人!”(《世說新語·棲逸》)

      既然人生貴在適意自由,那一頂烏紗怎能換去如此寶貴的東西?又如驃騎將軍何充的五弟何準也是一位高潔隱士,當何充勸他出來作官時,何準說:“我雖然排在老五,卻不比你這個驃騎將軍差!”(見《世說新語·棲逸》)把隱士之樂,看得高于做官。有了這種價值標準,仕途之人才被隱者視如糞土:

      南陽翟道淵,與汝南周子南少相友,共隱于尋阻。庾太尉說周以當世之務,周遂仕,翟秉志彌固。其后周詣翟,翟不與語。(《世說新語·棲逸》)

      是什么使二位舊友反目呢?是對仕隱、名教與自然的不同看法。又如:

      孟萬年及弟少孤,居武昌陽新縣。萬年游宦,有盛名當世,少孤未嘗出,京邑人士思欲見之,乃遣信報少孤,云“兄病篤”。狼狽至都。時賢見之者,莫不嗟重,因相謂曰:“少孤如此,萬年可死?!?《世說新語·棲逸》)

      可見那些崇尚自然的隱士,比起效力于名教的官人,更容易得到世人的青睞。

      拋棄了名教的束縛后,隱士們所獲得的,便是個人行為的極大自由: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劉孝標注:《中興書》曰:“徽之任性放達,棄宮東歸,居山陰也。”左詩曰:“杖策招隱士,荒途橫古今。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白雪停陰岡,丹葩曜陽林。”)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間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世說新語·任誕》)

      王徽之在夜深人靜之際的舉止,完全憑隨心所欲、興之所至的意念驅使。這種自由,是蠅營狗茍、碌碌無為的做官者所不敢想的。有了這樣的自由,才可以去遍嘗那人生中真正的快樂:“羲之既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瓏@曰:‘我卒當以樂死。’”(見《晉書·王羲之傳》)有了這樣的自由,才會有那種氣吞宇宙,俯視群小的氣度:

      劉伶恒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裈衣,諸君何為入我裈中?”(《世說新語·任誕》)

      這種境界如同尼采所說:“對于時代的、合時宜的一切,全然保持疏遠、冷淡、清醒;作為最高的愿望,有一雙查拉圖斯特拉的眼睛,從遙遠的地方俯視人類萬象——并看透自己……為這樣一種目的——何種犧牲、何種‘自我克服’、何種‘自我否定’會不值得?”(尼采《瓦格納事件》)嵇康詩:“息徒蘭圃,秣馬華山。流磻平皋,垂綸長川。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郢人逝矣,誰與盡言!”(《嵇康集·贈兄秀才入軍》第十五首)說的也是這種境界。

      名士歸隱的衣食住行

      人們的衣食住行雖多不經(jīng)意而為,但卻好比是一面折射鏡,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品位。隱士的各種思想觀念、社會態(tài)度等,均不同程度地在衣食住行中有所反映。

      古代的隱者多是在貧困、簡樸的生活中去表達一種高潔的志趣。如巢父以樹為巢,伯夷、叔齊采薇而食等。到了魏晉時期,這種山林隱士的高潔之風仍不乏其人。如嵇康在汲郡山中所見到的孫登,“無家,于汲郡北山土窟住,夏則編草為裳,冬則被發(fā)自覆”(見《世說新語·棲逸》劉孝標注引《嵇康集序》)。阮籍在蘇門山所見到的隱者,也是只有“竹實數(shù)斛,杵臼而已”(見《世說新語·棲逸》劉孝標注引《魏氏春秋》)。但隨著魏晉時世族的興起和很多世族文人仕隱兼通格局的出現(xiàn),隱士們的生活開始出現(xiàn)了貴族化的趨勢。但這并沒有改變隱士們在生活上追求高雅情趣的基本內核,反而把這種情趣更加明確和具體化了。王羲之《蘭亭集序》所描寫的蘭亭,可以說是這種新的隱居環(huán)境的代表,“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妒勒f新語》中也記載了隱士們對這種高雅環(huán)境的營造:

      康僧淵在豫章,去郭數(shù)十里,立精舍。旁連嶺,帶長川,芳林列于軒庭,清流激于堂宇。乃閑居研講,希心理味。庾公諸人多往看之。觀其運用吐納,風流轉佳。加已處之怡然,亦有以自得,聲名乃興。(《世說新語·棲逸》)

      又如:

      孫綽賦《遂初》,筑室畎川,自言見止足之分。(劉孝標注:《遂初賦敘》曰:“余少慕老莊之道,仰其風流久矣。卻感于陵賢妻之言,悵然悟之。乃經(jīng)始東山,建五畝之宅,帶長阜,倚茂林,孰與坐華幕擊鐘鼓者同年而語其樂哉!”)齋前種一株松,恒自手壅治之。高世遠時亦鄰居,語孫曰:“松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永無棟梁用耳!”孫曰:“楓柳雖合抱,亦何所施?”(《世說新語·言語》)

      由于移情作用,隱士們對那些山水田園中的激流湍水、松柏修竹似乎有特殊的興趣,因為他們可以從中寄托自己的志趣,觀照自己的人格。所以他們很注意隱居之所地點與環(huán)境的選擇。除了環(huán)境幽雅、山水靈性這些自然因素外,還十分注意環(huán)境的修飾,康僧淵在軒庭中搞上一片芳林,孫綽在房前種上一棵松樹,王徽之連暫時借住別人的房子,也要趕快種上竹子,說:“何可一日無此君?”(見《世說新語·任誕》)都反映了隱士們這種高潔雅興。

      比起前代的隱士,魏晉隱士們似乎生活環(huán)境顯得優(yōu)厚了,但與很多當時貴族比,他們仍顯得清貧。而且他們沒有丟掉古代隱士們的精神內核,仍然以貧潔為榮,倚貧而凌富: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繡。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世說新語·任誕》)

      面對貴族們借曬衣的機會大肆炫耀家財?shù)挠顾字e,阮咸針鋒相對地挑起了粗布圍裙。在這強烈的反差對比中,阮咸以貧為榮的自信和對貴族們的蔑視,已經(jīng)呼之欲出。更有意思的是許詢。他在永興隱居時,住在洞穴之中,卻經(jīng)常接受四方達官貴人所贈送的各種禮物,有人問他:“聽說隱居之人并不這樣貪心!”許詢卻振振有詞地說:“比起堯讓給許由的天子之位來,這又算得了什么呢!”(見《世說新語·棲逸》)這個巧妙的回答不僅表明了隱士之初衷未變,而且也為當時隱士們生活條件的部分改變,找到了一個再好不過的借口。

      猜你喜歡
      名教世說新語阮籍
      淺談阮籍《詠懷》詩八十二首的突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29:19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研究
      牡丹(2020年14期)2020-08-31 14:54:11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9年11期)2019-02-22 22:42:18
      論李白詩中《世說新語》典故
      從《世說新語》看士族女性的魏晉風度
      《世說新語》中的名士品格
      文學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8:55:15
      《世說新語》中兩晉士人的文學審美趣味
      “青睞”與“垂青”
      從阮籍、嵇康與傅玄的詩歌看正始與西晉詩風的嬗變
      個體與名教的統(tǒng)一——王弼名教思想探析
      甘洛县| 四平市| 潮安县| 仲巴县| 兴国县| 南昌县| 东港市| 漠河县| 秦安县| 新乐市| 麻江县| 边坝县| 宜兴市| 陵川县| 广西| 澄江县| 惠安县| 沂源县| 中阳县| 莆田市| 韩城市| 塔城市| 漾濞| 屏山县| 巴里| 六安市| 尉氏县| 东城区| 阿克| 大同市| 平武县| 平和县| 开鲁县| 拉孜县| 峡江县| 通许县| 莫力| 土默特右旗| 宕昌县| 双流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