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軍
科學教育如何通向科學素養(yǎng)。
一是要正確認識科學教育和學科教育的關系。學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傳授學科知識,學科教育是科學教育的重要基礎,但是學科教育做得好,不一定就能培養(yǎng)出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不一定能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當下的學科教育是以知識為中心建構的,注重通過學科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而科學教育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跨學科的。教師在學科教學中,一定要有“借題發(fā)揮”的意識,善于發(fā)掘能夠體現和培養(yǎng)科學精神、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的知識點,通過本學科的教學做好科學教育,這非??简灲處煹慕虒W能力和智慧。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就想到搞學科競賽。其實學科競賽本質上是一種更難、更深的學科教育,和科學教育絕對不能畫等號。學科競賽是小眾化的,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并不適合,而我們提倡的科學素養(yǎng)是人人都應該具備的。有的學生因為參加學科競賽而過早地把自己限制在某門學科的專業(yè)學習領域,整體的科學素養(yǎng)反而下降了,這不是個好事情。
二是要正確理解科學教育的目標??茖W教育的目標不是學習多少具體的知識,而是培養(yǎng)科學精神、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和科學探究能力??茖W精神最主要的是求實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不求實就不是科學,不創(chuàng)新科學就無法發(fā)展。應該說,科學教育沒有專門的內容,任何一門學科的內容都可以成為科學教育的載體。如果說科學精神、科學思維、科學方法是“經”,那么學科知識就是“緯”,只有“經緯交織”才能達成科學教育的目的??茖W教育就是能夠培養(yǎng)出來這些能力素養(yǎng)的教學內容和方式的總和。
——《中國教育報》2022 年5 月17 日
加強和改進科學教育的方式。
要從教育哲學的高度,讓每一名教師認識到科學教育的重要意義。科學素養(yǎng)是一個人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科學素養(yǎng)是建設高質量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必然要求。教師要從育人理念的頂層邏輯出發(fā),找準科學教育的目標定位?,F行的課標、教材里并沒有明確細致地說明某門學科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教師在進行學科教學時,頭腦里要有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這根弦,把教材整體梳理一遍,尋找學科知識點與科學教育的結合點,看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哪些地方可有機融合,這樣就能改變有科學知識而缺科學教育的狀況,科學教育的短板就會補長。這和“課程思政”的理念及教學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教育報》2022 年5 月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