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梅,黃義春,李宜文,陳曉玲,汪 沁,唐宗生
(皖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弋磯山醫(yī)院 輸血科,安徽 蕪湖 241001)
臨床醫(yī)生在對患者施行輸血治療之前需要進行ABO、RhD血型鑒定、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以及交叉配合實驗以保障輸血安全。若發(fā)現患者不規(guī)則抗體陽性,需鑒定此抗體特異性,選擇對應抗原陰性的紅細胞制品經交叉配血相合后才能輸注[1-2]。輸血或妊娠使得個體接受到其本身缺乏的血型抗原的免疫刺激產生抗體,隨著時間的推移,抗體含量會逐漸降低到無法被檢出。當再次輸入含有相應血型抗原的血液時,會因回憶反應產生大量抗體。但回憶反應早期時血清抗體含量依然較低,難以被檢出。本實驗室發(fā)現1例輸血后回憶反應導致的不規(guī)則抗體陽性病例,通過適當的抗體鑒定和交叉配血策略,使患者得以安全地接受輸血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患者方某,女,68歲,子女已成年。2021年10月30日診斷“大面積腦梗死、急性呼吸衰竭”收治弋磯山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既往有高血壓病史3年,無傳染病史,無藥物過敏史,6年前因腦出血手術有過輸血史,輸血量不詳。該病例報道已獲得患者知情同意。
1.2 實驗方法 ①血型鑒定方法:微柱法;②抗體篩查、抗體鑒定及抗體效價鑒定:用室溫鹽水試管立即離心(IS法)及微柱凝膠卡式法;③木瓜酶法:抗體鑒定譜細胞與等體積配制好的木瓜酶37℃孵育15 min,生理鹽水洗滌3次,離心取壓積紅細胞備用。所有實驗均按照文獻[3]及試劑的說明書進行操作。
患者血型鑒定、抗體篩查、不規(guī)則抗體鑒定、交叉配血及血液輸注情況等如下。血型AB型,RhD+,2021年11月1日血紅蛋白(Hb)56 g/L,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IS法陰性,微柱凝膠卡式法陰性。輸注紅細胞懸液2 U。2021年11月2日復查Hb 60 g/L。2021年11月4日Hb 62 g/L,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IS法陰性,微柱凝膠卡式法陰性。再次輸注紅細胞懸液2 U。2021年11月5日復查Hb 77 g/L。2021年11月9日患者病情變化,Hb 57 g/L,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IS法陰性,微柱凝膠卡式法陽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販y2021年11月1日患者首次送檢標本Rh分型:D+,C+,E-,c-,e+,微柱凝膠卡式法抗體鑒定時10份譜細胞只有1、6號陽性,無法確定不規(guī)則抗體特異性。結合抗篩格局與患者Rh抗原分型檢測結果,考慮患者有抗E、抗c可能,選擇Rh分型與患者相同的紅細胞懸液2 U,交叉相合后輸注。次日復查Hb 69 g/L。2021年11月18日因病情變化,Hb 48 g/L。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IS法陰性,微柱凝膠卡式法陽性,直抗陽性,微柱凝膠卡式法抗體鑒定,僅1、6號細胞陽性。因懷疑此抗體為Rh系統(tǒng)不規(guī)則抗體,而酶處理鑒定譜細胞能增強Rh系統(tǒng)不規(guī)則抗體的反應強度,故選擇木瓜酶處理鑒定譜細胞后,行不規(guī)則抗體鑒定。結果:1、3、4、5、6號譜細胞均強陽性,2、7、8、9、10號譜細胞均陰性,符合抗E格局。結論:檢出IgG抗E抗體。同時行患者紅細胞放散液與酶處理譜細胞的抗體鑒定試驗,結果:1、3、4、5、6號譜細胞均強陽性,2、7、8、9、10號譜細胞均陰性,符合抗E格局。結論:放散出IgG抗E抗體?;販y患者2021年11月1日輸注的供者紅細胞懸液2 U,均為E抗原陽性。選擇E-,c-獻血者紅細胞懸液,交叉配血相合。次日復查Hb 61 g/L。因患者病情進展,血液丟失明顯,輸血前后的血紅蛋白作為輸血的療效雖不理想,但患者4次輸血治療除第1次效果不明顯外,其余3次輸血后血紅蛋白均上升明顯。
通過該案例的回顧分析,患者因妊娠、6年前手術中輸血而引起E抗原免疫,2021年11月1日輸注E抗原陽性紅細胞懸液2 U而發(fā)生回憶反應,引發(fā)延遲性輸血反應。這種延遲性輸血反應,常規(guī)的檢測方法容易漏檢,需采用酶處理或其他增強技術才能明確診斷。
不規(guī)則抗體陽性患者輸入表達相應抗原的紅細胞會引起遲發(fā)性溶血性輸血反應(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DHTR)[4],有些DHTR早期因患者血清中抗體滴度處于較低水平而癥狀不明顯,且容易被疾病癥狀掩蓋,需通過直抗和放散實驗才能發(fā)現。常引起DHTR的抗體是Rh、Kidd、Duffy和KELL等血型系統(tǒng)的抗體[5]。
本例患者曾有多次輸血史,并發(fā)生輸血后的回憶反應。因患者血清游離抗體較少,首次入院輸血時常規(guī)方法無法檢測出抗E,交叉配血亦漏檢,因此誤輸了E陽性血液,導致其抗體再次產生。再次申請輸血時,患者新樣本抗體篩查提示陽性結果,使用常規(guī)譜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鑒定無明顯格局,無法確定抗體特異性,但懷疑為Rh系統(tǒng)不規(guī)則抗體,選擇Rh分型與患者相同的血液交叉配血;第3次患者樣本用酶法處理后再次進行不規(guī)則抗體鑒定,檢出IgG抗E抗體,且患者紅細胞放散液中亦檢出抗E,證明患者近期輸入了E陽性血液?;厮菡{查患者近期4次輸血,發(fā)現2021年11月1日所輸入的兩袋血液均為E陽性,這也與患者放散液實驗結果相互印證。
綜上所述,當抗體篩查陽性,鑒定譜細胞格局不明顯,但懷疑是Rh系統(tǒng)不規(guī)則抗體時,用酶處理譜細胞可提高Rh系統(tǒng)不規(guī)則抗體的檢出率。同時建議,在病人有近期輸血史、抗體篩查陽性、直抗陽性且輸血療效未達到預期時,可選擇酶處理等抗體反應增強技術以明確是否有不相合的血液輸注。多次輸血導致患者血清不規(guī)則抗體呈陽性的病例多不勝舉,如何精準檢測出不規(guī)則抗體,是臨床輸血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此例個案報道能為臨床輸血提供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