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主流媒體講好紅色故事策略探析

      2023-02-14 04:46:40李婧
      新聞研究導刊 2023年1期
      關鍵詞:傳播策略新媒體

      摘要:紅色故事在傳承民族文化、推動文化創(chuàng)新和引領時代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紅色故事的有效傳播是其價值體現(xiàn)的前提。所以,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探索傳統(tǒng)主流媒體講好紅色故事的策略很有必要。文章通過文獻法,收集、整理了有關新媒體時代紅色故事傳播的大量資料,并結合《年輕的眼光看黨史》等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的實際案例,提出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主流媒體講好紅色故事的三點策略,分別為:增強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的受眾意識、凸顯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的內容特性和開發(fā)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的創(chuàng)新平臺,旨在增強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媒體;傳統(tǒng)主流媒體;紅色故事;傳播策略;豎屏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D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01-0161-04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故事不僅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資源,還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不僅是文化自信的基礎來源,還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支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離不開對紅色文化的滋養(yǎng)和傳承,離不開對紅色故事的傳承。

      (一)增強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的受眾意識

      以往傳統(tǒng)主流媒體在傳播紅色故事時,往往過于重視自身傳播主導的作用,對于傳播過程中受眾的主體地位不夠重視,使得受眾始終處于相對被動的狀態(tài)。同時,由于紅色故事的傳播大多為媒體的單向傳播,傳播的具體內容大多只會由媒體方生產(chǎn)并傳遞,受眾雖然是傳播主體,但在實際傳播中,主體性不受重視,受眾對于紅色故事的真實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最終導致紅色故事傳播效果與預期不符。

      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時,必須不斷增強受眾意識,肯定受眾的主體性,發(fā)揮傳播過程中受眾的主體作用,才能夠實現(xiàn)紅色故事傳播的真正價值,做到有效傳播紅色故事。增強紅色故事傳播受眾意識的具體策略如下:

      1.充分尊重紅色故事受眾的主體地位

      傳播紅色故事時,傳統(tǒng)主流媒體首先要充分尊重受眾的主體地位,認識到受眾的主體意識,要充分考慮到受眾的需求,深入總結與歸納受眾喜愛紅色故事內容傳播的機理與特點,明確不同受眾紅色故事愛好的差異,選擇受眾最喜愛的故事類型[1]。

      傳統(tǒng)主流媒體要始終堅持將紅色故事與受眾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削弱紅色故事的陌生感,重視對紅色故事受眾的人文關懷。同時以人格上的平等作為創(chuàng)作基本理念,充分彰顯紅色故事的社會價值,凸顯受眾的主體地位。

      如廣東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播放的《年輕的眼光看黨史》系列短視頻中,《年輕的眼光看黨史:廣州解放后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這一故事是從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內珍藏的一面手縫五星紅旗展開,以“廣州解放后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吸引對廣州紅色故事不太熟悉的受眾,勾起他們的興趣,回顧了該件文物的歷史。

      而在《年輕的眼光看黨史:廣州從化黃沙坑革命舊址——東江縱隊的根據(jù)地之一》中,兩位記者將受眾帶到了東江縱隊的根據(jù)地之一——廣州從化黃沙坑革命舊址,以革命舊址為點,東江縱隊的革命故事為線,以東江縱隊吸引對該部分歷史熟悉的受眾,勾起他們的回憶,重溫東江縱隊在廣州的革命故事。

      《年輕的眼光看黨史:海珠橋——跨越兩個時代的見證者》與前兩個視頻一樣都有涉及廣州解放的內容,但故事的內容、切入點、側重點都不一樣,其以海珠橋這一本地受眾熟悉的事物切入。

      三個視頻做到了多角度解讀廣州解放的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將紅色故事的受眾范圍擴大,尊重受眾主體地位,盤活了廣州本土紅色資源,使得在有限的時長內講述的紅色故事充滿知識性和趣味性。這些具有原創(chuàng)特色的短視頻讓受眾學到黨史的同時埋下求知的小火苗,實現(xiàn)了紅色故事短視頻的傳播目的。

      2.關注紅色故事受眾的不同特點

      在新媒體時代,隨著人們接觸網(wǎng)絡信息的渠道變得更加輕松便捷,受眾接受信息的渠道越發(fā)寬廣,并且接收信息的時間、地點、方式等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這種新技術帶來的變革使得只有受眾喜愛且需求的內容才會被接受,傳統(tǒng)主流媒體的信息傳播受到了限制,在傳播過程中逐漸失去了過往的主導地位[2]。但在信息接收渠道不斷擴大的同時,受眾的注意力也被無形分割,受眾的信息接收時間被分割成時間碎片。

      除此之外,受眾對于紅色故事的傳播媒介也隨著受眾的種類變化而變化,受眾選擇信息的模式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特性,傳統(tǒng)主流媒體難以再以過往的傳播形式進行有效傳播[3]。

      在這種背景下,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時不能單純將同樣的內容信息以統(tǒng)一形式傳播給所有受眾,而是應仔細區(qū)分受眾群體的差異性,篩選紅色故事的內容,并將故事的傳播方式與受眾群體匹配,注重傳播的廣泛性與層次型,以分類分層的模式增強紅色故事傳播的受眾針對性,增強紅色故事傳播的有效性。

      同時,在實際傳播過程中,傳統(tǒng)主流媒體還需要重視受眾的實時需求,把握受眾興趣與審美的變化,對紅色故事產(chǎn)品的類型進行多層次的分類,進行個性化的分眾傳播,讓紅色故事更加具有吸引力,受到受眾的喜愛與認同。

      如在《年輕的眼光看黨史》中,媒體傳播紅色故事時,選擇了記者出鏡講解、歷史文獻與影像資料展示、文物實體特寫、相關影視劇資料展示等多種形式展現(xiàn)紅色故事,使得不同受眾能在同一時間獲得不同種類的信息,進而使得不同受眾都能對視頻產(chǎn)生興趣。

      3.培養(yǎng)紅色故事受眾的媒介素養(yǎng)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紅色故事的媒介形態(tài)不斷增多,變得更加豐富多樣,新媒體打破了傳統(tǒng)媒體媒介之間的線性的形態(tài)規(guī)則,而是在新技術的引導下,將新興媒介技術為支撐,形成了多種新媒體融合的現(xiàn)象,當下,媒體融合正從各個細小的角落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地方,影響著經(jīng)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發(fā)展。然而,與媒體的迅猛發(fā)展相對比,受眾的媒介素養(yǎng)卻相對落后。新媒體時代,紅色故事受眾應具備較高的媒介素養(yǎng),受眾要打破過往對信息一味被動接受和消費的情況,主動參與到信息的生產(chǎn)與傳播中。

      提升新媒體時代紅色故事受眾的媒介素養(yǎng)主要可以從兩個方向入手。首先,對于國家和社會而言,應積極加強受眾媒介素養(yǎng)教育,建立相關教育體系。一方面應緊密結合中國媒介的發(fā)展情況,開設相關專業(yè)課程,并將課程納入各個階段的教育課程體系,另一方面,要重視發(fā)揮社會群體力量,進行媒介素養(yǎng)宣傳教育,提升社會整體的媒介素養(yǎng)。其次,對于受眾而言,不僅需要了解媒介的基本知識,形成使用媒介資源的正確態(tài)度,也需要掌握使用媒介資源的方式方法,學會判斷媒介信息的意義和價值,還要掌握信息生產(chǎn)及傳播的基本知識、技巧,更要了解如何使用媒介來發(fā)展自己、提升自己。

      (二)凸顯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的內容特性

      紅色故事內容的鮮明特性是決定傳播是否有效的決定性因素,這些特性大多與故事本身的內容有著極大關聯(lián),展現(xiàn)了紅色故事的重要性與傳播價值。若紅色故事在傳播過程中失去了其本身的真理性、真實性、先進性、透徹性與契合性,就難以影響受眾思想,脫離受眾的真實需求[4]。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傳統(tǒng)主流媒體具有強大的傳播實力,其技術與手段極其先進,也難以增強紅色故事傳播的有效性。因此,想要提升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的效果,凸顯故事內容的鮮明特性是極其重要的,其具體策略如下:

      1.堅持改善紅色故事傳播內容的供給

      傳統(tǒng)主流媒體在生產(chǎn)紅色故事傳播內容時,要注意改善內容的供給方式,凸顯故事的真理性、真實性及先進性,讓內容更加專業(yè)可靠,增強傳統(tǒng)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因此,傳統(tǒng)主流媒體首先應做到的是深入挖掘各個時期、各種類型的紅色故事資源,展示紅色故事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印記。

      如在《年輕的眼光看黨史》中,傳統(tǒng)主流媒體將單個視頻時長嚴控在5分鐘以內(實際時長均在3分鐘左右),最短的一條時長僅有1分48秒。但在每個短視頻中,青年記者們都會穿上所講述紅色故事年代背景的服飾,來還原百年黨史中的其人其物、其情其景,以青年人的眼光,看百年黨史,生動講述年輕人眼中別樣的黨史故事。

      《年輕的眼光看黨史》以記者口述內容貫穿全片,兩位記者交替解說,節(jié)奏十分緊湊,內容簡短精練,讓受眾在不知不覺中看完了一個又一個的黨史故事,充分弘揚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偉大紅色精神。

      2.客觀展示紅色故事傳播內容的真實性

      維持紅色故事的真實性是保持其說服力、維護對受眾的吸引力的關鍵。可以說,紅色故事傳播的影響力正是來自其真實性。在新媒體時代,社會中確實存在隨意破壞紅色故事傳播真實性的案例,如惡搞紅色經(jīng)典故事《閃閃的紅星》的網(wǎng)絡短片《閃閃的紅星之潘冬子參賽記》等,這種篡改紅色故事的短片不僅使紅色英雄人物形象被丑化,還與故事本身的紅色精神相悖,削弱了故事中蘊含的紅色精神的崇高性,讓受眾對紅色故事的認知被影響。

      因此,收集紅色故事的相關信息時,傳統(tǒng)主流媒體應盡可能保持紅色故事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保障傳播內容能夠原汁原味地展現(xiàn)紅色故事中蘊含的紅色文化與歷史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傳統(tǒng)主流媒體應將如何展現(xiàn)紅色故事的社會價值作為首要目的,堅持傳播時代主旋律,弘揚紅色故事中對于真善美的追求,以實事求是作為故事傳播的基礎,守護紅色故事的核心精神,維持其紅色文化內涵。傳統(tǒng)主流媒體要堅決杜絕為吸引受眾注意力、提升經(jīng)濟效益隨意篡改紅色故事,肆意改變故事內涵,曲解故事精神,丑化人物形象,把原本的紅色故事改編成低俗故事[5]。

      3.結合新媒體時代受眾需求生產(chǎn)紅色故事傳播內容

      除了保證紅色故事傳播內容的真實性外,傳統(tǒng)主流媒體還應結合新媒體時代受眾的需求,根據(jù)受眾思想的變化與傳播新媒介的出現(xiàn),生產(chǎn)出更加貼合受眾生活的高品質紅色故事傳播內容,讓紅色故事打動人心。為實現(xiàn)這一目的,傳統(tǒng)主流媒體首先應做到的是突出紅色故事傳播內容的時代性。

      時代性的突出就是在紅色故事傳播過程中,傳統(tǒng)主流媒體要注意貼合時代特色,與國家最新發(fā)展相聯(lián)系,將時代發(fā)展的新元素融入其中,以紅色故事的傳播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6]。在新媒體時代,紅色故事的傳播內容除卻完整展示故事原本的精神與內容外,還應緊密結合時代精神,以創(chuàng)新內容展現(xiàn)民族精神,促進中國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實現(xiàn)。只有結合新媒體時代受眾需求生產(chǎn)紅色故事傳播內容,才能實現(xiàn)紅色故事傳播的真正價值。

      4.凸顯紅色故事傳播內容與受眾的契合性

      生產(chǎn)紅色故事傳播內容時,要從受眾群體的差異性角度入手,認識到不同受眾對于紅色故事的認知程度不同,結合不同受眾的思想特點與興趣愛好,進行針對性的傳播內容生產(chǎn),同時還要保證內容的系統(tǒng)性不被影響,進而滿足不同受眾的紅色故事需求[7]。

      與此同時,傳統(tǒng)主流媒體篩選紅色故事傳播內容時還應注意內容與受眾的個人發(fā)展是否存在直接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能夠極大地影響受眾對紅色故事的接受度與認同度,而建立這種聯(lián)系的關鍵在于保證紅色故事能與受眾的生活需求相契合。

      因此,主流傳播媒體生產(chǎn)紅色故事內容時要盡可能凸顯人文關懷,以紅色故事的傳播引導受眾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素養(yǎng),解決自身發(fā)展困境,實現(xiàn)個人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8]。

      5.突出紅色故事傳播內容與傳播媒介的契合性

      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時要采用多種形態(tài)的終端傳播,合理分類紅色故事類型,探尋與不同種類紅色故事契合的傳播媒介,有效整合相關資源,如《年輕的眼光看黨史:廣州從化黃沙坑革命舊址——東江縱隊的根據(jù)地之一》這一視頻的記者在現(xiàn)場介紹東江縱隊作戰(zhàn)休息室時,在上方展示了黃沙坑革命舊址的航拍鏡頭,以視頻的形式展示紅色故事,而在下方則以黃沙坑革命根據(jù)地的舊照配合展示,一個豎屏橫跨古今,帶來視覺上直觀的對比。

      同樣,在《年輕的眼光看黨史:那張驚天地泣鬼神的結婚照——周文雍與陳鐵軍》這一視頻中,記者講述周文雍與陳鐵軍所參加的廣州起義時,上方以廣州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起義相關的文物進行靜態(tài)展示,下方以廣州起義的影視作品資料進行動態(tài)的畫面展示,動靜結合,讓畫面變得活潑、敘事更加生動。

      (三)開發(fā)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的創(chuàng)新平臺

      新媒體時代,紅色故事傳播能夠依托的主體變得更加多樣,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媒體形式,大量紅色故事受眾成為紅色故事傳播內容的生產(chǎn)者。同時,新媒體時代迸發(fā)的技術革新狂潮也使得紅色故事的承載平臺更加多元化,如手機、電腦、平板等促使紅色故事的傳播內容轉化為各種不同形態(tài)的媒介產(chǎn)品,提高了紅色故事傳播中受眾的參與度與互動度。

      層出不窮的新興傳播媒體使得受眾的需求成為紅色故事傳播的重點,受眾也越來越傾向于以不同方式篩選滿足自身個性化需求的內容,摒棄無法滿足自身需求的大眾化內容。與此同時,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革新使得傳播媒體逐漸平臺化,受眾能夠通過單一平臺完成多人互動與紅色故事資源整合是目前紅色故事傳播平臺創(chuàng)建的關鍵[9]。

      因此,在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主流媒體應改變自身發(fā)展觀念,考慮到受眾的重要作用,重視與受眾在傳播過程中的互動,以受眾較為常用的網(wǎng)絡媒體作為傳播媒介,以新興紅色故事傳播平臺開展傳播工作,打造新媒體時代紅色故事傳播新品牌,擴大紅色故事傳播范圍,增強受眾對傳統(tǒng)主流媒體的黏性,其具體策略如下:

      1.加強紅色故事平臺建設

      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新媒體時代受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這讓受眾有限的注意力被進一步分散?;ヂ?lián)網(wǎng)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及時等優(yōu)點,使得其成為紅色故事傳播的關鍵媒介之一。引入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后,我國傳統(tǒng)主流媒體也建設出能夠傳播紅色故事的平臺,包括與各地政府合作創(chuàng)建的本地紅色旅游平臺,與紅色故事相關研究協(xié)會合作創(chuàng)建的紅色故事展示平臺,與紅色故事相關遺跡、文物等保存管理機構合作創(chuàng)建的紅色故事宣傳平臺等。

      除此之外,在如紅色歌曲平臺、紅色電影平臺中也增設了紅色故事傳播點。紅色故事的網(wǎng)絡媒介傳播已漸漸從原本的單純文字信息傳播轉化為多頁面、多維度、多層次的綜合信息傳播。當前紅色故事平臺建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這些平臺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紅色故事平臺中包含的內容大多較為嚴肅,具有濃重的說教色彩,而受眾在網(wǎng)絡上閱讀時并不習慣這種形式,并且與受眾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也相對較少;如紅色故事平臺的設計形式大多相對單一,較為簡單枯燥,平臺設計不夠細致,能為受眾提供的功能較少,也無法為受眾帶來視覺美的感受。紅色故事平臺建設一是要以受眾的文化需要為本,在堅持主旋律的前提下,努力使紅色故事平臺內容適應受眾的思維方式、心理特點和行為習慣。

      2.緊跟新媒體技術發(fā)展步伐

      新媒體時代,開發(fā)紅色故事傳播創(chuàng)新平臺的關鍵策略之一是平臺的建設必須緊跟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步伐。傳統(tǒng)主流媒體建設平臺時要積極運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為紅色故事平臺搭建出可靠的數(shù)據(jù)庫,將豐富的紅色故事資源轉化為更加符合時代需求的網(wǎng)絡資源,豐富紅色故事傳播平臺的信息化資源,進而使平臺能夠滿足不同受眾對紅色故事的需求[10]。

      同時,傳統(tǒng)主流媒體建設創(chuàng)新平臺時還應積極運用新興的虛擬現(xiàn)實技術,基于紅色故事原本的文字資源結合故事相關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源,打造出更加立體的、可視化的紅色故事傳播內容,以增強紅色故事傳播平臺的受眾吸引力。

      3.建設紅色故事傳播“微平臺”

      對于我國廣大紅色故事受眾而言,手機已經(jīng)成為上網(wǎng)獲取信息的首要選擇。在社會各地廣泛覆蓋的無線網(wǎng)絡配合不斷發(fā)展的手機,為受眾帶來了更好的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感受,也使新媒體時代的受眾對于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與此同時,各種類型的APP漸漸覆蓋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方方面面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其中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微媒體”以其對碎片化時間的應用,內容的去中心化,信息的實時更新,以及平臺的高度互動性、聚合性吸引了大量受眾的關注,并漸漸融入受眾生活中。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時,其依托的媒介大多與線下渠道緊密相關,目前已經(jīng)不適應當下受眾獲取信息的習慣。

      因此,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主流媒體傳播紅色故事時,要改變其傳統(tǒng)傳播思維,科學合理地利用好“微媒體”,建設出適應時代特色的紅色故事傳播微平臺,實現(xiàn)優(yōu)質紅色故事的有效傳播。

      首先,傳統(tǒng)主流媒體應盡可能建立其官方微博與微信公眾號,改變平面化的紅色故事呈現(xiàn)模式,將形態(tài)多樣的紅色故事素材融入紅色故事傳播內容中,以現(xiàn)代科技與藝術打造出具有綜合化、立體化特點的紅色故事微傳播內容,將紅色故事精神的闡釋落腳于具體的人、物、事中,使紅色故事的傳播更接地氣。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紅色故事傳播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一方面,新媒體拓展了紅色故事的傳播空間,完善了紅色故事傳播的手段和方式,增強了紅色故事的吸引力和滲透力,開辟了紅色故事傳播的新格局;另一方面,新媒體環(huán)境下,信息呈現(xiàn)爆炸式、裂變式增長,紅色故事傳播容易被海量信息淹沒,傳播的低門檻設置和文化傳播的信息差也在反噬紅色故事傳播。本文探討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主流媒體如何講好紅色故事這一問題,并分別從增強受眾意識、凸顯內容特性、開發(fā)創(chuàng)新平臺三方面提出相關策略,以期促進我國傳統(tǒng)主流媒體更加有效地傳播紅色故事。

      參考文獻:

      [1] 黃嫻.儀式傳播中的“知識”對話:用紅色檔案講好黨史故事[J].視聽界,2022(5):66-67,83.

      [2] 程倩倩.故事、沉浸與互動:圖書館紅色文獻短視頻有效傳播的實現(xiàn)路徑[J].四川圖書館學報,2022(4):75-79.

      [3] 劉開源.新媒體視域下紅色故事的傳播路徑探析[J].江西社會科學,2022,42(8):198-205.

      [4] 張宇璇,梁戈里.智媒時代講好廣西紅色故事的實踐探索[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2,6(23):173-176.

      [5] 侯佳慧,陳家樂,李怡美.視覺儀式化傳播語境下紅色文化故事影視化傳播策略[J].文化產(chǎn)業(yè),2022(11):43-45.

      [6] 章翔.紅色文化類節(jié)目傳播儀式觀的建立與探索:以《故事里的中國》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5):178-180.

      [7] 鄧燊.講述英雄故事 傳播紅色基因:《閃亮的坐標》成功原因分析[J].傳媒,2022(3):65-66,68.

      [8] 何芳明.融合傳播為年輕人講好紅色故事:以長沙晚報全媒體報道為例[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21(4):1-3.

      [9] 熊蕊.講好百年紅色故事 構建立體傳播格局:以雅安日報傳媒集團重大主題宣傳為例[J].中國地市報人,2021(11):64-65.

      [10] 李廣西.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 講好紅色故事:地方黨史讀物《地火燎原》傳播路徑分析與啟示[J].新聞戰(zhàn)線,2021(19):89-92.

      作者簡介 李婧,碩士,科員,研究方向:大眾傳媒。

      猜你喜歡
      傳播策略新媒體
      試論中國主流媒體重大事件報道的國家形象傳播策略
      西部學刊(2016年19期)2016-12-19 01:12:23
      電視新聞節(jié)目借力微信平臺的傳播策略研究
      新聞前哨(2016年11期)2016-12-07 11:15:04
      淺談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品牌傳播
      中國市場(2016年40期)2016-11-28 03:32:28
      探析公益節(jié)目《等著我》的傳播策略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2:47:48
      地方歷史文化開發(fā)的媒介策略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41:26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wǎng)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1:05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對農(nóng)廣播節(jié)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3:10
      泊头市| 巴林右旗| 寻甸| 蓬莱市| 白玉县| 三都| 浦北县| 平塘县| 朝阳区| 乡宁县| 普宁市| 洛隆县| 彭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武城县| 阜宁县| 临江市| 娱乐| 沂南县| 合川市| 永福县| 调兵山市| 霍州市| 格尔木市| 边坝县| 八宿县| 宁明县| 长丰县| 定襄县| 六枝特区| 常德市| 安多县| 镇安县| 浮山县| 崇文区| 东城区| 建湖县| 江城| 新丰县| 博乐市| 长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