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群
小學英語的主要教學任務(wù)是,使學生在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中形成獨立的語感,掌握一門語言,開闊眼界,構(gòu)建健康的思想品質(zhì)。英語教學也是一種藝術(shù),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留出一些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感受和想象。簡單來說就是英語教學中需要“留白”。英語課堂中的“留白”不僅是對教學的創(chuàng)新,而且能夠創(chuàng)造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英語知識的內(nèi)涵,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自我獨立的個性品質(zhì)。
“留白”策略的基礎(chǔ)含義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留下空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留白原本是我國古典繪畫中形神兼?zhèn)?、極富含蓄美學特征的一種藝術(shù)手法。文學、音樂上多有“不著一字,而形神俱備”“無聲勝有聲”的留白。藝術(shù)大師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師,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寬。繪畫需要留白,書法需要留白,教育同樣也需要留白。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年齡較小、接受能力較弱,若是一味地向?qū)W生灌輸課本上的知識,只會使學生對不熟悉的東西產(chǎn)生抵觸心理。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度留白,讓學生參與進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那么將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進學生更好地吸收所學的知識。適當?shù)牧舭走€可以促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讓枯燥的課堂變得有趣和生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講課效率都將大大提高。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英語教師將課程建構(gòu)與課堂生成作為教研重點,一線教師從“重講輕學”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放手嘗試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在預設(shè)課程計劃、收集課程資源時更多地關(guān)注并研究“學生的興趣”“學生的經(jīng)驗”“學生的發(fā)展”。真正好的課堂本身就是一個個“問題廠”,需要教師在研究課程、文本和學生的基礎(chǔ)上,巧妙搭建探究支架并為學生真正意義上的發(fā)展“留白”。
在英語教學中,教材上的內(nèi)容只講述了部分重點內(nèi)容,還有很多空間需要教師去擴展和引導,這些十分適合學生去想象和思考。為了幫助學生想象和思考,教師需要搭建合適的教學和語言情境使學生親自體驗并融入。在推進學生融入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與情境連接起來,引導學生消化吸收課本上的新知識;將課本上未展示全面的部分當作懸念利用起來,引發(fā)學生獨立思考。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7 Would you like a pie?”時,教師可以先將教材中涉及的食物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和搭建,并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講述一個小故事,如“Xiao Li likes eating cake,but Xiao Li's sister likes eating hot dogs.Their mother asks Xiao Li to buy something they like.Xiao Li buys...”不把故事講完,保留一部分當作懸念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提出問題,如“What do you think Xiao Li will buy?Does Xiao Li buy all the cakes or does she also buy hot dogs?”等。小學階段的學生想象力較為豐富,教師也進行了恰當?shù)牧舭?,因此學生的答案會有很多種。如“Xiao Li loves his sister very much,so Xiao Li buys some hot dogs for her as well as a cake.”等。教師對故事保留的懸念會很好地引發(fā)學生的思考,突出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沉浸在教師所搭建的場景中,同時也下意識地學習了課本上新的單詞和知識。情境的搭建和恰當?shù)牧舭卓梢宰寣W生提高對英語這門學科的興趣,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留白。教師應該在授課的同時多給學生一些獨立思考的時間和體驗,并對其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充分利用留白時間加強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時,為了讓學生快速掌握這類知識,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水果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思考水果的數(shù)量和英文讀音,然后提出“Which fruits would you like to use in your salad?”這一問題,讓學生以完整的句子進行回答。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后,學生會講出他們喜歡的水果類型。這時,為了鍛煉學生的造句能力,教師可以再留出時間讓學生思考完整的句子。在詢問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總結(jié)學生所提到的水果,加強學生的記憶。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處于引導地位,留出了大量的時間供學生進行思考和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的思維和學習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教學留白過程中,教師可留給學生一些空間,讓他們分組進行交流,從而讓學生產(chǎn)生思想的碰撞并得到語言能力的鍛煉。在分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切實運用課上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實時練習,這樣能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8 Our dreams”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講述一些故事引發(fā)他們的思考。教師講道:“The 60's dream of food and clothing warm,the 70's dream assets to get rich,the 80's dream poetry and distance,the 80's dream personality publicity.”。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空間,讓他們分組討論自己所了解到的變化還有哪些,以及他們現(xiàn)在的夢想是什么。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獨立的思維和想法。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得到鍛煉,他們的想法也會得到碰撞。在小組討論后,教師可以收集不同小組討論的結(jié)果,讓學生代表進行闡述。在這一過程中,通過了解其他學生的想法和思維,學生的想法會更加充實,思考也會更加深刻,從而可以更好、更快地吸收所學的知識以及自主擴展所學的內(nèi)容。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進行思維碰撞和擴展延伸,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也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課后作業(yè)是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一種測試,也是加強學生記憶的方式。因此,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也是教學過程中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教師應該注重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在課后實踐中提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在課后作業(yè)部分,教師應當注意作業(yè)的實踐性,而不是只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布置傳統(tǒng)的試卷以及習題,讓學生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延伸。課后作業(yè)的布置應該與課堂教學的主體內(nèi)容緊密相關(guān)。教師應該設(shè)計與課本相似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從而鞏固單詞和語法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作業(yè)方面,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課后觀看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動畫、新聞等,還可以根據(jù)課本故事進行親身實踐。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6 My e-friend”后,教師對課后作業(yè)的布置需要緊扣課本主題。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后親身實踐結(jié)交外國網(wǎng)友的過程,并與外國網(wǎng)友互相分享自己國家的特色。在完成實踐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上交部分與網(wǎng)友的聊天內(nèi)容進行點評。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將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jié)合,還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加強了實踐訓練,讓學生在實踐訓練中內(nèi)化所學的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留白”是有重要意義的。“留白”可以留給學生思考和實踐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的樂趣以及深入思考知識的含義。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語教學運用“留白”的教學模式,可以讓課堂重心更加向?qū)W生傾斜,從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效率。不僅如此,“留白”教學策略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實踐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從而推進小學英語不斷走向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