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詩曉
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可以打造具有校園特色的體育文化。體育教師作為大課間活動的組織者,要正確認識大課間體育活動對學生個人成長與綜合性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通過“主題活動的策劃”“分層訓練的設定”“團隊競技的開展”等多種大課間活動的創(chuàng)新,增強整個活動過程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推動學生身心的健康和諧發(fā)展。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體育課程作為德智體美勞的重要組成部分,暗示著教師要注重體育課堂以及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創(chuàng)新性設計安排。教師可以從主題活動策劃的角度出發(fā),以紅色文化作為大課間活動的背景,在大課間主題活動中融入紅色元素,推動學生“體育”“智育”的協(xié)同發(fā)展。
對于大課間活動的主題設定,教師可以以學生感興趣的紅色文化、紅色故事作為整個活動的參考背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教師可以以“紅軍長征”作為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細化小主題,合理規(guī)整操場的區(qū)域劃分,找到操場場地合適的器材模擬紅軍長征的整個過程。教師可以設置“障礙跑步大通關”活動,動員學生將沙坑的起跳看作“橫渡金沙江”,將地上蜿蜒曲折的粉筆線規(guī)劃的路徑當作“飛奪瀘定橋”;教師還可以采購一些沙袋等器材,讓學生通過大型沙袋的跳躍和小型沙袋的負重前行,想象紅軍“險過烏蒙山”的艱難情景。與此同時,如果當學生遇到行進困難以及產生中途放棄的念頭時,教師就要發(fā)揮“引路人”的角色,向學生講述紅軍故事,鼓勵學生與紅軍戰(zhàn)士齊心協(xié)力、并肩作戰(zhàn),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增強體育鍛煉的毅力和魄力。為了讓整個活動的策劃更加貼合主題,教師可以在大課間活動中,播放慷慨激昂的紅色樂曲,使學生感受到大課間活動濃濃的紅色氛圍。在整個主題活動中,教師將活動創(chuàng)新設計為“長征歷險記”體驗活動,學生在其中扮演“小小紅軍”的角色,接受挑戰(zhàn),以此幫助學生在達到每日基本運動量的同時,接受紅色精神文化的熏陶,堅定理想信念。
案例中,教師借助主題活動的策劃設定,以紅色元素、紅色文化的環(huán)境設定模擬特定的教學情境,學生就會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參與到大課間的活動當中。學生通過情景模擬下的角色扮演,在塑造愛國之心的同時,也能活動筋骨、強健體魄,得到了全面發(fā)展。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設計除了考慮創(chuàng)新性、趣味性、實踐性以及參與性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師也應該關注不同年級段的學生在體力和精力方面的差異,考慮其科學性和安全性。因此,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實踐經驗,設定符合每一年級段的分層訓練內容。
例如,在大課間進行球類活動時,教師就需要考慮到多層次的球類訓練方式,細化大課間活動的內容安排,增強大課間活動的合理性與科學性。為了彰顯學生在大課間活動的主體性,教師可以將一二年級、三四年級、五六年級的學生劃分為低中高年級組。然后,針對不同年級組的體力以及球技練習難易程度的差異,為學生設計更加個性化的大課間活動??紤]到低年級組的學生年齡小以及自身安全保護意識低的因素,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選擇籃球進行抱球慢跑、互動傳球、拍球練習等簡單活動,為學生提供樂趣體驗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籃球基本操作;對于中年級組的活動內容設計,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由選擇籃球運球繞桿、籃球三步上籃、足球運球繞桿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自己探索球類的玩法,以此提高中年級組學生的控球能力;針對高年級組,可以利用大課間的活動時間,組織學生開展一場小型的籃球或者足球比賽,而教師此時可以扮演教練員的督察角色,在維持學生賽場秩序講解規(guī)則的同時,保護學生的安全。在整個大課間活動的設定中,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精細規(guī)劃活動形式及內容,確立適合學生發(fā)展的運動目標,鼓勵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
在大課間活動的創(chuàng)新設計探究中,教師利用多種活動形式讓不同年級組、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進而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大課間活動中科學性的分層訓練模式設定,在鍛煉學生的綜合運動能力的同時,大大發(fā)揮了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效。
大課間體育活動作為小學體育的一部分,教師要精心設計活動內容、豐富活動形式。除了個人分層實訓活動,教師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團隊競技活動,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完成比賽,通過大課間活動的30分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對于大課間團隊競技的活動安排,教師可以參考接力比賽的游戲設定。首先,教師要合理規(guī)劃場地,根據(jù)各班人數(shù)劃分每個班級的場地范圍,再將每個班級的場地分為A、B、C 三個區(qū)域,分別用來準備“水杯接力”“呼啦圈接力”“乒乓球接力”三大主題活動。然后,將參與活動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分小組進行比賽,根據(jù)時間的長短選出班級獲勝的小組代表,再由班級小組競爭,最后年級小組競爭。在一次次的競爭中,學生增強了大課間比賽活動中的競爭性,也明白了如何與小組其他成員合理溝通,鍛煉個人融入團體的協(xié)作能力。
“水杯接力”環(huán)節(jié)中,參與游戲的學生6人一組站在跑道兩側。游戲開始時,學生用手拿著裝有水的一次性塑料杯,跑向另一地點,再由另一個隊員接力返回,最終按水杯剩余水的高度以及運輸時間的快慢決出名次。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能夠鍛煉自身的奔跑能力,同時在相互的鼓勵加油中,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
“呼啦圈接力”環(huán)節(jié)中,參賽學生牽手排成一排,規(guī)定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用手依次將呼啦圈從身體穿過傳給另外一個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緩解壓力,身心都得到鍛煉。
“乒乓球接力”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使用筷子夾住乒乓球運輸,在乒乓球不落地的情況下傳給隊友才能生效?;顒訒r,學生要做到運球的“快準狠”。這一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還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鍛煉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
通過接力活動中三大環(huán)節(jié)的設定,學生可以從三個不同的視角鍛煉多樣性的能力,保證了每日基本的運動量。在促進提高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提高,達到由內在精神涵養(yǎng)到外在能力鍛煉的雙贏目標,推動學生朝著“德智體美勞”的綜合性全面發(fā)展。
總之,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作為小學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師的創(chuàng)新組織與學生的積極參與中,大課間體育活動不斷發(fā)揮著外在塑造學校形象、內在強化素質教育的積極作用。具體教學時,教師要主動革新教學理念,豐富活動內容,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讓學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參與到大課間活動中,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中,強健體魄,提振信心,推動身心健康的同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