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德冰
命題作文就是給出明確的題目,讓考生根據(jù)要求進行寫作。近年來,命題作文可謂“獨占鰲頭”,從2022年全國的170多道中考作文題來看,命題作文有80多道,近乎一半。如北京卷題目之一“我創(chuàng)造了新紀錄”,上海卷“這不過是個開場”,福建卷“好,更好”,河南卷題目之一“留在心底的聲音”,山西卷題目之一“回首那剛剛過去的時光”,山東濟南卷“推窗風來”……由此可見,寫好命題作文,對于中考語文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一、準確審題巧為文
1.抓住題眼,找準寫作重點
“名將必先觀敵眼之所在”,然后才能相機而動,決勝沙場。敵有敵眼,題有題眼?!邦}眼”就是題目的眼睛,是能夠揭示中心思想、表明寫作重點、抒發(fā)作者感情的關(guān)鍵詞??忌趯懽魑臅r,需要先準確抓住“題眼”。這樣方能把握住題目中最重要的部分,明確選材的范圍和寫作的重心,行文時才不會偏題。
如何快速抓住題眼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分析題目的結(jié)構(gòu)。
第一類,偏正式文題。如果“偏”是動詞、形容詞,那么題眼是“偏”,即修飾、限制語。如“拼來的精彩”題眼是“拼來”,“最美的那一幕”題眼是“最美”。如果“偏”是名詞或代詞,那么題眼是“正”。如“2022,我的榮耀”題眼是“榮耀”,“家的味道”題眼是“味道”。
第二類,動賓式文題。動賓式文題的題眼在動詞上。如“激起心中的那股勁”,動詞“激起”是題眼;“翻過那座山”,動詞“翻過”是題眼。
第三類,主謂式文題。主謂式文題的題眼在謂語上。如“青春因奮斗而閃耀”,謂語“閃耀”是題眼;“此刻,我讀懂了責任”,謂語“讀懂”是題眼。
2.分析標題中的限制詞、修飾語,明確寫作范圍
一些命題作文的題目含有限制詞和修飾語,這些詞語會對時間、地點、數(shù)量、敘述的對象及其關(guān)系、文體等做出限制或規(guī)定。審題時只有分析清楚其要求,才能夠確定選材范圍。
首先要明確時間、敘述對象等的限制,如2022年安徽卷“這三年,離我最近的那個人”,就對作文選材的時間做了規(guī)定,必須是“這三年”,同時,必須是“離我最近的那個人”。
其次要關(guān)注題目中副詞、連詞等隱含的信息與要求,如“這也是課堂”中的“也”,明確了所選材料不應是普通課堂,而應該是令考生受到教育、得到磨礪、獲得啟示的“課堂”;“因你而精彩”的“因”是因為,這一詞表明了“你”與“精彩”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因為有你,所以精彩。
此外,如果題目由兩個小分句構(gòu)成,考生則需要分析出分句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如“我擁有,我快樂”這個文題,可以理解為因為擁有,所以快樂;也可以理解為擁有是快樂的原因,快樂是擁有的結(jié)果。“朝向佳處,奮力走去”這個文題看似兩個小分句,實則是為了強調(diào)“朝向佳處”,而將狀語前置,還原到句子中應是“奮力朝向佳處走去”。“老地方,新故事”這個文題,是一組并列的名詞短語,寫作時既要寫出對老地方的回味,又要寫出與老地方有關(guān)的、新穎的故事,然后將二者融合起來,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變化,抒發(fā)自己的感悟。
3.讀懂“言外之意”,恰當選擇寫作素材
“言外之意”就是蘊含在一個非常形象的詞語背后的比喻義、象征義、引申義,讀懂其深層含義可以找到自己更熟悉的材料進行寫作。
如“南風知我意”中“南風”這個詞語,考生可以在古詩詞中探尋其象征意義?!澳巷L”往往指暖春或夏季的風,白居易的《觀刈麥》中寫道:“夜來南風起,小麥覆壟黃”,夜里刮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fā)黃?!澳巷L”在這里是熱烈的,表達一種豐收的喜悅。劉攽的《新晴》中寫道:“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南風”似老友,趣味盎然,給人以舒適、幸福之感。所以“南風”常有欣欣向榮、溫暖、舒適、幸福之意。讀懂“南風”后,“南風知我意”的審題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深刻立意文自華
1.高雅健康,積極向上
中考作文立意的首要標準就是高雅健康,積極向上。具體來說,就是立意要符合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充滿正能量,給人以精神的引領和鼓舞,不偏激、不片面,沒有低級趣味。如寫升入初三面對中考的升學壓力,以及雖然付出努力,但成績?nèi)圆焕硐脒@樣的心路歷程,若任由負面情緒肆意蔓延,這樣的立意就是不積極向上的;若在面臨負面情緒時,可以通過勵志的人或事讓自己重拾信心,積極投身到充滿壓力卻很充實的初三生活中,這樣的立意就是積極向上的,能給人以正能量和鼓舞。
2.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并非要故作驚人之筆,夸夸其談,而是要從小事中挖掘出大主題、閃光的思想。如“與傳統(tǒng)結(jié)緣”這一文題,“傳統(tǒng)”似乎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距離我們的生活也比較遙遠,其實仔細思考便會發(fā)現(xiàn),它其實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傳統(tǒng)建筑,還有國畫、京劇、民族樂器等都屬于“傳統(tǒng)”的范疇。若是以上這些都沒有接觸過,那么,傳統(tǒng)節(jié)日里的小吃、習俗等也可以,總之,一定會有一種“傳統(tǒng)”可以讓考生與之“結(jié)緣”。
3.精準角度,新穎深邃
近年來的中考作文題,都是人人能寫、人人可寫的題目,唯有精準把握好角度,立意方可新穎而深邃。如“真好,我在年少遇到你”這個文題,幾乎每個考生都有可寫的素材,關(guān)鍵在于對“你”的把握與理解,以及“你”帶給我的影響?!澳恪笨梢灾妇唧w的人——親人、老師、同學、陌生人,也可以是具體的事物——珍藏已久的書籍、愛不釋手的禮物、惹人心醉的風景,也可以指抽象的事物——堅持、勇氣、幸福等。一考生通過一個小物件行文:六年前看到鄰家姐姐佩戴的共青團徽章非常漂亮,因而對加入共青團心生向往;六年后,在團課上聽到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事跡,更堅定了自己成為一名共青團員的信念;最后,成為一名共青團員,佩戴上團徽,實現(xiàn)了兒時的夢想后,也感受到肩上責任之重。考生由一枚小小的團徽展開描寫,表現(xiàn)“我”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追求,勇敢前進的蓬勃朝氣,使命在肩的家國情懷,立意新穎而深邃。
在備考命題作文時,考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重視對真實生活的體驗和感受。在日常學習中,應多把目光投向?qū)こI睿P(guān)注周圍事物,嘗試將一件小事、一位同學、一簇小草、一只麻雀、一張老照片等轉(zhuǎn)化為寫作素材。還要關(guān)注社會生活,及時收集新近發(fā)生的典型事例,特別是權(quán)威媒體報道的典型材料,以“我”手寫“我”心,寫出獨特而真實的感悟。
第二,借鑒和吸收名家的寫作經(jīng)驗。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要嘗試借鑒和吸收名家的寫作經(jīng)驗,結(jié)合具體的寫作訓練將其內(nèi)化為自己的寫作技能。要跟著老師的講解體會不同文體、不同作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并進行適當模仿。要養(yǎng)成擬寫作提綱的習慣,作文的開頭、結(jié)尾、中間的詳略安排,以及題記、小標題等,都要在下筆前統(tǒng)籌安排好。
第三,要有點題意識,在作文的開頭、結(jié)尾,以及重要的過渡段都要適時點題,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
【北京懷柔區(qū)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