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莉
【摘 要】目的 探究四手操作聯(lián)合心理干預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桂林市口腔醫(yī)院正畸科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20例口腔正畸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采取四手操作聯(lián)合心理干預,比較兩組心理狀況、護理滿意度、疼痛程度及牙齒松動度。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為86.67%,高于對照組的75.00%(P<0.05);觀察組術后1、6、12 h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1、3個月牙齒松動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針對口腔正畸患者給予四手操作聯(lián)合心理干預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調節(jié)不良情緒,有利于改善牙齒松動度,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四手操作;口腔正畸;心理干預;不良情緒;牙齒松動度
中圖分類號:R473.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23)04-0098-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Four-handed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Orthodontics
JIANG Xiao-li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Guili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Guilin 541001, Guangxi,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our-handed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orthodontic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orthodontic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Orthodontic Department of Guili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four-handed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pain level and tooth mobi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s after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67%, which was higher than 75.00%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VAS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at 1, 6 and 12 h after surgery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oth mobi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1 and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ur-handed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for orthodontic patients, which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 regulate adverse emotions, improve tooth mobility,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Four-handed operation; Orthodontic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dverse emotions; Tooth mobility
臨床上患者常因面型突度高、美觀要求,或因牙列擁擠而進行口腔正畸治療[1]。四手操作(four-handed operation)是護理人員充分掌握手術流程后,護理人員穩(wěn)當、正確地向術者傳遞術中器械和所需物品,與術者相互配合共四手同時工作[2]。四手操作可提高手術效率和質量,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發(fā)生幾率[3]?;颊唛_展口腔正畸治療前常出現(xiàn)對外觀的不自信,存在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病信心[4]。因此,重視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負面情緒,對提高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至關重要。常規(guī)護理容易忽視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注重心理干預,導致正畸患者矯正效果不太理想,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較低。而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在術前進行一定的科普宣教,術后輔以心理安慰、支持鼓勵等以人為本的護理工作,充分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理念[5]?;诖耍狙芯拷Y合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口腔正畸患者臨床資料,旨在探究四手操作聯(lián)合心理干預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桂林市口腔醫(yī)院正畸科收治的120例口腔正畸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診斷為口腔牙齒畸形;②耐受檢查;③可配合治療。排除標準:①病歷資料不完整者;②精神疾病者;③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或存在使用禁忌者;④存在牙周炎癥者;⑤患有牙周黏膜潰瘍者。采取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18~39歲,平均年齡(22.64±5.08)歲。觀察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22.08±5.33)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給予患者常規(guī)牙周護理,如牙周清潔,根面平整等。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四手操作聯(lián)合心理干預:①對正畸治療患者的心理護理決定了正畸過程是否順利、治療效果等一系列問題;治療前由于患者心理壓力大,具有緊張恐懼的心理,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宣講疾病正畸治療的重要性,及時向患者普及疾病相關知識,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及治療,安撫患者情緒,給予患者信心;護理人員著裝干凈整潔,準備一次性口腔器械盤等一切所需物品并清點完畢;②指導患者采取仰臥位,將燈光調至患者及醫(yī)師接受的亮度,營造舒適安穩(wěn)的手術環(huán)境;將醫(yī)師和護理人員的座椅調整至適當高度,保證護理人員坐高大于醫(yī)師坐高10~15 cm,便于術中器械的傳遞;在正畸時可能引起患者的疼痛、感染或出現(xiàn),或者部分患者對正畸出現(xiàn)一定反應性,護理人員要做好細致的護理工作,向患者解釋溝通,使患者配合工作,安撫患者,轉移其注意力,讓患者放松心情,以積極性的語言對患者家屬的焦急等心理狀態(tài)輔以安慰;護理人員根據(jù)治療進展及時向醫(yī)師傳遞器械或物品,可采取握筆式、平行式等傳遞方法,但注意不可于患者頭面部上方直接傳遞,以免砸傷患者;且在傳遞修復物時需將修復物置于托盤內,同托盤一共傳遞于醫(yī)師;正確、穩(wěn)當?shù)淖龊梦俟ぷ?,吸引器的放置不得遮擋醫(yī)師操作;負責調拌填充劑、粘接帶環(huán)物質等;③對于正畸后的患者,根據(jù)病情需要積極指導患者進行科學的口腔自我護理,交代注意事項,給予語言上的支持鼓勵,耐心聽取患者的需求;護理人員將椅位恢復原位,沖洗治療區(qū),對醫(yī)療垃圾和污染器械作分類處理;同時加強患者的社會支持,熟悉患者的家庭情況,盡早評估患者有無社會支持;社會支持情況主要有社會關系網中個人和組織所進行的支持,其中最關鍵的是家屬的言語行為和態(tài)度;告知家屬認識到給予患者尊重和支持的重要性,家屬的積極態(tài)度可幫助患者進行正向心理引導并改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心理狀況、護理滿意度、疼痛程度及牙齒松動度。
1.3.1心理狀況 分別于護理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兩量表共包含20個條目,每條目最高分4分,最低分0分。SAS評分<50分表示無焦慮,50~59分表示輕度焦慮,60~69分表示中度焦慮,>69分表示重度焦慮。SDS評分<53分表示無抑郁,53~62分表示輕度抑郁,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73分表示重度抑郁;SAS、SDS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
1.3.2護理滿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滿意度量表由患者對護理服務進行評估,主要包括護士專業(yè)程度、醫(yī)療環(huán)境、操作技術、服務態(tài)度4個方面內容。十分滿意:護士對口腔科的理論完全掌握,操作技術熟練,服務態(tài)度優(yōu)質,病房安靜舒適,對患者有積極影響;一般滿意:護士對口腔科的理論基本掌握,操作技術一般熟練,服務態(tài)度一般,病房一般舒適,些許喧雜;不滿意:護士的理論知識不足,操作技術生疏,服務態(tài)度惡劣,病房喧雜不安全。總滿意度=(十分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3.3疼痛程度 分別于術后1、6、12 h使用VAS疼痛評估量表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值0~10分,0~2分為無痛,3~5分為輕度疼痛可忍受,6~8分為中度疼痛,9~10分為無法忍受最劇烈的疼痛;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越劇烈。
1.3.4牙齒松動度 分別于干預前、干預后1、3個月使用鑷子夾持或晃動患者牙齒,記錄晃動幅度,以mm為單位,其中結果<1 mm為Ⅰ度晃動,1~2 mm為Ⅱ度晃動,>2 mm為Ⅲ度晃動;晃動幅度數(shù)據(jù)與牙齒松動度呈正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心理狀況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 觀察組術后1、6、12 h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牙齒松動度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1、3個月牙齒松動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口腔正畸通過矯正可解決錯牙合畸形的問題,是口腔矯正外科的主要組成成分[6]。四手操作在優(yōu)化口腔手術流程、提高手術效率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由于口腔正畸患者牙列擁擠,牙齒外形異常,導致患者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在實施口腔正畸治療后,感染的不嚴格控制、牙齒疼痛及心理壓力等也會導致臨床療效及患者生活質量的下降[7]。研究表明[8],在疲勞、疼痛、焦慮時,疼痛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傳統(tǒng)護理面對口腔正畸患者常見的自卑畏怯、失落失衡無法做出理解體諒,在控制異常情緒方面仍有較大的局限性[9]。因此,臨床需提出針對情緒管理的優(yōu)質護理方式。心理護理干預就是以心理學為背景,以患者為中心,有計劃的對患者心理活動方面實施的護理干預,使患者心理狀態(tài)向預期的目標變化[10]。比如為了手術過程的順利進行,手術后能夠快速恢復以及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對患者采用針對性干預,減少患者的心理障礙,增強患者信心,提高患者對手術的適應能力和耐受力。心理護理干預通過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輔導,能夠了解患者的痛苦及問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使患者緩解心理壓力,保持心理平衡,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1、3個月牙齒松動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四手操作聯(lián)合心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齒松動度。分析認為,深牙周袋的炎癥控制不佳可加重患者病情,牙槽骨吸收破壞嚴重,剩余的牙周支持組織量不足以維持其正常的功能,導致經過牙周基礎治療后患牙松動仍出現(xiàn)患牙松動,此時需及時進行口腔正畸的干預。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的護理人員善用溝通技巧,積極主動地向患者講解護理要點、注意事項,給予患者尊重理解,將以人為本理念熟記于心,注重心理問題,使得患者積極配合正畸治療,提高了其主觀能動性,可加速康復時間,從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牙齒松動度。正畸治療中行四手操作,相較于傳統(tǒng)護理具有高效率、高質量的優(yōu)勢。因此,四手操作聯(lián)合心理干預在正畸治療中可有效改善療效,提高安全性。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1、6、12 h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四手操作聯(lián)合心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分析認為,矯治器初次戴用后及每次復診加力后,牙齒出現(xiàn)輕度反應性疼痛、酸脹、不適或松動等,而心理干預在術后注意加強患者的社會支持,通過家屬的正向積極引導使患者加強與疼痛作斗爭的信念,積極引導患者擁抱社會,尋求更多支持性的社會關系,有助于改善不良情緒,減輕疼痛效果。此外,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四手操作聯(lián)合心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究其原因,四手操作改善了手術操作流程,減少了手術時間,聯(lián)合心理干預時給予語言上的支持鼓勵,有助于增強患者依從性,二者聯(lián)合干預對口腔正畸提供整體治療益處,故患者的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針對口腔正畸患者給予四手操作聯(lián)合心理干預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調節(jié)不良情緒,有利于改善牙齒松動度,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1] 錢春玲,胡利兵,劉杜娟.個體化心理護理對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21,30(5):151-155.
[2] 付紅梅,蔡世新.四手操作聯(lián)合心理干預對正畸患者療效及心理恐懼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20,42(24):3835-3837.
[3] 王亞莉.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兒童口腔正畸患兒心理狀態(tài)及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黑龍江醫(yī)藥,2020,33(5):1220-1222.
[4] 吳建瓴,馬文盛,陳文靜.心理干預對口腔固定矯治器患者心理行為影響及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20,42(10):1592-1594.
[5] 錢碧璇,姚穎,崔晶晶.“四手操作”護理在口腔正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25):97-98.
[6] 姜繼芳,杜娟.對接受口腔正畸治療的錯k畸形患者使用四手操作護理技術進行治護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9,17(15):214-215.
[7] 吳麗英,甘桂秋,歐陽堯,等.四手操作模式的開展對口腔患者滿意度、依從性及口腔保健行為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9,17(21):2589-2591.
[8] 趙園園,劉洪梅.四手操作在機用鎳鈦根管預備系統(tǒng)進行根管預備中的護理配合[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19):118-119.
[9] Hoz S,Aljuboori Z,AlSharshahi Z,et al.The four-handed technique in microsurgery,a useful addition to the vascular neurosurgeon armamentarium.[J].British journal of neurosu rgery,2021,35(5):125-127.
[10] 楊麗俊,劉婷婷,林川,等.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點及心理干預效果的研究[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8,34(3):157-160.
編輯 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