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佩
[摘 要]宣傳類口語交際教學由于說話者為交際的主體,交際的內容相對單一、獨立,交際過程中更側重于主講者的信息輸出,導致教師忽視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容易教成純粹的聽說訓練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解讀語文新課標精神,讀懂編者意圖,充分挖掘教材提供話題的交際因素,通過設計話題、搭建展臺、穿針引線等途徑,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營造交際的氛圍,提供交際的場域,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展開互動交流,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宣傳類口語交際;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04-0018-03
宣傳類口語交際是指以說話者為交際主體的口語交際,其交際主題比較突出,交際內容相對單一、獨立,結構比較嚴謹、完整,側重信息輸出,表現(xiàn)為為自己或他人樹立形象,為某一種現(xiàn)象或某種思想進行傳播,為某一處地方或某一種事物擴大影響,主要采取介紹、陳述、演繹等形式進行表達。
正是因為宣傳類口語交際的目的以宣傳為主,交際的雙方一方側重于單向輸出(說),一方側重于單向輸入(聽),形式比較單一,交際過程中的互動沒有交往類口語交際那么明顯。因此,一些教師在進行宣傳類口語交際教學時,往往會忽視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容易教成以學生言語單向輸出為主的純粹的聽說訓練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為說而說,缺少內在動機。教師只是為了完成教材中的訓練內容,直接拋出話題,告訴學生說什么、怎么說,甚至要求學生記下要點進行表達,這樣的“懸空式”的聽說知識的灌輸和聽說技能的訓練,過程機械,學生未能進入真實的交際情境。二是單向輸出,缺少互動交流。一些教師把宣傳類口語交際課直接上成獨白式的表達課,整個過程偏向于學生的獨白式的口語練習,著重單向的語言傳遞,只對說的一方提出表達的要求和指導,至于聽的一方該怎么聽、該怎么回應等都被忽略,聽說雙方缺少互動。三是程式指導,缺少場域創(chuàng)設。課堂上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形式推進教學,交際內容被一個個問題切割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師生、生生間缺少自然、和諧的交際“場”,學生未能在真實具體的情境中承擔起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
口語交際是特定情境中的言語活動,其核心是“交際”,其特點是雙向互動。只有交際的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tài),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是讓學生先感受后表達。感受時管理形象思維的大腦右半球興奮,表達時大腦左半球興奮,這樣大腦的兩個半球交替興奮、抑制,就可以挖掘學生的潛力,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進行交際?!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強調要“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jīng)驗”。因此,在進行宣傳類口語交際教學時,我們應認真鉆研教材,充分挖掘交際因素,并通過具體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調動學生參與交際的積極性,讓其在多向互動的口語實踐中形成交際能力。
一、設計話題,激發(fā)宣傳動機
實踐證明,要想讓學生說得好,就必須讓他們有說的興趣,有表達的內驅力。在宣傳類口語交際中,學生宣傳表達內驅力的誘發(fā),需要借助具體的話題來實現(xiàn)。有些話題可以直接從教材提供的情境資源中引出,而更多的話題則需要教師結合教材資源,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來引出。這樣,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明白宣傳動機,實現(xiàn)“要我宣傳”到“我要宣傳”的轉變,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他們的宣傳興趣。
(一)截取生活片段提取話題
學生口語交際的本質是為生活服務,而口語交際訓練的內容,同樣也應該從生活中來。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就蘊藏著豐富的口語交際素材。因此,宣傳類口語交際的話題,要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取素材。
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自我介紹》時,教師可截取“轉學進入新班級”“應聘學校理事會”“去地鐵站接人”“上電視臺參加‘我是歌手節(jié)目”“應聘校報記者”等生活場景,把學生帶入真實的情境中,引出宣傳話題。
(二)開展主題活動產生話題
由于宣傳類口語交際以單向的言語輸出為主,形式比較單一,因此設計適當?shù)幕顒忧榫骋鲈掝},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引發(fā)學生的自主表達就顯得十分重要。例如,教學統(tǒng)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口語交際《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時,教師可通過“最喜歡的人物形象推薦會”活動,創(chuàng)設交際語境,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興趣。
(三)借用身邊問題引出話題
借助身邊問題,就是充分利用學生對生活和學習、自身和他人的好奇心,設置一種有新意、有趣味的“疑”境,造成一種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的“不協(xié)調”,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宣傳動機??谡Z交際教學應當重視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學生的認知沖突中引出話題,激發(fā)學生內在的交際需要,使學生達成交際目標,形成交際能力。以下是統(tǒng)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做手工》的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最近老師正為一件事情發(fā)愁。我兒子幼兒園的老師要求我們完成一件親子手工作品參加“六一”義賣。可是,手工不是我擅長的,該做什么,怎么做呢?我覺得好難??!快幫我支個招,可以做什么?
生1:做拼貼畫。
生2:做布偶玩具。
……
師:原來有這么多小玩意兒可做啊??墒?,你們得先教教我怎么做,告訴我具體的步驟?。?/p>
生:可以,先……
師:這樣吧,如果有實物的同學,明天就帶實物來教老師;如果沒有實物也沒關系,你就把做什么、怎么做介紹清楚。我看看,誰介紹得最清楚、最有操作性,我就按他的建議去做一個。
在這個片段中,教師先巧妙地設置一個“親子作品該做什么”的問題,這是交際的序幕,誘發(fā)了學生宣傳表達的交際需要;然后,創(chuàng)設“怎么做”的問題情境,掀起宣傳表達的高潮,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交際過程中。
總之,宣傳類口語交際教學是以表達者為主體的言語交際活動,教師要提供恰當?shù)妮d體,并通過交際語境的創(chuàng)設來引出交際話題,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宣傳動機。
二、搭建展臺,營造宣傳氛圍
宣傳類口語交際一般需要學生事先搜集整理相關資料,并經(jīng)過一定醞釀和準備后進行的表現(xiàn)型交際。因此,宣傳時的氛圍營造非常重要。在組織教學時,教師要設計展臺式場景,劃出一個空間,賦予說話者以一定的角色,讓其以“主講”的身份展開交際,幫助其擴大宣傳范圍,增強宣傳效果。
(一)背景式展臺
結合交際話題,借助音樂、媒體、畫面或相關道具的擺放,設置背景,把學生帶入真實的情境中,營造宣傳氛圍。如在教學統(tǒng)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時,教師播放小視頻,營造“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推薦會現(xiàn)場氛圍,讓學生在媒體的渲染下,置身于推薦會現(xiàn)場。在進行講故事、演講等帶有表演性的口語交際時,教師可通過桌椅的擺放,把教室布置成現(xiàn)場會,讓講述者上臺講述,形成特殊的小展臺。有時候,教師也可以結合交際的話題,通過給學生貼上數(shù)字標簽、制作名牌等方式,賦予其不同的身份,幫助其更好地進入角色、情境,進行更為有效的宣傳和表達。
(二)實景式展臺
交際展臺的搭建,不只局限于教室。有時候,可以帶學生到校園的某個場景;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帶學生走入社會,到田野、企業(yè)、社區(qū)、街道中去。例如,在進行統(tǒng)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我是小小講解員》的教學時,教師可選擇校園的某處景觀或場所,讓學生先寫好講解提綱,然后把學生帶到校園的各個角落,讓他們在實景式的展臺中進行真實的宣傳和介紹。
(三)無邊際展臺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在網(wǎng)絡中進行互動交往越來越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網(wǎng)絡優(yōu)勢,借助網(wǎng)絡平臺搭建宣傳展臺,也能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口語交際《父母之愛》時,教師可借助班級釘釘群,向群內家長發(fā)起視頻要求,讓學生在真實的網(wǎng)絡情境中和父母交流觀點、表達想法。又如,教學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春游去哪兒玩》時,則可以借鑒抖音中的直播節(jié)目,讓學生拍下推薦視頻,通過視頻號、公眾號等進行推送,讓家長、教師及其他同學進行投票確定。
三、穿針引線,活化宣傳場
口語交際中的“場”,指的是依附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并對活動產生積極作用的情境氛圍。這種情境氛圍,除了前面提及的類似場景設計的外在的物質氛圍,還包括內在的心理氛圍,如交際時的心理感受、交流中言語所達成的默契,或是討論時思想所形成的撞擊……這種“場”實實在在地存在于教學過程中,并影響著教學進程。在宣傳類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在做好組織者、指導者的同時,也要做個交際者,以聊天的方式,通過親切的話語進行穿針引線,恰到好處地起到串聯(lián)、提示、延伸及應和作用,從而營造自然、和諧、溫馨、愉悅的交際宣傳“場”。
(一)承接式的串聯(lián)和提示
所謂承接式,指教師在口語交際過程中,能順著學生的思維接過話題,進行同類內容的交流和表達,這樣既能打開學生的表達思路,又能在無形中為學生的表達提供語言示范。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口語交際《長大以后做什么》一課,對說話方的要求是:“清楚地表達想法,并簡單說明理由。”教學中,當學生交流完“長大以后想做什么”之后,教師并不急著拋出“請你說說理由”這一任務,而是順著學生的表達,接過話題,說道:“哇,大家都介紹了自己的理想,那你們知道老師小時候的理想是什么嗎?”于是,學生饒有興致地猜起來。其實,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的興趣被激起,課堂上師生、生生交流場的磁性得到增加。這時候,教師再神秘地介紹道:“我小時候啊,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因為……”不經(jīng)意間,教師的介紹為學生后續(xù)的“說清理由”做了表達示范。“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呢?那你們想成為……又是為什么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新的交際任務在承接式的聊天中拋出,學生打開話匣子,紛紛述說著自己的理由。
(二)遞進式的推進和延伸
宣傳類的口語交際不僅要內容正確,而且要求表達有層次、有條理,選取的材料能反映主題。而這些目標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層層推進、分步落實。但是,如果生硬地切割目標,以任務推進的方式呈現(xiàn),就會破壞交際的情境場。對此,教師可以通過遞進式追問的方式,在延續(xù)話題的同時,提出進一步交際的任務和要求,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習得交際能力。
還是以《長大以后做什么》為例進行說明。在引導學生就感興趣的內容問一問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順著前面的聊天,隨機追問:“當你成為宇航員后,你第一個想去的是什么星球?”這樣,在話題的延續(xù)中聊出更多的樂趣。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聽完同學的介紹后,感興趣的內容可以接著問一問,這樣會讓聊天更有意思?!弊詈?,教師出示視頻,以視頻中小朋友的對話作為語例支架,打開學生的思路,形成了生生交際、師生交際的情境場。
(三)搭橋式的應和與嫁接
口語交際的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交互的過程,它需要在由多個對象組成的口語交際共同體中,以交際為共同目的,生生、師生之間彼此交流合作、體諒尊重,打通多向的交際路徑,形成交際情境場。這就需要教師在整個交際過程中,搭建多向互動的橋梁,形成交際情境場。
例如,教學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口語交際《名字里的故事》時,在同桌交流之后,教師邀請十來個學生上臺介紹同桌名字的含義及來歷。對學生而言,這既是一次把了解到的信息講清楚的語言實踐,又是對傾聽習慣、傾聽質量的一次反饋。同時,在你說我聽、你口說我心記的過程中,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情感,也為后面的“禮貌回應”環(huán)節(jié)做好了鋪墊。
當然,在宣傳類口語交際課堂中,搭建同桌、小組成員之間的評一評、選一選等活動的平臺,也能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形成互動的交際情境,促進學生思維敏捷性、言語表現(xiàn)靈活性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總之,宣傳類口語交際課中的交際情境,是貫穿在整節(jié)課始終的師生、生生間互動交流的一個“場”。這需要教師在大交際情境下,創(chuàng)設各種交際小情境,把教學的目標隱藏于真實、具體的交際情境中,調動學生表達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情境的渲染中傾聽、表達,在無拘無束的語言實踐中獲得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 參 考 文 獻 ]
[1] 費蔚. 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理論與示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 劉仁增. 交際語境視角下的單元習作教學[J]小學語文:2022(Z1):18-22.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