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摘要:目前我國中職學校開展的拓展性深度閱讀教學還不夠科學、不夠完善,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職語文拓展性深度閱讀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根據當前的教育要求,深入研究如何更科學、更合理、更有效地開展拓展性深度閱讀,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有效指導,在語文知識得以不斷積累的同時,也能夠充分地發(fā)展自身的語文思維和語文實踐能力。
關鍵詞:中職語文 ?拓展性 ?深入閱讀
在中職語文的閱讀課上,除了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外,還應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行為,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根基。教育部對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為:指導學生多收集材料、拓寬知識、拓寬眼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增加閱讀的拓展性,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一、利用好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展開拓展性閱讀教學
興趣是學習之源,而課堂導入對課堂教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打開學生的心智之門。創(chuàng)設情境與營造氛圍是導入過程中最常用的兩種方式,本文認為,課堂導入可以很好地拓展知識,從而豐富課堂的內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學中,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以及“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三句分別寫荷花動態(tài)、荷花色彩和形狀的古詩名句進行導入。這些古詩名句,每一句都是歷代名士、散文家傾注了自身的心血寫就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感情,充滿了靈性,如果把其作為教材,可以讓課堂上的內容更加生動,更加豐富。此外,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采取“師生互動”的方式,例如,從一開始就讓學生了解到好的詞語和句子,然后通過提問或者課堂上的討論來引導學生,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可謂一箭三雕,從而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在拓展性閱讀中積極尋求明確主題
在進行深度閱讀拓展時,教師需要對其主題做出清晰的界定,以保證學生所讀的文章不偏離其主旨,并始終圍繞著某一話題,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不同作者寫出的作品,即使是同一個題材,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所以,學生自己很難掌握作品的主旨。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決定問題。在同一個題目中,學生可以拓展多個題目來進行閱讀。通過對文章的分析,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徹,從而達到對文章的把握,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而且,通過對題目的界定,可以讓拓展性閱讀成為一種可循的線索,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分析能力。例如:在《鄉(xiāng)愁》教學中,主要表現(xiàn)了作者深厚的鄉(xiāng)情和愛國情懷,使學生能夠從這首詩中感受到對故鄉(xiāng)、對國家的熱愛。所以,在開展這一領域的閱讀活動時,教師可以將其作為“思鄉(xiāng)愛國”的閱讀題目。本文以席慕蓉的《鄉(xiāng)愁》為素材,讓學生通過閱讀席慕蓉和余光中的作品,對其進行歸納和比較。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看到兩位作家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懷念。在這兩首詩中,作者都以隱喻的方式來表現(xiàn)自己無法消解、永無休止的思鄉(xiāng)之情。有了這一主題的“鄉(xiāng)愁”,學生在進行自我拓展性閱讀時,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1]
三、根據課文作者寫作風格,展開拓展性閱讀教學
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從作者的寫作風格和特征入手,首先要讓學生對文章的風格和特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后,在適當?shù)臅r候,把作者的作品介紹給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風格和寫作方式。通過對課文的對比,能讓學生從更多的角度來分析和了解所學的課文,從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學的課文。例如:在《文化胡同》教學中,教師可以著重突出汪曾祺曾在北京居住過很久,他與北京人民的生活融為一體,對傳統(tǒng)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其作品往往帶有京味兒。他提倡“文化休息”,認為散文應當是休閑的,讀這種作品可以讓人體會到一種健康的文化氛圍。在這種相關介紹中,學生很快就能感受到一股“京味兒”的氣息,也能更好地理解汪曾祺的語言特色和文化魅力。同時,教師也可以把老舍《駱駝祥子》這個“京味兒”的特色帶給學生,讓學生在體驗“京味兒”的同時,也可以透過老舍的作品,跟著老舍先生,從底層百姓的視角,感受“京味兒”的不同。以這種方式開展中職語文拓展性深度閱讀,讓學生在課文與課后的文章之間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更多的啟發(fā),幫助教師指導學生深入地學習,從而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各方面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和文化素養(yǎng)。[2]
結語:
總而言之,在目前中職拓展性深度閱讀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如:目標不明確、拓展過程中不注重質量、不能明確學生的主體性需求等。因此本文對中職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提出了方法:選擇合適的課件,既要兼顧量,又要兼顧適度,要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需求,在充分理解學生的能力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能力來進行拓展,在拓展的過程中,給學生確定一個清晰的主題,讓學生在相同的題目下進行有效的閱讀。
參考文獻:
[1] 楊銀霞.中職語文拓展性深度閱讀教學的研究[J].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2(11):16-18.
[2] 惠景俠. 讀具匠心,悟出精彩——中職語文拓展性深度閱讀教學的研究與探索[J]. 課外語文(上),2021(9):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