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麗香
摘 要:隨著教育多元化發(fā)展,語文教學不僅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更重視學生思維的養(yǎng)成,在語言表達和知識實踐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而思維導圖的運用恰恰能為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提供既實用又有效的思考框架,是一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工具。對于教師而言,思維導圖屬于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通過這種模式的應用,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閱讀水平、寫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應用
引言
思維導圖在學生的學習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于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活動,將語文知識清晰的向學生呈現,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順利實現學習的目標。
1思維導圖的含義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既兼具簡單性又有很強的有效性,是由國外教育家所創(chuàng)立的,具有優(yōu)化思維、提升效率、圖形可視化等多種功能的一種實用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工具。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的思維模式,能有效的激發(fā)人的大腦潛能,它結合了全腦的概念,將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像、顏色、空間、整體等潛在能力進行充分的開發(fā)與挖掘。通過心智繪圖,不但可以增強人的思維能力,還能提升其注意力與記憶力,使我們的聯想力與創(chuàng)造力得到激發(fā)。思維導圖可以應用在各個方面,如做筆記、溫習知識、演講解說、制定計劃等等,還能應用在教育教學中,發(fā)揮思維導圖的作用,將課程知識演變成多個不同的知識體系,從而使教師的教學過程變得可視化,幫助教師實現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拓寬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渠道。
2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作用和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2.1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教師對教學的高效性不斷的加強重視,為學生樹立自主意識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思維導圖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對于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來講,需要掌握思維導圖的方法,讓學生能夠樹立起良好的學習意識。此外還可以將思維導圖用于復習中,能夠讓學生清晰復習思路。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學習內容繪制出思維導圖,將各個知識點通過思維導圖清晰的呈現,進而形成完整的思維導圖框架,如此能夠利于學生快速的掌握知識,并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2.2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第一,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模式單一。關于小學語文教學,教師不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大部分教師都延續(xù)著過去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很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上十分被動,也不具備學習的積極性,造成學習效果十分不理想,不能夠順利的達成學習目標。第二,學生不具備學習的自主性,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小學生的自制力都較為薄弱,注意力經常不集中,由于教師的教學模式古板枯燥,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課時都是有限的,因此學生不能充分的掌握知識,如此很難實現有效的學習。
3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3.1在文章閱讀中體現
小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初級階段,所以一些基礎知識也在小學時期滲透。語文學科作為綜合性的語言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意識、知識儲備、語言結構、閱讀能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思維導圖教學時,就可以將文章的主要結構呈現于思維導圖內,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考察文章的結構,段落、重點,發(fā)展抽象思維。在故事教學時,就要先將文章內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等,利用思維導圖羅列出來,然后圍繞每一個人所發(fā)生的事件,標注在人物的周圍,每個人物的感想,所衍生出來的內容,也要在思維導圖中有所體現。在此基礎上,不僅可以促進小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著關鍵性的作用。
3.2在寫作教學中體現
寫作一直是小學生的難點問題,因為在小學低段,學生面對寫作時,大多都是“看圖寫話”,有圖片為依據,依照圖片進行故事描述和思維發(fā)散,可以更準確、更高效。但是在步入高段的學習后,學生就會逐漸摒棄看圖寫話的寫作模式,而是依照教師給的主題進行思維拓展和延伸,寫出相應的作文。這種模式下,學生的主要依據就是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文字基礎,所以常常寫的作文沒有實質意義,甚至有的脫離了實際生活。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時,不僅要帶領學生感受生活中的素材,還要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文章結構,根據思維導圖上的內容進行延伸,創(chuàng)建出一篇篇優(yōu)秀的作文。
3.3通過思維導圖,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及興趣
思維導圖就是知識的結構網,具有清晰的路線,學生按照路線中的知識點突破一道道關卡,并強化記憶和理解,就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并且思維導圖是學習的核心,可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思維導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十分容易理解,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好奇心,進而讓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及興趣,推動學生能夠飽含熱情的投入到學習中。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能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情況不斷的探究,收獲更多的知識,逐漸的在學生腦海中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拓展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學習更具靈活性,有效的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將思維導圖有效的利用起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探索和學習,調動學習興趣,讓知識得到內化,進而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升華以及讓知識得到遷移。
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化的教學背景下,思維導圖的運用有效地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作為一種新型的思維模式,思維導圖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思維意識和思維能力最好的輔助工具,它能夠利用圖形化和可視化的優(yōu)勢,將抽象的思考過程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整理思路、梳理知識,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韓靜.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策略分析[J].課外語文,2021(25):32-34.
[2]曾苒.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