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傳世481年的廣州府學宮銅爵杯

      2023-05-30 10:48:04呂子遠
      收藏·拍賣 2023年1期
      關(guān)鍵詞:學宮款識重修

      呂子遠

      關(guān)于這尊爵杯的來歷,民國《番禺縣續(xù)志》卷三十四《金石志二》有明確的著錄,使我們得以根據(jù)款識獲知這是明代嘉靖年間,廣州府學宮的一次大型重修工程結(jié)束后鑄造的一批銅祭器的其中一件,流傳至今,歷經(jīng)481年,整整八個甲子又一年,曾于民國之后流散國外,如今再度回到故鄉(xiāng)廣州。

      此銅爵為較常見的明清銅爵杯,體型略大,通高19.3cm,流到尾長20.4cm,重950.9g??谘貎蓚?cè)的華表狀柱帽筆直挺立,龍頭執(zhí)耳立體生動,頭起觸角,怒發(fā)沖天,眉目耳鼻,形象畢現(xiàn),張口露齒,表情兇猛。腹部周繞仿古銅器經(jīng)典的斜回紋錦地,其上浮雕是明代祭器常見的花尾鳳鳥紋。鳳鳥前后各一對,紋飾清晰。腹下三足撇立,線條優(yōu)美,俊拔有力。整體而觀,古樸敦厚,氣勢非凡??谘叵妈T有銘文,識曰:“嘉靖二十年十月吉日廣州府造?!?/p>

      銅爵杯為什么被民國《番禺縣續(xù)志》著錄?

      時局遷變,法令更張,不惟百年千百年未有也……掌故散佚,文獻淪陷,邑之薦紳先生惴惴然。

      ——吳道镕《番禺縣續(xù)志序》

      清代以來,金石考據(jù)學特別發(fā)達,當時的金石學者非常側(cè)重于對鐘鼎碑刻款識文字的考釋。學者們相信出土的鐘鼎款識和碑刻文字有助于補充經(jīng)史文獻的不足。隨著金石學的發(fā)展,到了清末民初,地方志的修纂也體現(xiàn)了對當?shù)亟鹗奈锏奶厥怅P(guān)注。

      民國《番禺縣續(xù)志》,是由民國初年一群世居在廣東省城的學者,如梁鼎芬、吳道镕、汪兆鏞等人共同修纂。稱為“續(xù)志”,主要是續(xù)補同治八年(1869)至宣統(tǒng)三年(1911)40年間番禺縣(當時包括廣州城的一部分)的歷史巨變。吳道镕在序言中感慨:“時局遷變,法令更張,不惟百年千百年未有也……掌故散佚,文獻淪陷,邑之薦紳先生惴惴然?!彼^“時局遷變,法令更張”,指的正是清末民初社會的劇烈變革。

      這40年間,西方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浪潮席卷中國,火車輪船遍天下,社會經(jīng)歷了洋務(wù)運動、科舉廢除、大清新政,邁入了民國紀元。廣州,這座帝國南疆的古老都會,也在順應時代更新著它的面貌。舊日威嚴屹立的衙署、學宮、城墻、廟壇,隨著政治更迭而顯得不合時宜。民國初年,正當新的當政者雄心勃勃地要掃除這一切腐朽的障礙,目睹這一切巨變的前清遺老,卻感到危機滿懷,惴惴不安,眼見鄉(xiāng)邦文物即將散佚淪落,于是采取他們的方式,要保存和記錄即將消失的一切。

      于是,《番禺縣續(xù)志》的修撰,承載著省城遺老們要保護鄉(xiāng)邦文化的使命,他們用素所精通的金石學,去完成這項吃力而不討好的事業(yè)。其中,汪兆鏞用了6卷篇幅編成的《金石志》分纂就是最好的說明。《金石志》的特點在于不僅不顧篇幅記錄下大量有關(guān)廣州本地的歷代碑銘及保存情況,還突破了過往尊古卑今的偏見,努力將近代重要文物也盡量網(wǎng)羅。正如吳道镕在該志序言中這樣為《金石志》定位:

      碑刻出土,遠代逾珍,廣搜近代,亦資博聞,證釋文字,兼考其人,石墨鐫華,如挹古芬,志金石第十。

      吳道镕認為,雖然物以古為貴,但明清兩代的碑銘同明嘉靖廣州府學宮銅爵杯(局部)樣值得重視,有助于人們考證當時的人事歷史。本文介紹的這尊銅爵杯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著錄載籍。

      在過去的方志,幾乎很少會見到學宮祭器的記載,最多也只是介紹一下種類和用途。但續(xù)修《番禺縣志》的學者們,卻有意識地清點記錄下當時保存在廣州府學的一批明代銅祭器。因為在他們眼中,隨著科舉廢除,學宮荒廢,祭器已儼然成為鄉(xiāng)邦的重要歷史文物了。

      該志卷三十四的《金石志二》僻有專條“明廣州府學祭器款識”,不僅清點了這批祭器的數(shù)量,包括明天順款銅爵9尊,明嘉靖款的銅簠1尊、銅爵13尊、銅豆20尊、銅爵7尊,還詳細記錄了相關(guān)款識內(nèi)容、所在部位,以及保存地。其中,嘉靖銅爵的款識為:“嘉靖二十年十月吉日廣州府造”,與本文介紹的銅爵款識一致,可知本品即是民國初年廣州府學宮保存的明嘉靖7尊銅爵中的1尊。而據(jù)所知,還有一件銅爵現(xiàn)藏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A),館藏編號FE.4-1984。

      銅爵杯年款背后的歷史大事

      民國初年,廣州府學宮保存的41件嘉靖銅祭器,款識都集中在嘉靖十九、二十年間,說明當年廣州府學宮一定發(fā)生了什么大事。

      翻查同治《番禺縣志》卷三十一錄有一則嘉靖二十一年(1542)《重修廣州府儒學記》,碑記詳細記錄了嘉靖十九年(1540),廣府學宮自天順以來經(jīng)歷80年之后再一次大規(guī)模重修拓建的經(jīng)過。這次學宮重修,得到上至廣東巡撫,下至廣州知府、同知、通判、推官、鹽課提舉、知縣等各級官員通力合作,共襄盛舉,而且碑記是由當時廣東功名最著的士大夫——南海倫以訓撰文、香山黃佐書丹,足可見學宮重修在當時意義之大。同治《番禺縣志》在記錄碑文時,碑記文字已多有缺失,但其中有一句話值得留意:

      于庚子秋九月縻白金九十鎰,計慮闊狹不愆,于素用有羨,備祭器焉。

      從中可知,當年重修學宮共花費了白銀1800兩,最后用剩余的經(jīng)費,鑄造了一批祭器。

      明代儒學一整套祭器有300余件。據(jù)《瓊臺志》記載,成化六年廣東按察司副使涂棐為瓊州府學添置了一套銅祭器,總數(shù)達到393件。嘉靖廣府學宮的祭器大約也有類似規(guī)模。但到了民國初年,只保存下41件,可見大部分的祭器經(jīng)過數(shù)百年已經(jīng)散佚,不知所蹤了。

      廣府學宮是宋元明清以來廣州地區(qū)的最高學府,位于廣州城的中心地帶,號稱嶺南第一儒林,屹立幾近千年。自宋代紹圣三年(1096),廣州知府章楶把府學遷到城東南的番山(今廣州市十三中校園南側(cè)),經(jīng)元明清代不斷擴建,范圍包括如今文德路一帶。府學宮東西兩邊各有一條街,西邊叫府學西街,東邊稱府學東街。晚清,廣州府學宮附近住滿了赴省讀書應試的士子。光緒十九年(1893),康有為開設(shè)的萬木草堂便一度寄址廣府學宮仰高祠內(nèi)。

      民國初年,廣州因開辟馬路,拆毀了學宮部分建筑,府學東街拓建為文德路。隨后學宮之地不斷被各種機構(gòu)占駐或遭到拆毀,改建新廈。時至今日,除了省立中山圖書館少兒部內(nèi)的番山和翰墨池仍是學宮遺存,其余建筑文物幾乎喪失殆盡,只留下紙上的記載供人發(fā)思古之幽情。

      如今這尊銅爵杯的出現(xiàn),慶幸有當年前清遺老們重修方志時的有心記錄,才讓我們更直接地將爵杯和廣州府學宮重新聯(lián)系在一起,也得以了解爵杯在民國年間的保存情況,進而上溯到481年前發(fā)生在廣州城中官紳矚目的重修儒學盛事。

      (編輯/余彩霞)

      猜你喜歡
      學宮款識重修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線上建課重修的探析
      山西青年(2024年2期)2024-02-20 10:57:18
      中國最早的“大學”稷下學宮遺址確認
      陽江學宮與高要學宮出土的“敬一箴”石碑比較淺析
      客家文博(2021年1期)2021-04-06 13:50:02
      學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續(xù)改進路徑研究
      金石學視域下陶瓷款識的學術(shù)獨立性研究
      陶瓷(2020年10期)2020-01-09 20:08:17
      講臺
      《節(jié)孝祠部文碑》考釋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養(yǎng)人像蠡探
      敦煌學輯刊(2017年4期)2017-06-27 08:07:26
      清 李觶 花草蟲鳥冊頁
      收藏與投資(2017年4期)2017-05-30 05:19:17
      土觀呼圖克圖駐京期間的貢獻探析——從摩利支佛母像款識談起
      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 11:31:11
      青岛市| 清苑县| 三台县| 长兴县| 乐安县| 清远市| 鄄城县| 武安市| 名山县| 烟台市| 马公市| 和林格尔县| 宣化县| 金塔县| 福清市| 淳化县| 衢州市| 高陵县| 宜兰市| 宁德市| 泸州市| 滦平县| 获嘉县| 兴仁县| 漳平市| 双流县| 平遥县| 方正县| 桐乡市| 谢通门县| 怀安县| 深州市| 瓦房店市| 汝阳县| 南乐县| 邵武市| 焦作市| 安塞县| 罗平县| 年辖:市辖区| 城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