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嬌
PEP故事課中的圖標不同于故事插圖,是標注著1、2、3……表示故事文本順序的小圖片,簡稱圖標。目前圖標在故事教學中不受重視,讀者容易被故事文本和插圖所吸引,而對圖標的關注度比較低。教師對圖標也缺乏關注,研究不深入,導致故事課的教學效果不甚理想。故事文本的圖標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文本解讀,幫助學生預測故事主題,體驗情節(jié)發(fā)展,感悟故事內涵,從而促進故事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
一、概念與功能
故事圖標是指標志著故事文本順序的圖標,不同的故事,圖標是不同的。本文通過歸納PEP三年級起點三至六年級共47篇故事,厘清各個圖標的功能,以發(fā)展學生讀圖能力和借助圖像理解故事的能力。圖標不僅是輔助學習的手段,也是學習的重要材料和方式。宋振韶將圖像功能分為裝飾功能、解釋功能和促進功能,并將促進功能分為拓展內容、開闊視野和促進讀者能力提高的功能。PEP三年級起點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圖標功能分為三種:裝飾版面、促進理解和提供學習內容。
(一)裝飾版面
故事中的圖標和學習內容的關系不是十分緊密,其主要目的是增加教材版面的美觀性和直觀性,或為學習活動提供背景,這是圖標的版面裝飾功能。它可以為故事提供情境或情節(jié),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如表1所示)。
(二)促進理解
故事中的圖標與故事內容具有緊密的關聯(lián)性。這類圖標為故事的文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背景信息、情境或故事主題,目的是促進學生對故事文本內容的理解和學習,這類圖標是為了促進理解功能。例如,5B Unit 2的故事主題為Merry Christmas,而故事圖標為圣誕襪,間接地營造了圣誕節(jié)的濃厚氛圍,提供了理解故事主題的直接途徑。
(三)提供學習內容
提供學習內容的圖標是指構成主要學習內容、直接影響學習過程和結果的圖像,此類圖像與故事文本或教學活動緊密相關,共同構成完整的學習內容。例如,4B Unit 3,本課的主題是Weather,核心知識點是Whats the weather like?通過閱讀故事,理解不同的天氣表達方式,也可以利用本課“下雨”的圖標,讓學生認知更多的天氣圖標以及簡筆畫的天氣,提供學習的多種渠道。
二、圖標在故事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故事教學就是一個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故事的元素,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學習故事的過程中逐漸掌握語言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重視教材中各種各樣的圖標資源并發(fā)揮其作用,培養(yǎng)學生看圖、識圖、用圖的能力,避免圖像資源被閑置甚至浪費??赏ㄟ^分析圖標與故事主題、故事情節(jié)、故事內涵等內在聯(lián)系,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啟發(fā)學生在觀察、思考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產生看圖標、用圖標的興趣,使學生對教材中的圖標資源及其傳遞的意義與信息更加敏感。
策略一:以圖標導引 圍繞內核 預測故事主題。
適用于語言學習的故事,其主題必須是清楚明白而且專一的。主題過于模糊、過于復雜的故事一般不適用于語言學習。而有一些故事則很難探尋出清楚明確的主題,如幽默故事與笑話等,但他們的語言和內容均圍繞著一個核心,即故事內核。我們要圍繞故事內核,在圖標的引導下,推測故事主題,探尋圖標存在的意義。
例如,省市課堂教學展示課5A Unit 5”Poor Cans Way Home”,該課的教學設計如表2。
本課故事圖標是由特殊三角形的三箭頭組成,它是循環(huán)再生標志,簡稱回收標志,因而學生可圍繞著回收的主線,預測故事主題,并開展一系列主題內容下的教學活動進行驗證,回應了圖標設計者的初衷,至此,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重視圖標的解讀,有助于故事主題的預測,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隱形信息,明晰故事主題。
策略二:以圖標激趣 補充留白 完善故事情節(jié)。
故事人物以及他們的角色定位需要情節(jié)的支持。故事具有不同的情節(jié),這些情節(jié)的順序、組合、長短、配合等可借圖標呈現(xiàn)一二,如借助圖標補全故事,續(xù)寫故事或改寫故事,就可以豐富故事情節(jié),進行故事補白,加深對故事的認識。
例如,3A Unit 4中,本課主題為animal,教學片段如表3。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適當增加多種感官認識動物,除了直觀的識圖,我們還可以通過聽動物的叫聲看局部,辨別腳印等方式認識動物。本課的故事圖標為一個動物的腳印。學生把自己知道的動物腳印畫出來,圖標激趣,復習學生舊知,再運用本課核心知識點Hello, animal. Follow me.續(xù)寫故事,豐富故事的情節(jié),創(chuàng)造更多可能的新奇故事,促進學生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實現(xiàn)故事教學的趣味性和整體性。
策略三:以圖標聯(lián)結 語言遷移 豐富故事情境
小學英語故事的情境是通過圖文信息的相互結合或補充構成的。故事的推進需要情境的鋪墊,而故事的情境可通過閱讀故事文本、故事插圖,甚至是故事的圖標來獲得。仔細品讀圖標,充分挖掘故事情境的聯(lián)結處,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搭建語言遷移平臺,也是開辟探知故事情境的另一途徑。
例如,區(qū)級公開課5A Unit 3,本課的話題是Make a salad,本部分主要講述的故事內容是Zoom來到Zip的農場,Zip用新鮮的蔬菜做成健康美味的沙拉招待Zoom。在做沙拉的過程中他們互相合作,發(fā)揮個人長處,體驗了分工合作的快樂。教學片段如表4。
本課的圖標為一個三明治圖樣。拓展活動Make a sandwich是對文本主題思想的延伸,在原故事的框架搭建下,替換不同的食物,新的一篇故事躍然紙上,學生在這樣特別的學習過程中對故事的理解會更深刻。關注圖標,使學生故事再編成為可能。為學生的文本再造獨辟新境,多維利用圖標,發(fā)散學生思維。學生對故事的關注不再只停留在文本和圖片,故事圖標也是蘊含著豐富的設計意圖,學生在看圖標中開辟不同的故事情境,獲得多樣的故事認知,在看圖標過程中體會到看技能的重要性與成就感。
策略四:以圖標啟智 扣題追問 挖掘故事內涵
故事內涵往往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閱讀圖文信息得知。精確解讀故事圖標,圍繞著主題不斷追問,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斷凸顯圖標與故事內涵的關系,也可挖掘出潛藏的信息,理解故事真正想要傳遞的含義。
例如,5A Unit 1中,本課的話題為Appearance,本部分講述的是Zoom和Zip與朋友們在操場上踢足球并談論新體育教師的故事,通過他們對體育教師外貌特征的預測與本人體形特征之間的差異,滲透并說明了一個道理:不能以貌取人。教學片段如表5。
教師圍繞故事主題“外貌”不斷追問:“新的體育教師的外貌是什么樣的?從故事中學到什么?為什么故事圖標為一個金牌?成為一個winner一般應該具備哪些外貌特征?”既切合本課的主題,又可引發(fā)學生思考,并不是所有的winner都是高大挺拔的,不同項目的冠軍外表可能不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避免以貌取人是故事的文化內涵。藏在圖標中的故事內涵只有通過教師的引導,對精準的問題不斷追問,深入挖掘故事文化和價值內涵,學生才能理解故事的育人價值,啟發(fā)學生思維發(fā)散。
三、結語
每個單元故事課的作用不僅僅是給學生帶來樂趣,更重要的是為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語言拓展內容,以達到分層次教學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細致解讀故事中的圖標素材,并結合文本內容提示,深入挖掘圖標所隱含的信息,細致剖析文字和圖片所呈現(xiàn)的故事情境,創(chuàng)設基于故事主題意義的情境,學習故事內容,探索主題意義,并通過預測故事主題,豐富故事情節(jié),探究故事情境,領略故事內涵來鞏固自身看圖標、讀圖標、用圖標的技能,使自己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提升思維品質,加深對故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