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革燕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應該對課堂教學的實用性以及有效性給予重視。因此,教師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轉變,并將深度學習理念作為基礎優(yōu)化教學,激發(fā)學生對實驗操作的興趣及探索欲,從而促使學生動手能力充分得以提高。本文從“深度學習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深度學習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面臨的問題;深度學習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采取的有效措施”三個方面入手,闡述在深度學習理念的課堂教學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一、深度學習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
以往的教師總是更加關注理論知識的教學,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有所忽視。如今,為有效落實新課程的要求,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操能力的重視度越來越高。針對此,教師應該注重不斷展開探索,進一步為學生優(yōu)化教學方法,在整體的教學過程當中融入深度學習理念,促使深度學習以及化學實驗教學能夠充分得以推動。
在展開具體的教學當中,教師要對自身的教學觀念展開更新,促使學生能夠對時代的變化有所了解,在此過程當中,教師要為學生呈現(xiàn)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對學習充滿極大的自信。因此,教師要對教學觀念進行不斷的更新,并將一些新穎的事物加入課堂當中,促使學生能夠對更多的知識展開學習,如此一來,學生對學習才會有更高漲的熱情,在此,教師要從自身出發(fā),與其他教師展開深入的探討,促使自身的教學理念更加完善。
二、深度學習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學校教學設備落后,缺少化學實驗室
對于一些偏遠的山區(qū)來說,整體教學水平本身就不高,教學設備也會出現(xiàn)落后的現(xiàn)象,就算教師想帶領學生對實驗進行開展,但是現(xiàn)有的實驗設備并不能夠使得實驗需求得到滿足,這就導致大多教師只能夠化學實驗放在日常的教學內容當中,然而,化學這門學科本身所具有的實驗性較強,若對實驗環(huán)節(jié)進行缺乏,這就會大大地影響到學生的動手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也會逐步得到降低,基于此,教師就應該注重將理論聯(lián)系實驗,促使學生既能夠開動自己的腦筋,又能夠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充分得以提升,只有這樣,對于文本所學內容,學生才能夠進行更為高效的掌握。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展開實驗所得出來的結論往往要比教師直接告知的效果要好,更便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理解。但是落后的教學設備,就會對學生的學習熱情造成嚴重的影響,教師要及時地向上級進行反映,請求領導對實驗所需的設備以及器材進行采購,以便于實驗教學能夠得到順利地進行,進一步的使得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達到高效掌握。
(二)教師缺少做實驗的機會
除了學校對實驗設備有所缺乏之外,教師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這也是影響學生做實驗的一大因素,大多教師總是以文本內容的講授為主,從而將視野在課本當中進行鎖定,教師很少將做實驗的機會給到學生,而是對課本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原搬照抄,并將其直接提供給學生,這與化學實驗以及深度學習的教學理念是相違背的?;诖?,教師就應該使得自身的專業(yè)技能不斷得到強化,并對現(xiàn)有的實驗設備進行借助,帶領學生對實驗進行開展,促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逐步得到提升,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充分得以提高。
教師在對知識展開講解的過程當中,教師會對其他教學資源展開利用,以此來為教學提供輔助,但是教師卻沒有深入地研究教學,這就很難使得學生對具體的實踐內容進行了解,同時,還使得學生提高實驗操作能力以及總結實驗結果受到嚴重影響。基于此,教師就應該站在自身的角度,對其他實驗資源輔助教學的機會進行減少,而多對現(xiàn)場展開實驗的次數(shù)進行增加,以便于學生能夠對實驗的整個過程展開真正了解,促使學生能夠對實驗的注意事項以及具體步驟進行更好的掌握,促使學生能夠對文本知識展開更為深入地理解。
(三)學生知識面窄,與生活實際相脫離
化學教材當中所包含著眾多的內容,如,菜刀若長期在空氣當中暴露,就會生銹,這一化學現(xiàn)象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僅對文本實驗展開利用,并不能夠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教師應該注重拓展文本知識。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當中與化學相關的新聞進行關注,并對一些化學現(xiàn)象進行關注,諸如小蘇打與醋進行結合會發(fā)生怎樣的反應,在此基礎之上,學生還能夠對所學知識展開利用,進一步對實際生活當中發(fā)生變化的化學原理進行解釋,既能夠使得學生的視野得以開闊,又能夠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積累逐步得到增加,促使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動手能力充分得以提升?;诖耍處熅涂梢詫⒁恍嶋H生活案例引入到課堂當中,促使學生對其展開了解,并展開解釋,使得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逐步得到培養(yǎng)。
(四)化學知識枯燥無味,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不高
化學這門學科對于學生來說是極為抽象的,很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特別是那些具有較強抽象性的內容,再加上中考給予學生的壓力,大多學生對于化學這門學科都不感興趣,在課堂當中,教師也很少對實驗進行演示,更別說讓學生親自展開動手實驗操作了。
學生對于化學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有很多種,學生很少花費時間展開學習,學生也無法提高自身的實驗操作能力,要想使得此種問題得以解決,教師就應該帶領學生親自對實驗進行開展,以此來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得以激發(fā),在此,教師要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對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引發(fā)學生展開自主的學習,促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產生極為濃厚的興趣。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夠對學習的方法進行更好的掌握,并獲取到極大的成就感,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因此,只有當教師將整個課堂變得有趣,才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得以激發(fā),以便于幫助學生能夠擁有獨特思維方式的形成,使得學生能夠對更為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行掌握,促使課堂學習效率充分得以提高。
三、深度學習背景下化學實驗教學的具體舉措
(一)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和深度學習欲望
俗話說,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影響作用的便是興趣,只有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興趣,對實驗探究的欲望足夠強烈,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課堂當中去,并且做到認真、仔細、善于思考。同時,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來對教學計劃展開合理的設計,進一步地通過化學實驗,以興趣激發(fā)為起點,探究求證為重點,讓同學們在趣味性的活動開展中,通過實驗操作,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回到家之后學生可以對廚房當中的物品展開利用,進一步制作汽水;學生還能夠將一個水杯拿出,并將食醋和雞蛋放進去,緊接著,學生要對蛋殼表面所產生的氣泡展開觀察;學生通過在課堂當中所學到的化學原理,來去除水瓶以及水壺當中的污垢,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對水垢中所特有的成分展開驗證;學生對所學知識展開利用,對生銹的鐵制品進行除銹,同時,還可以將“長期用鐵鍋做飯能夠使得缺鐵性貧血得以減少”的知識向家長進行傳授,如此一來,學生便會對化學知識的無處不在有了更為深刻的意識,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得到提高,進一步使得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
(二)選擇趣味性實驗,引導學生參與深度學習
實驗是化學這門學科極為重要的內容,基于此,教師應該對這一特性展開利用,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得到激發(fā),進一步使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能夠得以維持,然而,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一大重點便是對趣味性的實驗進行開展,同時,也能夠使得深度教學得以充分實現(xiàn)。通過對趣味性的實驗進行開展,就能夠引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實驗的完成當中,促使學生的操作能力以及探究意識逐步得到培養(yǎng),同時,還將深度學習的機會提供給了學生,以便學生對更多的知識展開學習。
例如,在對“二氧化碳的制取與性質”展開實驗教學時,由于學生早已經歷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操作,同時,學生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再加上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展開學習,促使學生能夠逐步地了解了二氧化碳的知識,此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一步地對文本當中所羅列的實驗流程進行結合,促使學生能夠對實驗方案展開設計,這樣的方法既能夠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又能夠使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得以增強,以便于為學生的深度學習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三)通過問題引導,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要想使得深度學習逐步得到實現(xiàn),教師就應該對適當?shù)膯栴}進行借助,以此來引發(fā)學生展開更為深入的思考,隨著學生不斷地展開思考,學生就會逐步地激發(fā)起自身對學習的熱情,同時,也會有更為強烈的深度探究欲望?;诖?,在對化學實驗展開具體的教學時,教師就應該對問題展開設計,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步得到拓展,以便于深度學習能夠得以實現(xiàn)。
例如,在對“酸和堿的反應”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在展開具體的教學之前,教師就應該提出一些問題:你見過實際生活當中有哪些酸和堿的物品?如何對物品的屬性展開判斷?酸和堿的物品之間有關聯(lián)嗎?將酸和堿的物品放到一起會發(fā)生怎樣的反應?緊接著,教師將實際生活當中的酸堿中和反應的案例引入到課堂當中,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其展開思考。諸如酸堿中和反應會在處理工業(yè)廢水、醫(yī)藥、調整溶液酸堿度、土壤治理等方面得以應用。其中,調整溶液酸堿度以及土壤治理上就是實際生活當中最為常見的,但是學生卻很難觀察土壤治理,基于此,教師就可以對無色酚酞以及鹽酸進行使用,進一步地帶領學生開展酸堿反應的實驗操作,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實驗展開觀察,使得學生對文本內容的認知逐步得到增強。教師對酸堿度測試紙、小的燒杯、鹽酸以及無色酚酞進行準備,以此來對實驗操作進行開展,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鹽酸和無色酚酞最后成了鹽和水,此時,就能夠表達出整個化學方程式來。在展開實驗時,學生針對不同的溶液量,進一步來測量酸堿度,通過進行逐步添加,使得學生對化學反應時正確的物質用量展開了解,如此一來,既能夠便于學生理解文本知識,又能夠使得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達到強化,從而有效地提升化學實驗操作。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小組合作探究
信息技術在各個行業(yè)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時,教師應該注重對多媒體技術展開合理的利用,并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轉變,促使教學內容能夠更加豐富,以此來使得學生的化學實驗參與積極性逐步得到提高。從化學教材當中能夠看到編排深淺不一的內容,有些問題學生自行就能夠解決,還有一些問題則需要學生展開小組合作,此時,教師應該注重讓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得以發(fā)揮,從而將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給學生,以便于學生能夠對其展開更為深入的探究,促使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有效得以培養(yǎng),進一步使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以“制取氧氣”的實驗內容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對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方法展開講解,并將實驗器材進行提前準備,如酒精燈、帶鐵夾的鐵架臺、試管等,緊接著,教師對一些化學實驗視頻進行搜集,并將其實驗步驟為學生進行演示,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相應的學習,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親自展開動手操作。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促使學生能夠根據(jù)主題“利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展開相應的探究。在實驗當中所特有的重難點知識,教師就可以將其以板書的形式展開制作,以便于學生能夠展開參考。等到學生在做完實驗之后,教師應該讓學生對利用高錳酸鉀以及過氧化氫來制取氧氣的不同之處展開思考,若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碰到難題,學生就可以舉手尋求教師的幫助,教師則要對學生展開相應的引導,等到學生在操作完畢過后,教師針對學生的探究結果做出最后的評價。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應該對深度學習的教學理念進行采用,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實驗操作,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以便于學生能夠對自身的不足以及優(yōu)點有所認識,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逐步得到提高,從而確保課堂學習效率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