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家校共育,學生幸福成長

      2023-06-11 15:51:50黃紅英
      文理導航 2023年12期
      關鍵詞:家校共育小學德育家庭教育

      黃紅英

      【摘 ?要】當今的素質教育正大力推廣“五育”共進,實現學生的綜合發(fā)展。五育主要指“德智體美勞”,其中思想品德教育尤為重要。小學生對世界的認知主要來自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因此,要想提高德育的育人效果,就要從家、校兩個方向同步進行。文章對在德育中實現家校共育的方法進行討論,致力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幸福、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

      【關鍵詞】小學德育;家校共育;育人;家庭教育

      小學生的成長過程需要教師和家長持續(xù)引導,為其開辟一條認識世界的道路,從而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在此背景下,如何實現家校一體的教育模式是值得思考的話題。在對小學生的引導教育中,教師應和家長合作,營造和諧的德育氛圍,以便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德育精神,更好地規(guī)范自身行為,實現全面發(fā)展。

      一、完善家校共育理念,豐富德育內容

      (一)創(chuàng)新共育理念,引導家長思想

      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中,有不少家長沒能正確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們一般會將教育孩子全權委托給學校和教師,未重視家庭對學生的影響。在家長這樣的教育理念下,學生難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也錯失了家庭教育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家校共育的視角下,教師首先應該改變家長的教育思想,讓家長明確自身的責任,明確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真正實現家校共育的模式。教師應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并針對其家長的教育思想做出評判并糾正,樹立家長正確的教育觀念,改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教師要注重與家長之間的對話,要求家長與教師能夠坦誠交流。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家長講述自己的教育觀念并對其進行評估,在意識到家長教育方式有不足時,應及時地進行補充與指導,扭轉家長的錯誤教育理念。之后,教師可以在家長會上滲透德育理念,讓家長意識到德育的價值與意義,以培養(yǎng)家長的德育意識。教師要以階段性的德育計劃引導家長參與到話題討論中,讓家長對校方的德育工作有所了解,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另外,在家長會結束之后,教師要與家長保持穩(wěn)定的溝通頻率,討論學生的學習近況與德育工作的成果。

      在德育中,家庭因素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教師必須和家長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以專業(yè)的角度為家長提供教育策略,改變家長非健康的教育理念,真正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促使學生健康

      成長。

      (二)重視家校共育,加大宣傳力度

      想要真正實現家校共育,學校必須擺正德育態(tài)度,制訂能穩(wěn)定促進家校共育實施的計劃方案,發(fā)揮出主要教育者的價值,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到家校共育的德育工作中。在此基礎上,學校應加大家校共育的宣傳力度,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讓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創(chuàng)建合適的德育活動,號召家長共同參與。以多角度的“共育理念”宣傳,使家長養(yǎng)成共育的意識與觀念,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當雙方持有相同目標并能穩(wěn)定溝通后,才能真正落實德育工作,使雙方的合作更加默契,實現德育

      成果。

      首先,學??梢酝ㄟ^“告家長書”或家長會的形式,在召集家長為學生的階段性學習進行報告時,強調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讓家長真正了解到自己在孩子成長路途中的位置與責任。通過班級內的標語與教師的重點強調,突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學校也可以建立校內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與德育和家庭教育相關的知識內容,引起家長的重視,潛移默化地影響家長的德育觀念。在校內微信公眾號中,校方應設置留言互動等端口,鼓勵家長對德育工作提出建議,并及時回復。

      在德育中進行家校共育觀念的宣傳工作,需要在原有的機制上進行優(yōu)化,在尊重家長建議的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家長的教育觀念,以雙方的共同協作完善德育環(huán)境,強調德育在家、校雙方的推進效果。

      二、打通家校共育道路,建設溝通平臺

      (一)優(yōu)化家校溝通,完善共育平臺

      要落實家校共育視角下的德育,校方必須積極建設起家校的溝通平臺才能確保德育效果。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家校的溝通通常是以家長會或通電話的形式進行,在效率上稍有不足,且不夠便捷,實時性稍差,難免會影響家長對學生在校情況的了解。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學校已經能夠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建立起實時溝通平臺,通過多元化的交流渠道,提高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親密程度,拉近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距離,可以大力推動家校的合作進程,以高科技為輔助,提升共育視角下的合作效果。

      教師要在家長會中詢問各位家長的聯系方式,通過組建微信群、QQ群等信息渠道完成實時通信。教師應在不影響家長日常工作與生活的前提下,分享階段性教育計劃與學生的在校表現,促使家長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與成長進度。教師可在群內定期分享課程安排、校園活動通知等內容,讓家長第一時間了解校方的動態(tài)與要求。另外,在微信群內,教師也可以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以平等的視角和家長通話,互相分享一些與教育相關的經驗和內容,也可以鼓勵家長分享一些教育學生的趣事,以此增進群內成員的關系,避免出現教師與家長關系僵化的情況。

      學校與教師應共同努力,打破家、校間的壁壘,通過即時通信等技術手段,及時交流情報與信息,實現雙方信息共享,以便調整德育方案,使德育計劃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并取得顯著效果。

      (二)實現有效溝通,關注心理健康

      以家校共育的形式進行德育工作,能夠有效深化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教師便可以在此基礎上優(yōu)選最有效果的教育方式,以因材施教、對癥下藥的模式開展德育工作。在過去,許多人并沒有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般會認為小學生的心中不會裝進多少事情,自然也就沒有煩惱,但這樣的做法通常會造成學生的安全感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養(yǎng)成與品德的建立,因此,教師和家長不僅要對學生的道德品質與行為操守進行監(jiān)督,還要關注孩子的精神層面,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育。

      例如,校方可以舉辦有關德育的講座,并通過家長會的形式邀請家長參加,共同學習先進的德育理念,之后雙方可以針對講座內容進行探討,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之后的德育方向。教師可以先針對下一階段的德育內容提出建議與初步看法,并在會上征求家長的意見,在商討過程中,雙方的教育觀念應保持一致性,并在會中確定下一步的教育計劃。除此之外,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在發(fā)覺學生心理狀態(tài)出現障礙時,要及時和家長進行友好的溝通,向家長詢問學生在家中的狀況,與家長共同尋找問題的成因,并以合適的方案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在德育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育占據一定地位,教師必須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與聯系,將心理健康問題與德育關聯,以平等的角度和孩子交流、以朋友的態(tài)度去感受孩子的內心發(fā)育

      情況。

      三、優(yōu)化家校共育體系,強化德育成效

      (一)創(chuàng)建多元活動,彰顯共育價值

      推動家校共育下的德育進度,需要教師與家長之間進行協商,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為學生設計合適的活動方案,以多姿多彩的實踐、活動強化德育培養(yǎng),讓學生在實踐與切身體會中感知德育精神,從而強化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德育要以實踐活動或是生活案例為依托,滲透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知其思想內涵,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日常反思意識,從而實現思想品德教育的意義。因此,積極有效的多元化活動便是最好的教育手段。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我是城市清理工”主題德育活動,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講述與環(huán)保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白色污染對城市環(huán)境造成影響的圖片資料,或者是海洋垃圾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等視頻資料,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以強化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之后,教師要組織課外實踐活動,首先應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確定好活動時間后,再由教師帶領學生與家長一同到城市的街道上幫忙清理垃圾或是“小廣告”。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還要為學生傳輸“環(huán)保從我做起”的思想觀念,以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在選擇活動并邀請家長共同參與時,教師要尊重家長的意見與學生的個人意愿,始終強調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活動可以圍繞著德育主題與學生的根本需求開展,才可以使學生在活動中成長。

      (二)改變評價機制,落實協同德育

      教師的工作推進,合理、全面的評價機制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當德育實現家校共育后,德育評價也就有了更多的角度,可以有效促進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現狀,并靈活調整后續(xù)的教育內容。在此過程中,家庭與學校之間共同完成對學生的評價,補充校方評價的內容,解決德育評價過于片面、資料不夠完整的問題,還可以有效鞏固家、校之間的合作形式,強化雙方的協同效率。教師需要與家長進行溝通,同時讓家長負擔一部分評價工作,在雙方的合作下,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評價機制,豐富評價的方式,真正將德育落實到生活中。

      例如,在“我能為家庭做什么”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先開展主題班會,讓學生在班會中分享自己的家庭情況,并講一講自己在家有沒有做過家務。教師要向學生傳達出“我作為家庭的一份子,應當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精神,讓學生意識到自身在家庭中的責任,并引導學生對父母感恩。接下來,教師要為學生安排一些家務勞動,鼓勵學生自己制作一張勞動表,寫下自己準備為家庭貢獻怎樣的力量,要求學生回家完成這份勞動表。之后教師及時在家長群中告知家長這份特殊的課后作業(yè)內容,讓家長監(jiān)督學生的勞動情況,適當給予學生一定的正向鼓勵,并對勞動成果做出評價,最后將其總結成德育評價反饋給教師。

      教師需要定期從家長處得到家庭方面的德育評價結果,并結合學生的在校表現,實現對學生的全方位、立體化監(jiān)督,掌握學生的實時動態(tài),以評價結果反思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與優(yōu)化。

      總之,家校共育的理念能夠改善當今的德育現狀,能夠讓家長真正參與到學生的教育工作中,和孩子一同成長。教師要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連接家校雙方,并在全新的德育理念下,以新視角審視德育實施,及時發(fā)覺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并進行彌補,同時,要為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與思想,讓家長更了解學生,完善家庭教育體系。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尋找更高效的德育方式,與家長通力協作,讓德育落實到學生的家庭生活與校園生活中,以實現育人的全面發(fā)展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晶.“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家校共育途徑探討[J].教育界,2021(21):12-13.

      [2]吳曉曄.小學家校共育合作工作中的實踐與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1(25):33-34.

      [3]劉健.關于借助互聯網實現小學家校共育的建議[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11):115-116.

      [4]杜一鳴.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家校共育”探究[J].新課程,2021(40):218.

      猜你喜歡
      家校共育小學德育家庭教育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yè)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考試周刊(2016年100期)2017-01-07 18:02:30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0:47:37
      淺述幼兒良好品質習慣的培養(y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小學德育中的意義初探
      東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07:58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1:12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9:50
      家庭環(huán)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14:38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淺析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栖霞市| 陇南市| 富民县| 平湖市| 尉犁县| 工布江达县| 安乡县| 河北区| 桂平市| 葫芦岛市| 本溪市| 紫云| 巴青县| 洪江市| 开平市| 乌兰察布市| 原阳县| 沈阳市| 秀山| 山西省| 开化县| 乌兰察布市| 双流县| 平南县| 万盛区| 京山县| 绥阳县| 神池县| 固原市| 定陶县| 满城县| 平果县| 阿城市| 章丘市| 察隅县| 济宁市| 新野县| 油尖旺区| 靖宇县| 黄浦区|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