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珍
導讀:為了讓大班幼兒通過繪本故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順利過渡到小學時期,我們首先對繪本閱讀的作用進行分析,之后從學習習慣培養(yǎng)和教師素養(yǎng)等方面提出了當前大班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傾聽習慣、表述習慣、規(guī)則意識、欣賞能力、合作意識等培養(yǎng)的具體策略,希望對幼兒園大班繪本活動提供參考,促進繪本故事真正發(fā)揮作用,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大班幼兒由于即將步入小學階段,開始新的學習生涯,需要接受的知識也遠比幼兒園階段豐富,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掌握新的學習知識,更快速地投入多彩的校園生活中,所以有必要對大班幼兒的學習習慣進行培養(yǎng)。繪本故事是適應當前階段幼兒思維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的讀物,教師充分利用繪本故事的特點對大班幼兒進行相應教學指導,可以有效幫助幼兒養(yǎng)成積極的學習習慣,提高綜合學習素質。
一、大班幼兒教育中繪本故事的作用
(一)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
繪本故事采用文字和圖片相結合的方式向幼兒講述故事,故事內容大多生動有趣、簡單易懂,同時畫面含有豐富的色彩,能更大程度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使幼兒樂于主動開展閱讀,提高閱讀興趣。繪本故事的內容也有利于傳授幼兒成長的正能量思想,幼兒能在閱讀故事的同時獲得閱讀興趣,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習習慣和閱讀習慣。
(二)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
繪本故事對幼兒而言相當于啟蒙讀物,能幫助幼兒開啟探索世界的大門。幼兒由于年齡的限制,很難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自身經歷獲得對世界的認知,而繪本讀物可以帶領幼兒從書本故事中獲得認知,幫助幼兒進行語言學習,獲得語言組織能力,并通過故事獲得啟發(fā),懂得一定的道理,更有利于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三)提高幼兒的圖形辨識能力
幼兒時期是大腦開發(fā)的關鍵時期。繪本故事有著豐富的圖畫,圖畫由不同的圖形組合而成,這些圖形以直觀的形象出現在幼兒面前,能有效刺激幼兒的大腦,使幼兒更好地樹立圖形意識,并通過對故事中的圖形進行自主分類,最終使圖形辨識能力得到提升,促進大腦的開發(fā)。
二、當前大班幼兒繪本故事教學的問題
(一)缺乏對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由于幼兒園的教學水平不同,部分幼兒園的教學工作只停留在對幼兒進行基礎教學的表面,缺少對幼兒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各種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視,導致現有的教學實踐方式不適應時代發(fā)展潮流,不利于幼兒健康成長。幼兒園的教學并沒有將培養(yǎng)幼兒學習習慣放在重點培養(yǎng)目標上,幼兒本身也沒有自主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意識和能力,導致幼兒無法及時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甚至影響后續(xù)的學習進程。
(二)幼兒教師素養(yǎng)有待提高
部分幼兒教師缺少自我反省和學習的能力,始終循規(guī)蹈矩,缺少與時代掛鉤的創(chuàng)新精神,也不能認識到培養(yǎng)幼兒學習習慣的重要性。部分幼兒教師在對大班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不會充分利用故事的特點引導幼兒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是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故事內容講述給幼兒,不利于幼兒從中學到更多知識,養(yǎng)成更好的習慣。繪本閱讀需要教師富有感情,并采用生動新穎的方式吸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自覺接受故事的影響。其中不僅需要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方式,還對教學設備有著一定的要求。但目前部分幼兒園的教學設備并不完善,教學方式也比較老套,并不具備良好的教學基本條件,通過繪本故事培養(yǎng)大班幼兒學習習慣的方式受到了阻礙,不利于其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全面發(fā)展。
三、通過繪本故事促進大班幼兒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策略
(一)利用繪本故事培養(yǎng)幼兒傾聽的習慣
幼兒階段首先要掌握語言理解能力和組織能力,這也是幼兒后續(xù)學習其他內容或養(yǎng)成習慣的基礎。大班幼兒對語言的學習一定程度上來源于傾聽,傾聽有利于學習習慣培養(yǎng)。幼兒在傾聽過程中熟悉文字的運用方式和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也在傾聽中了解他人的所見所聞,進一步轉化為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在傾聽中長見識、明道理。通過傾聽可以使幼兒不只局限于自己的思考成果,也可以讓他們體會、感悟他人的思想,更全面地發(fā)展。傾聽對幼兒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繪本故事和優(yōu)秀教師先進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大班幼兒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學會傾聽,更好地與他人和諧交談,養(yǎng)成傾聽的學習習慣。
幼兒教師在帶領幼兒閱讀繪本故事時,要用有起伏的音調和豐富的肢體動作或表情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為幼兒缺少很強的自控能力,更多情況下會下意識地將注意力放在有趣的人或事物上,可以根據這一特點,讓閱讀課堂擁有吸引幼兒的優(yōu)勢,能引導幼兒將注意力放在傾聽上。教師可以在繪本閱讀前向幼兒提出問題,以此引導他們更好地傾聽。例如,在閱讀繪本《打瞌睡的房子》時,可以提出房子里有誰在睡覺、誰沒有睡覺、最后房子為什么不再打瞌睡了等一系列問題,讓幼兒帶著疑問認真思考,還可以在故事講完后讓不同的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深化傾聽意識,提升傾聽能力。
(二)利用繪本故事培養(yǎng)幼兒準確表述的習慣
在幼兒養(yǎng)成傾聽習慣的基礎上,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準確表述的習慣也十分重要。準確表述的能力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與他人交流,表述自己的觀點。幼兒教師在對大班幼兒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時,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引導幼兒閱讀后準確闡述故事內容。在聽幼兒表述時,要關注幼兒講述是否連貫準確,幫助幼兒培養(yǎng)準確表達的習慣。除了讓幼兒進行基本敘述外,還要讓幼兒在閱讀、傾聽的過程中合理思索。例如,在閱讀繪本故事《大羽毛》時,可以通過情境重現的方式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通過表述故事中小動物的做法引起自身的思考。這樣,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簡單復述了答案,還激起了發(fā)表觀點的欲望和自主思考問題的興趣,鍛煉了準確表述的能力。
(三)利用繪本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
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學習生活,步入人生新的階段。小學時期比幼兒時期多了各方面規(guī)則的束縛,小學的課堂時長也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上下課都不會像幼兒時期一樣可自由調整。為了更好地適應小學學習生活,大班幼兒必須樹立嚴格的時間觀念和規(guī)則意識,遵守小學階段學習的規(guī)矩,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觀念。正確的時間觀念可以幫助幼兒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提高學習效率,更輕松有效地掌握學習知識,同時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良好學習習慣,更好地在社會上生存。
幼兒教師正確帶領幼兒閱讀相關繪本故事,可以有效幫助幼兒樹立時間觀念和規(guī)則意識。例如在進行繪本故事《時鐘王國》的閱讀時,不僅要帶領幼兒掌握認識鐘表的能力,還要通過時鐘國王不想遵守時間規(guī)定擅自破壞鐘表導致國家無法正常運轉的故事,讓幼兒聯系生活,認識到遵守時間的重要性。故事的最后國王改變了法律內容,王國里的人民也不需要法律的約束,每個人都將時間觀念刻在了心里并自覺遵守,王國恢復了和諧有序的生活。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可以通過這個故事學會認識鐘表,養(yǎng)成時間觀念,培養(yǎng)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和學習習慣。
(四)利用繪本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良好的欣賞能力可以幫助幼兒對作品產生一定的鑒賞力,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探究文章主旨和思想感情。幼兒現階段進行的是比較簡單的理解探索,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理解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幼兒只有培養(yǎng)欣賞能力,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理解晦澀難懂的文章,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語義表達。幼兒教師在對大班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教育時,可以在正式學習前帶領幼兒閱讀一些繪本,讓幼兒對情節(jié)框架有基本的了解,在正式學習時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教師也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故事時,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或實際演繹的方式引起幼兒的共鳴,引發(fā)幼兒的思考,讓他們更透徹地理解作品蘊含的道理,發(fā)自內心歌頌母愛,培養(yǎng)欣賞文章作品的學習習慣。
(五)利用繪本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良好的合作意識可以使人們在社會上具有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好的合作關系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個人如果缺乏合作意識則很難在社會上有所成就。幼兒時期正是養(yǎng)成各種習慣的關鍵時期。幼兒大多身心不成熟,自身可能不具有合作意識,也缺少合作行為。幼兒教師在對大班幼兒進行繪本故事閱讀教學時,可以根據不同幼兒的性格特點將其進行劃分,成立多個繪本故事閱讀小組,帶領他們閱讀故事,并鼓勵小組成員之間互動討論,幫助幼兒更好地與小組成員進行行為上的閱讀交流和精神上的思想碰撞,在合作過程中真正走進繪本的世界,更全面地理解故事內涵,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利用繪本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習慣
幼兒本身就對外界事物具有很強的探究興趣,渴望與外界事物接觸。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這一特性,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探究習慣,讓幼兒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始終擁有探索精神。在對大班幼兒進行繪本故事閱讀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將故事情境進行簡單提取,讓幼兒更直觀地感受作品內容,引導幼兒深度探究。例如,在閱讀《一顆超級頑固的牙》這個繪本故事時,可以先請幼兒對自己的牙齒情況進行簡單介紹,引起幼兒的興趣,再為幼兒播放有關牙齒生長脫落的視頻,最后將故事講述給幼兒,傳授有關牙齒的知識,使幼兒將故事內容和日常保護牙齒的情境相聯系,從而產生更深層次的探索和思考,有效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探究興趣,培養(yǎng)探究習慣。
(七)利用繪本故事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書寫習慣
大班幼兒在進入小學階段后,首先要學習書寫漢字。漢字書寫能力也將伴隨幼兒一生,幼兒可能暫時認識不到書寫漢字的重要性,幼兒教師可以通過繪本故事幫助幼兒提升對漢字學習的重視程度。例如,在帶領幼兒閱讀《不學寫字有壞處》這一繪本故事時,向幼兒講述學會寫字的意義和不會寫字將要面臨的問題,再進一步引申出有關書寫習慣的內容,可以讓幼兒先觀看有關正確書寫姿勢、握筆姿勢的視頻,再對幼兒進行統(tǒng)一的培養(yǎng)訓練,引導幼兒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姿勢、掌握正確的握筆方式,也可以通過組織相應的比賽等活動讓幼兒進行書寫自己名字的比賽,引起幼兒對書寫的興趣和培養(yǎng)良好書寫習慣的決心,提高幼兒對書寫內容整潔程度的重視,為幼兒今后的書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結語
繪本對幼兒行為培養(yǎng)和習慣養(yǎng)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正視繪本的重要性,通過繪本故事閱讀教學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表達能力、合作交流意識、時間觀念、規(guī)則意識、良好的探究習慣和正確的書寫習慣等,幫助幼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更好地掌握日后要學習的知識,適應未來的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