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伸性閱讀課程是基于語文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課程,有著獨特的內涵、特征與價值。文章分析了延伸性閱讀課程的基本概念,并討論了開設延伸性閱讀課程的前期準備工作、開設延伸性閱讀課程的具體方法、完善延伸性閱讀教學評價機制的方法,以期幫助廣大同仁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延伸性閱讀;語文教學;課程
作者簡介:蔡雪琴(1979—),女,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柏廬實驗小學。
一、延伸性閱讀課程介紹
(一)概念辨析
延伸性閱讀課程,是語文教學的課外拓展和延伸,是根據(jù)教材內容開設的有目的、有條理、思路清晰的延伸閱讀課程。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應有明確的課程教學目標、固定的教學課時、豐富的閱讀內容、具體的教學流程以及有效的閱讀評價。
(二)課程內容、特點
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的核心知識點應和教材內容有一定的關聯(lián),使學習者“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借助延伸課程進一步發(fā)展基本素養(yǎng)。教師可以從語文教材的相關內容出發(fā),搜集有關聯(lián)的閱讀文章,精心梳理,匯編成教學講義。
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能夠讓教師進行課堂內外教學內容的銜接,實現(xiàn)閱讀課堂的生長,讓學生收獲更多知識。開展語文延伸性閱讀教學時,教師要以教材為重點,向外拓展閱讀教學。在開設延伸性閱讀課程時,教師還可以進行“大語文”教學,將語文學科的內容和其他學科的內容融合,通過搭建語言實踐交流平臺、組織閱讀活動等方式,讓學生接受全方位的鍛煉,以滿足他們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
(三)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的目標及意義
延伸性閱讀課程的目標,是教學和評價工作的重要依據(jù),應當反映當前年齡段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滿足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需求,推動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從教師層面來講,開設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會促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進行研究、反思,自覺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從學生的角度看,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可以使學生接觸更多語篇,拓寬視野,增強讀寫能力,習得多樣的讀書策略,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總的來說,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的教學價值在于彌補目前小學語文單篇閱讀教學的不足,巧妙地實現(xiàn)課內外銜接,從而有力地推動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1]。
二、開設延伸性閱讀課程的前期準備工作
在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上,教師可以采取案例研討的方式開展教學,也可以結合課題組自編的閱讀讀本,設計文本解讀、交流研討、課堂展示、提煉總結等教學活動,讓學生有效閱讀課外讀物。
(一)打好延伸性閱讀教學的基礎
1.編寫延伸性閱讀讀本
為有效開展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教學,一方面教師需要從小學語文教材入手,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另一方面教師需要進行有效延伸,與課題組共同編寫延伸性閱讀讀本。延伸性閱讀讀本應當與語文教材內容聯(lián)系密切,且緊扣語文要素和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
具體來說,在編寫讀本時,教師需要由教科書向課外經(jīng)典作品拓展,選擇類型合適、內容有一定針對性的作品。在編排內容時,教師需要保障延伸性讀本的總體閱讀難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發(fā)展情況,且能夠逐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給學生構筑螺旋向上的讀書階梯[2]。
在使用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讀本的過程中,教師要有計劃地將延伸性閱讀文章和教材內容結合,指導學生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逐步學會讀書的方法,由過去的淺表閱讀逐步邁向深度閱讀[3]。
2.舉辦特色研究活動
開展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一定要求,為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能力,有效開展教學,學校應積極聯(lián)系各類專家、學者,舉辦特色研究活動。
3.編寫教育案例與論文
學校課題組還應鼓勵教師根據(jù)自身教育實踐經(jīng)驗,編寫關于延伸性教育的案例分析和文章,豐富延伸性閱讀教學的資源庫。
(二)確定延伸內容及方向
延伸性閱讀課程能使學生由課內向課外發(fā)展,學生會逐漸克服畏難心理,通過廣泛閱讀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同時愛上閱讀。
在開展教學時,教師應根據(jù)人教版語文教材內容,將學生需要學習的小學語文知識、基本學習技巧劃分成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浸潤、傳遞、傳播,讓學生通過書面寫作、口語訓練等延伸性的練習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在組織延伸性讀寫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注意兩個拓展方向,一是擴展閱讀領域,構建“精讀—略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課堂結構;二是向生活延伸,使教學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閱讀成為學生獲取生活體驗的一部分[4]。
(三)明確延伸教學目標
制訂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的教學目標時,教師需要先進行總體規(guī)劃,再依據(jù)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設低中高三個學段的具體要求,以體現(xiàn)延伸性閱讀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幫助不同學段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閱讀任務,達到教學要求。在制訂目標時,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從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水平、情感能力等層面確定發(fā)展目標,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開展教學時,教師則需要創(chuàng)設合適的閱讀環(huán)境,將課內文章和課外拓展閱讀文章聯(lián)系起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具體開展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教學時,教師還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遵從語言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指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獲取閱讀語言文字的經(jīng)驗,在實踐中理解語言內容與語用規(guī)律。
(四)制訂合理的課程綱要
要讓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有效實施,教師還需要制訂一份可依據(jù)、可操作的課程綱要,便于自己整體把握課程內容、實現(xiàn)課程目標,也便于自己審視滿足課程實施的所有條件,幫助學生明確所學課程的總體目標與內容框架。同時,課程綱要也有利于教師的課程管理。
為此,教師需要在課余時間學習相關的理論書籍,并基于自身實踐經(jīng)驗,綜合研究各方面因素,如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實施條件、學生發(fā)展需求等情況,并據(jù)此進行整體設計,制訂科學、合理的課程綱要。
三、開設延伸性閱讀課程的具體方法
(一)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對實施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教學影響很大,在教學時,教師需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反應,依據(jù)學生的實際學情及文章的具體特征,采取各種形式的閱讀引導策略,讓學生順利地完成閱讀,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
1.導讀法
在教學時,教師可對不同文本進行靈活化處理,簡單介紹文章內容以及推薦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充分讀書、溝通和分享。
2.共讀法
面對比較復雜的文章,教師可以采用師生共讀的方式開展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探究預設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另一方面要觀察學生的課堂反饋,及時解決學生產生的問題。
3.其他方法
此外,教師還可以與學生一起進行批注式閱讀,或者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
(二)學習方法
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教師還需要教會學生有效閱讀,減輕學生的閱讀壓力。
1.誦讀式閱讀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留出一定時間鼓勵學生誦讀自己喜愛的文章,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精讀能力、整體分析能力及欣賞與評論能力。
2.對話式閱讀
閱讀是思想碰撞和靈魂交流的過程,在延伸性閱讀課堂上,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依據(jù)文章進行對話、交流,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吸收同學、教師的意見,對文本內容產生多樣的解讀。
3.思辨式閱讀
在延伸性課堂上,教師還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閱讀與思考,鼓勵學生針對某一內容展開辯論,如此學生的閱讀興趣才會被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也會更加深入。
(三)延伸教學時空的策略
課堂是課程教學的主陣地,在課上,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之路上走對、走實。在實施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教學的同時,教師還可制訂課后延伸性閱讀計劃,組建延伸性閱讀社團,搭建延伸性閱讀平臺,鼓勵學生自覺、自愿參與延伸性閱讀活動。
1.組建延伸性閱讀社團
在教學之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圍繞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組建豐富多彩的閱讀社團,如“文學社”“誦讀隊”“話劇社”等社團,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延伸性閱讀活動,充分體驗閱讀的樂趣,從內心深處喜歡上閱讀。
2.搭建延伸性閱讀平臺
搭建延伸性閱讀平臺后,教師可以組織網(wǎng)絡閱讀、親子共讀等活動,充分利用家長的力量,將延伸性閱讀課程的觸角延伸到校外。當然,在組織活動前,教師需要與家長充分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讓家長成為學生的閱讀陪伴者,讓學生從延伸性閱讀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四、完善延伸性閱讀教學評價機制的方法
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學的課程評價機制,分辨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的顯性和隱性教學效果,進行有效的評價。為此,教師需要系統(tǒng)地學習教學評價機制方面的理論知識,并結合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的特點,研究如何完善課堂教學評價的機制、要素、方法,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角度構建教學評價體系。
(一)評價內容
1.對課程實施的評價
對課程實施的評價應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有機結合[5]。在進行定性評價時,教師需要考慮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情況;在進行定量評價時,教師需要考慮學生閱讀了多少課外讀物。
2.對教師發(fā)展的評價
為使得教學評價更加科學、合理,教師也需要綜合評價自身的教學能力發(fā)展情況,并從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學生團隊合作的情況等方面進行有效分析。
3.對學生成長情況的評價
在評價學生成長情況時,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能力,采用多種評價方式,給出適當?shù)脑u價語,引導學生從閱讀結果出發(fā),學會反省,做到自我提升。
(二)評價原則
總的來說,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三個結合”,即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
結語
延伸性閱讀課程有著獨特的育人價值,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延伸性閱讀課程,采取合理的策略開展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此外,根據(jù)自身實踐經(jīng)歷,筆者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延伸性閱讀課程的教學重難點就是教學內容的開發(fā)和教學策略的選擇,小學語文教師仍需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嘗試、積累經(jīng)驗,從而促進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尹華箏.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9.
[2]楊帆.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效果提升途徑探討[J].黑河學刊,2019(06):132-133.
[3]劉麗穎.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延邊:延邊大學,2018.
[4]孟雪.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為中心的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探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4(09):75-77.
[5]王惠.部編本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