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旭 莊煒
[摘 要]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tǒng)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1]而思政教育工作者作為傳播黨史精神中的重要一環(huán),理應深入學習黨史,樹立正確的理想觀念和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升自我綜合素質,切實發(fā)揮黨史學習教育的導向作用,助力全面推廣黨史學習教育,促進各區(qū)域的地方工作在黨史精神引領下朝著多元化、均衡協調的方向發(fā)展,描繪新時代宏偉藍圖。
[關鍵詞]黨史學習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政教育工作者;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D26文獻標志碼:A
我國當代的教育事業(yè)承擔著為國家育才的崇高使命,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設計全面融合,使紅色基因在歷代人民的身心中發(fā)展傳承,不僅是現代思政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合格思政課教師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所在。
1 黨史學習教育的必要性
1.1 健全思想導向體系
思想導向是具體落實工作行動指南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和意識形態(tài)引導的集中體現,在各項工作中起著主導作用。深化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激發(fā)投身社會事業(yè)的熱情,少不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推動。學習黨史的核心是“看過去是為了更好的看未來”的歷史精讀,思政教育工作者都應推進汲取奮進力量的培養(yǎng),堅定心中信念,啟迪自身智慧,激勵自我砥礪前行的精神。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相關活動,強化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建設,明確自身對黨的崇高理想和動機,對今后工作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1.2 切實發(fā)揮黨員作用
思政教育工作群體是有效地推動開展黨史教育的實施者,是黨史學習教育的具體執(zhí)行者,直接決定著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思政教育工作者面臨越復雜的情況、越艱巨的任務,就越需要加強政治紀律和思想建設,越需要堅持和維護黨內的團結統(tǒng)一,確保自身在意志、行動、步調上的高度統(tǒng)一。思政教育工作者是黨的事業(yè)的骨干,也是群眾的帶頭人[2]。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地學習黨史,了解黨的內在精神,規(guī)范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體制,實事求是地為更多有需要的黨群服務對象提供實際意義上的幫助,切合實際地發(fā)揮黨員作用,促進學黨史進程全方位、多層次、多維度的推進。
1.3 團結凝聚黨內力量
思政教育工作者應清晰認知黨歷經百年風雨而不朽的精神所在,鞏固思政教育工作的信仰意識和初衷本質,樹立積極向上的終身學習心態(tài),凝聚團隊的力量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領悟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所汲取的理論知識和精神,真切感知和充分發(fā)揮黨的優(yōu)越性,高度重視思政教育工作。同時開展線下的集體活動,加強團隊凝聚力建設,培養(yǎng)團隊勇于擔當的社會責任感,努力做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2 當前黨史學習教育面臨的現狀
筆者結合實際調查,分類統(tǒng)計當前黨史學習教育現狀,具體內容如下。
2.1 思政教育工作者對學習黨史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
當前,思政教育工作者對學習黨史重要性認識不足,意識形態(tài)工作尚未到位,思想建設水平有待提高,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必要性尤為重要,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思政教育工作者作為黨組織的中堅力量,必須以身作則,若缺失主動學習黨史的積極性和對黨史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則會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明確自身意識形態(tài)、端正工作態(tài)度、高度重視黨組織的工作任務。
2.2 思政教育工作者進行黨史學習渠道受限
如表1所示,當前的黨史學習教育開展程度雖然較高,但學習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大部分集中于參觀革命教育基地,開展黨史知識文化課堂,對重要會議精神進行解讀,但在黨史教育交流會、黨建引領實踐活動等方面存在欠缺問題。思政教育工作者忽略了利用網絡途徑來汲取黨史知識的學習方法,缺少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意識,這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提高思想覺悟和綜合素養(yǎng),對黨史學習教育全面推廣和思政教育工作的發(fā)展有較為凸顯的阻礙,且未能高度契合地發(fā)揮黨的優(yōu)越性,發(fā)揚黨的精神,為思政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樹立良好的標兵榜樣。
2.3 思政教育組織黨史學習教育小組失衡
如表2所示,當前推進思政教育組織內部黨史學習教育小組的建立工作較為健全,發(fā)展方向較為明確,但黨史學習教育小組的人員構成稍微失衡,較為基礎性的建設有待加強和拓寬發(fā)展,對黨史學習教育必要性的重視程度不高,未能明確思政教育工作的本質。同時,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忽視了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團隊協作意識,缺少匯聚個人力量從而形成中堅團體,不能做到極力推廣黨史學習教育全面發(fā)展。
2.4 思政教育組織黨史學習教育考核間隔長
如圖2所示,當前思政教育工作者對黨史學習教育知識的儲備考核期限相對于較為集中,能及時解讀黨組織會議重要精神。但仍有一部分存在考核間隔時間過長,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力度略顯不足,思政教育組織內部的學習積極性有待提高。若未能得到較好的改善,對今后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的發(fā)展將起到一定的阻礙。
3 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的舉措
3.1 思想層面
3.1.1 樹立正確價值觀念
認真學習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深入研討黨的百年歷程演繹、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有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與此同時,仍需及時儲備最新的黨史知識、探討價值觀念,樹立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傾聽人民最真實的聲音。通過黨史學習教育,使自身可以正確看待和分析問題所在,樹立正確的“三觀”和是非辨別觀。
3.1.2 重視意識形態(tài)的引領作用
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作為思政教育工作者應以身作則,積極做好正確價值引導的榜樣,學好黨史指明人生方向。思政教育工作者應刻苦研讀百年黨史,熟悉掌握黨的基本知識,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在各大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無論是在工作上、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做到愛國愛黨愛人民,樹立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崇高理想,堅定自身的理想信念。
3.1.3 培養(yǎng)實干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奮斗,鑄就中國夢需要有強大的實干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支撐,思政教育工作者是黨建引領的表率,是社會建設的旗幟。思政教育工作者理應銘記黨史,明確入黨動機,同時常懷感恩之心,學會回饋社會,科學合理規(guī)劃好自身的價值貢獻,增長見識和增強社會責任感。
3.2 個人層面
3.2.1 明確任務,加強學習管理
為保證黨史學習順利開展,思政教育工作者應根據黨的指導思想、群眾路線及方針政策,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制定科學的學習方案,力求做到統(tǒng)一量化標準。通過學習重要講話精神,領悟黨中央的思想,嚴格遵守黨的“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tài)度,把握“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堅定思政教育的工作方向,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標準”。制定黨史學習教育評估細則,全方位、立體化考核思政教育工作群體學習情況,以評估督促思政教育工作的整改和提升;健全工作執(zhí)行的監(jiān)督機制,確保各項工作得到全面開展;建立學習考核系統(tǒng),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精準數據支持,及時了解和掌握思政教育工作人員最新的學習情況,提高思政教育工作人員對黨史學習教育階段的精準度,便于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工作安排與黨史學習教育,推進思政教育工作面向精準化和數據化。
3.2.2 開拓創(chuàng)新,豐富學習形式
為確保統(tǒng)籌協調、持續(xù)推動黨史學習順利開展,利用黨建引領的優(yōu)勢指導并號召基層黨員,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政教育工作有機結合,大力拓展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平臺。例如,通過網絡學習黨史課程培訓、參與黨史學習教育專家講座、積極參加“黨史學習教育+熱心公益”社會活動、走訪革命烈士故居、參觀歷史革命博物館等接受精神上的熏陶。謹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多元化實踐平臺,多樣的志愿服務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深入基層了解大眾所需,如社區(qū)志愿慰問服務、社會公益慈善活動、幫扶醫(yī)療服務活動等。全面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和黨的制度優(yōu)勢,真切地感受“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行”“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能”。
3.3 團隊層面
3.3.1 積極響應,提升思政教育力量
思政教育組織,是發(fā)展基層黨建工作的中堅力量,也是國家政策實施的執(zhí)行者和惠民利民工作的指導者。思政教育組織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引導思政教育工作者結合主題黨日活動,主動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課程交流會、舉辦基層工作建設指導講座、召開思政教育工作經驗分享會等,提升思政教育組織的堅實力量,貫徹具體落實黨中央的工作任務。同時,思政教育組織要定時組織號召思政教育工作者時刻保持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發(fā)揮與時俱進的鉆研精神;定期認真領悟黨中央會議精神,解讀學習國家最新政策,及時儲備更新黨史認知,凝聚黨務組織的核心力量,永葆為“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3.3.2 全面推廣,重視黨史學習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3]。在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加強全面黨史教育,對增強綜合國力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因此,思政教育組織應帶領思政教育工作者深入挖掘黨史的內在精神,重視培養(yǎng)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黨史學習能力,鼓勵其提高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新組織架構、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質量和辦公服務,力求做到質量好、效率高;激勵思政教育工作團隊由被動化為主動,運用所學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改變目前的現狀;樹立“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chuàng)新作風,不斷更新黨史儲備的能力,不斷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EB/OL]. (2021-02-20). http://www. gov. cn/xinwen/2021-03/31/content_5597017. htm.
[2]趙麗軍. 論企業(yè)黨務工作者的形象塑造[J]. 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21(12):157-159.
[3]王姣. 新形勢下高校資助育人作用發(fā)揮及實現途徑研究[J]. 貴州農機化,2021(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