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壽抱
摘? ?要: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學科,化學知識被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化學學科的教學現(xiàn)狀卻不令人滿意,尤其是邊遠農村地區(qū)學校的化學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在本文中,筆者對初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傳統(tǒng)教學? ?教學現(xiàn)狀? ?多媒體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初級階段,也是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應該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初中化學教學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理念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這就使得化學教學依舊存在問題。同時,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點比較淺顯,學生往往不太重視,這樣的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對他們今后的化學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以傳統(tǒng)教學方式為主導
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加強教學反思,研究新課程標準指明的教學方向,適應新的教育大環(huán)境。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讀書是為了考試,而教師為了提高升學率,在教學中難免存在一些違背“雙減”政策的做法。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平鋪直敘,和學生缺乏互動。有的教師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會象征性地提問,如直接照搬教材中的問題,或問一些思維含量低的問題,等等。這種提問方式既不能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坐在座位上被動地聽講,教師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并不在乎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的感受。在各類化學實驗中,教師為了節(jié)約時間,往往只進行演示實驗,而沒有讓學生參與實驗過程,導致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化學知識。
其次,化學作業(yè)的形式比較單一、枯燥,以練習題為主。教師的作業(yè)評價形式也比較單一,以分數(shù)為主,沒有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導致學生對寫作業(yè)產生厭倦心理。為了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教師可以設計化學小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得出正確的結論。
最后,教師的教學手段過于傳統(tǒng),總是照本宣科,信息技術的應用較少?;瘜W學科中有很多理論知識,這些知識比較抽象,單純靠教師的口頭講解無法解釋清楚。因此,在教學這樣的化學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讓知識變得更形象、具體。例如,在解釋“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出水分子通電后變成氫分子和氧分子的過程,讓學生對這個過程產生深刻的印象。再如,在測量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的實驗中,由于燒杯中的水的體積偏小,導致理論值與實際測量值相差很大,實驗很容易失敗。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標準的實驗操作過程,進而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氧氣的體積大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二、學生對化學學習缺乏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化學學習來說至關重要。新課程標準指出,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是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huán)境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和航空航天工程等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瘜W是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是一門與人類發(fā)展息息相關的學科。然而學生在剛剛接觸化學時,卻往往不那么積極,對化學不感興趣,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化學學習才剛開始,他們對元素符號、常見元素的主要化合價等知識很陌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背誦化學方程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失去探索化學知識的激情。同時,化學知識很抽象,分子、原子等物質對于學生來說看不見、摸不著,學生不能將知識具體化,因此很容易出現(xiàn)遺忘的現(xiàn)象。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他們還處于一個懵懂的年齡,心智尚未成熟,對于知識的熱度往往堅持不了多久。初次接觸化學知識時,學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事物的表面,如看到鐵生銹的現(xiàn)象,他們不會去思考原因,對化學反應的理解也不夠深入。初中生還沒有學會帶著問題去思考,思維方式停留在經驗型,很難向理論型過渡。因此,對于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xiàn)象,學生很難從經驗遷移到理論上。同時,在新課程標準的推進下,初中化學分數(shù)的比重下降,導致很多學生認為化學的學習變得不重要了,因此不認真對待,在學習過程中不再主動探究,甚至不認真聽課。慢慢地,由于學生沒有系統(tǒng)地掌握化學知識,成績就無法提高,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最后,學生對化學缺乏興趣的原因還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傳統(tǒng),學生在上課時被要求機械地記住化學概念、化學方程式,而不能從中體會學習的快樂,也不能很好地感知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會布置大量作業(yè),對學生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導致學生慢慢失去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三、沒有充分發(fā)揮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實驗非常重要,是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瘜W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自然科學,初中化學實驗在課堂教學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目前的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卻沒有發(fā)揮很好的教育價值。很多鄉(xiāng)村中學沒有配備化學實驗室,化學實驗設備也很少,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學生只能依靠想象,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學習,學習效果自然不佳。
那么,對于條件比較好的學校,化學實驗教學的效果是否理想?答案也是否定的。雖然我們一直在向素質教育看齊,但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學生都要回歸“應試”。因此,教師為了讓學生考高分,會忽略教學中的實驗環(huán)節(jié),僅僅把實驗結果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去強行記憶和背誦。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會給學生演示一遍實驗過程,學生只是實驗的旁觀者,沒有操作的機會。這樣的實驗教學不能成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不利于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總之,化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好化學并非易事,我們要用認真的態(tài)度去對待這門學科,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優(yōu)化課后作業(y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的長久發(fā)展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彭開美,唐潤芝.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與發(fā)展[J].學周刊,2023(15):18-20.
[2]梁秀娟.初中化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9):78-80.
[3]王娟.初中化學科學探究教學的現(xiàn)狀及應對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22,18(9):40-41.
[4]楊東亮,張凱.初中化學區(qū)域教研及教師培訓的創(chuàng)新研究[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3,44(7):85-92.
[5]吳曉燕.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初中化學“教學做合一”的教學實踐研究[J].初中生世界,2023(12):55-56.
[6]謝治芳.初中化學開展體驗式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2023(09):36-38.◆(作者單位:江西省鄱陽縣鄱陽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