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天啟六年劉似鰲誥命碑》考釋

      2023-08-07 04:06:02平高揚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3年11期
      關(guān)鍵詞:考釋明代石碑

      平高揚

      摘 要:誥命是中國封建王朝皇帝對其臣僚賜予官階或封贈爵號的憑證文書,代表著皇權(quán)的寵渥,受封者也視此為莫大恩榮。明《天啟六年劉似鰲誥命碑》,碑文內(nèi)容為皇帝對劉似鰲的表彰及對其內(nèi)人的封贈。文章結(jié)合碑文文字與劉似鰲任職地的地方志書,對劉似鰲的生平經(jīng)歷進行梳理。該碑對于研究明末制誥文書內(nèi)容也具有重要價值。

      關(guān)鍵詞:明代;制誥;劉似鰲;石碑;考釋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11.004

      制指帝王的命令,也指法令。誥,告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注解:“以言告人,古用此字,今則用告字。以此誥為上告下之字?!雹僬a敕古已有之,是皇帝封贈官員的專用文書。但誥命文書并非尋常可得,需是考滿合格,或是資歷、政績突出,方可以授予。能獲得皇帝的制誥,即代表著皇帝的肯定與認(rèn)可,也代表著受封者整個家族的榮耀。明《天啟六年劉似鰲誥命碑》目前在保定市淮軍公所博物館碑廊展出,漢白玉材質(zhì),碑額與碑基均不存,碑身保存基本完整,高226厘米,寬86厘米,厚25厘米。碑身底部淺刻有蓮瓣紋,碑身兩邊及頂部淺刻有行龍祥云紋,碑身鐫刻碑文16列,共有653字,小楷字體。

      1 碑文釋文

      碑文內(nèi)容為明熹宗朱由校頒發(fā)給劉似鰲及其元配和繼室的三道誥命。現(xiàn)用簡體字抄錄并標(biāo)點如下:

      天承運

      皇帝制曰:人之職親民者多矣,漢宣稱所與共治惟良二千石,非以其連城方百,師表庶僚,以褆福此方千里之區(qū)者乎。國有慶恩首宜褒序,爾直隸太平府知府劉似鰲,邃養(yǎng)宏才,介操卓識。方軒犀之初,對四民社之洊膺。苃含垂裳,到處起神明之頌;圜扉鞠草,朅來弘欽恤之仁。乃自望郎,典茲上郡而。爾庶年率屬,愷悌宜民。甘雨和風(fēng),桑柘灑九天之潤;嚴(yán)霜□日,萑苻清四境之塵。人歌襦袴以嘻游,國藉衣袽而晏謐。信則豚魚可格,政將鸞鳳同聲;光予湯沭之鄉(xiāng),嘉乃循良之績。朕眷焉西顧,已假爾憲節(jié)于酒泉、張掖間矣,仍以覃恩授爾階中憲大夫,賜之誥命。夫郡守,事專內(nèi)治,效著寧民。疆臣職在外攘,功推御侮。自東氛不靖,丑夷在在,上心以爾文武壯猷,何難系頸而笞其背者?尚益申討軍實,先為有事之備,以固吾圉,而張撻伐之威。朕于爾實嘉賴焉!□之嗣有崇陟。

      制曰:士有元配,即藏佩捐□,尤自不忘追憶。非徒重始,亦以糟糠之愛,有逾久而不置于懷者,此寵褒所為洊賜也。爾直隸大平府知府劉似鰲,妻贈宜人,陳氏性成溫惠,儀表□□。主饋無違,光闡衿鞶之訓(xùn);湘锜有翼,懋昭蘋藻之規(guī)。瑟琴之韻方諧,笄總之光倏閟。是用覃恩,加贈爾為恭人,齡淮嗇乎大年,階己崇于內(nèi)秩。

      制曰:夫人閨閫之間,再感斷袿之憾,雖疏榮服寵,必怉恫于隱衷者。爰霈新綸,用酬往勚,亦所以恤臣子之私也。爾直隸太平府知府劉似鰲繼室封宜人,高氏夙嫻內(nèi)則,克紹前嶶。相室服勤,毖慎枲絲之業(yè);從官敦儉,聿章綦縞之風(fēng)。副珈已被于當(dāng)年,環(huán)珮空歸于此日。是用覃恩,贈爾為恭人,肆表芳華之范,永留泉壤之輝。

      制? ? 誥

      天啟六年九月? ? ? 日

      之? ? 寶

      第一道誥命是頒授給直隸太平府知府劉似鰲的,誥命分兩層文意。第一層文意是天下治理百姓的官職有很多,而與帝王共同治理天下的只有“二千石”而已。“二千石”是封建朝廷行文常用的典故,《漢書·循吏傳序》:“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②后世因此稱郡守、知府等主政一方的官員為“二千石”。誥命肯定了劉似鰲“邃養(yǎng)宏才,介操卓識”的才干與品質(zhì),指出了劉似鰲的幾件突出政績,如“圜扉鞠草”?!班黛椤敝釜z門,文中借指為牢獄;“鞠草”,指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典出《詩·小雅·小弁》:“踧踧周道,鞫為茂草?!雹鄞司涫潜扔鞯恼f法,意為劉似鰲為政清平,治獄持中,沒有積壓的案件,以致牢獄都長滿了荒草?!拜溶耷逅木持畨m”,“萑苻”典出《左傳·昭公二十年》:“鄭國多盜,取人于萑苻之澤?!倍蓬A(yù)注:“萑苻,澤名。于澤中劫人。”④句意為:劉似鰲對地方治理有方,管轄境內(nèi)沒有惡性治安事件的發(fā)生。因為種種政績,朝廷對你進行表彰,“光予湯沭之鄉(xiāng),嘉乃循良之績”,讓你的美名在家鄉(xiāng)流傳。

      第二層文意是對劉似鰲新任職務(wù)的交代與囑托。“已假爾憲節(jié)于酒泉、張掖間矣”,“憲節(jié)”是對職務(wù)的一種稱呼,酒泉、張掖在明代屬陜西行都指揮使司管轄,屬于邊防之區(qū)。朝廷提醒劉似鰲說“夫郡守,事專內(nèi)治,效著寧民。疆臣職在外攘,功推御侮”,大意是知府的工作在于對內(nèi)治理好百姓,以民生安定為政績,而作為守護一方疆土的官吏,其功勞在于抵御外來的侵略?!皷|氛不靖”是指萬歷末年以來努爾哈赤對遼東的頻繁入侵,至天啟朝邊患危機更加嚴(yán)重。對劉似鰲的新任官職朝廷也提出了三點具體工作要求:一是“尚益申討軍實,先為有事之備”;二是“以固吾圉”;三是“張撻伐之威”。“軍實”指軍中的器械與糧餉,“圉”指邊境,固圉就是鞏固任職地的邊境安全,并且要在做好這兩點的基礎(chǔ)上做出反擊,彰顯天朝的撻伐之威。在誥命文尾朝廷表達了對劉似鰲的期許,直白且肯定地說“朕于爾實嘉賴焉”。“嘉賴”意為欣賞和信賴。

      第二道誥命是頒授給劉似鰲元配陳氏的。首先描寫了二人的“糟糠之愛”,并夸贊陳氏“性成溫惠”,能發(fā)揚“衿鞶之訓(xùn)”“蘋藻之規(guī)”?!榜祈Q”為用典,出自《儀禮·士昏禮》:“庶母及門內(nèi)施鞶,申之以父母之命,命之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夙夜無愆,視之衿鞶。”⑤鄭玄注:“鞶,鞶囊也。男鞶革,女鞶絲,所以盛帨巾之屬,為謹(jǐn)敬?!焙笠浴榜祈Q”比喻敬奉公婆。蘋藻指蘋與藻兩種水草,古人常采集作祭祀之用,后以“蘋藻”借指婦女的美德。因為這種美好的德行,加贈陳氏為恭人。

      第三道誥命是頒授給劉似鰲繼室高氏的。誥命首先對劉似鰲的“斷袿之憾”予以了勉慰,“袿”指古代婦女所穿的長襦,“斷袿”借指劉似鰲喪妻之事。后稱贊繼室高氏能“夙嫻內(nèi)則,克紹前嶶”,因此加贈她為恭人。

      2 相關(guān)史實考

      2.1 明代誥敕制度

      制誥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上對下的一種公文。其頒發(fā)人為皇帝,頒發(fā)對象一般為王公大臣或邊疆地區(qū)部落首領(lǐng),生者為封,死者為贈,民間一般俗稱圣旨。明洪武五年(1372)三月,明廷參照唐宋告身文書實行誥敕文書制度,推行覃恩封贈,規(guī)定五品及以上官員所獲的為誥命,六品至九品的官員所獲的為勅命。⑥誥命與敕命在行文上不同:誥命以“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起首,在文尾年月日之上鈐蓋印璽“制誥之寶”;勅命以“奉天承運皇帝勅曰”起首,以“欽哉”結(jié)尾,在文尾年月日之上鈐蓋印璽“勅命之寶”?!爸普a之寶”與“勅命之寶”由尚寶司掌管,使用時要先行請旨,隨后赴內(nèi)司領(lǐng)取,用畢歸還。

      覃恩封贈,是指皇帝封贈的官職和爵號不僅可授給官員本人,還可“上榮其考祖,下及其子孫”,享受到皇恩的雨露均沾。明朝規(guī)定官員獲得封贈的次數(shù)與其官職品級有關(guān),一品封贈三代,二、三品封贈二代,四品至七品封贈一代,八、九品只封贈官員本人。若受封贈者為女性,祖母、母、妻的封贈稱謂各不相同。明朝規(guī)定一品官的曾祖母、祖母、母、妻稱一品夫人;二品官祖母、母、妻稱夫人;三品官祖母、母、妻稱淑人;四品官母、妻稱恭人;五品官母、妻稱宜人;六品官母、妻稱安人;七品官母、妻稱孺人;八品、九品官妻分別稱八品孺人、九品孺人。獲得朝廷封贈的婦人,民間俗稱為“誥命夫人”,因為封建社會中婦女不享有參政權(quán),因此不論封贈品級高低,都屬于榮譽性質(zhì)的稱號,沒有實權(quán),但可按照品級享受俸祿。

      誥命是對官員表彰與恩榮的證明,因此不同于一般文書,會書寫在比較貴重的綾錦絲織物上,以示尊貴。明代的誥命、敕命由工部所屬的神帛制敕局(后稱南京織染局)承制,依照所頒發(fā)官員品級的高低進行嚴(yán)格的差別制造,織文、圖案、軸頭的配用都有規(guī)定。誥命織文,文官用玉箸篆,武官用柳葉篆。誥命圖案,文官一品云鶴錦,夫人鸞錦,俱用玉軸;二品獅子,夫人鷂鵝,俱用犀牛角軸;三品、四品瑞荷,淑人、恭人芙蓉,俱用抹金軸;五品瑞草,宜人四季花,俱用角軸;六品、七品、安人俱用葵花烏木軸;八品、九品同樣用葵花烏木軸。武官一品至七品俱用鎧甲葵花引首,抹金軸。同時,誥命作為國家文書,不但會頒發(fā)給受封者個人,還會“凡草請諸翰林,寶請諸內(nèi)府”,在朝廷中保留一份。⑦

      誥命的頒發(fā)人雖是皇帝,但多由御用文人代筆完成。明世宗朱厚熜曾直言說:“制誥之文,翰林本等職業(yè),應(yīng)制詔、誥敕著翰林撰?!雹嗪擦肿珜懲旰?,還會交由長官把關(guān)潤色。太祖朱元璋認(rèn)為“唐虞三代,典謨、訓(xùn)誥之詞,質(zhì)實不華”,自晉、宋以來“文體日衰,駢儷綺靡”,制誥、表章之類也多是靡靡之言,“雕琢殊異古體,且使事實為浮文所蔽”,讓他十分厭惡,特下令“凡表箋、奏疏毋用四六對偶,悉從典雅”。⑨因此明初時的誥命往往言簡意賅,如封御史中丞兼弘文館學(xué)士劉基為誠意伯的誥命只有102字。⑩明朝后期誥敕的靡靡文風(fēng)再次興起,已達到“窮工極巧,大失絲綸之體”的地步,只有頒發(fā)給勛戚、武弁的為定式文章“篇篇一律”,以至于到像高拱、張居正這樣的閣臣對這種文風(fēng)問題“雖皆有禁,終不能改”。k以至于后人不禁發(fā)出這種制式文章“倘有應(yīng)敘功績,從何記載乎?”的疑問,并直言“文臣皆隨時撰作,毋怪乎諛詞滿紙也”l。

      對于制誥的作用,明正統(tǒng)年間的吏部主事李賢給出過精到的評價,稱其“勸善懲惡之良法,激勵名節(jié)之美事”,不但能勸進激勵在位的官員,而且能“推及父母,光耀鄉(xiāng)里”,使未進入仕途的士人“莫不爭自琢磨”此等恩榮,可謂朝廷籠絡(luò)士人的餌料,“則投餌之費小,得魚之利大也”m,說明了誥敕對于官員的特殊吸引力。

      2.2 劉似鰲人物考

      劉似鰲其人《明史》無傳??滴酢侗6ǜ尽ぞ硎な僳E下》載:“劉似鰲號橫海,高陽人,萬歷癸丑進士。任聞喜、榆林兩縣令,有古循良風(fēng),擢刑部郎中。時逆珰焰方熾,閹豎有罹法者,似鰲樸之,不少貸。其黨啣之,調(diào)江南太平府知府。蔬食布衣,勵精圖治。任滿,遷莊浪兵憲。邊方頻警,屢立戰(zhàn)功。時三道缺人,似鰲一身佩四符,畫戰(zhàn)守,調(diào)兵食,勞瘁成疾,卒于官。有司以聞,予祭葬?!眓

      于是按圖索驥,依上述履歷查索劉似鰲各任職地地方志,所獲信息如下:

      雍正《高陽縣志·卷三·選舉志·進士》:劉似鰲,癸丑任太平府知府。o

      乾隆《太平府志·卷十七·職官志》:劉士鰲,北直河間進士,天啟三年任,升莊浪道。p

      民國《聞喜縣志·卷十一·職官表》:劉似鰲,高陽進士,萬歷時任。q

      民國《榆次縣志·卷十一·官師攷》:劉似鰲,直隸高陽進士,萬歷四十四年任,升太平府知府,見名宦錄。r

      民國《榆次縣志·卷十五·名宦錄》:劉似鰲,直隸高陽人,萬歷癸丑進士。出任平陽府聞喜縣,有惠政,調(diào)繁榆次,益清節(jié)自勵。為邑人立小學(xué)數(shù)區(qū),延諸生為師,教其子弟。開東陽鎮(zhèn)水渠,溉田數(shù)十頃,至今利之。崇禎中江南興化人韓如愈以進士來知縣事,善發(fā)奸擿伏,其廉潔類似鰲云。s

      《欽定四庫全書·史部·山西通志·卷八十八》:劉似鰲,字占宇,直隸高陽人。萬歷四十四年,以進士任榆次縣知縣,鯁直負(fù)氣節(jié),先任聞喜,調(diào)榆次。捐俸設(shè)義學(xué),延名士主師席,開東陽鎮(zhèn)水渠,溉田數(shù)十頃,分校鄉(xiāng)試,秩滿擢刑部郎。后以莊浪道佩四符辦理軍務(wù),卒于官。事聞朝廷,嘉其忠勤,予祭葬。t

      由以上各地志書相對照,梳理其履歷結(jié)果如下:

      劉似鰲,字占宇,號橫海,北直隸高陽人。萬歷癸丑進士,即萬歷四十一年(1613)進士。先任聞喜縣知縣,萬歷四十四年(1616),調(diào)任榆次縣知縣,任期屆滿后升任刑部郎,因得罪閹黨于天啟三年(1623)調(diào)任南直隸太平府知府,后升莊浪兵憲。

      可知,雍正《高陽縣志》中“劉似鰲,癸丑任太平府知府”和乾隆《太平府志》中“北直河間進士”記載有誤。

      由此和碑文中所述政績相對照,有“乃自望郎,典茲上郡而”一句,望郎是郎中的古稱。郎中為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文句大意為:你劉似鰲由侍郎調(diào)任南直隸太平府知府,負(fù)責(zé)治理當(dāng)?shù)亍4伺e與志書中“秩滿擢刑部郎”相應(yīng)證。

      《熹宗哲皇帝實錄·卷七十·天啟六年·四月十七日》中“升山東副使焦源清,為四川右參政。太平府知府劉士鰲,為陜西副使,備兵莊浪”,與碑文落款年份相同?!皠⑹况棥睘椤皠⑺砌棥钡墓P誤。

      2.3 劉似鰲家族考

      劉似鰲的父祖具有功名,是官宦世家。民國《清苑縣志·卷一·坊表》中記載,保定北街的“世進士坊”即為正德辛巳進士劉恩、嘉靖丙辰進士劉行素、萬歷癸丑進士劉似鰲立。祖父劉恩、字以忠,號廣城,北直隸高陽縣人,正德十六年(1521)進士,曾任陜西按察司僉事、湖廣布政使司左參議等職,卒年不詳。u父劉行素,字易簡,號得菴,北直隸高陽縣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進士,曾任山西僉事、河南參議、陜西副使、貴州兵備等職。萬歷元年(1573)歸田,卒年不詳。v

      3 制誥碑的史料價值

      誥命的封贈雖然是封建帝王獎勵臣屬、籠絡(luò)臣民的一種方法,但同時也是為官者自身的榮譽證明,是其家族的榮光。因此,將其泐之貞珉,以求百世流芳,是古時的常例。

      通過制誥碑與地方志書的參證,理清了劉似鰲的為官履歷,澄清了一些地方志書中記載的錯訛部分,補充了史書無載的劉似鰲妻室情況,使其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從志書與碑文的記載來看,一是可得知劉似鰲是一名官績卓著的官員,他在地方公正廉明,抑制不法,開挖水渠,興辦教育,造福百姓。調(diào)任朝廷后敢于和閹黨斗爭,被排擠外放。他在榆次所設(shè)立的小學(xué)直到清代還發(fā)揮著作用,“后人署其門曰‘劉公祠”。w二是可以看出明朝統(tǒng)治在天啟末年已到了危如累卵、無人可用的地步,由于“三道缺人”,劉似鰲竟“一身佩四符”,以至于最后“勞瘁成疾,卒于官”,體現(xiàn)出明朝末年邊地形勢的緊張不安。

      4 結(jié)語

      明《天啟六年劉似鰲誥命碑》不但是對劉似鰲為官的表彰,也體現(xiàn)了明末危局的時代特征。滄海桑田,物是人非,誥命原件未見諸于世,但碑文載字,其格式和內(nèi)容都保持著誥命的原貌,留存至今實屬不易,是研究明代誥敕制度與地方人物不可多得的實物和珍貴資料,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與歷史意義。

      注釋

      ①許嘉璐.古代漢語(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07.

      ②范之麟.全宋詞典故辭典(上)[M].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2001:61.

      ③宋協(xié)周,郭榮光.中華古典詩詞辭典[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1:31.

      ④孫良明.中國古代語法學(xué)探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122.

      ⑤陳宏謀.五種遺規(guī)[M].北京:線裝書局,2015:103.

      ⑥⑦張廷玉,等.明史(四)[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155.

      ⑧見《明世宗寶訓(xùn):卷六:裁冗員:十月庚戌東閣掌誥勑》。

      ⑨見《明太祖寶訓(xùn):卷二:尊儒術(shù):洪武六年九月庚戌詔》。

      ⑩鄒愛蓮.清宮檔案說清史[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xué)出版社,2020:182.

      k朱國禎.涌幢小品(上)[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8:55.

      l趙翼.陔余叢考[M].欒保群,呂宗力,校點.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456.

      m譚希思.明大政纂要:卷之二十一[M].臺北:文海出版社,1984:1415.

      n紀(jì)弘謨,郭棻.保定府志:卷十六[M].刻本.1680(清康熙十九年):11-12.

      o嚴(yán)宗嘉.高陽縣志:卷三[M].刻本.1730(清雍正八年):3.

      p朱肇基.太平府志:卷十七[M].刻本.1758(清乾隆二十三年):3.

      q余寶滋.聞喜縣志:卷十一[M].石印本.1919(民國八年):7.

      r張敬顥.榆次縣志:卷十一[M].鉛印本.1942(民國三十一年):6.

      s張敬顥.榆次縣志:卷十五[M].鉛印本.1942(民國三十一年):8.

      t儲大文.欽定四庫全書:山西通志:卷八十八[M].刻本.1734(雍正十二年):24-25.

      u嚴(yán)宗嘉.高陽縣志:卷四[M].刻本.1730(清雍正八年):15.

      v嚴(yán)宗嘉.高陽縣志:卷四[M].刻本.1730(清雍正八年):5.

      w安捷.太原府志集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729.

      猜你喜歡
      考釋明代石碑
      Looking back at the Millennium- Temple of the Reclining Buddha (below)
      明代科舉對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明代休寧隆阜戴氏荊墩門的派分、建構(gòu)及生活
      古代文明(2016年4期)2016-11-14 22:57:04
      《孔雀東南飛》開篇二句考釋
      明代容像的繪制表現(xiàn)及技法淺析
      戲劇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19:10
      明代延綏鎮(zhèn)列女研究初探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52:09
      《儒林外史》中“土儀”一詞考釋
      想起那座石碑
      安徽滁州方言本字考釋
      2000年以來《水經(jīng)注》詞匯研究綜述
      沂南县| 鹤岗市| 兴安县| 乌苏市| 理塘县| 嘉义县| 越西县| 攀枝花市| 沭阳县| 明溪县| 乐清市| 临湘市| 永胜县| 黄山市| 鲁甸县| 垦利县| 辽源市| 信宜市| 仁寿县| 昆明市| 安徽省| 金沙县| 孝感市| 道真| 金塔县| 定日县| 寿阳县| 蒙山县| 吴桥县| 吉水县| 吴旗县| 海伦市| 乳山市| 四子王旗| 永靖县| 石泉县| 扶绥县| 基隆市| 泽州县| 出国|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