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倩男
[摘要] 新課標提出了指向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以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3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為例,研究闡述在閱讀課中設計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體驗學習、實踐運用、遷移創(chuàng)新類的教學活動策略,探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
[關鍵詞] 新課標;學習活動觀;體驗學習;實踐運用;遷移創(chuàng)新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英語學習活動是學習者發(fā)現、獲取、概括和探究意義的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獲取和學習新知的過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注意設置真實的語言情境和真實的問題,充分激活學生的認知,讓學生基于已有知識,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和運用語言,深入探究主題意義。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閱讀板塊節(jié)選了“八小時環(huán)游世界”網站中關于紐約的介紹。此文本結構清晰,教師可以在細節(jié)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語篇,在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方面增進對英語學科旅游話題的認識。
一、在體驗中學習
在一節(jié)課的開始階段,教師應該基于文本,設計體驗學習類的活動。這類活動旨在引起學生的感知與注意,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包括激活已知、回顧已學等。本節(jié)課中設計了兩個體驗學習類的活動。
[活動1]成立學習小組,認領角色,明確任務
學生成立學習小組,教師向學生介紹本節(jié)課的角色“tour guide”和“tourists”,小組內選出一位學生擔任導游,其余學生扮演游客。本節(jié)課的核心任務是,導游帶領小組內的游客通過網上游覽的形式了解紐約的著名地標,最終由游客對整個旅途進行總結。在游覽過程闖關游戲中獲勝的小組可獲得積分,合作展示環(huán)節(jié)踴躍的小組可獲得積分,結合最終的游客旅途匯報,評選出本節(jié)課的“Best Group”。課堂開始,教師向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規(guī)則和流程,幫助學生厘清學習目標,以便在課堂上保持較高的參與度,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活動2]回顧已學,貫穿單元整體
開啟環(huán)球旅行之前,教師請學生回憶Welcome板塊介紹的電腦的用途,通過快問快答、頭腦風暴等形式激活學生已學習的背景知識,并在學生整體作答之后,通過梳理答案引導他們聚焦“wonderful”“helpful”兩個形容詞,從表層和深層的角度思考并歸納自己的答案,以發(fā)展歸納整合能力,鍛煉邏輯思維。在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正式學習活動中,學生邊回憶邊整合信息,教師鼓勵學生自行梳理總結,踴躍展示,為小組贏積分,達到了為后續(xù)學習預熱的效果。
二、在實踐中運用
實踐運用類活動主要是指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整理與加工文本包含的信息、自我建構與內化所學知識的活動,包含的思維活動有描述、判斷、分析、整理、內化和應用等。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教師組織了三個實踐運用類活動,引導學生在體驗學習類活動的基礎上對文本進行深入閱讀,厘清文章結構,內化語言知識。
[活動1]整體感知,厘清文章結構
本活動中,筆者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并回答問題:How can we start the online tour? Where shall we visit today?這兩個問題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學生通過快速瀏覽插圖,發(fā)現這兩個問題都能在圖片上找到答案。教師順勢帶領學生學習第一段的生詞,觀看紐約的城市介紹片,再引導學生思考文本的結構。經過小組討論和教師引導,最終整理出文本結構。
[活動2]開展問題研討,加工文本信息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每組由“導游”帶領“游客”參觀游覽紐約的五個不同地標,扮演導游角色的同學,課前需要查閱文本所涉及的五個地標的相關信息,儲備一定量的背景知識?!皩в巍睆姆轿?、外觀、活動、影響、意義等角度對每個地標逐一進行相關信息的介紹。在“導游”介紹完之后,“游客”可以向“導游”提問,或者向其他“游客”介紹景點、梳理游覽路徑等,從而對文本主體部分進行鞏固。游覽完所有地標后,就進入展示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一共有四次小組展示機會,由每組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成員競拍展示機會。獲得展示機會的小組可挑選一項地標,各成員依次介紹該地標,并獲得加分。由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先發(fā)起競拍并展示,可以鼓勵他們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從而保證班級全員都能投入進來。此外,小組活動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與人溝通和問題解決等方面的能力,增強了集體榮譽感。
[活動3]分類整理,內化語言知識
學生完成小組展示后,教師按照Wall Street, Times Square, Central Park, Broadway引導學生梳理文本中的語言。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探討,學生感悟出文本中使用了較多的倒裝句、同位語、反問句等獨具英語語言特色的表達。這樣的表達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緊抓讀者眼球一步步跟隨著游覽的路徑。在整體感知文本結構、加工文本信息之后,學生跳出文本自身來感受語言表達特色,加深了對旅游這一主題文本的理解。
三、在遷移中創(chuàng)新
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要求學生在體驗和實踐類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方法,學習并模仿這種方法,從而表達自己的觀點,產出富含學生獨立思維的作品,具體形式可以是寫作、匯報、海報、思維導圖等,最終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整體遷移與運用。
[活動1]小組討論,思維碰撞
活動中,筆者請學生討論推薦南通的經典地標建筑,如南通博物苑、鐘樓廣場等。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本提供的文本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選取南通的地標進行介紹。在實踐運用類的活動2中,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詞匯和句型,可以遷移運用到新文本的創(chuàng)作之中。教師在旁聽學生討論時注意到有的學生非常重視主體部分的內容討論和構思,卻忽略了開頭和結尾部分的寫作,因而適時進行提醒和補充。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得以提升。
[活動2]獨立寫作,同伴互批
在活動1的基礎上,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獨立撰寫一段關于南通經典地標的介紹文字。在充分理解范文的基礎上,模仿范文結構,將知識遷移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有效促進語言的輸出,從而提高語言能力。完成文本寫作后,筆者鼓勵學生小組互換批改,并提出修改意見。通過互動批改,學生互相表達和探討觀點,取長補短。多角度的寫作反饋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修改作文的習慣,更加熟悉評分標準。在給他人習作評分和修改的過程中,學生的自我學習責任感得到增強,在同伴互批的過程中查漏補缺,鞏固自身的英語語言知識。而且,了解同伴的寫作能力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還能促進學習小組的凝聚力建設,減輕學生的畏難情緒,從而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活動3]“我為家鄉(xiāng)做代言”
活動中,學生仿照讀中的活動,小組內推選一位同學扮演南通當地導游,向外來游客介紹家鄉(xiāng)的經典地標。這個活動的設計充分遷移運用活動2中學生產出的寫作文本,可以促進學生對本節(jié)課主題的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在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能創(chuàng)新性地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增進對家鄉(xiāng)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