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之下,以自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快速崛起,這對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tǒng)媒體產生了巨大沖擊。而新聞文字編輯是新聞創(chuàng)作的核心內容之一,直接影響新聞質量。因此,在新媒體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想要保障電視、廣播、報紙媒體的主導地位,就需要對新聞文字編輯創(chuàng)新策略進行深入分析。文章運用案例分析方法并且搜集大量相關文獻資料,深入分析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特征。通過分析得出,在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已經呈現出渠道主體多元化、自媒體快速發(fā)展以及行業(yè)競爭加劇的特征。結合新聞文字編輯現狀分析可以得知,新聞文字編輯作用被逐漸弱化、新聞文字編輯壓力快速增加,而且行業(yè)內對于新聞文字編輯的技術要求更高。結合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特征以及新聞文字編輯現狀,文章認為,新聞文字編輯想要實現快速創(chuàng)新,必須革新傳統(tǒng)工作理念、創(chuàng)新新聞表達語境、突出新聞時效性、拓展新聞傳播渠道。文章旨在通過這些策略,不斷提高新聞文字編輯的工作水平,為新媒體時代電視、廣播、報紙的持續(xù)性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文字編輯;創(chuàng)新策略;多元化;自媒體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4-0136-03
隨著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媒體快速涌現,使得傳統(tǒng)媒體的壓力越來越大。結合目前新聞文字編輯壓力加大、技術要求高以及作用被弱化的現狀,要深入探索新聞文字編輯的創(chuàng)新路徑,促進傳統(tǒng)媒體持續(xù)發(fā)展。
(一)渠道及主體多元化
首先,隨著新媒體快速發(fā)展,大眾可以從多個渠道快速獲取資訊信息。在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大眾可以通過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第三方平臺快速獲取互聯網資訊,同時也可以在第三方平臺上發(fā)布新聞資訊。其次,新聞傳播速度越來越快,覆蓋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大眾可以利用手機拍攝圖片、視頻等,并將其上傳到社交媒體平臺??傊谛旅襟w時代,新聞傳播途徑越來越豐富,新聞文字編輯主體也呈現出多元化發(fā)展趨勢。
(二)自媒體快速發(fā)展
首先,微信公眾號作為自媒體平臺,其發(fā)展速度成幾何倍數增長,微信公眾號受眾群體數量的增長速度也十分驚人。所有人都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關注不同類型的微信公眾號,從而獲取自己感興趣的新聞資訊。其次,與微信公眾號類似的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也快速發(fā)展,并且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娛樂最常使用的平臺[1]。常規(guī)情況下,大眾都會通過這些互聯網第三方平臺獲取新聞信息,并且傳播新聞信息。再次,新媒體平臺上的新聞資訊內容呈現出多種形式,除了傳統(tǒng)文字之外,還有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這使自媒體內容呈現出個性化、碎片化的發(fā)展趨勢,自媒體內容的傳播能力更為強大[2]。最后,由于自媒體的門檻相對較低,即使不具備專業(yè)的新聞文字編輯知識、沒有經過專業(yè)培訓,也可以在自媒體平臺扮演新聞文字編輯的角色,這也是自媒體蓬勃發(fā)展的原因之一。
(三)行業(yè)競爭加劇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為自媒體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充足的技術支持。依托互聯網技術,新媒體信息傳播速度更快、傳播效率更高、影響范圍更廣,這對傳統(tǒng)媒體造成了較大影響。在新媒體時代,大眾更喜歡通過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第三方互聯網應用平臺獲取新聞資訊,這使得傳統(tǒng)電視媒體、廣播媒體及報紙媒體的受眾流失率越來越高,整個媒體行業(yè)的競爭壓力大幅增加[3]。
(一)新聞文字編輯作用被弱化
首先,電視媒體及報紙媒體對新聞文字編輯的專業(yè)要求相對較高,需要新聞文字編輯具有扎實的文字功底,能夠結合新聞內容給予專業(yè)化的分析,產出積極、專業(yè)的新聞資訊內容,保證新聞資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專業(yè)性[4]。然而,進入新媒體時代之后,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弱化了新聞文字編輯的作用,降低了新聞文字編輯門檻,所有人都可以成為新聞文字編輯,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第三方互聯網平臺上傳新聞資訊內容。其次,在新媒體時代,新聞資訊更加強調時效性、交互性以及個性化,這也導致自媒體人群呈現出管理松散的特點,發(fā)布內容的渠道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5]。最后,在新媒體時代,大眾已經習慣應用新媒體獲取新聞資訊,但他們并不具備辨別新聞資訊內容真實性的能力。在互聯網平臺,泛濫的虛假新聞內容會對當事人以及社會秩序產生負面影響。
(二)新聞文字編輯壓力增大
首先,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新聞資訊,也可以結合個人需求,選擇不同類型的新聞資訊平臺,在互聯網資訊平臺與他人溝通交流,表達個人意見,這使得新聞文字編輯的工作環(huán)境出現了重要變革。其次,基于傳統(tǒng)媒體互動能力不強的現狀,新聞文字編輯在日常工作開展過程中,無法與大眾實現實時互動,這也使傳統(tǒng)媒體的受眾群體大幅縮小,新媒體的受眾增多[6]。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聞媒體生存發(fā)展面臨巨大的困境,新聞文字編輯的壓力大幅增加。
(三)對新聞文字編輯的技術要求更高
首先,新媒體的快速崛起,對新聞文字編輯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新聞文字編輯工作者需要積極學習新媒體的傳播模式以及傳播特征,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其次,新聞文字編輯還需要關注新聞資訊內容的多元化發(fā)展,除了處理傳統(tǒng)的文字資訊信息之外,還需要處理音頻信息以及視頻信息等。第三,在新媒體背景下,新聞文字編輯還要掌握移動客戶端、Wap等平臺的操作技術,不斷提高新聞資訊的信息化水平[7]。
(一)革新傳統(tǒng)工作理念
首先,面對新媒體的快速崛起,新聞文字編輯需要盡快革新思想意識,將創(chuàng)新作為核心工作要求。新聞文字編輯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意識,提高對新聞資訊內容的敏感度,從多個角度全面分析新聞資訊內容,并且通過編輯處理展示更為直觀、全面的新聞資訊內容,以此獲取大眾的關注度[8]。
其次,新媒體并不是在互聯網時代憑空產生的,而是在原有電視新聞媒體、廣播新聞媒體以及報紙新聞媒體的基礎之上,結合信息化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衍生的一種新型媒體形式。新聞文字編輯在從事文字編輯過程中應具有較強的信息采集能力、信息鑒別能力、內容生產能力以及內容把關能力[9]。
最后,報紙媒體的新聞文字編輯需要結合當代年輕人的實際需求,使用“圖片+文字”的方式精簡新聞內容[10]。電視、廣播媒體的新聞文字編輯,必須豐富新聞報道形式,利用留言、評論、彈幕等功能,提高電視廣播媒體的互動水平,強化電視、廣播媒體與大眾之間的聯系[11]。
(二)創(chuàng)新新聞表達語境
在新媒體背景下,新媒體的快速崛起標志著生活化的新聞表達語境已經成為新聞資訊傳播過程中最主要的模式之一。所以,在新媒體時代,新聞文字編輯想要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就要創(chuàng)新新聞表達語境,結合大眾的行為習慣編輯新聞資訊內容。
首先,新聞文字編輯要深入分析新媒體的表達方式,學習新媒體生活化的新聞表達語境,創(chuàng)新新聞表達機制。
其次,新聞文字編輯也需要創(chuàng)新新聞資訊內容。在新媒體時代,大眾對新聞資訊內容的趣味性要求越來越高。新聞文字編輯需要不斷提高新聞資訊內容的趣味性,與大眾產生情感共鳴[12]。例如,朱廣權是央視著名主持人之一,在新聞播報過程中經常采用講段子的方式,將嚴肅的新聞內容用口語化的方式進行表達,吸引了大批觀眾。這種通俗易懂且富有時代氣息的表達方式,是朱廣權獨有的新聞播報特色。
最后,新聞文字編輯在創(chuàng)新新聞表達語境過程中,要著重關注新聞敘述手法,對新聞資訊內容進行文學化與藝術化的處理,為觀眾營造更好的觀看體驗,這是與觀眾建立情感共鳴的有效途徑之一[13]。
(三)突出新聞時效性
首先,在新聞媒體內部要明確以時效性為基礎的準則,結合新聞文字編輯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流程建立強大的指揮體系。在新聞生產和新聞傳播過程中建立高效的溝通機制,使新聞生產團隊與新聞傳播團隊能夠實現高效配合。新聞文字編輯作為新聞生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需要編輯人員具有極強的敏銳性,對社會事件有較高的關注度,能夠確立長遠的規(guī)劃目標[14]。
其次,在新媒體時代,新聞文字編輯在強調時效性的同時,也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大部分自媒體都是采用“即事即報”的方式,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盲目跟風以及內容重復等問題,直接導致新聞同質化、庸俗化等現象的產生。所以,新聞文字編輯在突出新聞時效性的過程中,也要堅守新聞傳播理念,不斷完善新聞內容,提高新聞質量,堅持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社會輿論導向。例如,廣西日報建立了“廣傳魔碼”客戶端,成為第一家將二維碼與AR技術融合的省級黨報機關。廣西日報在傳統(tǒng)紙質報紙的基礎之上建立了互聯網客戶端,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新聞資訊內容,提高了與大眾的互動水平。在廣西開通高鐵、舉辦博覽會等大型活動中,“廣傳魔碼”客戶端通過微博、微信等渠道第一時間向大眾展示了相關新聞資訊內容,其中包含圖片信息、文字信息、視頻信息以及音頻信息等等,使大眾可以快速獲取豐富的新聞資訊,也做到了“比報紙更快,比電視互動性更強,比網站更便捷”的發(fā)展目標。
(四)拓展新聞傳播渠道
新媒體時代對新聞文字編輯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新聞文字編輯除了具備傳統(tǒng)文字編輯能力之外,還需要掌握相關的信息技術。所以,在新聞文字編輯創(chuàng)新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拓展新聞傳播渠道是最有效的創(chuàng)新路徑之一。
首先,新聞文字編輯在應用信息化技術拓展新聞傳播渠道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電子報刊APP等,沿用傳統(tǒng)紙媒的編輯排版模式,增加搜索、批注、篩選等功能[15]。人們在應用電子報刊APP時,可以結合自身需求,通過關鍵字及關鍵信息篩查所需要的內容,有效滿足個人對新聞的個性化需求,提高新聞資訊內容的應用價值。
其次,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新聞文字編輯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第三方互聯網信息平臺,及時發(fā)布新聞資訊信息。同時,新聞文字編輯也可以通過這些線上資訊平臺與大眾進行實時互動,快速獲取大眾的實時需求。
最后,在新媒體時代,融媒體已經成為媒體發(fā)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新聞文字編輯在拓展新聞傳播渠道的過程中,也要關注到這一內容,積極提升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深入挖掘與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素材,通過“新媒體+傳統(tǒng)媒體”的方式進行全面呈現。新聞文字編輯要與大眾積極互動,獲取大眾的個性化需求,不斷提高新聞資訊內容的吸引力。例如,在新媒體背景下,羊城晚報構建了“新聞+”一體化運營機制,分別應用圖文結合方式、音頻視頻結合方式、H5等多種方式制作新聞資訊,打造了“嶺南名醫(yī)”“汽車下鄉(xiāng)”“農產品直播通道”等多檔優(yōu)質新聞節(jié)目。除此之外,羊城晚報還與多家線上購物平臺合作,打造了“218”助農數字矩陣,借助流量優(yōu)勢,助推當地農產品銷售。
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已經呈現出渠道主體多元化、自媒體快速發(fā)展、行業(yè)競爭加劇的特征。但是,新聞文字編輯的作用卻被弱化,整體工作壓力快速增加,對新聞文字編輯的技術要求也更高。在新媒體背景下,新聞文字編輯想要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必須革新傳統(tǒng)工作理念、創(chuàng)新新聞表達語境、突出新聞時效性、拓展新聞傳播渠道,不斷提高新聞文字編輯的工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代文慧.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17):157-159.
[2] 張云飛.新媒體時代新聞文字編輯的創(chuàng)新與實現[J].中國有線電視,2020(6):704-705.
[3] 張瑤.新媒體下的電視新聞文字編輯轉型[J].傳媒論壇,2020,3(13):34,36.
[4] 韓華.探究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電視新聞文字編輯工作[J].記者觀察,2019(15):10.
[5] 薛婷.新媒體時代如何提升文字編輯的素質與修養(yǎng)[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21):173-174.
[6] 劉立軍.論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路徑[J].傳媒論壇,2023,6(10):93-95.
[7] 劉振波.電視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手段思考[J].中國有線電視,2023(5):68-70.
[8] 曲琰.談電視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職業(yè)素養(yǎng)[J].大眾文藝,2023(9):100-102.
[9] 賀健.電視新聞編輯理念與思維的嬗變及創(chuàng)新[J].傳播與版權,2023(8):9-11.
[10] 李楊.“融”本領的練就: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思維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采寫編,2023(4):49-51.
[11] 宋玉海.融媒體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融合能力[J].數字傳媒研究,2023,40(4):14-16.
[12] 陳晨.多元合作與立場堅守:新聞編輯的轉型與角色創(chuàng)新[J].新聞文化建設,2023(7):181-183.
[13] 史毅琴.“互聯網+”環(huán)境下電視新聞編輯制作創(chuàng)新思考[J].記者搖籃,2023(4):132-134.
[14] 楊延春.融媒體環(huán)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分析[J].新聞傳播,2023(7):101-102.
[15] 肖靜.基于觀眾需求視角探討新聞編輯的轉型與創(chuàng)新路徑[J].新聞文化建設,2023(5):24-26.
作者簡介 劉明霞,編輯,研究方向:新媒體文字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