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霄鳳 石慧
摘 要: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途徑。努力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要立足于思政課的教學功能,這是教學之要與教學之重;要立足于黨史育人邏輯,這是應有之義與應然之舉;要立足于青年大學生的需求,這是學習之機與學子之盼。因此,必須提高思想認識,實現(xiàn)黨史學習教育和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機融合,努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
關鍵詞:黨史學習教育;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
基金項目:2021年度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專項)“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編號:2021ZSSZSX155)
作者簡介:郭霄鳳(1979— ),女,晉中信息學院思政教學部教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石慧(1985— ),女,晉中信息學院思政教學部教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他要求,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傳承。這為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提升思政課的實踐育人成效,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一、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教育之要與教學之重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本質,就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及戰(zhàn)略部署,立德樹人,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當前,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決策,尤其是加強對大學生的黨史學習教育,是新時代黨賦予高校思政課的新要求和新使命,理應成為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之要之重。
(一)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是教育之要
對高等教育而言,黨的百年奮斗史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營養(yǎng)劑,是大學生愛黨愛國、堅定理想信念的必修課。因此,這門課不僅是必修的,而且必須修好。黨史也是培養(yǎng)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教科書,能使大學生從中汲取新的智慧和動力,從中明確前進的目標和方向,幫助他們堅定在黨的領導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與決心。
為此,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努力推進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通過實踐教學讓大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黨史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整個世界謀大同的實踐史?!懊麋R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只有以史為鑒,才能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從而更好地砥礪前行,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傊?,黨史學習教育能夠使得大學生從中汲取奮進的智慧和力量,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成為有本領、有擔當、有情懷的時代新人。
(二)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是教學之重
就高校思政課而言,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既是時代的期望,也是貫徹落實黨的戰(zhàn)略部署,實現(xiàn)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方式。當前,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及時有效地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能夠充分發(fā)揮思政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主渠道的積極作用,使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政課教學融通內容和目標,同向發(fā)力。
首先,黨史是最生動最鮮活的思政教材,能夠使大學生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養(yǎng)分,幫助他們明事理、懂規(guī)律、得方向、汲智慧、惜傳統(tǒng)、擔責任,進一步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一部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黨的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史。因此,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始終與黨史學習教育一脈相承,緊密相連。新時代的黨史學習教育要始終堅持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互動融合發(fā)展,通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史、奮斗史和發(fā)展史,讓大學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黨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出的偉大成就。要充分發(fā)揮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知識功能和價值功能,進一步幫助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yǎng)高尚情操,激發(fā)報國之志。
其次,黨史是最豐富最寶貴的思政教學資源,能夠幫助大學生從百年黨史中涌現(xiàn)的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進模范以及優(yōu)秀共產黨人身上,感受人格魅力,感悟精神力量,激發(fā)愛黨愛國的高尚情懷。黨史學習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有效開展,需要依托思政課實踐教學。同時,思政課實踐教學也需要用黨史資源來豐富內容,幫助大學生不斷汲取磅礴力量,感悟局勢之復雜、時代之變化、思想之偉力,砥礪其奮進之志。
最后,黨史資源中包含著直觀有效的思政情境,尤其是富含黨史元素的紅色實踐基地,能發(fā)揮書本與課堂無法替代的影響與作用。用好這些紅色實踐基地,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加直接地感悟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讓他們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促使大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因此,務必要充分挖掘紅色資源,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借助革命遺址、烈士陵園、革命歷史博物館等紅色景點,浸潤、感染、滋養(yǎng)大學生心靈,在潛移默化中給大學生以人生啟迪,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奮進動力,更好地發(fā)揮黨史資源的育人功效。
二、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應有之義與應然之舉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不僅為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闡明了重大意義,也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方面,黨的歷史是貫穿思政課教學體系的重要脈絡,是思政課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課是黨史學習教育的主渠道,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使命。顯然,二者具有內在必然的聯(lián)系,密不可分。將黨史元素和紅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既有助于高校思政課教學目標的達成,也有助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xiàn)。可以說,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應有之義,也是應然之舉。
(一)黨史學習教育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教學目標具有一致性
黨史學習教育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都是為了促進大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通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能夠讓大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到百年來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歷史經驗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黨的百年奮斗史是黨帶領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偉大奇跡的光輝歷程,更加深入地理解黨的百年奮斗史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傳承發(fā)展史,從而引導大學生主動將黨的革命、奉獻、拼搏精神不斷傳承下去,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砥礪奮進,開拓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的業(yè)績。
(二)黨史學習教育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方式方法具有一致性
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可以充分挖掘探索知行合一的方式方法。通過不同的實踐主題、實踐方式、實踐平臺,大學生可以在身臨其境的體驗中強化認知認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可在校內開展的實踐教學形式有主題表演、辯論賽、紅色觀影、讀書會、畫展、海報創(chuàng)作、紅歌快閃、社團活動等,可在校外開展的實踐教學形式有改革開放典型城市參觀、紅色文化實踐基地學習、農村和社區(qū)實踐調查等。當然,無論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采取何種方式,只有堅持與黨史學習教育在教學目標上的一致性,才能夠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調動大學生學習黨史的積極性,促使大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實現(xiàn)育人目標。
(三)黨史學習教育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時段空間具有一致性
從時段上看,新時代大學生是未來黨和國家事業(yè)的建設者與接班人,應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寬闊遠大的視野和格局。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可以幫助大學生提高歷史認識、培養(yǎng)歷史思維、汲取歷史智慧、明確歷史擔當,進一步增強他們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感。從空間上看,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既可以構建“思政小課堂+社會大課堂”“校內理論教育+校外實踐教育”等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又可以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通過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的聯(lián)動運轉,為大學生打造形式多樣的立體化課堂,形成育人合力,提升育人功能,實現(xiàn)“三全育人”。
三、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學習之機與學子之盼
高校思政課是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主渠道與主陣地,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其中,不僅意義重大、內在必然,而且時不待我、形勢緊迫,同時還是當代大學生的迫切需求與愿望。為此,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要有等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機不可失的緊迫感。
(一)緊抓黨史學習之機,提高二者合力育人之實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用好學校思政課這個渠道,推動黨的歷史更好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發(fā)揮好黨史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發(fā)揮黨史育人主導作用的具體舉措,是推動黨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必須完成的崇高使命。只有及時有效地推動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充分發(fā)揮思政課關鍵課程的積極作用,努力促進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政課實踐教學目的相通、思想貫通、內容融通、時空一致,實現(xiàn)二者資源共享、無縫連接、融為一體、同行同向、同向發(fā)力,合力育人,才能真正提升思政課育人的時效性與實效性。只有以極強的使命感和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將黨史學習教育落實到思政課實踐教學中,才能有效促使大學生從黨史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定理想信念,賡續(xù)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成為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當前,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加強與改進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迫切需要。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情境如何滿足時代需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就是破解這一難題的有力抓手。作為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載體,黨史學習教育對大學生的信念培育、智慧啟迪、力量凝聚、品格塑造、思維培養(yǎng)等具有重要作用。黨史資料可豐富實踐教學的教學內容,黨史學習可優(yōu)化實踐教學的教學方式。只有不失時機地加緊推進思政課實踐教學與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的緊密結合,才能及時地用黨史豐富的“營養(yǎng)劑”滋養(yǎng)當代大學生,幫助大學生緊跟時代要求,煥發(fā)時代光彩,促使思政課取得更為扎實的育人實效,真正使大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深刻認知黨的百年奮斗史,從中感悟思想偉力,凝聚精神動力,牢固樹立核心意識,增強愛國愛黨情懷,進一步用黨的奮斗歷程和輝煌成就激發(fā)斗志、明確目標,用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chuàng)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真正做到學史悟思、知史奮進。
(二)滿足學生學習之需,彰顯二者有機融合之價值
學習了解黨史,也是當代大學生的迫切愿望和強烈要求。當代大學生是在黨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生活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對社會發(fā)展有深刻的感受。尤其是親身經歷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化,感受到了我們黨的偉大與正確。正因如此,他們更迫切地希望通過學習黨史,明白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強大之基、功績之偉,更迫切地希望能夠從感性到理性、從理論到實際,更全面更深刻地認識我們黨,從而更加努力地成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時代對黨史學習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面對大學生學習黨史的迫切需求,我們必須提高思想認識,以時不待我的責任感、時代感與使命感,以只爭朝夕的勇氣和擔當,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以回應局勢之深刻變化,回應時代之最新要求,回應當代大學生之迫切愿望,引導大學生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開拓創(chuàng)新、砥礪奮進,讓大學生以更具使命擔當?shù)呢熑胃型渡砻褡鍙团d的偉大實踐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倪明勝.深刻把握學習“四史”的價值蘊含和實踐要求[N].天津日報,2020-08-13.
[3]李宏宇.充分發(fā)揮黨史教育在高?!傲⒌聵淙恕敝械膬r值[EB/OL].(2021-03-03).https://theory.gm
w.cn/2021-03/03/content_34657835.htm.
[4]靳諾.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J].中國高等教育,2021(1).
[5]黃蓉生,胡紅梅.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探析[J].中國大學教學,2021(8).
[6]李紅勇.將黨史學習教育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N].江西日報,2021-04-12.
責編:司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