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成 申進平
[摘 要]中考具有強烈的導向作用?!读x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行和“雙減”政策的出臺,給中考歷史備考帶來巨大挑戰(zhàn)。中考備考的關鍵在于教師。中考歷史“五步”備考法中的“五步”是指“研讀課標—研究試題—閱讀專著—鉆研命題—拓展延伸”,該備考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備考,助力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考試成績的提高。
[關鍵詞]中考;歷史;“五步”備考法;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 G633.51?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19-0063-04
中考(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是檢測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研究中考歷史備考策略,有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版)》(以下簡稱《課標》)頒行和“雙減”政策出臺的大背景下,運用中考歷史“五步”備考法可促進歷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和考試成績。下面以河北省中考歷史備考為例談筆者個人管見。
一、中考歷史“五步”備考法的研究背景和實踐價值
(一)研究背景
1.貫徹黨和國家相關要求的需要。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fā)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該意見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具有重大意義。2019年教育部下發(fā)了《關于加強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該意見對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研究中考歷史“五步”備考法,有利于貫徹落實黨和國家依標命題的要求,有利于推動師生依標備考。
2.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歷史學科具有立德樹人的重要功能。研究中考歷史“五步”備考法,落實依標備考,可強化學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
3.落實“雙減”政策的需要。在“雙減”政策下,面對教育部提出的“取消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大綱,嚴格依據(j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命題,不得超標命題”的要求,如何有針對性地復習應考,發(fā)揮課堂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提高歷史教師的作業(yè)設計能力和命題水平,是值得一線歷史教師探究的課題。
4.落實《課標》的需要?!墩n標》增加了“學業(yè)要求”“學業(yè)質量”等內(nèi)容,并在“評價建議”中對“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命題原則、命題規(guī)劃、題目命制、考試樣題等予以詳細說明?!墩n標》中對“學業(yè)水平考試”的相關要求,即是對中考歷史復習備考的要求。只有對標備考,中考歷史復習備考才具有方向性和實效性。
(二)實踐價值
從教師方面來說,運用中學歷史“五步”備考法,有助于教師熟知《課標》的內(nèi)容和要求,提升命題水平、作業(yè)設計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進而提高歷史復習教學質量;有助于教師創(chuàng)新校本教研的方式;有助于落實“雙減”政策和相關考試文件的精神。
從學生方面來說,運用中學歷史“五步”備考法,通過在歷史試題尤其是近現(xiàn)代史試題中給學生滲透革命傳統(tǒng)教育,可以激發(fā)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通過讓學生研讀《課標》、研究考題,可以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進而提高學生中考成績;通過給學生傳授備考技巧和學習方法,可以促使學生歷史學習方式的轉變,最終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二、中考歷史“五步”備考法的內(nèi)涵
第一步:研讀《課標》
搞好中考歷史備考,第一步是精心研讀《課標》,而不是只研究教材。如果說教材是外衣,那么《課標》就是靈魂。在“雙減”政策下,尤其要注重對《課標》的研究,這是備考的第一步。研讀《課標》,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是明確《課標》的目標要求。歷史課程要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課標》在“目標要求”中指出,歷史課程的目標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現(xiàn)歷史課程的育人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引導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其次從《課標》的“課程內(nèi)容”中明確“了解”“識記”“理解”“解釋”的能力范圍。必須掌握《課標》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復習備考不能脫離《課標》。例如“目標要求”中有這幾方面內(nèi)容:初步學會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看待歷史;學會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考察歷史;初步學會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認識歷史;初步學會有理有據(jù)地表達自己對歷史的看法;形成對國家和中華民族的認同,具有國際視野,有理想、有擔當。
只有領會《課標》的目標要求,才能在課堂教學和復習備考中做到有的放矢,從而為提高考試成績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步:研究試題
因河北省中考歷史多年來都是省級統(tǒng)考,命題理念先進,風格獨具,水準較高,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力,故本文主要結合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探究河北省中考歷史備考策略。河北省中考歷史備考主要包括兩方面內(nèi)容:一是研究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的特點,二是探討精細化備考策略。
首先是研究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的特點。從宏觀上看,這十年來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一直追求“穩(wěn)中求變,變中求新”?!胺€(wěn)”是指考試的形式、題型、難度和內(nèi)容范圍等基本穩(wěn)定,“變”是指考試的題型等有細微的調(diào)整。求“新”是指近年來為不斷適應形勢的發(fā)展需要,試題的思維含量不斷提高,且越來越凸顯核心素養(yǎng)立意。對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的嬗變規(guī)律的分析如下。
1.由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再轉向素養(yǎng)立意,注重立德樹人。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由以知識考查為主逐漸轉變?yōu)橐阅芰疾闉橹鳎?019年后又明顯轉變?yōu)橐运仞B(yǎng)考查為主。近三年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的核心是立德樹人,重點考查歷史核心素養(yǎng)。
2.由側重知識向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實際轉變。近年來的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側重考查現(xiàn)代公民必須具備的歷史學科能力,同時密切關注社會現(xiàn)實,彰顯時代性。如“逢五逢十”周年紀念的歷史內(nèi)容不斷出現(xiàn),意在鑒往知來、啟智增慧。
3.由單一內(nèi)容考查向綜合內(nèi)容考查轉變。以往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考查的靜態(tài)史實多,現(xiàn)在則出現(xiàn)頻次越來越多的材料分析型試題,需要論從材料出、論從史出,綜合性越來越突出。當然,當前的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對記憶能力這個歷史學習基本功的考查并沒有放松。
4.問題的材料化和材料的問題化。材料的問題化和問題的材料化,是近年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的又一特點。無論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都趨于素養(yǎng)立意,均是引用原始材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考查學生的識記、歸納、概括等能力,要求學生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在這種情況下,偏重考查靜態(tài)史實的試題自然減少。
5.中考歷史題目高考化。無論是題型、命題立意、設問角度,還是材料選取、答案設置,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一直都在模仿高考題,當然在難度和思維要求上低于高考,與初中學生的水平相符。
從微觀分析,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還有以下特點:注重對歷史解釋素養(yǎng)以及從史料中提煉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關注學生的歷史學習過程;注重發(fā)揮價值引領作用,注重考查學生的家國情懷素養(yǎng),引導學生學史明理,以發(fā)揮歷史學科的史鑒功能;鼓勵跨學科命題,難度也會適當調(diào)整,以便和高考更好地接軌。
其次是探索精細化的備考策略。在傳統(tǒng)的三輪復習法的基礎上,筆者不斷探究河北中考歷史的命題趨勢,制定精細化的備考策略。避免粗放式的“題海戰(zhàn)術”的低效做法,而是“兩手抓”,一手抓整卷訓練;一手抓專項訓練。
整卷訓練主要訓練學生的做題速度、解題技巧、閱讀理解能力與文字表達能力等。同時因材施教,進行分層訓練,根據(jù)學生的水平變化對題目進行動態(tài)調(diào)整。
在專項訓練中,筆者根據(jù)題型將其分為選擇題專練、材料分析題專練、探究題專練和綜合分析題專練等。其中的選擇題專練,按照內(nèi)容分,又可分為學習主題訓練、歷史解釋訓練等多種類型。歷史解釋訓練是一個大類,鑒于其重要性,筆者又將其細分為史實解釋訓練、歷史情境解釋訓練、名人觀點解釋訓練等。在選擇題專練中,首先給學生指出所教內(nèi)容中的中考考點,其次讓學生完成與所教內(nèi)容有關的歷年河北省中考歷史題以及其他各省市中考歷史題,最后讓學生完成教師自己精心命制的、原創(chuàng)的試題。教師應每年更新一些試題,換掉一些過時的、不符合時代要求的試題,做到與時俱進。
第三步:閱讀專著
歷史教師應加大自己的閱讀量,致力于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名師李惠軍曾說:“教歷史的人不能不讀書,讀書是一種交流,在交流中你會感到困惑,在困惑中思考,在思考中釋惑,這是一個歷史老師發(fā)展的必由之路?!睔v史教師在備考過程中如果只盯著課本、教參和試卷,則難免坐井觀天,導致備考事倍功半。因此,教師不論是要獲得專業(yè)成長,還是要帶領學生備考,都離不開廣博的專業(yè)閱讀。閱讀可以厚植教師的文化底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最終更好地助力學生備考。
一是通史巨著閱讀。如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等,這些著作均為史學名著,其中的史料翔實,往往是命題者的首選材料,教師應引起重視。筆者還按照學術性等將歷史專著分為三個層次,由淺入深地指導教師分層、進階閱讀。
二是專史深度閱讀。如想多角度了解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深層次原因,可閱讀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陳旭麓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鴉片戰(zhàn)爭再研究》、費正清和劉廣京的《劍橋中國晚清史》等。深度閱讀史學專著,能從不同角度了解歷史,進而對歷史有更深的理解。
三是歷史教育期刊閱讀。教師應該有選擇地閱讀歷史教育期刊,如《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中學歷史教學》《歷史教學問題》等。這些刊物中的一些文章是由知名的專家學者撰寫的,他們對歷史與現(xiàn)實問題有獨到的見解,閱讀這些文章可以提升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吸收新的教育理念,積累鮮活的教學案例。
第四步:鉆研命題
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就如何加強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工作提出了相關要求?!半p減”政策的落地,要求教師精選、精編試題,改變以往題海戰(zhàn)術的做法。在這種情況下,自主命題乃基本功。為此,筆者粗淺探索了一些常用的命題方法,具體如下。
1.針對考點,精選素材。一般遵循以下流程:確定考點—精選素材—設定問題—修改材料—制定答案—審核。首先是研讀課標,確定考點。其次是按圖索驥搜集材料,摘編材料。再次是研究設問,根據(jù)命題要求,確定題目的難度、區(qū)分度、信度等。最后是制定答案,精心打磨,集思廣益,審核試題。審核試題的重點是看試題的政治導向是否正確、史實和數(shù)據(jù)是否準確、語法有無錯誤、設問和答案是否相對應等。
2.教師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可先自主命制期中試卷,再命制期末試卷,最后命制中考模擬卷。
3.將鄉(xiāng)土史內(nèi)容融入題目命制。如河北省邢臺市有唐朝名相宋璟墓、抗美援朝一級戰(zhàn)斗英雄楊春增墓、抗日將軍范子俠墓、郭守敬紀念館、邢瓷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教師可運用這些豐富的鄉(xiāng)土歷史遺跡來命題,以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豐富“四史”教育的內(nèi)容。
4.組建題庫。教師平時應對試題進行分門別類,大致分為改編試題和原創(chuàng)試題。筆者側重研究原創(chuàng)試題,還組建了針對性較強的專題庫,如速度訓練題庫、閱讀與表達能力訓練題庫等。通過各種類型的題庫,促進學生考試成績與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第五步:拓展延伸
“雙減”要求減輕學生負擔,這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F(xiàn)在的中考,在一定意義上是考教師的教學智慧。故在前面四步的基礎上,為更好地備戰(zhàn)中考,教師需要及時拓展視野。歷史教師不僅要研究歷年各省市的中考歷史題,還要研讀歷年全國高考歷史題,認真汲取其中的命題技巧。這在一定程度上能開闊眼界,提高命題水平。
歷史教師還要在大文科視野下積極探索歷史備考策略。廣采眾家之長,重點關注命題名家,搜集他們的論文、著作等,從中獲得權威的資料和相關的啟迪,在廣博的閱讀中積累命題的鮮活素材等。要積極和道德與法治、語文等學科教師合作,以促進自身跨學科命題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完成備考工作。
設計試題版面,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美術修養(yǎng),掌握一定的繪圖軟件操作技術,能對圖片、表格等進行恰當?shù)奶幚怼C}教師就應該是多面手,除了要熟知歷史專業(yè)知識,還要掌握信息技術、美術等多學科知識,這樣才能適應現(xiàn)代考試的要求。
總之,中考歷史“五步”備考法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備考,助力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考試成績的提高。
(責任編輯? ?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