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英,周菊芳
(萬載縣人民醫(yī)院超聲科,江西 萬載 336100)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是臨床終末期腎病維持生命的有效手段,而自體動靜脈內瘺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選血管通路方法[1]。該血液透析通路可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且易于穿刺[2]。因此,自體動靜脈內瘺通暢情況與血液透析順利開展密切相關。觸診探查判斷內瘺情況缺乏統(tǒng)一標準[3]。數(shù)字血管造影診斷是評估自體動靜脈內瘺的黃金標準,但其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且檢查費用高,在臨床應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4]。相關研究[5],血流量是評估動靜脈內瘺的重要指標。而超聲檢查不僅操作簡單、無創(chuàng),而且可科學、準確地檢測血流量。因此,超聲檢查對評估血液透析患者內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關于彩色多普勒超聲評估自體動靜脈內瘺血流量及狹窄方面的研究較少,具體價值還需要進一步探究證實[6]。本研究結合2019 年1 月-2022 年12 月我院血液透析的66 例患者臨床資料,研究彩色多普勒超聲評估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血流量及狹窄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 年1 月-2022 年12 月萬載縣人民醫(yī)院行血液透析的66 例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43 例,女23 例;年齡43~72 歲,平均年齡(57.29±3.11)歲;內瘺正常44 例,內瘺狹窄22 例;同時依據(jù)實際透析量[7],內瘺流量正常者(≥200 ml/min)45 例,內瘺流量不足者(<200 ml/min)21 例。本研究中受檢者均知情且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血液透析臨床指征[8];②首次進行前臂腕部頭靜脈-橈動脈標準內瘺[9]。排除標準:①非自體動靜脈內瘺患者;②嚴重心功能不全者;③隨訪資料不全者。
1.3 方法 均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具體方法:采用東芝APlio500 超聲診斷儀,頻率9~12 MHz,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內瘺上肢,然后明確橈動脈、頭靜脈、吻合口,觀察管腔情況及有無血栓形成,并以血管長軸切面測量血流量參數(shù)。注意事項:盡量選擇走行較為平直血管,測量時血流方向與聲束夾角必須小于等于60°,并確保取樣門覆蓋整個血管管腔,防止忽略靠近血管壁低速血流[10-12]。
1.4 觀察指標 比較不同內瘺流量(內瘺流量正常和不足)、狹窄情況(正常和狹窄)患者肱動脈近分叉處、瘺口近端橈動脈、瘺口處、瘺口近端頭靜脈血流量;采用ROC 檢驗超聲檢測以上指標診斷實際透析量不足和內瘺狹窄的效能(敏感度、特異度)。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ROC 曲線檢驗肱動脈近分叉處、瘺口近端橈動脈、瘺口處、瘺口近端頭靜脈血流量診斷內瘺流量不足和內瘺狹窄的效能,并確定曲線下面積(AUC)及最佳截斷值,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內瘺流量患者血流量比較 內瘺流量正常者肱動脈近分叉處、瘺口近端橈動脈、瘺口處、瘺口近端頭靜脈血流量均大于內瘺流量不足者(P<0.05),見表1。
表1 不同內瘺流量患者血流量比較(,ml/min)
表1 不同內瘺流量患者血流量比較(,ml/min)
2.2 不同內瘺狹窄情況患者血流量指標比較 內瘺狹窄者肱動脈近分叉處、瘺口近端橈動脈、瘺口處、瘺口近端頭靜脈血流量均小于內瘺正常者(P<0.05),見表2。
表2 不同內瘺狹窄情況患者血流量指標比較(,ml/min)
表2 不同內瘺狹窄情況患者血流量指標比較(,ml/min)
2.3 超聲檢測不同部位血流量評價內瘺流量不足的診斷效能 經ROC 曲線分析顯示,超聲檢測肱動脈近分叉處血流量診斷內瘺流量不足的敏感度、特異度均高于瘺口近端橈動脈、瘺口處、瘺口近端頭靜脈血流量診斷(P<0.05),見表3、圖1。
圖1 肱動脈近分叉處血流量診斷內瘺流量不足的ROC 曲線圖
表3 超聲檢測不同部位血流量評價內瘺流量不足的診斷效能
2.4 超聲檢測不同部位血流量評價內瘺狹窄的診斷效能 經ROC 曲線分析顯示,超聲檢測肱動脈近分叉處血流量診斷內瘺狹窄的敏感度、特異度均高于瘺口近端橈動脈、瘺口處、瘺口近端頭靜脈血流量診斷(P<0.05),見表4、圖2。
圖2 以肱動脈近分叉處血流量評估內瘺狹窄的ROC 曲線圖
表4 超聲檢測不同部位血流量評價內瘺狹窄的診斷效能
血液透析治療在挽救生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證血液透析治療的重要條件[13]。動靜脈內瘺以創(chuàng)傷小、通暢率高、并發(fā)癥少的優(yōu)勢,已廣泛應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中[14]。隨著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的日益成熟,其可通過對動靜脈瘺掃查,得到清晰動態(tài)圖像,提供血管顏色變化彩色圖像,顯示血流方向、速度,明確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血流量及狹窄情況[15,16]。
本研究結果顯示,內瘺流量正常者肱動脈近分叉處、瘺口近端橈動脈、瘺口處、瘺口近端頭靜脈血流量均大于內瘺不足者(P<0.05),表明通過超聲測量不同部位血流量存在差異,且血流量與透析血流量存在密切的關系,內瘺流量正常者不同部位血流量相對較高,同時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檢測出血流量變化,該結論與薄華穎等[17]的研究相符。但目前臨床關于血流量測量部位無明確定論,通常選擇橈動脈或頭靜脈[18]。同時顯示,內瘺狹窄者肱動脈近分叉處、瘺口近端橈動脈、瘺口處、瘺口近端頭靜脈血流量均小于內瘺正常者(P<0.05),提示內瘺狹窄患者不同部位血流顯著減小,進一步表明狹窄會造成血流減小。分析認為,因超聲檢查無創(chuàng)傷,且操作簡單,可快速、全面了解內瘺結構和功能,并且可以通過血流量顯示內瘺功能,從而判斷是否存在狹窄[19]。故,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血流量具有重要的價值,并且對鑒別診斷內瘺狹窄具有重要的意義。ROC 曲線分析顯示,超聲檢測肱動脈近分叉處血流量診斷內瘺流量不足和內瘺狹窄的敏感度、特異度均高于瘺口近端橈動脈、瘺口處、瘺口近端頭靜脈血流量(P<0.05),提示超聲檢測肱動脈近分叉處血流量診斷內瘺流量不足和內瘺狹窄診斷效能高于其他部位,具有相對優(yōu)勢。分析認為,可能是由于肱動脈近分叉處如果狹窄,會造成血流速度增加,顯著高于瘺口近端血管內血流速度。而多普勒超聲檢測可準確測量血流速度,從而進一步診斷有無內瘺狹窄。但部分瘺口呈彌漫性狹窄,且范圍可能較廣,從而不會出現(xiàn)瘺口流率增加,導致內瘺狹窄不準確[20]。對此,臨床可結合血流速度與血流量進行聯(lián)合診斷內瘺狹窄,但具體的診斷效能還需要不斷探究證實。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肱動脈近分叉處血流量,可評估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血流量,評價內瘺功能,進一步為內瘺狹窄診斷提供條件,同時可觀察內瘺解剖形態(tài)改變情況,為臨床血液透析治療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