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摘要】校本課程是學科教學的載體。在傳統(tǒng)體育項目進課堂的契機下,小學體育教師可結合體育學科特點,設計校本課程目標,開發(fā)校本課程內容,豐富校本課程資源,組織校本課程活動,構建特色體育課堂。舞龍舞獅活動蘊含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教師將舞龍舞獅活動融進體育課堂,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助力學生塑造健康身心。
【關鍵詞】小學體育;舞龍舞獅;校本課程;生成
《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強調要豐富校園文化,推進傳統(tǒng)體育等進校園。舞龍舞獅是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承載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讓舞龍舞獅走進校園與課堂,可以在豐富校園和課堂活動的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魅力,提高體育鍛煉的興趣,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更多的傳統(tǒng)體育活動。而學校課程是舞龍舞獅走進校園和課堂的載體[1]。課程改革強調要開發(fā)校本課程,以此延伸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增強課程活力,推動校園、課堂活動的發(fā)展?;诖耍趯嵤┬W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把握傳統(tǒng)體育項目進課堂的時機,以舞龍舞獅這一傳統(tǒng)體育項目為抓手,沿著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資源—課程活動的路徑開發(fā)舞龍舞獅校本課程,促使學生借助舞龍舞獅發(fā)展體育能力,強化文化認知,實現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設置舞龍舞獅校本課程目標
校本課程目標是開發(fā)校本課程的起點,亦是實施教育活動的出發(fā)點[2]。在開發(fā)舞龍舞獅校本課程時,教師要立足體育學科特點,設置總體目標和各領域目標,為體育教學指明方向。
(一)舞龍舞獅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舞龍舞獅具有豐富的文化性。學生通過體驗舞龍舞獅,可以了解舞龍舞獅背后的文化內涵,豐富自身的文化儲備。舞龍舞獅具有極強的體育性。學生通過體驗舞龍舞獅,可以掌握基本的運動技巧與方法,增強體質,塑造健康體魄。因此,教師可以如下設置舞龍舞獅校本課程總體目標。
掌握舞龍舞獅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方法,鍛煉身體,提高體質,塑造健康體魄;感受舞龍舞獅背后的文化內涵,品味傳統(tǒng)文化的無限魅力,建立文化自信,學會傳承傳統(tǒng)文化;學會與他人密切合作,增強合作意識,鍛煉交往能力;克服舞龍舞獅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質,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等。
在此總體目標的指引下,教師能夠做到心中有數,明確舞龍舞獅校本課程的活動方向,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習舞龍舞獅,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獲得相應的發(fā)展。
(二)舞龍舞獅校本課程的領域目標
舞龍舞獅校本課程有豐富多彩的內容以及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促使學生掌握技能和方法,強化身心素質,發(fā)展多項能力。為了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教師要基于總體目標,以興趣與運動參與、技能、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性這四個維度為立足點,設置具體的領域目標,如下。
興趣與運動參與目標:體驗舞龍舞獅活動,感受舞龍舞獅的樂趣,激發(fā)體育學習興趣,積極參與體育課內外活動,為進行終身體育鍛煉奠定堅實基礎。
技能目標:開展舞龍舞獅活動,培養(yǎng)基本運動能力。第一,體驗舞龍舞獅活動,發(fā)展反應能力,增強力量,提高速度等;第二,掌握舞龍舞獅基本技能,提高體育鍛煉實踐和應用能力。
身心健康目標:參與舞龍舞獅活動,提高身體素質,塑造健康體魄;日常體驗舞龍舞獅活動,增強環(huán)境適應能力,形成關注自身健康的意識和習慣;掌握舞龍舞獅技能和方法,安全地體驗舞龍舞獅活動,保證身體安全,塑造良好身體形態(tài),提升體能素質。
社會適應性目標:體驗舞龍舞獅活動,感受傳統(tǒng)文化魅力,提高傳統(tǒng)文化學習興趣,建立文化自信,自覺傳承傳統(tǒng)文化;與他人通力合作,增強合作意識;克服種種困難,形成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二、開發(fā)舞龍舞獅校本課程內容
(一)開發(fā)舞龍舞獅校本課程總內容
舞龍舞獅校本課程內容是舞龍舞獅項目進體育課堂的保障[3]。舞龍舞獅是一項融武術、音樂、舞蹈于一體的文體活動,十分注重動作技能。因此,教師要以動作技能為重點,根據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目標,設置課程總內容(見表1)。
(二)開發(fā)舞龍舞獅校本課程課次內容
課次內容是舞龍舞獅課程內容的具體呈現,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舞龍舞獅活動。教師要以舞龍舞獅課程總內容為基礎,以具體的教學目標為方向,細分出具體的課次內容,突出內容的重難點。
以表1中“水平一”的課程總內容為例,其細分出的課次內容如表2所示。
在課次內容的引領下,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組織相應的舞龍舞獅活動,使舞龍舞獅切實走進體育課堂,助力體育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三、豐富舞龍舞獅校本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是舞龍舞獅進體育課堂的條件[4]。教師要與學生通力合作,開發(fā)并利用各種體育設施和器材資源,助推體育課程得以有效實施。道具是舞龍舞獅重要的課程資源。因此,在建構舞龍舞獅校本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依據,與學生一起開發(fā)課程道具資源,充分滿足學生舞龍舞獅的學習需要。
以道具獅子頭為例。教師可以邀請手工藝人進入課堂,向學生演示制作獅子頭的過程,并介紹制作方法,同時講解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學生在聽和看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掌握制作獅子頭的方法,還可以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之后,教師利用體育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制作道具的活動。教師為學生們提供各種生活物品,如紙箱、塑料板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異質小組,使每個小組中均有一名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學生、一名想象力豐富的學生、一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等。學生們在小組中發(fā)揮想象力,選用適宜的材料動手制作獅子頭,得到了一個個獅子頭。
道具的制作,使舞龍舞獅課程資源得以豐富,為教師開展舞龍舞獅教學提供了便利。同時,學生也因此感受到了舞龍舞獅的樂趣。
四、組織舞龍舞獅校本課程活動
舞龍舞獅活動是學生學習舞龍舞獅的基本途徑。在做好充足的準備后,教師以體育課堂為平臺,依據課程目標,圍繞課程內容,發(fā)揮教學智慧,使用適宜的方式組織相關活動,引導學生學習舞龍舞獅知識和動作方法,開展舞龍舞獅練習,從而將知識和動作方法轉化為成熟的表演形式[5]。
以課程總內容“水平二”中的麒麟步法練習為例。在課堂上,教師先通過電子白板播放舞龍舞獅視頻。精彩的視頻很容易吸引學生的目光。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生直觀地了解了麒麟步法。然后,教師親自演示麒麟步法,同時向學生介紹動作要點。學生邊聽邊看,將麒麟步法記在腦海中。接著,教師提出合作練習任務:“請大家和本組成員一起模仿、演示麒麟步法,并總結麒麟步法的動作要點。”在此任務的驅動下,學生遷移已有認知,演示動作,互相觀看點評,指出問題,提出解決方法。當學生無法達成統(tǒng)一認知時,教師及時提供幫助,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規(guī)定的練習時間到后,教師隨機選擇一個小組,讓其當眾演示麒麟步法。與此同時,其他小組細心觀看,進行點評。通過這樣的課程學習活動,學生都準確地掌握了麒麟步法?;顒拥淖詈?,教師延伸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按照同樣的方式學習舞龍舞獅的手法。學生學完后,教師為各組發(fā)放他們自制的道具—獅子頭,并引導他們舞動獅子頭,手腳配合,進行舞龍舞獅。
在這樣的校本課程活動中,學生通過有趣的方式掌握了舞龍舞獅的動作方法,學會了與他人合作探究、練習,鍛煉了身體,深刻體驗了舞龍舞獅活動的樂趣。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建構舞龍舞獅校本課程,教師就要立足體育學科特點,沿著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資源—課程活動的路徑,應用適宜的策略,讓舞龍舞獅循序漸進走進體育課堂,從而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實現多元發(fā)展,塑造健康體魄,領悟體育文化的魅力,進而增強體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鐘瑜.小學多元化體育校本課程內容體系的建構[J].第二課堂(D),2021(11):71-72.
[2]王璐璐.讓舞龍舞獅在校園綻放光彩[J].中國學校體育,2021,40(7):31.
[3]張羽,梁崇根,寇章云.舞龍舞獅跑旱船民俗文化進校園[J].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20(12):49-50.
[4]沈曉明.文化軟實力視角下小學開設舞龍舞獅特色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傳播力研究,2020,4(11):165-166.
[5]王立科,喬治.文化自信背景下小學舞獅運動開展的探索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