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烀?/p>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清水鎮(zhèn)九年制學校,甘肅武威 733000)
課堂是由教師和學生一起組成的,在正式進行教學時教師與學生需要共同參與其中,師生互動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如何有效互動還需教師深入探究。一直以來,英語教學所涉及的內容都比較簡單,所使用的教學方式也較為傳統(tǒng),都是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回答問題。學生缺少自主思考的機會,無法在互動中獲得更多收獲。教師需要改變這一現狀,認識到此種教學法的價值,尋找正確與學生互動的方法,改善師生關系,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fā)展。
該教學法的基本理念是,打破固化的師生關系,讓教師與學生站到平等的位置,以溝通交流的方式完成課堂教學。當前以互動為主題的教學模式應用越來越廣泛,并與它的基本理念有著重要關系。新的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鼓勵教師在課堂中以輔導者角色出現。英語教師在利用此種教學法時需嚴格遵循了這一點,這使得英語課堂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同時也凸顯了互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首先,借助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可以最大限度地改變課堂氛圍,使學生獲得更多自主權。他們可以在學習中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教師探討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其次,在英語課堂中應用這一教學法時,可以加強教師對新的教育理念的了解,能夠讓他們在實踐中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提高專業(yè)能力[1]。最后,英語教師在應用互動教學法時,能夠在互動中改善與學生的關系,學生也會逐漸發(fā)現英語學科的趣味性,從而達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性格較為叛逆,但思維非?;钴S,相較小學而言,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各種能力也明顯得到了提高。所以,當學生最初進入初中融入新環(huán)境中時,他們會帶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待初中階段的不同課程時也會投以最大的熱情,愿意與教師互動。為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結合他們的群體特點,注重引導學生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使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但并不是所有教師都持有此種想法,還有一些教師習慣使用傳統(tǒng)方式教學,導致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學生難以從中體會到學習的趣味性,甚至還會影響他們對英語課程的看法。為了改變此種情況,教師需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積極轉變教學模式。
以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閱讀教學為例,對于大部分初中生來說,英語閱讀的難度并不大,只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單詞儲備,了解英語句子的基本結構,就能理解英語文本的內容,完成閱讀任務。但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閱讀并不是單純地讀,還需要學生從中提取英語知識,在翻譯過程中鍛煉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會一味地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忽視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缺少與學生間的互動。此種情況非常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教師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為了改變這一情況,教師需嘗試利用互動的方式開展教學,從選擇閱讀文本開始與學生進行交流,加強對他們的了解,并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選擇合適且有趣的閱讀文本。在實際布置閱讀任務時,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文本中尋找答案,并與教師進行互動。通過此種利用互動引導學生閱讀的方式開展教學,可以增加互動的趣味性,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他們會更愿意參與其中。另外,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會格外注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此時便可以嘗試通過不同的互動方式引導學生。首先,教師能夠結合閱讀文本中的內容設計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對話,這樣學生、教師都可以參與其中,能夠高效發(fā)揮互動教學的價值,推動學生能力發(fā)展。其次,教師還可以將互動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鼓勵他們主動與教師溝通,探討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在此種氛圍下,學生會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互動習慣,進而在英語課堂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互動教學法與單純的師生對話、交流存在較大差距。一般情況下,課堂教學是由教師主導完成的,大多數學生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tài)。初中英語教師想要改變這一情況,凸顯互動教學法的作用,就需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比如設置教學中所需的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互動機會[2]。教師需要根據英語教學中的知識點進行引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學會追問。但是,單純從教材中的知識點出發(fā)設計問題仍會導致課堂教學過于枯燥,難以發(fā)揮互動教學的價值。為此,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進行反思,減少對教材的依賴。尤其在互動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豐富互動內容,增加互動的趣味性,設計新穎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契機,給予學生更多地自主權。
首先,在設計問題時,教師可以立足教學內容,與學生溝通。在課堂中講解與“music”相關的內容時,教師會發(fā)現很多初中生比較喜歡英文音樂,并且愿意結合英語音樂的內容鍛煉自己的口語。針對此,教師可以設計以“music”為主題的交流會,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嘗試為學生推薦不同的音樂作品,了解初中生的喜好。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搜集資料,為學生準備一些英文音樂的音頻在課堂中播放。這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他們愿意與教師互動。比如在學生聆聽音樂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What kind of music is this music?”“Do you like this music too?”學生會嘗試用英語回答教師的問題,并在互動中鍛煉自己的口語,同時也會體會到英語的樂趣,愿意參與到課堂中來,為后續(xù)教學打好基礎。
教師與學生都是課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教育理念之下,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發(fā)生了改變。教育部門提倡教師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無論是教學還是互動,都應該以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標準。這就需要初中英語教師在利用互動教學法時,改變自己以往的教學理念,從初中生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教學設計,調整課堂教學格局。但如何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還需要教師深入探究。
初中階段的學生都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但直接在課堂中給予學生自主權,他們會出現學習目標不明確、因自制力差導致學習效果不佳的情況。對此,教師要為學生分組,讓他們可以邊學習邊交流,形成團結協作意識。這樣可以實現多樣化互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互動教學法的價值。在為學生分組時,教師要增加與學生間的互動,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能力,保證每個小組的學生都可以融合到一起,在合作、互動中完成學習任務。過于簡單的任務很難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教師要適當提高學習任務的難度,比如讓學生共同觀看英文電影,整理故事情節(jié)、闡述電影內核等。這樣每個小組的學生會在組長帶領下分工合作,積極參與其中。電影結束后,同組學生間會激烈討論,在互動中總結,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合作學習活動結束后,教師還要與學生互動溝通,了解每個小組最終的學習成果,并根據每個小組的表現給予不同程度的表揚。
互動教學能夠分成兩種不同的模式:其一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其二則為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第二種更符合當前的教育理念,在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人翁地位的同時,能夠讓學生獲得表達自身想法的機會。為此,教師應該將重心放在學生互動這一模式上,根據英語教學情況創(chuàng)造互動機會,推動學生能力發(fā)展。但如何創(chuàng)造互動機會,還需要教師繼續(xù)探尋。經過對初中生的了解,發(fā)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積極性,是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課堂中很難找到共同話題。為了改變此種情況,保證學生與學生可以有效互動,教師需要重視分層教學法在課堂中的應用。分層教學法不僅能夠提高教學針對性,還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劃分不同的層次。能力相似的學生聚集到一起時,他們的學習壓力會減少,共同語言會增多,同時他們還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學習知識[3]。此種情況非常有利于引導學生與學生互動。另外,教師為了進一步推動學生發(fā)展,還會組織學生開展跨層次互動。比如,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與學生能力弱的學生共同探究問題。此時學生之間會互相幫助,讓學習能力弱的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為其提供學習動力。即便教師不想組織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互幫互助的形式互動,也可以利用同層次學生的相似性引導他們自由對話,鍛煉口語能力。
在分層過程中,英語教師要尋找正確的層次劃分方式,可以先從大眾化角度對學生劃分層次,然后再結合學生平時在英語課堂中的表現以及他們的測試成績進行二次劃分。最后,教師再深入了解學生的個人能力以及他們的特長,對劃分結果進行細微調整,保證將學生合理地劃分為兩個層次。層次劃分結束后,教師便能因材施教,針對學生能力設計教學,促使他們能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有所收獲。另外,教師還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空間,讓他們可以在自主學習時互動,共同探究英語知識。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要提前做好教學計劃,結合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格局,先面向所有學生進行基礎知識教學,然后讓能力較弱的學生自主學習,邊互動、邊討論在課堂中的收獲。教師再對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拓展教學,提高所教內容的難度。此種方式很自然地將學生劃分成了兩部分,他們會自主與能力相似的學生進行互動。另外,教師要注重任務的布置方式,為能力較低的學生設計難度低的情境對話,盡量結合教材內容確定主題。為能力強的學生設計難度較高的情境對話,拓展他們的英語思維。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在鼓勵學生互動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推動教學高效開展。
網絡時代背景下,教育模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時需要注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初中英語教師在應用互動教學法時也不例外,應該尋找合適的機會,發(fā)現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間的聯系,找到合適的融合方法。互動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價值是提高教師專業(yè)能力,改變學生學習態(tài)度。為此,英語教師在課堂中要嘗試創(chuàng)新,重視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但傳統(tǒng)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并不能推動師生互動,為此教師要順應教育發(fā)展趨勢,加強對線上教學模式的了解,與學生進行線上互動[4]。而且線上互動模式不僅可以減少空間、時間限制,還能降低學生面對教師時的壓力,讓他們可以暢所欲言,從而提高互動效率。
首先,教師要與學校進行溝通,使其認識到構建線上互動平臺的重要性。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與互動平臺、資源共享平臺相關的實際教學案例,在與學校溝通時讓他們切實看到信息技術教學的發(fā)展趨勢。還要整理一些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案例,使他們認識到英語教學存在的不足,從而獲得學校領導的支持。
其次,在構建線上互動平臺時,學校需要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設計。除了要構建基礎互動平臺外,還要將互動平臺的網頁劃分成不同的部分。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自學資源”等多個模塊。這樣學生在家中自學時,便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點進不同的模塊。學生遇到較難的問題時,可以在師生互動模塊留言;在討論有趣的英語知識、英語問題時,可以在生生互動模塊留言;而自學時則可以在線上自主查詢資料。教師要定期瀏覽不同模塊,與學生互動的同時了解學生的交流內容,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提高教學質量。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與相關專家溝通,定期對平臺進行維護、檢測,保證線上互動平臺能夠隨時為教育活動提供幫助。
綜上所述,當前初中英語教育發(fā)展并不完善,其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組織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可以推動教學進一步發(fā)展。在互動時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會發(fā)生一定的改變,從而使其喜歡上英語;能夠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多樣化互動;能夠結合分層教學,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在課堂中有所收獲;還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線上教學的價值,推動英語教育發(fā)展。為此,廣大英語教師要將互動教學法重視起來,嘗試利用此種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