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軍 敖杰
摘 要: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是在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歷程中生成的精神品格。初心使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生成的思想內核,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生成的信仰基礎,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生成的實踐依據(jù)。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時代內涵可以界定為自覺把握歷史規(guī)律的內在依據(jù)、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內涵、善于總結歷史經(jīng)驗的品質內涵和勇于擔當使命重任的實踐內涵四個方面。新時代需要在順應歷史發(fā)展中發(fā)揚尊重歷史規(guī)律的科學精神、在為人民謀幸福中尊重人民的主體精神、在加強思想理論武裝中發(fā)揚清醒自覺的能動精神、在勇于承擔歷史重任中發(fā)揚勇毅前行的擔當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凝聚人民的思想共識,匯聚起勇毅前行的磅礴偉力。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生成邏輯;時代內涵;實踐進路
中圖分類號:D26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2-9684(2023)06-0001-07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要“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1]1-2。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激勵著全黨不斷拼搏進取,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不懈努力,是其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把握歷史規(guī)律、堅持人民至上、善于總結歷史經(jīng)驗、勇于擔當使命重任、勇于探索、主動作為的精神品格。深入研究和系統(tǒng)解讀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把握其生成邏輯、時代內涵與實踐進路,對于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更好地將其發(fā)揚光大、走好趕考路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文獻回顧與問題提出
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研究,是近兩年學界討論較為激烈的論題。學者們圍繞歷史主動精神的相關論域展開了深入探討。
其一,關于歷史主動精神生成邏輯的研究。孫沖亞等從理論邏輯的視角指出,唯物史觀基本原理是歷史主動精神孕育形成的理論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發(fā)揚歷史主動精神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方法論[2];張曉婧等從歷史邏輯的視角指出,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發(fā)軔于近代以來救亡圖存的不懈奮斗[3];李丹從實踐邏輯的視角指出,歷史主動精神產生、形成、發(fā)展、成熟于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中[4];徐佳輝從文化邏輯的視角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生成的獨特文化根脈[5]。
其二,關于歷史主動精神豐富內涵的研究。駱郁廷等從歷史主動精神的內容要素構成視角指出,歷史主動精神主要體現(xiàn)為中國共產黨敢于擔當?shù)臍v史先鋒精神、勇于探索的歷史自覺精神和善于實踐的歷史創(chuàng)造精神[6];駱丹等從唯物史觀視角指出,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內涵主要體現(xiàn)為高度的歷史自覺、堅定的歷史自信、偉大的歷史創(chuàng)造和強烈的歷史擔當[7];商愛玲等從歷史主動精神的哲學特征視角指出,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體現(xiàn)了黨的領導與人民主體地位的統(tǒng)一、歷史自覺與歷史擔當?shù)慕y(tǒng)一、順勢而為與奮發(fā)有為的統(tǒng)一[8]。
其三,關于歷史主動精神時代價值的研究。廖曉衡等從推進黨的建設的精神武器的視角指出,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精神武器,是深化自我革命、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精神動力,是在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過程中應對風險考驗的精神堡壘[9];張士海等從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精神支撐的視角指出,歷史主動精神是把中國共產黨鍛造成先鋒力量的精神武器、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動能、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撐、是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精神旗幟[10];代玉啟等從涵養(yǎng)新時代青年的精神動力的視角指出,歷史主動精神是引領青年自信自強的重要動力,也是破解青年發(fā)展難題的重要法寶[11]。
其四,關于歷史主動精神弘揚路徑的研究。陳芝宇從文化視角指出,發(fā)揮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對實踐的情感聚合力、精神引領力和開拓創(chuàng)新力,就是賡續(xù)“中華一體”的價值傳統(tǒng),有利于增強價值凝聚功能,續(xù)寫“民族同心”的精神族譜,發(fā)揮精神激勵功能,構建“多元協(xié)調”的立體格局,釋放整合創(chuàng)新活力[12];王志剛基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認為,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方位,矢志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責任,以守正創(chuàng)新的精神趕考新時代[13];許傳紅等從堅持和傳承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出發(fā),認為繼續(xù)弘揚歷史主動精神,要以堅定的人民立場為動力,以深厚的歷史智慧為前提,以強大的精神力量為關鍵,以學習精神譜系中先進的歷史經(jīng)驗為基礎[14]。
總體來看,學術界對歷史主動精神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學者們對歷史主動精神的內涵與本質進行了諸多探索,但尚未達成共識;對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歷史性研究闡釋較少,對于檔案史料的運用略顯不足;對具體實踐進路的研究成果相對不足?;诖?,本文從黨的百年奮斗實踐中深入考察其生成邏輯,梳理出歷史主動精神的時代內涵,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探究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實踐進路。具體來說,一是從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視角切入,在領導人民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偉大進程中深入挖掘其生成邏輯;二是在黨的百年奮斗實踐中從不同的維度詮釋歷史主動精神的時代內涵;三是從微觀層面的具體舉措探討踐行歷史主動精神的問題。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嶄新歷史方位上,踐行歷史主動精神不僅是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且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要求,更是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必然選擇。
二、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生成邏輯
歷史主動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進程中孕育的精神品格。歷史主動精神形成于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實踐,形成于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偉大指引,形成于黨領導人民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準確把握其生成邏輯是新時代新征程上大力弘揚歷史主動精神的前提條件,也是新時代走好趕考之路的必然要求。
(一)初心使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形成的思想內核
歷史主動精神形成于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實踐。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拼搏奮斗、實現(xiàn)共同理想的堅強動力,它勉勵和鞭策著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砥礪奮進、不斷前行。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xiàn),是我們黨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在不同歷史時期取得偉大勝利的根本保證。黨的初心使命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xiàn)。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堅持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必須始終堅守人民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保?5]63這一理念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使命的信仰與信念。黨的初心使命是黨的理想信念的生動表達。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時代進步的根本動力,人民有信仰,國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銘記“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16]71的誓言,始終秉承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并致力于為人民服務。黨的初心使命是黨的奮斗目標的生動詮釋。黨通過不斷地自我革命,堅定不移地承擔起歷史使命,永遠站在時代的最前沿,贏得了全體人民的支持,成功應對了各種挑戰(zhàn),發(fā)揮出了歷史主動精神的強大力量。
(二)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形成的信仰基礎
歷史主動精神形成于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偉大指引。中國共產黨旗幟鮮明地運用馬克思主義來觀察和分析中國現(xiàn)實問題,為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形成奠定了信仰基礎。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如此魅力,關鍵在于它獨特的科學性、革命性和實踐性。首先,馬克思主義能以其科學性闡明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必然性。馬克思主義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指出無產階級是推動人類解放、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產物,是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尋求解放道路的偉大轉折。在探索中國革命的漫長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展望和描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并最終取得了中國革命的成功,探索出中國式發(fā)展道路。其次,馬克思主義以其革命性深刻揭示了人的活動與歷史變革之間的關系。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同志曾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保?7]1516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進程中,中國無產階級的階級覺悟得到了極大提高,他們在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斗爭中,不斷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最終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最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生動體現(xiàn)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共產黨堅持在實踐中堅持和發(fā)展真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百年歷程”[15]19。可以說,“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1]16。
(三)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形成的實踐依據(jù)
歷史主動精神形成于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梢哉f,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主動作為、主動謀劃、不斷建功立業(yè)的歷史。以史為鑒,能開拓未來?;仡櫄v史,中國共產黨一直秉承的歷史主動精神在時代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黨以堅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無私的奉獻,把歷史主動精神貫徹到實處,把黨的事業(yè)推向新的高度。經(jīng)過中國共產黨的不懈努力,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國結束了被奴役和被侵略的屈辱歷史,使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為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和繁榮昌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深刻理解歷史規(guī)律,積極把握歷史主動,不斷適應新的發(fā)展要求,領導人民實現(xiàn)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隨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化,黨和國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然而,中國共產黨以其堅定的信念、不斷進取的精神,不斷提升執(zhí)政能力,推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使中國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讓中國人民享受到了更加美好的生活。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充分把握歷史機遇,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和歷史主動精神,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這一新的偉大工程。黨的百年奮斗歷史表明,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是在其勇?lián)鷼v史責任、主動作為、不斷建功立業(yè)的征程中孕育形成的,沒有黨的奮斗歷史就沒有歷史主動精神和品格。
三、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時代內涵
百余年來,黨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在時代前列,秉持歷史主動精神,承擔歷史責任,生動地詮釋了歷史主動精神的時代內涵。具體來說,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時代內涵主要包括內在依據(jù)、價值內涵、品質內涵與實踐內涵四個方面。
(一)認識內涵:自覺把握歷史規(guī)律
從認知維度看,自覺把握歷史規(guī)律是中國共產黨具有歷史主動精神的內在依據(j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進一步把握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歷史主動”[15]510,因為“對歷史進程的認識越全面,對歷史規(guī)律的把握越深刻,黨的歷史智慧越豐富,對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動”[15]545。唯物史觀強調,歷史的發(fā)展遵循著客觀規(guī)律,但人類作為主體,也應該積極參與其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從而獲得歷史的主動權。一百多年來,不論中國革命的發(fā)展歷程有多曲折,社會主義的建設進程有多艱辛,中國共產黨都始終帶領人民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并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共同理想,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脈搏,秉承“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理念,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擔當起引領中國走向人民幸福、民族獨立、社會和諧、國家富強的歷史使命。在復雜多變的歷史環(huán)境中,黨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自覺性,尤其是在重要歷史時期和關鍵歷史節(jié)點上,始終緊緊抓住時代的主題和主要矛盾,勇于接受挑戰(zhàn),勇于承擔風險,帶領人民推動歷史的發(fā)展。在這個充滿挑戰(zhàn)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應當具備更加敏銳的歷史認知,勇于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局勢,提升為人民服務的系統(tǒng)性、預測性和創(chuàng)新性,加快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
(二)價值內涵:堅持人民至上
從情感維度看,堅持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具有歷史主動精神的價值體現(xiàn)。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中國共產黨人一直以來的傳統(tǒng)。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必須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保?8]137近代以來,由于封建統(tǒng)治的腐敗及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人民長期處在一個極其艱難的環(huán)境中。毛澤東在黨的七大報告中深刻闡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強調共產黨人應當始終堅持以人民的利益為重。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并貫穿于黨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中。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無數(shù)共產黨人為拯救人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讓人民真正成為了國家的主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經(jīng)濟快速增長和社會持續(xù)穩(wěn)定“兩大奇跡”,中華民族實現(xiàn)了從貧窮到富裕的巨大轉變,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從貧困走向了小康。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大力實施惠民政策,努力讓每一位公民都能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2020年,中國打贏了脫貧攻堅戰(zhàn),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實現(xiàn)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偉大壯舉。無數(shù)的歷史奇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一直致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三)品質內涵:善于總結歷史經(jīng)驗
從意志維度看,善于總結歷史經(jīng)驗是中國共產黨具有歷史主動精神的品質表現(xiàn)。在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都善于從歷史中汲取經(jīng)驗與教訓,做到既汲取成功的經(jīng)驗,又認真反省失敗的教訓,以便更好地把握歷史的脈絡,克服眼前的重重困難。1945年、1981年和2021年三次重大歷史決議的形成,是黨善于總結歷史經(jīng)驗、把握歷史發(fā)展脈絡、掌握歷史主動權的生動體現(xiàn),這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有力支撐。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徹底糾正了黨內三次“左”傾錯誤路線,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正確路線,為中國共產黨人革命斗爭理想信念的確立提供了堅實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和進步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第二次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它為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提供了基本遵循,使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更加堅定地追求理想信念;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邁向新征程的重要里程碑,它全面概括了黨百年來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總結了黨百年來取得的歷史經(jīng)驗,為中國共產黨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中國共產黨是善于總結歷史經(jīng)驗的黨,正是通過總結歷史經(jīng)驗,我們黨正確認識了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規(guī)律,更好地理解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根據(jù)不同時期的國情制定出了具體的發(fā)展策略,走出了適合本國國情的發(fā)展道路。
(四)實踐內涵:勇于擔當使命重任
從行動維度看,勇于擔當使命重任是中國共產黨具有歷史主動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19]8。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以堅強的領導力量和自覺的歷史擔當,帶領中國人民克服重重困難,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鴉片戰(zhàn)爭以后,勇敢的中國人民進行各種嘗試試圖拯救國家于危亡之際。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救亡圖存運動雖然慷慨激昂,但由于其歷史局限性均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但卻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一個劃時代的重大事件。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既是中國共產黨砥礪奮進的歷史起點,也是中國社會發(fā)生滄桑巨變的歷史起點,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為世界謀大同,是中國共產黨百余年來一以貫之的追求。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所處的世界正在經(jīng)歷前所未有的巨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等勢力都在威脅著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為了應對這些挑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并以實際行動踐行“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深邃的歷史眼光和強烈的歷史擔當?!爸袊伯a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20]998回首百余年的奮斗歷程,我們黨帶領人民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而且深刻影響著世界格局和發(fā)展趨勢。歷史證明,只有勇于擔當使命重任,方可鑄就時代輝煌。
四、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實踐進路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歷經(jīng)百余年而風華正茂、飽經(jīng)滄桑而生生不息,關鍵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始終弘揚歷史主動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新的趕考路上,我們要始終堅持在順應歷史發(fā)展中發(fā)揚尊重歷史規(guī)律的科學精神、在為人民謀幸福中尊重人民的主體精神、在加強思想理論武裝中發(fā)揚清醒自覺的能動精神、在勇于承擔歷史重任中發(fā)揚勇毅前行的擔當精神。
(一)在順應歷史發(fā)展中發(fā)揚尊重歷史規(guī)律的科學精神
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積極把握歷史機遇,勇于迎接挑戰(zhàn),與全國各族人民攜手共進,贏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將來更應通過對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研究和探索,發(fā)揚尊重歷史規(guī)律的科學精神,并以此為基礎,科學地利用這些規(guī)律,以在未來取得更大進步,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強調,歷史發(fā)展有其規(guī)律,但人類也不應該完全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我們只有通過深入理解歷史的發(fā)展趨勢,緊跟時代的步伐,勇于擔當,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要通過深入研究歷史的脈絡,洞察其中的真諦,把握其發(fā)展趨勢,不斷提升我們工作的科學性和預測能力,以更好地服務社會。在順應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過程中,發(fā)揚尊重歷史規(guī)律的科學精神,抓住機遇,開拓未來,是我們黨的重要任務?!吨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強調,要以史為鑒,勇于擔當,勇于創(chuàng)新,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為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不懈奮斗。我們通過對歷史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當下的發(fā)展趨勢,“做到用歷史映照現(xiàn)實、遠觀未來,把握住歷史發(fā)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fā)有為,牢牢掌握歷史前進的主動權”[7]。
(二)在為人民謀幸福中尊重人民的主體精神
人民性是歷史主動精神的重要屬性,也是中國共產黨黨性的具體體現(xiàn)。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始終以實現(xiàn)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宗旨,以滿足人民的需要為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篇章,并在實踐的基礎上持續(xù)探索和創(chuàng)新。黨始終植根于最廣大人民之中,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立與人民的緊密聯(lián)系,并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堅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充分發(fā)揚人民的主體精神,和人民團結在一起。人民不僅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21]。若要真正理解歷史,就必須從人民出發(fā),意識到他們是決定歷史發(fā)展的關鍵力量。尊重人民的主體精神,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了人民,切實增進民生福祉。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讓現(xiàn)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22]503,這也是我們黨的一貫傳統(tǒng)。堅定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僅是我們黨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我們黨永恒的信仰,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上,發(fā)揚尊重人民的主體精神的生動詮釋和前提條件,就在于解決好民生問題,事做于實,事做于細,描繪好“幼有所育、學有所成、老有所依”的美好畫面,讓全體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共享幸福和榮光。
(三)在加強思想理論武裝中發(fā)揚清醒自覺的能動精神
毛澤東指出:“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23]404科學系統(tǒng)的理論研究能為發(fā)揚清醒自覺的能動精神提供理論支撐。習近平強調,堅定不移地擁護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抵御一切困難挑戰(zhàn)的堅強支柱。他多次以“總開關”“精神上的‘鈣”“練就金剛不壞之身”“革命理想高于天”等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生動地闡明堅定不移地踐行馬克思主義、堅定不移地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一方面,我們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心。只有真正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才能在行動上做到分清是非、明辨真?zhèn)?。鄧小平強調,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必須根據(jù)新的時代背景和任務,學習更多的新知識,以便更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黨員干部要善于將掌握的科學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認真調查、深入研究,通過保持理論上的清醒來督促自身自覺履行工作職責,做好行動自覺。另一方面,我們要善于主動學習。當前的重要任務是要激勵新時代青年以堅定的信念和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全身心投入到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中,建立起堅定的信念基礎,增強精神支撐,把握思想航向。堅定不移地踐行馬克思主義理論,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是當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基本要求和歷史使命。在加強思想理論武裝中發(fā)揚清醒自覺的能動精神需要我們矢志不渝地堅持“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自覺主動地將理論學習和政治覺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
(四)在勇于承擔歷史重任中發(fā)揚勇毅前行的擔當精神
中國共產黨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擔當精神和中華民族的擔當品格,在實踐中敢于擔當,是典型的使命型政黨。首先,中國共產黨要肩負起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使命。中國已經(jīng)進入新時代,要以“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為指引,以為國為民的斗爭理念、自信樂觀的斗爭態(tài)度、英勇堅定的斗爭意志[24]開展一系列偉大斗爭,以培育具有斗志、創(chuàng)造力、實干精神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次,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它基于中國國情,深刻洞察歷史規(guī)律,為我們提供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只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讓“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歷史主動精神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步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與擔當,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fā)揚勇毅前行的擔當精神,要始終銘記百年大黨的初心與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廣闊胸懷與責任擔當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五、結語
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中國共產黨充分發(fā)揮歷史主動精神,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了中國式現(xiàn)代化新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在新的趕考路上,中國共產黨只有繼續(xù)發(fā)揚歷史主動精神,才能在應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和歷史之變中掌握發(fā)展主動權,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與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yè)。
[責任編輯:李小燕]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孫沖亞,高福進.歷史主動精神:生成邏輯、認同功能與深化路徑[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23(3):42-51.
[3] 張曉婧,劉建軍.“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生成邏輯、科學內涵與弘揚路徑[J].新視野,2022(5):13-19.
[4] 李丹.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三重邏輯[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72-79.
[5] 徐佳輝.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形態(tài)結構、生成根基與實踐理路[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3(2):145-151.
[6] 駱郁廷,付玉璋.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三重內涵[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2(9):80-89.
[7] 駱丹,王永友.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豐富內涵、主要特征及弘揚路徑[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6):18-24.
[8] 商愛玲,程曉宇.準確把握歷史主動精神的生成邏輯、辯證品格、踐行路徑[J].黨建,2022(6):34-36.
[9] 廖曉衡,毛王芳.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生成邏輯、時代價值與實踐遵循[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14-26.
[10]張士海,安瑞龍.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科學內涵、價值意蘊與弘揚路徑[J].東岳論叢,2022(10):5-15.
[11]代玉啟,姚乃文.論新時代青年歷史主動精神的涵養(yǎng)[J].思想教育研究,2022(4):146-152.
[12]陳芝宇.準確把握歷史主動精神的文化基因、科學內涵和時代遵循——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J].理論建設,2022(4):34-42.
[13]王志剛.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內涵、結構和新時代彰顯[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79-90.
[14]許傳紅,張之航.在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弘揚歷史主動精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22):14-17.
[1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9]習近平.同舟共濟克時艱,命運與共創(chuàng)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上的視頻主旨演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0]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文獻選編: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新華出版社,2022.
[21]張曉婧.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的深刻內涵與時代價值[J].江蘇社會科學,2023(2):20-30.
[22]習近平.論把握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2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4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24]周偉東.論毛澤東斗爭精神的核心要義、生成邏輯與實踐要求[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23(2):1-9.
The Generation Logic,Era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Approach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Historical Initiative Spirit
ZHANG Si-jun,AO Ji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9,China)
Abstract:The great spirit of historical initiative is the spiritual character generated in the course of the strugg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The initial mission is the ideological core of the CPCs generation of historical initiative,Marxism is the faith foundation of the CPCs historical initiative,and the Partys century-long struggle is the vivid practice of the CPCs historical initiative spirit.The era connotation of the CPCs historical initiative spirit can be defined as four aspects:the inherent basis of consciously grasping the historical laws,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adhering to the people first,the quality connotation of being good at summing up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the practical connotation of having the courage to take on the mission and important task.In the new era,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arry forward the scientific spirit of respecting the laws of history while conforming to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respect the subject spirit of the people in seeking their happiness,carry forward the conscious and active spirit in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armament,and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forging ahead bravely in undertaking historical tasks so as to better build the ideological consensus of the people and gather together the mighty force of forging ahead bravely.
Key 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historical initiative spirit;generation logic;era connotation;promotion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