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邊疆高校大學生英語移動學習研究

      2024-01-01 04:39:50李學民朱洪斌
      成才之路 2023年35期
      關鍵詞:移動學習角色需求

      李學民 朱洪斌

      摘要:移動學習是在移動設備支持下實現(xiàn)的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學習活動。文章以語言習得相關理論為支撐,根據(jù)移動學習技術接受模型了解邊疆高校大學生的英語移動學習情況、學習需求、接受態(tài)度以及英語移動學習效果評價及普及度的影響因素。同時,借助以上研究結果,從教師方面、學生方面、軟件或平臺開發(fā)機構方面、教育出版機構方面探討提升英語移動學習效率的有效策略,以此推動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移動學習;需求;態(tài)度;評價;普及;資源;角色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5-0109-04

      基金項目:本文系天山英才第三層項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新疆高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英語移動學習研究”(編號:18YJC740155)、2019年第二批產(chǎn)學研項目“新疆醫(yī)科大學-新時期新疆高校ESP教師團隊混合式研修行動研究”(企業(yè)項目編號:ed8fe896-e6a8-460e-bcfc-b175490abc9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移動設備的大面積普及、數(shù)字化學習技術的大力推廣為移動學習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條件??梢哉f,移動學習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其是以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基礎,以移動設備為輔助而開展的突破時空限制的學習活動。各高校的學科教學工作也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關注移動技術輔助下的語言技能學習行為研究,積極引進新的教育技術,鼓勵教師大膽嘗試新型教育模式,以此培養(yǎng)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zhì)人才。目前,國內(nèi)英語移動學習研究已進入“理性階段”,本文從實用方面入手,以問卷形式了解邊疆高校大學生的英語移動學習情況,并在此基礎上探討相關方面的啟示[1]。

      本研究的對象為×省高等院校的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對于問卷中的量表部分,本研究做了可靠性分析,其中,克隆巴赫Alpha總值為0.99,大于0.9,可靠性較好,分項值也都大于0.9,可靠性也較好,說明量表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都較高。KMO取樣適切性量數(shù)為0.984,表明樣本大小符合要求,數(shù)據(jù)適合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檢驗的顯著水平值為0.000,達到P小于0.01的水平,說明原始變量間存在有意義的關系,量表數(shù)據(jù)適宜做因子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邊疆高校大學生英語移動學習的基本情況,邊疆高校大學生英語移動學習的需求分析,邊疆高校大學生英語移動學習的接受態(tài)度,邊疆高校大學生英語移動學習效果評價及普及度的影響因素。

      1.移動接觸度高,設備多智能,零散性明顯兼具計劃性

      每一批次中至少有79%的研究對象表示接觸過移動學習,且有英語移動學習經(jīng)歷。其中,學習英語起始時間為小學的研究對象對移動學習的熟悉度最高。學生所使用的移動設備智能化較高,且部分學生有兩種及以上的移動設備用于英語移動學習。從總體數(shù)據(jù)來看,每一批次的研究對象中有超過95%的學生以智能手機為主要使用的移動設備。其中,學習英語起始時間為大學的學生中選用智能手機的比例高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學者陳真真已捕捉到這一信息,且專門進行了基于智能手機的課堂教學和優(yōu)勢的研究[2]。

      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約45%的研究對象傾向于無計劃、零散地進行英語移動學習,約33%的研究對象雖有計劃,卻存在隨機發(fā)生英語移動學習行為的情況,這體現(xiàn)了移動學習的隨時性、碎片化特征。學習英語起始時間為中學的研究對象在英語移動學習上“未計劃”的比例逐年下降,研究對象的英語移動學習計劃性總體比例在平緩增加。而且,每周進行1次~ 3次英語移動學習的研究對象比例最高,不同英語學習背景的學習者沒有明顯差異。訪談發(fā)現(xiàn),學生進行英語移動學習的頻率與英語課程安排的頻次有一定關系。

      2.學習微型化、非正式化

      研究結果顯示,部分學生的英語移動學習時間在半小時以內(nèi),研究對象中表示“每次在英語移動學習時間方面‘不固定’”的總占比較高,這也體現(xiàn)了移動學習隨時、有彈性的特征。其中,學習英語起始時間為中學的研究對象的英語移動學習時間“不確定”的總比例,高于其他兩類英語學習背景的研究對象??傮w上,英語移動學習時長“不確定”的研究對象的比例逐年下降。訪談中,研究對象也表示,除了課程統(tǒng)一要求外,其余英語移動學習資源都以較小單位劃分,無須花費整塊或較長時間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另外,英語移動學習不受地點限制,宿舍、家庭是研究對象選擇比例較高的學習地點,圖書館因其網(wǎng)絡條件較好排在其后。這也體現(xiàn)了移動學習的非正式性,即學習者可根據(jù)學習需求選擇學習場所或時間。

      3.資源和方式多樣化

      學生接觸的英語移動學習資源既有學校英語課程平臺提供的,也有自行選擇的,50%以上的學生表示,自己接觸的資源兩者兼有,其中,學習英語起始時間為小學的研究對象在此方面的比例在各批次中是最高的。具體類型方面,研究對象中使用APP的占比最高,學習英語起始時間為小學的研究對象在此方面的特征最明顯,其次是微信公眾號,再次是英語電影,之后是英語短視頻、微信小程序、網(wǎng)站、英語節(jié)目、論壇等。

      數(shù)據(jù)顯示,學生的英語移動學習資源選擇渠道排在前三位的為“下載”“訪問”“挑選”,這也表明研究對象能主動獲取英語移動學習資源。其中,學習英語起始時間為小學的研究對象以“下載”的方式為主,學習英語起始時間為大學的研究對象傾向于“挑選感興趣的學”的方式。研究對象所選的資源中,總占比最高的是具有豐富、全面、更新快等特征的資源,其次是強調(diào)趣味性和有用性的資源,這也體現(xiàn)了“感知有用性”會影響研究對象對移動技術和資源的接受度[3]。

      4.需求多層面化

      在語言技能層面,總體占比最高的是對聽力練習方面的英語移動資源需求,除去工具類移動資源,緊隨其后的是進行口語訓練的資源需求,這也體現(xiàn)了學生對語言輸出資源的需求。排在第三位的是使用英語移動學習資源學習單詞,這也凸顯了移動學習碎片化的特征。在此方面,不同英語學習背景的研究對象沒有明顯差異,只是所占比例在批次之間稍有不同。這也與胡茶娟和沈春蕾(2015)的文獻梳理結果相符,其發(fā)現(xiàn)英語聽、說、詞匯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移動學習研究近年占比較高。

      數(shù)據(jù)顯示,通過英語類考試是學生進行英語移動學習的主要目的,且有些移動資源直接以考試類型命名,提供歷年真題解析和模擬題庫。此數(shù)據(jù)體現(xiàn)了移動技術感知實用性對移動資源接受和選擇的決定作用。排位有很大差異的是“為求職或將來的職業(yè)做準備”這一項,臨近畢業(yè)的研究對象把此項列在首位,而對低年級段的學習者來說,因“求職”而進行英語移動學習的需求并不強烈或明顯。

      5.技術引入接受度高

      在調(diào)查學生對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的接受度時,大多數(shù)研究對象表示非常支持和接受,持中立態(tài)度的占少數(shù)。其中,學習英語起始時間為小學的學生表示“比較支持”的占比較高,另外兩類研究對象表示“支持”的占93%以上。這與熊巧巧(2014)的研究結果一致,即大多數(shù)大學生對移動學習持肯定態(tài)度,認為移動學習模式有益于碎片時間的利用[4]。這也與尹娥皇(2019)對初中生的調(diào)查結果一致,即教師和學生對英語移動學習持支持的態(tài)度[5]。女生中表示“比較支持”的比例比男生要高出18%。調(diào)查對象中,有64.9%的研究對象支持移動輔助線下教學模式,不同英語學習背景的學習者沒有明顯差異,其中學習英語起始時間為小學的研究對象接受度最高,這表示開始學習英語的時間越早,對融入移動輔助的線下教學模式的支持度越高。移動輔助的英語課堂上使用最頻繁的功能為測試,其次是簽到、課堂互動和共享課程資料,不同英語學習背景的研究對象沒有明顯差異。課堂上,學生主要用移動設備查單詞、課程資料,做筆記,進行課堂討論和小組合作等。

      6.學習效果多因素化

      在移動輔助的英語教學中,教學設計、學習態(tài)度、課堂行為與學習效果有很高的相關性,且都是正影響,其Beta值顯示,課堂行為的影響程度最大。在評價教學設計、學習態(tài)度及課堂行為這三方面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時,性別方面沒有明顯差異,男女生都認為這三方面對自己的英語移動學習效果有影響,不同英語學習背景的研究對象也呈現(xiàn)趨于一致的評價。成績分析顯示,移動端形成性的評價測試成績與卷面成績呈正相關趨勢,說明學生階段性任務的完成度會在其期末終結性考試中有相應體現(xiàn)。

      學生對英語移動學習的滿意度很高,尤其是在“從豐富資源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nèi)容”和興趣的提高、個性化需求的滿足程度方面,評價更高,對積極性的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及效率、效果的提高方面也給予肯定。男生和女生對移動學習效果的評價趨于一致。訪談中,研究對象表示,英語移動學習雖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感知其作用。學生的效果評價也折射出其使用移動學習的促進因素,如果移動學習資源的效果極佳,學生就會持續(xù)使用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研究對象表示,自己挑選英語移動學習資源的因素之一為便捷性,即可隨時學隨時用。部分英語移動學習資源有翻譯功能,研究對象認為在完全理解意思的情況下進行學習,效果會更好。有的英語移動學習資源提供的視頻和圖片等多模態(tài)信息,也是促進學生學習普及的重要因素。

      1.教師方面

      (1)轉換角色。在英語移動學習背景下,為使技術輔助在教與學中發(fā)揮更大作用,高校教師要積極轉換自己的角色,從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搬運及傳授者”轉換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扶者”。移動學習的可能性也啟示廣大英語教師充分利用移動學習資源,一方面,讓學生自行利用移動端學習單詞、理解文本含義,另一方面,在課堂上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知識建構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對英語移動學習資源,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建議,如推薦歷屆學生評價較高且使用效果較好的英語移動學習資源,描述其特征和功能,列出其優(yōu)缺點,便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具體情況進行選擇。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出現(xiàn)困惑時,教師可借助移動端或以線下方式給予其及時、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引。

      (2)提升融通課堂教學與學生移動學習的掌控力。移動學習的隨時隨地性啟示教師在避免過于依賴或濫用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這項技術帶來的便利性,積極打通課堂講解與學生移動學習的雙向通道,以此提升課堂吸引力和授課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移動技術輔助的英語教學中,備課初期,教師可借助移動終端監(jiān)測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預估出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教學設計更有的放矢,教學活動安排更合理,“腳手架”作用更有針對性。教師也可通過移動端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及需求變化規(guī)律,以此調(diào)整課堂授課活動和課余布置的移動學習任務。授課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借助移動學習資源進行信息的匯集、整合、分享和討論,組織小組協(xié)作展示,積極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出量,同時促進師生、生生、學生與移動學習資源等層面的互動。教師也可利用英語移動學習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后鞏固,使學生的英語移動學習與課堂教學實現(xiàn)有機融合,但要把握好課余移動學習任務量的設計,做到“不超負荷又足量”。

      (3)提升終身學習能力。信息化時代對學科教學來說,既是沖擊也是挑戰(zhàn),移動學習啟示英語教師具備與時俱進的教學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吸引力和授課質(zhì)量。移動學習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學習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及內(nèi)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系統(tǒng)性指引,讓學生有步驟、有方向地總結各渠道的特點并加以利用。為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掌握新資源、新技術,助力學科教學改革。為持續(xù)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高??山M建校內(nèi)教學團隊或跨區(qū)域教學團隊,如虛擬教研室、云共同體等,建立學習交流平臺,讓教師定期進行總結和調(diào)試,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素養(yǎng),形成終身學習能力。

      2.學生方面

      (1)提升學習者的數(shù)字素養(yǎng)、學習自主性、學習專注力。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承認自己在移動學習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專注度不夠,自制力較差,很容易被微信、微博等彈出的信息打擾,不能保持學習持續(xù)性。這也啟示教師把提高學生的自制力和專注力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同時,學生需要科學的移動學習策略引導。雖然移動端有豐富的英語移動學習資源,但部分學生表示自己缺乏對這些資源進行篩選并高效利用的能力,需要數(shù)字素養(yǎng)提高方面的培訓和指導。

      (2)以興趣為引領,優(yōu)化學習方式。部分學生反映自己常利用手機聽英文歌曲或看英文電影、電視劇,卻不會利用同樣長度的時間進行英語移動學習。解決方法為促使學生優(yōu)化自己的學習方式,把英語學習與興趣結合起來。以聽英文歌曲為例,學生可將英文歌詞作為積累單詞以及糾正語音語調(diào)的載體。

      3.軟件或平臺開發(fā)機構方面

      根據(jù)語言習得相關理論,在需求方面,英語移動學習資源為學生的“可理解性輸入”提供了可能。換言之,在英語移動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找到既適合自己現(xiàn)有水平又能在此基礎上有一定提高和挑戰(zhàn)的“i+1”類資源,以此滿足個人的英語學習需求。所以,軟件和平臺開發(fā)商研發(fā)的軟件或資源應提供幫助學生評估自己現(xiàn)有水平的測評系統(tǒng),同時,將資源按照不同級別進行細化分層,提示學習者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逐級進行學習。

      另外,學生在借助英語移動學習平臺進行語言輸出時,通過評分系統(tǒng)、比對功能或交互功能,可發(fā)現(xiàn)自己在語言表達上的不足,進而進行調(diào)整和改進,達到語言能力提高的目標,這也是研究對象選擇具有輸出功能的移動學習資源的重要原因。因此,開發(fā)機構所研發(fā)的英語移動學習資源既要有便于學生查找和瀏覽的功能,也要有便于學生交流或輸出的平臺,以此促進學生的語言產(chǎn)出和語言能力的提高。英語移動學習界面要盡量做到“使用者—友好型”,簡易的操作界面便于學習者節(jié)省時間。開發(fā)商在依據(jù)學習者的需求和選擇傾向研發(fā)出更便捷、更有效的學習軟件的同時,還要最大限度避免現(xiàn)代科技的負面作用,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開發(fā)出綠色、健康、環(huán)保、有吸引力的軟件,方便學生快速找到“i+1”類資源,同時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語言輸出機會,即研發(fā)出具有時代特色、有一定超前性、能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學習需求的英語學習軟件。開發(fā)商應安排技術人員根據(jù)學習者的反饋,對軟件進行及時調(diào)整,并實施動態(tài)式監(jiān)管,形成持續(xù)更新和完善的循環(huán)體系,確保移動資源滿足學習者不同階段的學習需求。

      4.教育出版機構方面

      教育出版機構要不斷推出適合新時代大學生學習需求的教材及配套教學資源。以大學英語為例,教育出版機構要從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fā),推出與移動端教材相關的音視頻資料、自主學習詞匯的移動端資源,為學生的移動學習提供保障,為教學全過程服務。

      總之,本研究主要以學生學習英語的起始時間,也就是學生的英語學習背景為主要變量,今后可以把愉悅度等更多因素考慮進去,以提高研究的科學性、精準度。研究結果顯示,有些方面有顯著性差異,這些差異背后深層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分析。本研究還只對大學生的英語移動學習情況進行調(diào)查,教師所持有的態(tài)度是否會對學生的選擇傾向和學習效果有影響,將是未來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胡茶娟,沈春蕾.國內(nèi)移動英語學習研究的現(xiàn)狀分析與思考———基于國內(nèi)十年(2004-2014年)研究的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5(10):15-20+79.

      [2]陳真真.智能手機輔助外語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投入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9(03):49-54.

      [3]翁克山,吳京京.高職高專學生移動語言學習現(xiàn)狀調(diào)研[J].中國遠程教育,2020(10):67-75.

      [4]熊巧巧.大學生英語移動學習調(diào)查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 2014.

      [5]尹娥皇.初中生英語課外移動學習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9.

      Research on English Mobile Lear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Frontier Universities

      Li Xuemin, Zhu Hongbin

      (School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

      Abstract: Mobile learning is a learning activity that is supported by mobile devices and is not limited by time or location. The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theories related to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uses a mobile learning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o understand the English mobile learning situation, learning needs, acceptance attitud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glish mobil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and popularity among border university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glish mobile learning are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students, software or platform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and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 students’ core English competence.

      Key words: mobilelearning;requirements; attitude; evaluation; popularization;resources; role

      猜你喜歡
      移動學習角色需求
      “以學習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塊教學實踐
      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
      軟件導刊(2016年9期)2016-11-07 22:29:13
      從不同需求層面分析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發(fā)展與貧困
      人力資源開發(fā)與智力資本提升的關系探析
      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角色問題研究
      關于動畫人物角色設定中的服飾設計研究
      我國少兒圖書的供給與需求關系探究
      農(nóng)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的角色與使命
      基于云計算的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
      基于移動學習的自動問答系統(tǒng)設計
      屏山县| 铜梁县| 德安县| 岳阳县| 沙坪坝区| 南江县| 灵武市| 尼勒克县| 白沙| 维西| 伊金霍洛旗| 漳州市| 内黄县| 珠海市| 宁南县| 湄潭县| 双桥区| 仁怀市| 永丰县| 原阳县| 思南县| 绥化市| 北票市| 车致| 巴中市| 闻喜县| 房产| 团风县| 彭泽县| 吉隆县| 东莞市| 白山市| 周至县| 偃师市| 孝义市| 福泉市| 呼伦贝尔市| 西充县| 交城县| 仙桃市| 肥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