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華偉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統(tǒng)帥,是班級的靈魂,集多種職能于一身,我做過多年的班主任,深深體會到班主任能否在工作中發(fā)揮好多種職能,能否在創(chuàng)建優(yōu)良班集體方面發(fā)揮靈魂人物的作用,首先要貼近學生、了解學生,處理好師生關系,成為學生心目中的一個可親可信的人。
一、班主任應注意與學生心理的溝通
多問。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問,在組成一個新的班級時,應問問他們有什么新的打算;會不會適應新班級和新環(huán)境;學習上是否跟得上;以及他們的興趣與愛好等等,在與家長接觸中要經(jīng)常詢問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學習習慣、性格特點、家庭教育等,還要主動向原班主任、科任教師了解,以求更深入地掌握每位同學的思想動態(tài)和存在的問題,為順利地開展今后的工作做好準備。
巧談。和學生談話可以在正式場合,如課堂、辦公室,也可在非正式場合,如課間、操場、勞動場地,或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等。談話的關健是要選準交談的突破口,從學生最熟悉的、最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使他們解除顧慮,打開心扉,暢所欲言,從而更清楚地了解學生、貼近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
善觀。班主任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慧眼,不僅要善于觀察班集體的變化,更需要透進每個學生的細微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其思想本質(zhì),這樣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妥善處理,把工作做在前頭。
二、班主任應在行動上處理好師生關系
多鼓勵、少批評。對學生學習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應該及時指出,耐心地幫助他們,盡量避免在公開場合使用嚴厲的口吻,以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下課后,不要夾著課本就回辦會室,課余時間正是老師和學生平等、自由對話、增進了解和加深友誼的最好時間。、
堅持家訪。向家長了解和介紹學生情況時,要注意用詞,不要讓家長難堪,否則,家長就會責罰孩子,學生就會認為老師“告狀”。從而產(chǎn)生反感心理。有了這種感愛,學生就不再相信自己的老師,對這門學科就厭學,失去學習信心,更別談敞開心扉了。同時,要尊重學生家長,不可動不動就把他們“請”到辦公室談話。
要注意選拔好班干部,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要積極創(chuàng)造民主氣氛,不能把班級變成“一言堂”,更不可搞專制,要把學生之間的交往定格在共同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這個廣大框框中,在處理學生糾紛時,班主任必須本著公平和公正的原則行事,絕不可偏袒任何一方。
班主任要時時處處起著帶頭作用,如集體活動、公益勞動等,班主任應身體力行,絕不能光說不干、指手劃腳,這樣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我認為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應首先做到,只有這樣才有說服力。
班主任要用真誠的愛去溫暖學生的心,教師僅有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教學技能還不夠,還得有真誠的愛心,學生在家有父母,在??坷蠋?,當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煩惱或不快時,教師無微不至的關懷是至關重要的,在我的十幾年班主任生活中,類似的例子發(fā)生過很多,在此略舉兩例:如去年秋冬時節(jié),氣候十分反常,天氣時冷時熱,加上一年級的小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夜晚好掀被子,導致不少同學感冒生病,在家打針、吃藥,一連幾天治不好,為了不耽誤學習,一部分家長把他們放在學校邊治療、邊學習,這樣我一天要帶他們?nèi)ピ\所治療兩次,一天三頓還為他們倒開水服藥,還經(jīng)常用電話向他們家長匯報學生病情,直到他們病好為止。
還如,我班龔靜同學星期天在家一不小心,腳踩上了鐵釘,腳心被扎了一寸多深,不能走路。為了不耽誤學習,家長把他送到學校,我一天三頓為他搭飯,為他洗碗筷、為他擦洗傷口、為他敷藥、背他入廁、背他上床等這一切全包在我身上,但我毫無怨言,直到他腳好為止,孩子們嘴上什么也沒說,但從他們的眼神里、從他們行動上,我看出了感激,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最后,我認為班主任還應注意的是許諾過學生的事一定要兌現(xiàn),切不可失信于學生。只有如此,學生才會覺得自己班主任可親、可信、可敬。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向老師敞開情感的大門,師生關系才能積極健康的發(fā)展,教育教學等工作才能更好地有序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