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塊理論研究揭示了英語語言結(jié)構(gòu)的組塊現(xiàn)象,認知語言學研究證明詞塊具有擴大短時記憶、即時處理語言信息,從而提高口語輸出質(zhì)量的作用。本研究將詞塊應(yīng)用于初中英語口語教學,試圖培養(yǎng)初中學生在英語口語交際中運用詞塊的意識,探索詞塊如何和口語教學相結(jié)合。實踐證明,在語言結(jié)構(gòu)明確的前提下,詞塊可以輔助提高學生口語輸出能力。
關(guān)鍵詞:詞塊;初中英語;口語教學; 應(yīng)用研究
作者簡介:劉曉靜,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永寧縣三沙源上游學校。
《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秉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chuàng)新的學習理念,倡導學生圍繞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活已知,參與到語言學習和運用活動中。堅持學用結(jié)合,引導學生在應(yīng)用實踐類活動中內(nèi)化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加深理解并初步應(yīng)用。因此,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思,引導學生從靜態(tài)的理論學習轉(zhuǎn)向動態(tài)的自我構(gòu)建學習,是當代英語教師需深入探究的問題。“流暢準確的英語口語交際不僅能增強學生自身的興趣和主動性,還可以減少思維翻譯的中介過程,有助于英語思維方式的養(yǎng)成”。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主謂賓穩(wěn)定的情況下,詞塊的運用會幫助語言學生完成從簡單句到復雜句的自然過渡,幫助學生更地道的表達意思。筆者一直在探究如何用詞塊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探尋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在英語口語交際中運用詞塊的意識。本文作為階段性研究成果,與廣大同行分享。
一、詞塊概述
(一) 詞塊的概念
詞塊出自Michael Lewis在1993年出版的The Lexical Approach。Lewis認為,語言是由單個詞或多個詞的預(yù)制語塊組成的。詞塊是指出現(xiàn)頻率高,由連續(xù)或非連續(xù)的詞或其他元素構(gòu)成,作為整體被存儲或提取的詞語程式。基于英語學習的三要素——語音、語法、詞匯,筆者認為,詞塊就是由單個詞或多個詞組成的最小預(yù)制語塊,是搭建單獨詞的詞匯和完整句子之間的那座預(yù)制語塊橋梁,起著語言結(jié)構(gòu)要素和思維表達之間的語碼轉(zhuǎn)換器作用的預(yù)制語塊(如下圖1所示)。
(二) 詞塊的分類
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運用詞塊的意識時,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詞塊的分類。參照Lewis在The Lexical Approach中的分類標準,將詞塊劃分為四種類型:1.單字詞和多字詞(Words or Multi-word Items)。單字詞是詞塊中相對較小的指代單獨一個并具有完整意思的詞,如“Open! Certainly!”;多字詞指由幾個詞聚合表達一個意思,如“Turn right!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等。2.詞語搭配(Collocations)。通常指一些高頻出現(xiàn)的成對或成組出現(xiàn)的固定搭配,如“catch a cold”“make a mistake”。3.固定表達(Fixed Expressions)。詞匯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掌握慣用句型表達,而且將這種表達分為全固定表達(Fully Fixed Expressions)和半固定表達(Semi-Fixed Expressions),其中全固定又分為:社交(Social greetings)、禮貌用語(Politeness Phrases)、日常用語(Phrase Book Language)、習語(Idioms)。4.半固定表達(Semi-Fixed Expressions)較多出現(xiàn)于英語口語或者書面語中,如“It's adj. for sb. to do sth...”。
二、詞塊應(yīng)用于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意義
(一)借助穩(wěn)定的語言結(jié)構(gòu),運用詞塊提升口語表達力
句子結(jié)構(gòu)“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從句\狀語(時間狀語、地點狀語、目的狀語、方式狀語、伴隨狀語…)”每個部分都可以看作一個完整的詞塊。如果用A代表主語,B代表謂語,C代表賓語,D代表補語或定語或從句或狀語或副詞(以下均以A、B、C、D代表各部分),那么英語的句子結(jié)構(gòu)除了祈使句和一些特殊句式外,可以成為:A+B+C或A+B+C+D或A+D+B+C+D或A+B+C+D+D。如“I know that teacher.”(A+B+C); “I know that teacher in a red T-shirt.”(A+B+C+D)。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第一單元的新詞aloud、practice、pronunciation,如果將它們放入詞塊記憶,加工成read aloud、practice my pronunciation,提取加工好的詞塊造句“I practice my pronunciation by reading aloud every day.”, 嚴格遵循A+B+C+D的結(jié)構(gòu),這就大大簡化了習得詞匯的學習難度,而且運用自如。如果單獨詞已經(jīng)被加工成詞塊進行存儲的話,可使學生避免詞匯運用混淆的問題。
(二)借助穩(wěn)定的語言結(jié)構(gòu),運用詞塊提高英語口語的準確性
語言擁有交際功能,必須體現(xiàn)準確性。但這種準確性,恰恰是把學生堵在口語學習門外最大的障礙,因為學生不確定自己的語言輸出是否到位,即不確定D部分用得對不對。如果說英語句子結(jié)構(gòu)中的A+B+C是英語句子的骨骼的話,D部分一定是句子的皮肉或者外在裝飾。當學生能從最初的簡單句A+B+C開始著手,越用越自如的話,D部分的添加就會是水到渠成的。當學生可以自如調(diào)用所學知識完成語言的初步加工,并能同步輸出的話,語言的交際功能便發(fā)揮作用。同時,將單獨詞放入詞塊中連成多詞來記憶并使用,大大縮短從大腦中提取詞語的時間,降低語言表達難度,而且語言表達更地道、更純正。
(三)借助穩(wěn)定的語言結(jié)構(gòu),運用詞塊提升口語表達結(jié)構(gòu)意識
在主謂賓穩(wěn)定的前提下,學生用詞塊完成一個簡單句的口語表達,只需要三個詞塊就可以完成。再由A+B+C變成A+D+B+C+D 或A+B+C+D+D就自如很多,如“I love our school. ”轉(zhuǎn)變成“I, an experienced English teacher, love our school named Race To Top which was set up only six years ago. ”。如果學生對句子結(jié)構(gòu)非常熟悉,熟悉到可以隨意在主干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添磚加瓦的程度時,那就可以自如地表達。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結(jié)構(gòu)化表達的意識。
三、詞塊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案例
(一)課前結(jié)構(gòu)化單元整體教學內(nèi)容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1“How can you become good learners?”為例,本單元圍繞如何成為會學習的人展開探究,邏輯主線清晰:
Step 1. 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追問“ What other ways do you know?”以及“Why do you learn English in this way?”。
Step 2. What's your trouble in learning English?
追問“ How to solve them?”或者“Can you give some ad-vice?”。
Step 3.總結(jié)成功學習者所使用的共性方法。
(二)課中將詞塊融入課堂教學中
1.分享前置思考詞塊。課前整理課本中出現(xiàn)的詞塊,并以中文形式呈現(xiàn),用翻譯法引導并嘗試訓練學生即時抓取詞塊并翻譯成英文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將單獨詞融入多個詞的詞塊中,弱化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混淆的詞性、詞形,刻意練習學生的詞塊意識,如下所示:
2.呈現(xiàn)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聚焦:
● 功能及句型結(jié)構(gòu)方面運用半開放性詞塊,如:
How do you study/learn English?? I study/learn by doing sth .
Do you learn by studying with a group? Yes, I do. It helps my pronunciation.
● 詞匯方面,掌握教材所呈現(xiàn)的與學習主題相關(guān)的單詞和各種表達英語學習方法的短語詞塊,如read aloud、listen to tapes、work in a group。
● 語法方面,掌握用“by+動詞-ing形式”結(jié)構(gòu)來表達方式方法。
3.明確貫穿本節(jié)課的“一條線”:提出問題(How),挖掘自身問題(Why),給出建議(What)。
課前從課本中提煉一部分詞塊,以清晰的主線為依托,為學生提供基本詞塊,完成基礎(chǔ)口語表達。也可以在課上,加入學生在課堂生成的詞塊,為學生就一個話題進行口語表達提供支撐。沿著本節(jié)課清晰的邏輯主線,引導學生融入情境教學中,利用開放性和半開放性詞塊練習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
4.利用課本已有詞塊用口語回答“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參照圖3中的開放性或半開放性詞塊,給學生提供一條選擇并整合詞塊,用以表達自我思考的路徑。
學生回答如下:
S1: I learn English by asking my teacher for help.
S2: I learn English by talking with the foreigner.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詞塊和拓展詞塊用口語回答“What other ways do you know?”,教師適時補充并羅列在黑板上。學生回答如下:
S1: I often read English aloud in the morning .
S2: I always answer my teacher's questions in English.
討論“What's your trouble in learning English? ”。結(jié)合給出的詞塊和展示的詞塊骨架,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表達方式,讓自己的語言更豐富。
追問“Can you give him/her some advice? ”。此時,追問如何解決歡迎學生的各種回答方式,學生在不同的詞塊骨架中穿梭,自如地用詞塊表達自己的想法,增加語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
5.在學生熟練地將詞塊用于句子中后,繼續(xù)練習,借助以上問題串,當堂生成英語對話,促進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整個過程中,英語口語由易到難的梯度設(shè)置為學生鋪設(shè)了一條邏輯思維能力逐步提升的道路,在語言結(jié)構(gòu)穩(wěn)定的前提下,助力學生提升口語輸出的準確度、流暢度。利用開放性或半開放性詞塊,培養(yǎng)學生抓取支撐自己語言結(jié)構(gòu)的有效詞塊,準確地表達想要說的話。同時,清晰的語言框架也為學生表達其他觀點提供了可參考的句型,便于其準確地進行口語表達,最終形成自己的語言意識。
(三)課后反思
第一,口語練習的腳手架梯度適宜。詞塊先行,課上拓展,框架清晰,這些都為學生流暢的口語表達提供了支撐。開放性和半開放性詞塊助力學生用“摘果子”的方式隨時取用詞塊來支撐自己表達所思所想,同時借助所掌握的語言結(jié)構(gòu)達到口語表達準確、豐富的目的。
第二,詞匯、語法自然融入句子結(jié)構(gòu)中。詞塊助力學生完成了由單獨詞到多個詞的轉(zhuǎn)變過程,使學生聚焦多個詞的預(yù)制詞塊的取用,不糾結(jié)于單獨詞詞性、詞義、詞形的辨析,將以前多點思考的模式轉(zhuǎn)變成單點取用模式。
四、結(jié)語
實踐表明,筆者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使用詞塊的方式,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學生提供了一條有效的語言習得途徑,并且用詞塊教學的方式降低了學生的語言學習難度,讓學生真正能夠做到學以致用、有的可說,同時大幅提高口語輸出的準確度。但研究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利用詞塊進行口語教學的效度提取路徑受限。詞塊應(yīng)用于口語教學并不是熱門話題,所以可借鑒的成果有限。今后仍有很多方面有待論證與探究,如詞塊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jié)合的創(chuàng)新性案例已階段性提取,但如何使其具有普適性,仍需大量實踐,筆者會持續(xù)跟進。
參考文獻:
[1]Lewis M.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M]. Hove: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7.
[2]Linn M C, Eylon B S. Scienc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aking Advantage of Technology to Promote Knowledge Integration[M].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銀川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詞塊教學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課題編號:YJKG21-07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