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外”是我國古代的官職之一,最初指設于郎官的定員之外,全稱為“員外郎”。
隋朝于尚書省二十四司各置了一個“員外郎”,作為各司的次官;唐朝貞觀時期之前,“員外”指的是科舉考試的主考官;到了唐開元年間,皇帝李隆基覺得“員外”的官職太低,所以把主持科舉考試的官換成了禮部侍郎。
隨著歷史的變遷,到了明朝,“員外”便同科舉考試再無關系,“員外”成了一種對富有地主的稱呼。
小學閱讀指南·低年級版2024年3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xiàn)代工業(yè)經(jīng)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yè)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xiàn)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