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階段是個體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最易出現心理和行為問題的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生的健康成長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立德樹人是高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實現高中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本文通過分析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探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對立德樹人的作用,提出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的實踐舉措,以期為高中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立德樹人;作用;實踐
當前,社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飛快發(fā)展,科技不斷創(chuàng)新,經濟日新月異,社會變革加速,心理健康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之一。尤其是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國際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一項重要議題。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尤為突出。高中生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青春期過密交往困擾、親子關系緊張等問題,加上近幾年新冠疫情的影響,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心理不健康不僅會影響其學習成績,還可能會對其未來的生活造成重大威脅。心理健康教育逐漸成為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立德樹人作為當前教育的根本任務,將其貫穿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還能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本文從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出發(fā),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對立德樹人的作用,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旨在為高中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分析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日益復雜,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2023年2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fā)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青少年群體存在抑郁風險的占比約14.8%,其中,4.0%的青少年屬于重度抑郁風險群體,10.8%的青少年屬于輕度抑郁風險群體。相比于美國、日本和韓國,我國的高中生在情緒健康、自我評價、壓力感、人際支持四個維度上,呈現出了“四低”趨勢,高中女生比男生更焦慮、更抑郁、壓力更大、自我評價更低。由此可見,強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肩負著立德樹人、深化素質教育等特殊使命。然而,現今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高中心育教師需要上好心理健康課,做好心理咨詢,開展心理危機干預,但很多都是非專業(yè)、非專職的心育教師,甚至是為了應付檢查臨時聘請的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經驗參差不齊,這嚴重影響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其二,心理健康課時安排不合理。不同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課時沒有統一,有的學校每周每班開設一節(jié)心理課,有的學校兩周開設一節(jié)心理課,有的學校甚至一個月開設一節(jié)心理課……心理健康教育的課時完全是在擠、壓、湊,被搶占現象嚴重。其三,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心理健康課程沒有統編的教材,各學校使用的教材版本不一,心育好的高中可能有自編教材,心育差的高中可能沒有任何教材,教師上課自由發(fā)揮。在教學內容上,有的學校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缺乏團體活動教學、個性化教學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對立德樹人的作用
(一)夯實立德樹人的基礎
心理健康是落實立德樹人的前提條件。心理健康是指人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一個擁有健康心理的人,在應對生活壓力時更為積極,展現自己的才能時更為主動,學習與工作時也更加樂觀。相反,如果高中生的心理不健康,如出現嚴重的焦慮、抑郁、失眠、自卑、孤獨、嫉妒等癥狀,教師將無法在高中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而面對絕大多數沒有心理問題的高中生,也需要對其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及時的預防與身心維護,培養(yǎng)其自信、自尊、樂觀向上的積極品格。當高中生擁有了積極的品質,如陽光的心態(tài)、良好的人際關系、抵御挫折的能力,將有利于德育的實施。因此,心理健康是落實立德樹人的前提條件,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來維護和促進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將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夯實基礎。
(二)增強立德樹人的實施效果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內容包括:幫助高中生積極適應學習環(huán)境,發(fā)展高中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充分開發(fā)高中生的學習潛能,讓高中生在學習中確立自己的職業(yè)志向,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學會人際交往,建立積極的情感體驗,提高耐挫能力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導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這些內容與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一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增強了立德樹人的實施效果。
例如,由傅宏教授主編的教材《高中一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第七課的主題就是“了解人生價值觀”。通過博士夫婦擺攤賣章魚小丸子的故事,引發(fā)學生的自我思考,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游戲活動、自由分享等課堂活動,自然而然地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
然而,在立德樹人教育中,通常是通過案例呈現、理論灌輸、榜樣示范等形式,給高中生直接灌輸基本知識,按照國家及社會的道德標準來教育高中生,往往無法走進高中生的內心世界,難以引起其共鳴,最終導致德育的效果不盡如人意。而將德育的內容與高中心理健康課程深度融合,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學習,可以直接調動高中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強化德育的實施效果。
(三)促進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
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涵蓋了大量的心理學基本知識。教師如果能充分了解心理學基本知識,并善于運用其相關理論,就能促進高中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高中生的生理發(fā)育已接近成人,但心理發(fā)育仍不完善,表現出了閉鎖性、不平衡性、叛逆性等典型特征。從教師育人的角度看,教師如果能充分了解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將對高中生的不良行為進行深切思考,有利于師生積極共情,實施更多的關懷教育、情感教育,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生如果了解更多的心理學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降低不良行為發(fā)生的頻率。如,設計“認識自己”心理健康活動課,就是讓高中生充分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從了解自我到接納自我再到肯定自我,以此揚長避短,完善自我意識,實現樹人目標。根據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當低層次的需要滿足之后,人們會追求高層次的需要。學生可依據這一理論,在滿足低層次需要的前提下,確立合理的目標,努力奮斗,最終實現自我。
三、改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構建科學的心育課程體系
首先,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課程體系,真正地開足、開全心理健康課程,充分保證心理健康的授課時間,絕不能停留在形式主義上,如只體現在課程表上,不能以各種理由(學業(yè)考試壓力、時間緊張)少開或不開心理健康課程,讓心育課程落地;其次,教師要認真、系統地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將心育與德育深度融合,并依據不同地域、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特色課程,因材施教,積極引導學生了解自身心理特點,管理自我的情緒,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預防并及時解決心理困擾。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新興學科,需要構建系統的課程體系與科學的評價機制,學校可以從課程目標是否明確、課程內容是否適當、師生關系是否平等、活動安排是否合理、課堂氛圍是否輕松活躍等方面著手,建立特色課程長效評價機制,推廣學校心理健康課程。
(二)建設齊全的心理功能室
溫馨舒適的心理功能室益處很多,不僅能讓來訪的學生與咨詢師很快建立信任感,而且能讓來訪者放松心情,緩解壓力,合理宣泄情緒。學校應當建立齊全的心理功能室,如心理接待室、個體咨詢室、心理健康測試區(qū)、沙盤游戲室、放松室(音樂放松室、冥想放松室)、情緒宣泄室、團體活動室等。一方面,心理功能室可以為高中生提供個體心理咨詢,通過與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面對面交流,學生可以獲得情感支持,同時也能避免同一性混亂造成的認知失調,有利于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以及道德行為的形成。另一方面,心理功能室為心理教師開展室內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提供了保障。此外,心理教師還可以在心理功能室組織各類心理健康活動,如主題講座、座談會、心理劇表演等,積極組織學生討論,可以將立德樹人理念貫穿于心理活動的全過程,鼓勵學生積極分享心理體驗和成長過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在活動中不斷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落實立德樹人。
(三)提高心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心育教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引導者,承擔著心理健康教育中立德樹人的基本職責。教師要注重個人修養(yǎng)和師德建設,充分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然而,當下許多高中仍然沒有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兼職心育教師的專業(yè)不對口,專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高。因此,高中首先應當按要求配齊、配全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師;其次,要加強心育教師的教育培訓,為心育教師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鼓勵心育教師學習掌握更多的心理學基本知識,咨詢實操技能,不斷提高心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再者,建立督導制度,給來訪者提供心理咨詢也是心育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面對許多沒有辦法解決的個案,咨詢師需要及時進行督導;最后,心育教師需要不斷加強德育學習,在保證自我心理健康的前提下,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提高個人修養(yǎng),真正做到從自身開始立德樹人。
(四)建立協同育人機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對于高中生,家庭和社會需要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各方應“以學生為中心”,建立協同育人機制。在學校層面,要將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規(guī)范心理健康監(jiān)測,完善心理預警干預,建設心理人才隊伍,支持心理健康科研等;將學校心理健康工作與德育深度融合,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在家庭層面,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家長要與孩子多溝通交流,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引導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養(yǎng)其良好的道德品行。在社會層面,需要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護,構建美好的社會道德環(huán)境;利用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社交網站等,積極推送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
四、結語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一致。心理健康教育幫助高中生認識自己,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為立德樹人夯實基礎。本文提出的措施不僅能更好地立德樹人,更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學校、家庭、社會需要建立協同育人機制,并“以學生為中心”,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幫助高中生充分發(fā)展、完善自我意識,共同努力讓高中生成為健康有德的社會棟梁。
參考文獻
[1] 傅宏.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一年級)[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2] 傅小蘭,張侃.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21~2022)[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
[3]張平凡.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的路徑探索[J]. 課程教學研究,2019(8):93-96.
[4]舒曉春.春雨潤物,以德育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實現立德樹人[J]. 教育現代化,2018,5 (3):250-251.
[5]袁晶,董晶晶.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與評價[J]. 時代教育,2017(20):16.
[6]李慧生.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新探[J]. 課程·教材·教法,2006(7):65-68.
[7]文敏,李雪平. 課程建設的邏輯演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未來進階[J].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22,41(6):51-57.
[8]趙霞. 陷入“谷底”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基于中美日韓四國的比較[J].中國青年研究,2022(9):106-1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