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教育信息化趨勢和高校課堂教學改革背景,闡述了混合式教學在網球課程中的重要性和實施策略,從課程籌備、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三個方面探討了混合式教學在高校公共體育網球課程的應用研究。最后,提出要進行網球教學信息化改革、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以及完善高校網球設施建設等建議以更好地促進高校網球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高校公體網球;體育教學;網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4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in Public Sports Tennis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bstrac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e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background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laborate the importance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mixed teaching in tennis courses. It also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in public tennis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from three aspects: course preparation, course implementation, and course evaluation. Finally, it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form in tennis teaching,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and improvement of university tennis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teaching in university tennis courses.
Keywords: Mixed Teaching; Public Tennis in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引言
2022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積極發(fā)展“互聯(lián)網+教育”,加速推進教育信息化、數字化的轉型升級。同年8月,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發(fā)布《數字中國發(fā)展報告(2021年)》重點指出“互聯(lián)網+教育”的發(fā)展推動了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隨著慕課在線教學逐漸成為高等教育教學“新常態(tài)”,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高等教育業(yè)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目前公共體育網球課的教學還存在教學模式較為傳統(tǒng)、理論知識教導不足、交流較少以及最終評估體系較簡單等問題。因此,研究混合式教學在高校網球課程中的價值和實施策略,對改善高校網球課的現實教學效果和切實提升教學實效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作用。
1.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
在國內,有關混合教學模式的研究現狀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學效果、訓練與比賽以及教學改革研究等方面。肖爾盾(2017)研究發(fā)現混合式教學能夠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能效,提出了高校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模式設計方案[1]。莊巍等(2021)認為線上的體育可成教學能夠豐富新時代大學公共體育教學體系[2]。劉占魯等(2019)發(fā)現慕課使用分組競賽融入教學有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3]。郭曉珊、劉進英(2020)等人將訓練設計過程分為在線自主學習、集體訓練、訓練復盤3個階段[4]。王建明和陳仕品(2021)從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構建了基于線上課程和訓練制度的混合式教學-訓練模式[5]。郭建東(2020)從比賽主體、比賽方式和復盤分析出發(fā),構建網球競賽與高校高水平網球運動員的聯(lián)合培養(yǎng)方案[6]。馮曉英、王瑞雪(2019)等人認為高校網球教學改革需要院校、課程教學、俱樂部等三個層面實施聯(lián)動[7]。羅映紅(2018)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加強知識的遷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8]。陳劍波和祁順彬(2020)認為混合式教學有效地實現了學生碎片化、泛在化以及任務化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9]。戴顯巖等(2017)以高校為例分析了傳統(tǒng)排球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探究了基于MOOC的排球課程教學模式構建的途徑,闡述了基于MOOC的排球課程教學模式構建的意義[10]。
在國外,在網球教學方法研究方面,“彈性進度制”是美國教育學家哈里斯(Harris,W.T.)創(chuàng)立的,這就是分層教學的前身?!禖reation and Practice of Tennis Course in Universities》一文中(2015)把快易網球的教學理念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將快易網球教學法進行教學實驗來探究。一項“SPOC + 翻轉課堂”在網球課基礎知識的教學效果研究(2018)表明,這種形式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理論成績。
2.混合式教學理論概述
2.1混合式教學的定義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它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和在線學習相結合,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提高教學質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和網絡虛擬環(huán)境得以混合,師生之間的交流得以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同時集成了網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接受式學習和發(fā)現式學習等多種學習模式。
2.2混合式教學相較于傳統(tǒng)式教學的應用優(yōu)勢
混合式教學相較傳統(tǒng)式教學具有較多優(yōu)勢。首先,它結合了在線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點,增強師生互動,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和技術。同時,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在線上,學生可以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地點,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線下,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訓練和探索,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此外,混合式教學還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在線學習和線下實踐的安排,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
3.高校公共體育網球課程混合式教學的實施運用
隨著信息技術發(fā)展以及高校體育類教學深化改革,混合式教學已成為多數國內外高校采用的新型教學模式。作者根據《網球》教材及多年的網球教學經驗從課程設計、課程籌備、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四個方面構建了網球類課程混合教學設計模式,如圖1所示。
3.1課程籌備
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進行充分的預備工作,包括教案撰寫、拍攝腳本設計、視頻拍攝、課件制作、題庫建設以及網站建設。需要注意,網站建設方面,在線平臺上面需要有配套的電子課件以及題庫,題庫中的題目應該涵蓋所有的教學內容和知識點。
3.2課程實施
高校公共體育網球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結構結合了線上和線下教學的優(yōu)勢,旨在提高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體育的發(fā)展。
3.3.1線上教學
理論知識學習與檢測。從世界網球運動、中國網球運動的簡況出發(fā),上升到了解認識現代網球運動發(fā)展的趨勢,充分培養(yǎng)學生對網球運動原理、體育歷史的認知與理解能力,提升學生對中西方網球運動發(fā)展的比較能力。從唯物歷史觀的角度,幫學生建立起健康第一的觀念,認識到體育文化背后的價值。增強學生對網球運動規(guī)則的理解能力和對體育運動的自我保護能力,樹立運動安全觀、體育科學觀。在加強學生對網球運動規(guī)則的理解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正面價值觀,增強集體榮譽感,堅定強筋骨強意志,強化團隊合作能力,進而上升到健全人格發(fā)展,以不斷滿足自身對社會的適應程度,服務社會。
微視頻學習。網球教師通過微視頻詳細解釋在有限的課時內上無法講到的細節(jié),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深刻地理解網球知識與動作要領。普通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老師團隊和助教團隊的錄課視頻,并跟隨視頻進行練習和自測。高水平隊員則可以利用微課平臺自學如何實現訓練、教練、陪練、組織和裁判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規(guī)則和要領,而課上則是更多時間用于的實踐和與老師交流疑難點。
線上課程打卡。網球課程主要安排知識點的打卡,包括網球基本知識、規(guī)則、以及擊球發(fā)球比如切削球,高壓球,發(fā)球等技術要領。并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和心理素質,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參與網球鍛煉行為習慣、提高體育文化素養(yǎng)。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任務安排每節(jié)課學生的在線學習任務,明確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學生也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學習線上課程來提高學習效率。
線上交流與互評。教師在線上教學平臺創(chuàng)建討論區(qū),學生可以在討論區(qū)提問或者發(fā)言交流課程相關問題。通過線上平臺還可以實現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3.3.2線下教學
線下教學作為體育類課程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應著力突破單一式教學、被動式學習的模式,幫助學生掌握網球學習內容。線下教學部分主要包括閑暇時間訓練、隨堂測試、網球競賽、線下課程出勤等環(huán)節(jié)。
加入閑暇時間訓練環(huán)節(jié)。通過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訓練,培養(yǎng)學生對網球運動的濃厚興趣,提高其自主鍛煉意識和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課后訓練計劃或小組作業(yè),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網球的鍛煉。同時,閑暇時間訓練還有助于學生在課堂外鞏固所學技能,為課堂學習奠定基礎,使學生對于網球的學習更為全面和深入。
進行隨堂測試。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在每個階段結束后進行隨堂測試,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針對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當學生在展示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應進行深入講解,讓學生更加透徹地掌握相關知識。
組織網球競賽活動。通過參加網球競賽,學生可以將在課堂上學到的技能應用到實際比賽中,提高運動技能和戰(zhàn)術水平。同時,競賽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班級間的比賽或校際比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戰(zhàn)機會,促進其技能的提升。
強調線下課程出勤。要求學生按時到場參加線下課程,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加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還應注重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掌握課程內容。
3.3課程評價
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以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并重為原則,充分考慮線上線下學習情況。改變傳統(tǒng)教育中以教師為主體的終結性評價,擴展評價主體,重視評價過程,評價要點全覆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思辨和技術考核。高校網球課程融合混合式教學模式后,其評價評分構成,應當做到點線面兼顧,技術思維邏輯同時并舉。考核方式采取自評10%(慕課平臺任務點自測)、互評20%(組內助教打分)+ 師評50%(課中隨堂小測、期中與期末考試)+賽評20%(參賽成績折算評分)。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構建四個維度的考評體系,努力做到評價多元、體系科學、范圍全面。
最后,根據教學評價結果,對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教師可以通過分析評價結果,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并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和建議,不斷改進和完善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其更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特點。
4.推進策略
4.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網球教學信息化改革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教育理念,我們有必要對高校網球教學進行信息化改革。這一改革包含了許多方面,例如教學資源的信息化、教學管理的智能化、以及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首先,教學資源信息化。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大量的網球教學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建立起一個豐富、系統(tǒng)的網球教學資源庫。這個庫可以包含網球比賽視頻、頂尖選手的技術分析、經典戰(zhàn)術案例等多種內容。其次,教學管理的智能化。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例如校園網、移動APP、智能設備等,我們可以實現教學管理的智能化。最后,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信息時代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各種信息化手段,例如在線直播、虛擬現實、人工智能輔助等,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4.2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改進教學方法與策略
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是高校公共體育網球混合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通過科學的評估,才能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有效的反饋,以及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
混合式教學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評估,包括線上和線下的學習、小組討論、期中和期末考試等環(huán)節(jié)。線上學習評估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時間、互動次數、測試成績等方面,能夠客觀地反映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線下實踐評估可以觀察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實戰(zhàn)運用能力以及課堂參與度等,是檢驗學生技能掌握程度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小組討論評估可以衡量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和溝通交流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期中和期末考試評估則是對整個教學階段的效果進行總結和反饋,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完整的評估結果。為了保證評估結果的公正和客觀,評估體系需要建立明確的評估標準和流程,采用多樣化的評估方法,避免單一評價的局限性。
4.3加大網球設施建設力度,培養(yǎng)雄厚網球師資力量
加大對高校網球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為打造高校網球教學“金課”提供實踐基礎。一方面,建設標準化場地的同時,可以利用網球墻來彌補網球場地不足的問題。為學生課外練習網球提供了更多的場地。另一方面將短式網球引入高校網球教學,既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又能有效解決高校網球場地不足的問題。
相對于網球基礎設施建設的現有不足,網球師資力量的提升也迫在眉睫。尤其是教育部提出的要積極將建設“金課”貫徹到高校教學中,這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和標準。對此,為解決高校網球師資力量缺乏的問題,一方面高校需要引進高水平網球專業(yè)教師,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完善高校網球教師隊伍,提升整體教學水平和訓練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對高校網球教師的專業(yè)培訓,提升其在網球領域的專業(yè)性,豐富和完善網球技術及理論知識體系,優(yōu)化教學方法,革新教學理念,進而提升教學整體水平。
5.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混合式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在網球教學中發(fā)揮出重要作用。在設計這種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注意的是,教學目標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明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要素及關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改革,從而使混合式教學模式能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加大網球設施的建設力度以及以推動網球師資力量的發(fā)展,以推動公體網球課程混合式教學的更廣闊的范圍、更深入的程度發(fā)展。
參考文獻
肖爾盾.“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模式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17(10):123-129.
莊巍,樊蓮香,湯海燕等.新時代大學公共體育在線教學建設研究[J].體育學刊,2021,28(05):83-88.
劉占魯,馮嘉誠,余佳俊等.慕課融入運動教育模式課堂教學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9,39(04):110-112.
郭曉珊,劉進英.基于學習元平臺的高?;旌鲜綄W習模式設計與應用——以“教育資源開發(fā)理論與實踐”課程為例[J].重慶高教研究,2015,3(04):36-43.
王建明,陳仕品.基于線上課程和工作室制度的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8(03):107-114+139.
郭建東.混合式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成人教育,2020,40(12):19-25.
馮曉英,王瑞雪,吳怡君.國內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狀述評——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分析框架[J].遠程教育雜志,2018,36(03):13-24.
羅映紅.高?;旌鲜浇虒W模式構建與實踐探索[J].高教探索,2019(12):48-55.
陳劍波,祁順彬.基于云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與研究[J].職業(yè)技術,2020,19(02):64-68.DOI:10.19552/j.cnki.issn1672-0601.2020.02.015.
戴顯巖,李大威,李尚濱.基于MOOC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構建研究——以排球課程教學為例[J].成人教育,2017,37(07):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