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底斯
- 西藏岡底斯南緣班則石英二長閃長巖鋯石U-Pb 年齡、 Lu-Hf 同位素組成及其地質意義
拉薩地塊又稱為岡底斯帶, 是一條近東西向延伸的構造—巖漿巖帶, 常被看作是新特提斯洋盆向北俯沖消減以及印度—歐亞板塊碰撞的產(chǎn)物, 保存有大量地質演化記錄, 是研究大陸動力學的理想場所, 長期以來備受地學界的關注[1-10]。 以班公湖—怒江縫合帶、 獅泉河—納木錯混雜巖、 洛巴堆—米拉山斷裂帶以及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為界, 可將岡底斯帶大致分為3 個亞帶(圖1a): 北岡底斯、 中岡底斯和南岡底斯。 其中, 南岡底斯即為傳統(tǒng)的“岡底斯”, 發(fā)育大面積的復式巖基
河北地質大學學報 2022年6期2022-11-29
- 西藏岡底斯成礦帶成礦規(guī)律*
100037)岡底斯成礦帶北以措勤—嘉黎—仲沙斷裂為界,南以達吉翁—彭錯林—朗縣斷裂為界,面積約21萬km2(徐志剛等,2008),可進一步劃分為念青唐古拉成礦亞帶、南岡底斯成礦亞帶、拉達克—阿爾依拉山成礦亞帶和墨脫—洛希特山成礦亞帶(圖1a、b)。1979 年,全國開展第一輪固體礦產(chǎn)成礦遠景區(qū)劃工作,劃定21 個重要成礦區(qū)帶,其中的第18 號——藏南(即雅魯藏布江)銅、金、鉻成礦帶落在當前的岡底斯成礦帶范圍內,作為西藏開展“新一輪固體礦產(chǎn)普查工作”(“七
礦床地質 2022年5期2022-11-15
- 西藏則不嚇鉛鋅礦床硫、鉛同位素組成及對成礦物質來源的指示
所[4]。西藏岡底斯銅鉬鉛鋅成礦帶位于雅魯藏布結合帶北側的岡底斯火山-巖漿弧內,近20年在該帶內已成功發(fā)現(xiàn)驅龍、甲瑪、雄村、邦鋪、亞貴拉、蒙亞阿、納如松多、龍瑪拉等大型—超大型礦床[5-12],顯示岡底斯是一條資源潛力巨大的銅多金屬礦帶,是青藏高原巨型成礦省的重要組成部分。則不嚇鉛鋅礦床位于岡底斯成礦帶北緣西部,是一個近年來新發(fā)現(xiàn)的具有較好找礦前景的礦床,目前對該礦床僅有少量的研究報道[13],認為其屬熱液脈型鉛鋅礦。本文基于詳細的野外地質調查工作,通過對
現(xiàn)代地質 2022年4期2022-08-30
- 岡底斯斑巖銅礦帶東段早中新世剝蝕作用及對漸新世—中新世斑巖礦床時空分布的影響
具有重要意義。岡底斯漸新世—中新世斑巖銅成礦帶是特提斯成礦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2個超大型礦床(驅龍和甲瑪),5個大型礦床(朱諾、廳宮、邦鋪、崗講和南木)及為數(shù)眾多的中、小型礦床。根據(jù)成礦時代和類型不同,成礦帶分為南和北2個亞帶:南帶以斑巖-矽卡巖型銅-鎢-鉬成礦為主,成礦時代為~30 Ma;北帶以斑巖-矽卡巖型銅-鉬和銅±鉬±鉛±鋅為主,成礦時代為21~13 Ma(Yang et al.,2016)。根據(jù)成礦巖體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Yang et
西北地質 2022年3期2022-08-29
- 藏南岡底斯巖漿帶研究進展與展望
如安第斯弧),岡底斯島弧帶是了解新特提斯洋俯沖,大陸生長、再造和后期碰撞造山最為理想的天然場所(圖1)。因此,對岡底斯島弧帶持續(xù)和深入的研究必將推進青藏高原地質學整體上的研究水平。印度—亞洲大陸的碰撞是地球上新生代早期最為壯觀的地質事件(許志琴等,2007),兩大陸的碰撞形成了現(xiàn)今地球上最高、最厚和最新的高原—青藏高原(Kapp and DeCelles,2019)。青藏高原也被稱之為世界“第三極”,她的形成與演化一直是地學界研究的熱點,雖已持續(xù)百余年,然
高校地質學報 2022年1期2022-04-13
- 岡底斯陸殼屬性與顯生宙生長演化
對青藏高原南部岡底斯地區(qū)林子宗群帕那組安山質火山巖研究發(fā)現(xiàn), 這些巨厚的火山巖表現(xiàn)出與全陸殼相似的主量、微量元素成分特征, 考慮到同碰撞階段更有利于陸殼保存等因素, 陸陸碰撞帶被認為是地殼凈生長最重要的場所(Niu et al., 2013; Zhu et al., 2015; Yan et al., 2019)。這些研究和觀點極大地促進了板塊構造運動背景下陸殼生長與演化的激烈思辨與討論(Cawood, 2013; Moyen, 2017)。位于青藏高原拉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22年6期2022-02-07
- 西藏岡底斯成礦帶西段魯爾瑪晚三疊世斑巖型銅(金)礦點的發(fā)現(xiàn)及意義
,2019)、岡底斯斑巖銅礦帶(李光明等,2004;楊志明等,2004;楊志明等,2008;侯增謙,2010;Wang et al.,2017;Wang et al.,2018)和玉龍斑巖銅礦帶(唐菊興等,2006;林彬等,2017)。岡底斯斑巖銅礦帶東起工布江達縣沙讓銅礦,西至昂仁縣朱諾銅礦,東西跨度超過550km(圖1b),集中了驅龍、甲瑪、廳宮、雄村和朱諾等超大型斑巖銅礦床(Wang et al.,2015;Wang et al.,2016;Qu e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21年4期2022-01-12
- 西藏甲瑪?shù)V床中高硫化脈的發(fā)現(xiàn)與意義
以中新世為主的岡底斯斑巖成礦帶(如甲瑪、驅龍等礦床)與安第斯成礦帶及特提斯西段成礦地質背景相似,卻未見與斑巖礦床相關的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的報道。一般認為青藏高原的抬升剝蝕可能導致了岡底斯成礦帶上的淺部低溫熱液礦床已經(jīng)被剝蝕。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生鄭石基,在導師鐘宏研究員的指導下,通過對岡底斯東段的甲瑪斑巖-矽卡巖礦床詳細的野外考察與室內礦物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了高硫型塊狀硫化物脈的存在,從而證實了岡底斯成礦帶有與斑巖相關的
礦產(chǎn)勘查 2021年4期2021-12-23
- 岡底斯巖漿弧東段沉積巖的晚白堊世變質作用及其構造意義*
拉薩地體南部的岡底斯巖漿弧形成于中生代新特提斯洋北向俯沖過程中,疊加了新生代的碰撞造山作用(莫宣學等,2005,2007;莫宣學和潘桂棠,2006;趙志丹等,2006;Wuetal.,2007,2010;Moetal.,2008;Guoetal.,2013;Liuetal.,2014;Panetal.,2016;Zhuetal.,2018)。因此,岡底斯巖漿弧是研究弧巖漿作用、大陸地殼生長與再造的天然實驗室。由于新生代晚期的大規(guī)模抬升和強烈剝蝕作用,在岡底
巖石學報 2021年11期2021-11-29
- 西藏幫浦多金屬礦床二長花崗斑巖以及閃長巖常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礦床關系密切。岡底斯斑巖銅礦帶內成礦斑巖SiO2含量為67.02%~79.96%,平均值為69.96%,Al2O3含量為12.09%~16.34%,平均值為14.25%,(K2O+Na2O)含量范圍為6.48%~10.11%,平均值為8.10%,將岡底斯帶成礦斑巖巖石化學特征與其它相關巖石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世界和中國花崗巖,岡底斯成礦斑巖具有富堿高鉀過鋁的特征,主要以K2O、CaO、TiO2富而FeO、MnO貧為特征,由幫浦-驅龍-沖江-朱諾,由東向西
世界有色金屬 2021年10期2021-10-30
- 岡底斯成礦帶林周縣程巴矽卡巖銅多金屬礦床特征:對藏南區(qū)域古新世銅礦床的找礦啟示*
研究表明,西藏岡底斯成礦帶主要發(fā)育3 期金屬礦床(圖 1)(Mao et al., 2014; Hou et al.,2015; Tang et al., 2021),分別為侏羅紀(173~160 Ma)斑巖銅金礦床、古新世—始新世(65~50 Ma)斑巖鉬礦床+矽卡巖鐵銅礦床+矽卡巖-淺成低溫熱液鉛鋅礦床、中新世(26~12 Ma)斑巖-矽卡巖銅鉬礦床+鉬銅礦床,其中,古新世—始新世礦床貧銅的特征不同于第一和三期礦床,該期有關斑巖-矽卡巖銅礦的資料很少,
礦床地質 2021年3期2021-07-13
- 西藏許如錯地區(qū)潔居納卓組碎屑鋯石U-Pb 年齡及其地質意義
高原內部特別是岡底斯地區(qū)的研究相對較少。 漸新世以來,岡底斯地塊整體處于隆升剝蝕過程中,中新世之后更是僅存措勤、改則、南木林、申扎等殘留盆地還在接受沉積[11],目前保留下來的沉積記錄較少。最新的1∶5 萬區(qū)域地質調查在西藏許如錯地區(qū)新識別出的上新統(tǒng)潔居納卓組,可能保存了岡底斯地區(qū)高原隆升和盆地演化的重要信息。 但目前對該套巖石的認識較少,有必要對其地層時代進行限定,對其沉積特征和物源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探討盆地形成演化和高原隆升過程。碎屑鋯石因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21年1期2021-04-01
- 藏南岡底斯巖基東段石炭紀巖漿作用記錄*
質事件的記錄。岡底斯巖基位于拉薩地塊的南部,其花崗質巖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時代和地球化學特征(Sch?reretal., 1984; Le Fort, 1988; Moetal., 2007; Chungetal., 2003; Houetal., 2004; Zhuetal., 2011; Zhangetal., 2012),記錄和保存了早古生代至新生代的構造演化-巖漿作用過程。但是對于岡底斯巖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生代-新生代的巖漿作用,而晚古生代巖漿活動的
巖石學報 2020年10期2020-11-27
- 世界屋脊上的巨型礦藏
對象。我國西藏岡底斯地區(qū)是我國最重要的銅成礦帶之一。近日,北京大學唐銘研究員等以1500千米長的岡底斯帶為例,發(fā)現(xiàn)近2億年來巖漿巖中磷灰石的硫含量具有規(guī)律性變化,在大約3000萬年前出現(xiàn)顯著增加,這對應于印度-歐亞大陸碰撞后地殼厚度的快速增加。結合全巖Dy/Yb比值,提出增厚地殼深部巖漿源區(qū)殘留的石榴石對巖漿硫的氧化還原狀態(tài)起到一級控制作用。這樣現(xiàn)象不僅可以解釋西藏岡底斯成礦帶,也有望推廣到世界范圍其他巨型斑巖銅礦帶,如南美安第斯帶。相關成果在Scienc
遼寧自然資源 2020年9期2020-11-06
- 西藏南部侏羅紀—古近紀砂巖重礦物分析:探討巖漿弧與大陸地塊物源差異性
——亞洲大陸的岡底斯弧或印度大陸地塊(如Hu et al., 2010, 2012, 2016; Wang et al., 2011; An et al., 2014; DeCelles et al., 2014),因此是研究巖漿弧與大陸地塊來源的古代砂巖重礦物組成的絕佳場所。本文對西藏日喀則弧前盆地與特提斯喜馬侏羅紀—古近紀16件砂巖進行定量重礦物分析,試圖探討巖漿弧與大陸地塊來源的古代砂巖重礦物組成特征。1 地質背景1.1 地質概況從北向南,青藏高原南
高校地質學報 2020年5期2020-10-28
- 岡底斯巖漿弧東端泥質巖的變質作用及構造意義*
青藏高原南部的岡底斯巖漿弧形成在中生代新特提斯洋北向俯沖導致的安第斯型造山作用和新生代印度與歐亞大陸碰撞導致的喜馬拉雅型造山過程中,是典型的復合型大陸巖漿弧(圖1;Yin and Harrison,2000)。前人已經(jīng)對岡底斯弧大面積出露的中-新生代巖漿巖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在巖漿作用和構造演化上取得了大量進展(莫宣學等,2003,2005;Chungetal.,2005,2009;張宏飛等,2007;Houetal.,2004,2012;Nomadeeta
巖石學報 2020年9期2020-10-24
- 西藏澤當?shù)V田帕南鉬礦床二長花崗巖*鋯石U-Pb年齡及意義
大的巖漿帶——岡底斯巖漿帶,由北向南可分為北岡底斯(NG)、中岡底斯(MG)、岡底斯弧背斷隆帶(GRUB)和南岡底斯(SG)[1-2]等四個亞帶(如圖1-a所示)。而南岡底斯是狹義的岡底斯帶,占岡底斯帶花崗巖總面積的80%以上,是廣義岡底斯帶主體。岡底斯巖漿巖根據(jù)巖漿巖形成時代大致被分為4個階段:205~152Ma,109~80Ma,65~41Ma,33~13Ma[3-4]。位于岡底斯巖漿帶的岡底斯成礦帶是我國最為重要的銅多金屬成礦帶之一,其中岡底斯成礦帶
甘肅科技 2020年14期2020-09-30
- 西藏春哲地區(qū)古新統(tǒng)典中組火山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構造響應
610059)岡底斯構造巖漿帶位于歐亞板塊南緣,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內廣泛分布中生代-新生代巖漿巖,記錄了古、新特提斯洋俯沖和印度-歐亞大陸碰撞造山過程的重要地質信息[1-7]。有眾多學者對岡底斯巖漿帶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特別是從中三疊世到中新世,岡底斯巖漿帶發(fā)生一系列強烈的火山-巖漿活動,形成了大面積的花崗巖基和廣泛分布的林子宗群火山巖系[8-12]。林子宗群火山巖東起拉薩地區(qū),西至獅泉河地區(qū),東西長約1 200 km,南北寬約100 km,整體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4期2020-07-28
- 2016年岡底斯山冰川矢量數(shù)據(jù)集
10-11]。岡底斯山作為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分界線的一部分,也是青藏高原南北重要的地理界線,亦是高原外流水系與內流水系的重要分水嶺[12]。因此,認清其岡底斯山冰川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基于修訂后的中國第一、二次冰川編目數(shù)據(jù)和2015-2016年Landsat OLI遙感影像提取2016年岡底斯山冰川矢量數(shù)據(jù)集,可作為岡底斯山冰川變化的基礎數(shù)據(jù),從而為認識該區(qū)域冰川水資源變化及其冰凍圈災害演化趨勢提供科學依據(jù)。1 數(shù)據(jù)采集和處理方法1
中國科學數(shù)據(jù)(中英文網(wǎng)絡版) 2020年1期2020-06-22
- 西藏岡底斯帶東段強母錯噶石英二長巖鋯石U-Pb年齡、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
拉薩地體南緣的岡底斯巖漿帶常常被認為與新特提斯洋盆北向俯沖、印度-亞洲板塊發(fā)生陸陸碰撞和拉薩地體的形成呈正相關[1]。花崗巖類作為學者們研究岡底斯帶構造-巖漿演化的重要對象,也是岡底斯帶巖漿巖組合中最為主要巖石的類型[2]。前人對于岡底斯帶始新世花崗巖類的巖石成因等關鍵問題一直爭論較大[3]。其中主要有以下觀點:①因新特提斯洋板片的持續(xù)俯沖產(chǎn)生了這一時期廣泛分布的具有島弧花崗巖特征的花崗巖[4];②印度-歐亞大陸發(fā)生陸陸碰撞時產(chǎn)生出極大阻力,影響了新特提斯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0年11期2020-06-04
- 藏南南木林縣多角花崗閃長巖鋯石U-Pb定年及其地質意義
李自安摘要:岡底斯帶巖漿巖作為地球深部的“探針”,記錄了從新特提斯洋俯沖到印度—歐亞板塊碰撞整個過程的信息,因此研究這些巖漿巖對幫助我們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與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位于岡底斯中段的南木林縣多角花崗閃長巖,前人對其年代學研究差距較大,從34.6Ma(K-Ar法)到18Ma(鋯石全溶U-Pb定年法),因此本文利用SHRIMP對這一花崗閃長巖的鋯石開展原位定年,獲得其侵位結晶年齡為49.0Ma,屬于同碰撞期巖漿巖。同時,結合前人報道的約50Ma的板片
西部資源 2020年6期2020-03-01
- 魯爾瑪斑巖型銅礦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淺析
要:目前發(fā)現(xiàn)岡底斯成礦帶的斑巖型銅礦床主要集中在岡底斯東段,那么與岡底斯東段相同構造演化的西段(朱諾以西的廣大地區(qū))地區(qū)是或否還存在斑巖型銅礦床。相對于研究程度較高的岡底斯東段,岡底斯西段的地質工作程度明顯滯后,研究進展緩慢。近年來,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岡底斯-喜馬拉雅銅礦資源基地調查二級項目在岡底斯西段的措勤縣打加錯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具有斑巖型銅礦特征的魯爾瑪銅礦床,初步研究發(fā)現(xiàn)其成礦斑巖為具有堿性鉀玄巖和高分異I型花崗巖特征,斑巖體年齡為晚三疊世:
科學與財富 2019年15期2019-10-21
- 岡底斯帶加杜早白堊世花崗閃長巖LA-ICP-MS鋯石U-Pb測年、地球化學及地質意義
有關。關鍵詞:岡底斯;早白堊世;花崗閃長巖;LA-ICP-MS鋯石U-Pb測年;地球化學青藏高原中南部近EW向展布的岡底斯巨型構造-巖漿帶夾持于印度河-雅魯藏布縫合帶(IYZSZ)與班公湖-怒江縫合帶(BNSZ)之間(圖1-a),帶內巖漿活動主要集中在早白堊世和新近紀[1-2]。關于岡底斯中北部地區(qū)地質構造屬性存在不同認識,有研究者認為侏羅紀受班公湖-怒江洋殼的向南消減而處于溝弧盆演化階段,早白堊世進入碰撞或后碰撞階段[3-5];亦有研究者認為該區(qū)在整個侏
新疆地質 2019年3期2019-09-10
- 西藏知不拉銅多金屬礦區(qū)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探討
馬拉雅成礦域的岡底斯銅、鉬、鉛、鋅、金、鐵成礦帶,大地構造位于岡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次級構造單元岡底斯陸緣火山—巖漿弧東段。岡底斯板片由北向南劃分為措勤—納木錯初始弧間盆地、念青唐古拉弧背斷隆、岡底斯陸緣火山—巖漿弧、雅魯藏布江結合帶等次級構造單元。這些構造單元總體均呈近東西向展布,不同時期形成的弧—弧(陸)碰撞結合帶與不同時期形成的火山—巖漿弧呈條塊狀,構成了區(qū)域內復雜的大地構造基本格局。地層分區(qū)屬于岡底斯—騰沖地層區(qū)拉薩—察隅地層分區(qū),區(qū)域內分布的地層
福建質量管理 2019年14期2019-03-26
- 獅泉河地區(qū)晚侏羅世—早白堊世火山巖鋯石U-Pb年齡及成因
(南部)之間的岡底斯帶見圖1,以獅泉河-拉果錯-永珠-納木錯-嘉黎蛇綠混雜巖帶(SLYNJOMZ)、噶爾-隆格爾-扎日南木錯-措麥斷裂帶(GLZCF)和沙莫勒-麥拉-洛巴堆-米拉山斷裂(SMLMF)為界,由南向北將岡底斯帶劃分為南岡底斯(即傳統(tǒng)上認為的岡底斯)、岡底斯弧背斷隆帶(隆格爾-念青唐古拉復合古島弧帶)、中岡底斯、北岡底斯[1]。在各帶上記錄著自晚古生代以來,特提斯洋在各階段發(fā)生、發(fā)展和消亡的歷程。圖1 西藏岡底斯帶上晚侏羅世—早白堊世火山巖分布圖
四川有色金屬 2019年4期2019-02-28
- 《岡底斯的誘惑》的“陌生化”敘事
胡 敏引 言《岡底斯的誘惑》是中國當代小說家馬原發(fā)表于1985年的作品,該小說是馬原“敘事圈套”的代表作之一,其最大的特點莫過于在形式上的突破。小說透過幾個外來的年輕探求者在進藏后的見聞,展現(xiàn)了岡底斯高原神秘的風土人情。但《岡底斯的誘惑》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只是交錯地講了幾個相對獨立的故事,小說的主題也是撲朔迷離。作者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敘事結構,把故事敲碎并打亂時空順序,再將一個個故事碎片交叉、重組,呈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敘事風格。通過這種陌生化的敘述方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18年2期2018-03-31
- 岡底斯—喜馬拉雅銅礦資源基地調查獲新突破
岡底斯—喜馬拉雅銅礦資源基地調查項目下屬29個子項目,通過2017年一年努力,在岡底斯東段的唐加—松多一帶新發(fā)現(xiàn)較完整的晚古生代蛇綠巖組合,初步證實岡底斯東段存在古特提洋殼的殘留,對進一步認識青藏高原南部地區(qū)古特提斯洋的性質與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對雅魯藏布江南側郎杰學巖群的精細填圖,新發(fā)現(xiàn)多條蛇綠混雜巖帶,識別出洋內弧、楔頂盆地等地質單元,新建巖石地層單元洛林巖群,并認為郎杰學巖群和洛林巖群均屬于典型的增生雜巖,初步重建了雅魯藏布江洋板塊地層系統(tǒng)。項目
現(xiàn)代礦業(yè) 2018年2期2018-02-16
- 淺析西藏岡底斯成礦帶西段斑巖銅礦床找礦
銅大省[3]。岡底斯成礦帶作為全國最大的斑巖銅礦產(chǎn)地,其東段發(fā)現(xiàn)了大量大型-超大型斑巖礦床(如:驅龍、廳宮、沖江、甲瑪?shù)龋?,而西段斑巖型礦床卻相對較少。1 地質特征岡底斯帶西段位于西藏自治區(qū)中南部,大地構造屬于岡底斯-喜馬拉雅構造區(qū)之岡底斯-念青唐古拉陸塊,介于雅魯藏布江結合帶和班公湖-怒江結合帶之間,基底均由前震旦系念青唐古拉巖群組成,在前震旦系結晶基底之上,寒武系、中下三疊統(tǒng)地層普遍缺失,奧陶系以來的地層發(fā)育較全。奧陶系-二疊系地層主要分布在研究區(qū)中偏
世界有色金屬 2018年4期2018-01-31
- 淺析岡底斯帶雄村式斑巖型銅金礦找礦地質標志及找礦方向
610059)岡底斯構造-巖漿巖帶位于雅魯藏布江縫合帶與斑公湖-怒江縫合帶之間,其記錄了特提斯洋俯沖和印度-亞洲板塊碰撞等重大地質歷史事件,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資源地之一,因此歷來受到地質學家重視(侯增謙等,2003)。目前岡底斯帶發(fā)現(xiàn)且精確厘定的與特提斯洋俯沖有關斑巖型銅金礦床只有雄村銅礦,而整個岡底斯構造-巖漿帶南北寬約150-300公里,東西長約2000公里,而雄村銅金礦僅僅位于岡底斯帶的中段,因此我們預測在岡底斯其他地段同樣存在雄村式斑巖型銅金礦成礦
世界有色金屬 2018年13期2018-01-31
- 岡底斯東段構造-巖漿作用與成礦研究進展
陳程,陳小平?岡底斯東段構造-巖漿作用與成礦研究進展周堂波1,陳程1,陳小平2(1.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南昌 330013;2.核工業(yè)地質局282大隊,四川 德陽 618000)西藏岡底斯成礦帶東段具有找礦潛力巨大、礦種類型豐富以及礦化特征典型等特征。以大量前人研究資料為基礎,從成礦巖漿巖活動與成礦、構造背景與成礦及礦產(chǎn)分布規(guī)律等方面較系統(tǒng)地闡述了近些年該地區(qū)在喜馬拉雅晚期構造-巖漿活動與成礦研究的相關進展。隨著測年技術精度及方法的提升,成礦巖漿巖的
四川地質學報 2017年4期2018-01-22
- 西藏甲瑪?shù)V區(qū)侵入巖成巖成礦年齡
多金屬礦床位于岡底斯成礦帶東段,屬于超大型斑巖-矽卡巖型礦床,具有巨大的成礦潛力。銅多金屬礦床的成礦作用主要受控于NS向正斷層及其受斷裂控制的具有埃達克巖地球化學特征的中酸性斑巖體。利用鋯石LA-ICP-MS U-Pb測年方法對礦區(qū)含礦與不含礦的中酸性斑巖脈進行了年齡測定,3件樣品的巖漿鋯石U-Pb年齡為14~16 Ma,表明甲瑪銅多金屬礦床及礦區(qū)與成礦有關的巖脈均形成于中新世早期;利用ESR測年方法,獲得含礦石英脈年齡13.9~16.4 Ma,含礦方解石
現(xiàn)代地質 2016年6期2017-01-19
- 西藏岡底斯西段第四紀火山巖的確定
鄧紹穎摘要:岡底斯西段第四紀火山巖的確定是繼岡底斯巖漿弧帶中段發(fā)現(xiàn)第四紀火山巖之后在西段的又一重大進展。表明沿岡底斯山巖漿弧帶第四紀火山巖的產(chǎn)出不是孤立的,其在時、空上應有一定的規(guī)模和聯(lián)系以及分布規(guī)律。因大量的巖石化學分析數(shù)據(jù)尚未有結果,暫不能做進一步的對比分析,旨在提供相關的信息以引起重視。關鍵詞:岡底斯西段;第四紀火山巖青藏高原第四紀火山巖的發(fā)現(xiàn),已引起眾多地質學家的重視和關注。盡管在岡底斯山中段已有第四紀火山巖的分布和報道[2],但時代仍存有爭議。
西部資源 2016年5期2016-12-01
- 岡底斯成礦帶東段礦床成礦系列及找礦突破的關鍵問題研究
接續(xù)基地之一,岡底斯成礦帶東段經(jīng)發(fā)現(xiàn)并評價了五個超大型的礦集區(qū),分別為廳宮-沖江銅多金屬礦集區(qū),雄村銅金礦集區(qū),蒙亞啊-洞中拉-亞貴拉多金屬礦集區(qū),甲瑪-驅龍-邦鋪銅多金屬礦礦集以及程巴-努日鎢鉬銅礦集區(qū)。本文以岡底斯成礦帶的劃分為切入點,重點對岡底斯成礦帶與相鄰成礦帶成礦譜系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并總結了區(qū)域成礦時空分布規(guī)律,希望能夠對今后的工作能夠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岡底斯成礦帶找礦關鍵問題1 引言岡底斯成礦帶主要分布的區(qū)域是我國西藏的中南部區(qū)域,包含拉薩
地球 2016年10期2016-04-14
- 《岡底斯的誘惑》的“后現(xiàn)代”批評
30033)《岡底斯的誘惑》的“后現(xiàn)代”批評房 瑩 (長春光華學院 130033)《岡底斯的誘惑》是先鋒派作家馬原頗具創(chuàng)新意味的實驗小說,曾經(jīng)備受關注。在作品中,馬原顛覆了傳統(tǒng)小說的創(chuàng)作原則,完成了小說的一次話語變革?!?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岡底斯的誘惑》在人物、情節(jié)、語言多個角度體現(xiàn)了鮮明的“后現(xiàn)代性”,并蘊含著后現(xiàn)代話語背后深刻的文學主題?!?span id="j5i0abt0b" class="hl">岡底斯的誘惑》;后現(xiàn)代;人物;情節(jié);語言;主題《岡底斯的誘惑》是中國當代“先鋒派”作家馬原的代表作。大學畢業(yè)后七年西藏的工作經(jīng)歷為馬原
大眾文藝 2016年9期2016-01-28
- 1985年與先鋒文學的發(fā)生
——以小說《岡底斯的誘惑》的發(fā)表為例
——以小說《岡底斯的誘惑》的發(fā)表為例◆ 曾 妍1985年“是一個符號”,有“85新潮”之說,同時這一年也被稱為文學藝術上的“方法年”,這些稱號足以說明1985年在新時期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特別是“1985年的小說在多樣化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作為先鋒作家的代表馬原也如是說:“1985年可能是當代文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年吧,很多人都覺得1985年是一個‘轉折’?!彼姓J:“‘先鋒文學’在 1985 年僅僅是個端倪。我大概只能算是 1985 年出頭的。”的確,
新文學評論 2015年1期2015-11-14
- 多少前世的愛匯成這流水(組詩)
絲睡衣一直垂到岡底斯山谷我還找到了長江源和黃河源,那是兩口老井我彎下腰喝一口長江源,又手扶巴顏喀拉山抿一口黃河源它們在我舌尖上,有些涼,有點甜岡底斯山牦牛啊,把一座座大雪山加工成口糧雄鷹啊,把一朵朵白云培訓成天空的弟子遠行的人啊,要從輕風里找到燈芯,從流水里找到火柴岡底斯山啊,正在等誰,它身披淺綠小草,胸戴淡黃小花雅魯藏布江邊多少前世的愛匯成這急促流水?日日夜夜守護在旁邊的,又是多少草木,多少石頭,多少風馬旗?“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恍惚覺得,至
星星·散文詩 2015年10期2015-10-27
- 藏南岡底斯中段謝通門始新世復式巖體鋯石U-Pb年代學、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主的巖漿帶——岡底斯巖漿帶(Gangdise Magmatic Belt,GMB)(莫宣學,2011a,2011b)。西藏岡底斯巖漿帶在大地構造上位于雅江縫合帶(Indus Yarlung Tsangpo Suture,IYTS)和班公湖-怒江縫合帶(Bangong Co-Nujiang Suture,BNS)之間,為一條東西長約2500 km,南北寬 100~300 km 的巨型巖漿弧帶(莫宣學等,2009)。它的東部繞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向南進入緬甸北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5年5期2015-06-25
- 西藏岡底斯成礦帶與俯沖-碰撞作用相關的斑巖銅礦的找礦方向
0000)西藏岡底斯成礦帶與俯沖-碰撞作用相關的斑巖銅礦的找礦方向張 紅1,鐘康惠2,吳 華3,楊海銳2,李光明1,馬東方1(1.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2.成都理工大學,四川 成都 610059;3.西藏自治區(qū)地質調查院,西藏 拉薩 850000)本文從構造-巖漿演化、典型礦床特征、構造-巖漿產(chǎn)物空間分布特征等方面,對岡底斯成礦帶形成于195~80Ma的與俯沖-碰撞作用相關的斑巖(-矽卡巖)型銅礦的找礦方向進行了探討。認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15年3期2015-06-07
- 西藏岡底斯構造帶巖(礦)石中238U、226Ra測定及鈾鐳平衡系數(shù)計算
300)?西藏岡底斯構造帶巖(礦)石中238U、226Ra測定及鈾鐳平衡系數(shù)計算齊 玲(核工業(yè)280研究所,四川 廣漢 618300)通過對西藏岡底斯構造帶巖礦石中鈾、鐳測定結果的初步研究發(fā)現(xiàn),鈾礦(化)體中鈾、鐳平衡系數(shù)趨于1,而區(qū)內鈾含量較低的水系沉積物、花崗巖、酸性火山巖等顯示較強的偏鐳特征。岡底斯構造帶;鈾;鐳;鈾鐳平衡系數(shù)西藏地區(qū)是青藏高原主體,核工業(yè)280研究所于2006年起,在原核工業(yè)地質局的部署下,開展了西藏地區(qū)鈾礦資源調查研究,重點進行了
鈾礦地質 2015年4期2015-03-08
- 西藏中岡底斯成礦帶查個勒鉛鋅礦床含礦斑巖年代學及其地質意義
083?西藏中岡底斯成礦帶查個勒鉛鋅礦床含礦斑巖年代學及其地質意義段志明1, 李光明1, 王保弟1, 李應栩1, 黃 勇1, 郭 琳2, 段瑤瑤31.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 成都 610082 2.西藏地勘局區(qū)域地質調查大隊, 拉薩 851400 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 北京 100083鋯石U-Pb定年;輝鉬礦Re-Os定年;主碰撞期;查個勒鉛鋅礦床;中岡底斯成礦帶0 前言位于洛巴堆--米拉山斷裂和扎日南木錯--措麥斷裂與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5年6期2015-03-06
- 青藏高原岡底斯帶南緣澤當多金屬礦田多期巖漿活動及年代意義
發(fā)育規(guī)模巨大的岡底斯巖漿帶,并分為北、中、南等三個亞帶(莫宣學等,2005),其中南帶與岡底斯巖基(Chu et al.,2006;Wen et al.,2008)和南岡底斯花崗巖帶(朱弟成等,2008)類同。由于花崗巖能夠反映大陸地殼的形成和演化,因此許多學者對岡底斯巖基進行了大量研究,以探討新特提斯洋俯沖消減以及印度—亞洲大陸碰撞過程。Scharer等(1984)獲得 Ladakh地區(qū)和日喀則地區(qū)花崗巖鋯石U-Pb年齡分別為101~61 Ma和94~4
地球學報 2014年6期2014-12-13
- 穿越岡底斯地體的寬頻地震探測研究
論的最佳場所。岡底斯(GDS)構造帶位于印度次大陸與歐亞大陸碰撞的前沿地帶, 對岡底斯地體的探測結果將直接影響到對大陸碰撞過程和整個青藏高原地殼變形過程的認識。本次穿越岡底斯地體的寬頻地震深部探測剖面北端始于那曲地區(qū)聶榮縣桑榮鄉(xiāng), 位于班公怒江斷裂帶北側, 向南穿越了崩錯—嘉黎斷裂帶、岡底斯地體、雅魯藏布縫合線, 并跨過了藏南拆離斷層系(STD), 終止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坡錯那縣的浪波鄉(xiāng)。該剖面經(jīng)過了藏南若干條重大的構造斷裂帶以及岡底斯成礦區(qū)帶, 是當今國際
地球學報 2014年6期2014-12-13
- 西藏岡底斯西部地區(qū)印支期閃長巖的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2500km的岡底斯巖漿巖帶是研究新特提斯洋俯沖消減作用、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作用及其后碰撞地球動力學過程的重要對象[1]。由于青藏高原基礎地質工作的薄弱,過去對岡底斯印支期巖漿巖缺乏深入的研究。近年來,在岡底斯中部弧背斷隆帶上的南木林地區(qū)[3]和門巴地區(qū)[2]相繼發(fā)現(xiàn)有印支期花崗閃長巖,前者作為岡底斯古造山作用的證據(jù),而后者是晚三疊世特提斯洋仍在進行俯沖作用的證據(jù)[4]。打加錯4幅1∶5萬區(qū)域地質調查工作的工作區(qū)位于南岡底斯巖漿弧西段[6],在此次區(qū)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14年1期2014-11-02
- 西藏措勤打加錯地區(qū)上三疊統(tǒng)江讓組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地質意義
201)作者在岡底斯西部的西藏措勤打加錯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江讓組為一套海相碎屑巖及碳酸鹽巖沉積建造,1∶25萬《措麥區(qū)幅》將其劃分為晚侏羅世-早白堊世麻木下組(J3K1m)。調查區(qū)位于岡瓦納大陸北緣,屬拉達克-岡底斯-拉薩-騰沖陸塊之南岡底斯-下察隅晚燕山期-喜馬拉雅期巖漿弧帶[1-4],地層區(qū)劃屬藏滇地層大區(qū)岡底斯-騰沖地層區(qū)之拉薩-察隅地層分區(qū)。筆者于2010~2012年在該區(qū)開展1∶5萬打加錯地區(qū)4幅區(qū)域地質調查過程中,通過對原麻木下組(J3K1m)進行剖面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14年1期2014-11-02
- 西藏岡底斯成礦帶東段主要鉬多金屬礦床成礦規(guī)律研究
作用為主線,對岡底斯東段主要鉬多金屬礦床成因類型、空間分布特征進行了總結,對主要鉬多金屬礦床成礦時代進行了統(tǒng)計,識別出了5期鉬成礦事件?;谇叭搜芯砍晒?,對主要斑巖—矽卡巖鉬多金屬礦床成礦巖漿巖基本地質特征、巖漿巖主量元素、稀土和微量元素、鍶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進行了闡述并對比了獨立鉬礦、鉬(銅)礦、銅(鉬)礦和鉬多金屬礦成礦巖體特征之間的差異。通過對南岡底斯南緣至岡底斯弧背斷隆帶不同鉬多金屬礦床成礦巖體鋯石Hf同位素、礦石硫化物Pb同位素的梳理闡明了成巖—
地質論評 2014年2期2014-04-23
- 西藏岡底斯構造帶鈾礦調查現(xiàn)狀及找礦方向
610059)岡底斯構造帶(含藏東三江北段)位于西藏自治區(qū)中部,西起阿里地區(qū)的日土縣、東至昌都地區(qū)的左貢縣,行政區(qū)劃隸屬于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阿里地區(qū)、日喀則地區(qū)、那曲地區(qū)、山南地區(qū)、林芝地區(qū)及昌都地區(qū)的60余個縣(市、地區(qū)),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79°30′00″~98°30′00″;北緯:28°30′00″~34°00′00″,面積約55×104km2。岡底斯構造帶歷來是國內和世界地質界研究和勘查的重點。近年來,隨著一大批大型銅、鐵、鉛鋅、金、銀等礦床的發(fā)現(xiàn)
中國礦業(yè) 2014年1期2014-03-04
- 青海往南(外四首)
時的潮涌大元的岡底斯想象你在蔚藍天空下獨自行走男神岡底斯穿云破霧的肩胛上巨鷹聳立如一尊披斗篷的祭司那是一個讓你渴望抵達的海拔高度想象你在日光城里健康又唯美在仙女瑪旁雍措煨起的桑煙中朝圣者們亮出舌苔或空空蕩蕩是你讓酥油茶洋溢出花雕酒的香味想象你在那個夏夜的那場逃亡九眼橋頭青城山外的修長瘦竹見證了一個從悲傷中脫身的男人是如何找回自己丟失的精神牧場想象那個善良的女孩芬芳又執(zhí)著在西子湖畔以及神堂灣的童話里她用微笑洗去你蒙在心頭的塵垢讓幸福咒語般寫進了你們的前世今生
江南詩 2013年4期2013-10-26
- 西藏岡底斯西部地區(qū)印支期巖漿巖的發(fā)現(xiàn)及其意義
500 km的岡底斯巖漿巖帶是研究新特提斯洋俯沖消減作用、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作用及其后碰撞地球動力學過程的重要對象(莫宣學等,2005)。由于青藏高原基礎地質工作的薄弱,對岡底斯印支期巖漿巖缺乏深入的研究。近年來,在岡底斯中部的弧背斷隆帶上的南木林地區(qū)(李才等,2003)和門巴地區(qū)(和鐘鏵等,2006)相發(fā)現(xiàn)有印支期花崗閃長巖,前者作為岡底斯古造山作用的證據(jù),而后者作為晚三疊世特提斯洋仍俯沖作用的證據(jù)(張宏飛等,2007)。打加錯4幅1∶5萬區(qū)域地質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年2期2013-03-26
- 西藏岡底斯東段南緣桑布加拉輝鉬礦Re-Os定年及地質意義
hina)西藏岡底斯東段南緣桑布加拉輝鉬礦Re-Os定年及地質意義趙珍1,胡道功1,吳珍漢2,陸露2(1.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北京100081; 2.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100037)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北側的桑布加拉矽卡巖型銅礦床為岡底斯成礦帶南亞帶典型多金屬礦床之一。該礦床的8件輝鉬礦樣品Re-Os等時線年齡為(93.3±4.1)Ma,平均模式年齡為(94.5±1.6)Ma,表明桑布加拉礦床形成于晚白堊世新特提斯洋向北俯沖消減階段。洋殼俯沖消減階
地質力學學報 2012年2期2012-09-13
- 西藏岡底斯帶那曲地區(qū)中生代火山巖的LA-ICP-MS鋯石U-Pb年齡和地質意義
10082西藏岡底斯帶那曲地區(qū)中生代火山巖的LA-ICP-MS鋯石U-Pb年齡和地質意義李奮其,劉 偉,耿全如成都地質礦產(chǎn)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82大規(guī)模的早白堊世火山巖呈孤島狀廣泛展布于岡底斯北部地區(qū)。1:25萬區(qū)域地質調查在那曲地區(qū)圈定出晚白堊世、中-晚侏羅世火山巖。在充分研究前人資料的基礎上,對出露狀況較好的那曲縣城晚白堊世火山巖、哈爾麥中-晚侏羅世火山巖進行了野外調研,它們均為安山質火山巖系,均與一套黑色砂板巖呈角度不整合接觸,同時對其進行了L
地球學報 2010年6期20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