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文格論*
- 套類、選本與論訣:南宋舉場論學的三個維度*
- 論宋代地域總集編纂分類的地志化傾向*
- 臺灣光復初期許壽裳若干史實考釋*
- 臺灣光復與《新生報》*
- 英國與國民政府的戰(zhàn)后處置計劃兼及臺灣問題(1941
—1943)*——以英方外交決策和報告為中心 - 轉型經濟下資源驅動型與機會驅動型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行為研究*
——基于機會與資源的整合視角 - 家族二代認知差異與企業(yè)多元化戰(zhàn)略調整*
——基于中國上市家族企業(yè)二代進入樣本的實證研究 - 地方官員更替與創(chuàng)業(yè)精神:來自省級經驗的證據*
- 文學歸藏再論*
- Literature 在晚清中國的“旅行”、“落戶”與“入籍”*
——新教來華傳教士與晚清中西跨文學交流的一種歷史考察 - 論清末民初報紙白話文運動及其歷史意義*
- 趙今聲邀請魯迅訪港一說的若干佐證*
——回應林曼叔先生的質疑并分析黃之棟的辯解 - 闡釋的僭政與意義的流亡II:施特勞斯vs伽達默爾*
- 主權在上 治權在下*
——周禮德性政治要論 - 佛教時間觀嬗變的現象學式發(fā)微*
——基于龍樹、僧肇和法藏 - 建功利生:清初遺民僧會通佛儒的一種途徑*
——以晦山戒顯為代表 - 普蘭丁格的“保證”學說與當代儒學創(chuàng)新*
- 宗教、文化與主觀幸福感*
——基于中國勞動力動態(tài)調查的實證研究 - 最低生活保障目標定位的維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