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超
1、“搭”欄架: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有欄架若干,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學生充分利用欄架的幾何結構,將它們互相組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結構圖形。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
2、“投”欄架:將欄架放置于適當遠處,以欄架作為“籃筐”,學生利用球或沙包進行“投欄”比賽。發(fā)展學生上肢力量,降低投籃的難度,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3、“踢”欄架:將欄架放置于適當遠處,以欄架作為“足球門”,學生進行射門比賽。提高練習的難度。
4、“鉆”欄架:將若干欄架倒放,相互連接組成一條“隧道”,學生用手或腳將球擊出,使其鉆越“隧道”。發(fā)展學生上下肢力量,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5、“繞”欄架;將欄架以間隔一到兩米左右放置,欄桿成一行,學生依次從欄下繞過。培養(yǎng)學生的靈活性。
6、“跑”欄架:以欄架作為標志物,組成不同的圖形,如蛇形、圓形等,學生進行圖形跑練習。圖形可以隨時改變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教學建議:教師教學時,應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在搬運、放置、使用時采用有效的預防措施,保證教學的安全。其次,教師根據(jù)不同階段的學生,可充分利用欄架的可升降功能以及可移動的特點,調整練習的難度,以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fā)學生活動的熱情。
(江蘇省東??h白塔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