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恬
摘 要: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具有實踐性、思想性、人文性、綜合性的特性。團體心理輔導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主要任務,在課堂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是開展有效教學的重要形式。二者的整合能使學生在參與中感悟和分享,實現(xiàn)知識的內(nèi)化,實現(xiàn)“知行合一,立德樹人”的培養(yǎng)目標,提高各方面素質(zhì)和能力。
關鍵詞: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 團體心理輔導 基本要求
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必然要求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版)中提出促進初中生道德品質(zhì)、健康心理、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的進一步發(fā)展。幫助初中生養(yǎng)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已經(jīng)成了每位教師的重要職責。2016年新學年,思想品德教材改名道德與法治,進一步提出了探索“活動型”教學模式和“體驗式”學習模式的要求。在道德和法治課堂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才能真正有效促進健康心理品質(zhì)這一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學生健康成長的迫切要求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自主意識和獨立意識充分發(fā)展,但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容易出現(xiàn)認識偏差和人格問題。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常常會遇到各種由于心理認識偏差導致的管理難題。解決這類問題,不僅需要單獨心理疏導和引導,為了防微杜漸,還需要開展各種心理團體輔導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班風學風,優(yōu)化心理品質(zhì),培養(yǎng)陽光少年。
3.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有可能性
二者使命相同,都有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良好心理品質(zhì)和意志品質(zhì)的目標和任務。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從一開始就追求與學校學科教學的融合發(fā)展。團體心理輔導通過團體內(nèi)人際交互作用,使個體在體驗式活動中認識自我、探索自我,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以促進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的形成。目前,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已經(jīng)成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團體心理輔導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相關內(nèi)容有天然的親近感和親密性。
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的基本要求。
1.要掌握比較豐富的團體心理輔導的知識和操作技巧
單純依靠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積累難以開展和勝任團體心理輔導工作,必須比較系統(tǒng)地學習心理學知識,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進修,并努力爭取獲得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上崗證、資格證。
2.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選擇適合初中生身心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道德與法治教學內(nèi)容中個人成長、情趣陶冶、情緒管理、自我認識、生命價值、意志品質(zhì)、學習管理、人際溝通、孝老愛親、誠信友善等方面的內(nèi)容比較適合開展團體心理輔導,還要根據(jù)初中生年齡和認知能力,選擇合適的團體心理輔導游戲或活動。每次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要有充分的準備,絕不做無準備的輔導活動。在講授《人不能選擇父母》這一課時,我開展了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護蛋行動》。我首先通過告家長書、家長群等途徑提前和家長溝通,講清楚活動的內(nèi)容和規(guī)則,希望家長能積極配合,督促孩子。還要得到班主任的支持,選好組長?;顒痈形蚩梢詫懺谥苡浿?,交給語文老師或班主任閱讀,增強活動的有效性。
三、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的具體實踐。
1.認識自我和自我意識方面
在《我的自畫像》教學中,我開展了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畫自畫像》,可以是頭像畫、半身畫、全身畫,可以是單色畫、多色畫,可以畫各種動植物。學生的自畫像豐富多彩,通過小組交流分享和班級分享,學生對自己都有了基本的認識。學生懂得了認識自我的意義和怎樣才能正確認識自我。我還嘗試設計了《尋找鏡中的我》、《價值拍賣》、《我的蘋果樹》等活動。為了鼓勵那些長處和優(yōu)點不是很明顯的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閃光點,我設計了《我想表揚你》的活動。通過尋找班級里每天的點滴正能量和進步表現(xiàn),很多原來不起眼的學生,經(jīng)常登上了班會課上的每周之星,得到了獎勵和表揚,增強了自信心,使其悅納自己。
2.競爭與合作方面
在《學會與人合作》教學中,我開展了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搭躺椅》。每個小組12-13人,凳子擺成圓形,學生坐在凳子上,用手搭住前面同學的肩膀,然后躺下,再把凳子移開,形成了一個相互倚靠的圓形。也可以和體育老師合作,在操場開展《十人十一足》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懂得了如何與人合作,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形成了互幫互助的團結(jié)之風。在活動感悟中,很多同學寫道:“要在學習上互幫互助,生活上相互關心。”
3.鍛煉意識品質(zhì)方面
在《磨礪堅強意志》教學中,我開展了團體心理輔導《舉手游戲》。每個人兩只手臂放在胸前平舉,身體不許晃動,堅持10分鐘,看誰堅持到最后。活動過程中我也參與進來。雖不斷鼓勵和引導,但仍有學生在堅持了幾分鐘后選擇了放棄,十分鐘后,還有幾位同學在堅持。最后,有一位平時不起眼的學生堅持了15分鐘,得到了我的大力表揚和鼓勵。有學生在活動感悟中寫道:“原來以為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沒到3分鐘我就想放棄,因為手已經(jīng)酸痛,沒有一點力氣了,但老師和同桌的鼓勵讓我一直堅持下去。雖然我沒能實現(xiàn)十分鐘的目標,但我懂得了堅持就是勝利,懂得了把小事情做好就很了不起?!?/p>
4.開展集體適應環(huán)境方面
在《眾人劃將開大船》教學中,我開展了團體輔導活動《啄木鳥》。這是一個快樂的游戲,充滿了組內(nèi)合作,組外競爭,通過在失敗中不斷激發(fā)“再來一遍,可以做得更好”的主動性,最終取得了滿意的結(jié)果。學生在活動感悟中寫道:“蟲子的傳遞需要團隊配合,只有雙方配合完成才能成功,要懂得堅持,懂得合作?!薄秱€人與集體》教學中,我開展了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個性名片》?;顒又?,五分鐘內(nèi),學生在自己的胸卡上設計一個個性鮮明的名片,不少于五條個人信息。學生在組內(nèi)交流,交流結(jié)束后,教師從每組找一名同學交流。通過展示交流,學生之間有了比較大致的了解。課后,把所有個性名片展示在教室內(nèi)。這樣大家的了解更深,增進了同學友誼。
5.孝敬父母方面
在《孝敬父母長輩》教學中,我開展了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感恩父母》。給學生五分鐘時間,讓學生填寫一份《我所了解的父母》,填寫完后,學生組內(nèi)分享,選擇3到5學生在班級分享?;顒臃从沉撕芏鄬W生對自己的父母不是很了解,提醒學生要更進一步增進親子關系,關心父母,愛父母,感恩父母要從了解溝通開始。
通過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把課堂變成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陣地和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完成教學任務和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兩個任務,從而促進了老師的專業(yè)成長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楊敏毅,鞠瑞利.團體心理游戲設計與案例[M].希望出版社,2010.
[2]楊敏毅,周嘉,張靜.中學班級心理輔導活動60例[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5.
[3]劉茂江.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4,07:228.
[4]參與感悟分享成長——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運用團體心理輔導的實踐探索[J].考試周刊,2016,5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