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曉紅
[摘要]學習經濟法知識是為了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在會計職稱考試中,《經濟法》考試涉及的內容共有九章,其基本結構可概括為四部分:總論部分為第一章,是經濟法基礎知識部分;企業(yè)法部分包括第二章《公司法》、第三章《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法律制度》、第四章《外商投資企業(yè)法》、第五章《破產法》;市場行為規(guī)則法部分包括第六章《證券法》、第七章《票據法》、第八章《合同法》;宏觀調控法部分為第九章《相關財政法律制度》?!督洕ā吩囶}的命題有其規(guī)律和特點,為此要掌握學習技巧,應對考試要求。
[關鍵詞]綜合素質;考試內容;命題規(guī)律;學習方法
在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會計工作水平的高低關系到企業(yè)和其他組織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會計核算資料為國家制定政策提供了具體依據,因此,必須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谶@一原因,客觀上要求會計能及時了解我國頒布的新的法律、法規(guī)。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在會計資格全國統(tǒng)一考試中,經濟法是其中的一門必考科目,此科目考核不過關,則不能取得合格證書。因此,經濟法在統(tǒng)一考試中非常重要。為此,考生有必要了解《經濟法》科目的具體內容和考核特點,學會學習方法,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一、《經濟法》考試涉及的內容
《經濟法》考試注重考查法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要求考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掌握法律規(guī)則,對某一具體問題知道應如何依法處理。
《經濟法》科目的考試教材共有九章,其基本結構可概括為四部分:
(一)總論部分
即第一章,為經濟法基礎知識部分。包括:經濟法調整對象,經濟法淵源,經濟法律關系,法律行為和代理,法律責任,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仲裁、行政復議、訴訟)。這一部分介紹的是經濟法及相關民法的基礎知識,學習目的主要是為以后各章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企業(yè)法部分
這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公司法》,第三章《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法律制度》,第四章《外商投資企業(yè)法》,第五章《破產法》。其中第二、三、四章涉及我國對企業(yè)的法律要求。因為企業(yè)形式都是法定的,法律要規(guī)范各類企業(yè)的基本特征、設立條件、組織機構、解散與清算、法律責任等,各種企業(yè)法的法律規(guī)范有共性規(guī)律?!镀飘a法》是規(guī)范企業(yè)喪失清償能力后通過法院清算、公平清償債權人的法律,是市場經濟發(fā)展中維護社會利益、解決企業(yè)終結的法律。這部分法律規(guī)范中,公司法、合伙企業(yè)法、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yè)、破產法在2007年的考試大綱都按照修訂的內容進行了調整,變化比較大,以往學過甚至曾經考過的考生,必須認真地重讀教材,重新學習相關知識。
(三)市場行為規(guī)則法部分
這一部分包括第六章《證券法》、第七章《票據法》、第八章《合同法》。將原來的金融法規(guī)一章分成兩章:《證券法》和《票據法》,各自獨立成章。2007年考試大綱根據新修訂的《證券法》改寫了證券法的內容,《票據法》涉及的理論僅從字義上看比較難以理解,特別是2007年的考試大綱獨立成章后增加了票據法的基本理論,如票據關系、票據基礎關系、票據行為、票據權利、票據抗辯、票據的偽造和變造,在匯票、本票、支票上充實了許多具體規(guī)定,增加了學習難度?!逗贤ā冯m然難度不大,但本身的法條有400余條,包括總則和分則,知識體系面寬,需要考生充分理解法律的涵義及學會靈活運用理論。《合同法》近兩年主要增加了《物權法》關于擔保的具體規(guī)定,分則中增加了供用水電氣熱力合同、贈與合同、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技術開發(fā)合同、技術咨詢服務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行紀合同、居間合同等,有名的15種合同全部要求了解。這兩章因為實踐性強,容易出綜合分析題。
(四)宏觀調控法部分
主要指第九章《相關財政法律制度》。具體內容包括政府采購法律制度和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法律制度。這一部分內容主要都是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注重的是法律規(guī)范的準確記憶,不要求靈活應用。
二、《經濟法》試題的命題規(guī)律和特點
經濟法考試涉及兩大類題型:客觀題和主觀題。客觀題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主觀題包括:簡答題、綜合題。
(一)題型、題量分析
作為全國統(tǒng)一考試,《經濟法》試題具有較高的水準,并且能衡量應試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各種題型、題量、分數的分布相對穩(wěn)定??陀^題型占分值的75%,其中,單項選擇題有25題25分;多項選擇題20題40分;判斷題10題10分;主觀題有4題25分,其中簡答題3題15分,綜合題1題10分。
客觀題如果每題只涉及一個法律內容,考點起碼也要達到55個,占的分數達75%??陀^題相對來說難度較小,其考核的是考生對基本法律規(guī)定記憶的準確性。在經濟法考試中之所以大量采用客觀題的形式,主要原因是一份試題要覆蓋大量的材料,照顧全面,以考核考生對知識全面把握的能力。
主觀題的考核目的是考核考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水平,包括簡答題和綜合分析題。簡答題是以小案例形式出題,案情相對簡單,有些問題不必展開分析。綜合分析題涉及內容多、跨章節(jié),甚至跨科目,案件也較復雜,回答問題難度較大。
(二)難度分析
經濟法試題的考試難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具體體現為:
1客觀題原本的得分題型。都是來源于法律原文的強制性規(guī)定,但出現以下變化,使得分變得有些艱難:如以小案例形式出題增多;出題時會把書上幾個知識點串起來歸納出題;有的題出得較偏。
以2008年的考題為例:
(1)歸納出題:
甲、乙、丙、丁擬設立一普通合伙企業(yè),四人簽訂的合伙協議的下列條款中,不符合合伙企業(yè)法律制度規(guī)定的是()。
A甲、乙、丙、丁的出資比例為4:3:2:1
B合伙企業(yè)事務委托甲、乙兩人執(zhí)行
C乙、丙只以其各自的出資額為限對企業(yè)債務承擔責任
D對合伙企業(yè)事項作出決議實行全體合伙人一致通過的表決辦法
答案:C
(2)案例形式出題:
甲與乙簽訂了一份買賣合同,約定甲將其收藏的一幅名畫以20萬元賣給乙。其后,甲將其對乙的20萬元債權轉讓給丙并通知了乙。甲將名畫依約交付給乙前,該畫因不可抗力滅失。根據《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有()。
A乙對甲主張解除合同,并拒絕丙的給付請求
B乙對甲主張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絕丙的給付請求
C乙不得對甲主張解除合同,但可以拒絕丙的給付請求
D乙不得對甲主張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絕丙的給付請求
答案:BCD
2主觀題的變化則表現在不但分數加大,且綜合性更強。如簡答題的出題方式更靈活,如2000年開始都是以案例的形式出題;綜合分析題一題多問、跨章節(jié)分布,對考生的要求是不但對知識
的理解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還要有相應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出題的思路及對考生的要求逐漸與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要求靠攏,有些考題為往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的考題或變通的題目。
(三)重點內容分析
出于對一門課的考核以及以客觀題為主的特點,《經濟法》的每一章都會有考題出現,體現的是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全面考核的命題思路,但各章的分值分布不均。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票據法律制度、破產法律制度將是2009年考試的重點。這些內容和會計工作關系十分密切,在實際中運用較多,因此不僅在試卷中占的比重大,而且容易以簡答題和綜合題的形式出現。在綜合分析題中,考核點還容易跨越章節(jié)命題,因此,考生應當特別注意合同法律制度與票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與破產法律制度和證券法律制度的結合等。
三、經濟法科目的學習方法
由于考生大多為非法律專業(yè)考生,平時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和接觸不多,對經濟法這樣一門專業(yè)性技術性實用性都非常強的法律學科更缺乏認識,難以把握它的規(guī)律性,而學習方法對應試能否成功至關重要。下面根據老師的教學經驗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給考生以幫助。
(一)擺正心態(tài),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
1正確對待考試。應認識到只有通過考試。才能達到相對的公開、公平、公正,這是目前通過競爭選拔人才的較好方式。要以平常心對待考試。而不要精神緊張,壓力太大。
2不應把應試看作自己學習的唯一目的,學習新法規(guī)、新制度、新知識也是現代社會更新知識的需要。應把學習作為提升自我價值的手段和方法來認識和對待。
(二)練好基本功
對于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律規(guī)定必須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并記住一些關鍵詞和關鍵句子,尤其是一些涉及金額、日期、百分比、人數等的強制性規(guī)定要特別注意,因考試中60%以上涉及基本的法律常識和規(guī)定。
考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還應當注意全面記憶的要求和規(guī)律,即不但要掌握有關數字,還應連同數字的出處一同記憶。如某一比例數字,應考慮該比例與注冊資本有關,還是與資本總額或者凈資產有關;某一時間規(guī)定應從何日開始計算;表決通過某項決議是按全體成員還是按出席會議的成員,是以出資額還是以人數等通過等,才能應對考核要求。
以2008年的判斷題為例: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作出修改公司章程的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2/3以上的股東通過。()
答案:×
此題考核的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別決議的規(guī)定。不但耍和有限公司的全體股東而非出席會議的2/3區(qū)別,還要清楚,股東大會作出修改公司章程的決議,必須經過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
(三)抓住法律法規(guī)的主線,善于歸納比較
每個具體的法律法規(guī)均有內在主線,如《公司法》是以公司的設立條件、設立程序、組織機構設立為主線,從而引出股份的發(fā)行轉讓和上市等內容;《合同法》是以合同的訂立、履行、擔保、變更和終止為主線。《破產法》是以破產程序為主線展開;《票據法》是以票據行為和票據法律關系為主線展開。只有抓住主線,才能理清思路,便于理解和記憶。
(四)總結歸納學習方法,爭取走一些“捷徑”
對非專業(yè)考生而言,在法律學習中有大多類似又不知有何區(qū)別的感覺,還有就是對所學的知識容易混淆在一起,為此,要找些好的學習方法。如對每章內容進行歸納的“魚骨刺”法;對難以理解的內容用“圖解法”理清各種關系并加以理解;對容易混淆的知識如兩種公司的法律規(guī)定有何不同,可以用“列表法”對比區(qū)別開來等??忌e一反三,就能較輕松的掌握學習規(guī)律。
(五)拓寬學習視野,學會融會貫通
考生不要孤立地看待經濟法每一部分的內容而把知識學死,要注意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比如,金融法和企業(yè)法中的有關內容與會計實務是相通的,是理論規(guī)定與具體應用的關系,很多內容在會計實務中也有涉及,即實務中知識對理解經濟法的內容有幫助,而經濟法的內容也可以為實務中解決問題找到依據和答案,這樣可以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另外,相關章節(jié)的法律規(guī)定在實踐中也會一起出現,如,企業(yè)簽訂了合同,會有票據支付和糾紛解決等問題;公司成立后有可能會申請上市,這就要求考生要把相關章節(jié)有機地聯系起來復習,為主觀題的考核做好充分準備。
(六)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并加強練習
經濟法這門課基本概念、法律規(guī)定相當多,且前后容易混淆,怎樣才能準確地記憶?1要理解地記;2要系統(tǒng)地記;3要比較分析地記。不要死記硬背,更不要“押寶”式地記幾個問題。另外,在對課本內容認真復習的基礎上,要加強練習,有些問題剛看書難以記住,但一做練習就容易記住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復習經濟法時,適當做些習題,可以印證自己對知識是否記住及運用水平,從而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復習和加深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