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紅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在人生過程中遭受失敗、出現(xiàn)挫折是正常的。關鍵在于我們要正確面對挫折,在逆境中不氣餒,不放棄,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只有這樣,才能走出困境。有研究表明,人在孩提時的心理承受是最弱的。當前,獨生子女人人受寵,一些家長寧可苦了自己,不可苦了孩子,千方百計為自己的小孩鋪平道路。但未來的社會充滿了競爭與挑戰(zhàn),孩子如果只會在父母為其鋪好的道路上順利前進,那么一但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難于承受,敗下陣來。如今,這個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許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開始認識到,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對孩子給以適當?shù)拇煺劢逃鞘钟斜匾摹?/p>
所謂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學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根據(jù)孩子身心發(fā)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創(chuàng)設某種情景條件,提出某種難題,啟發(fā)和促進孩子動手動腦來解決問題,使他們養(yǎng)成樂于嘗試、勇于克服困難,敢于經(jīng)受挫折的習慣,從而引導孩子逐步擺脫依賴,形成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但是,如何對孩子進行適當?shù)拇煺劢逃??作為一個幼教工作者的我,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挫折
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對孩子的事情一味包辦。雖然,孩子正處于接觸外界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之時,的確離不開大人的幫助,但如果這種幫助變成了代替,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缺乏克服困難的心理體驗,容易產(chǎn)生畏難、依賴的情緒,造成學習障礙。因此,實行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孩子的依賴性。父母應該讓孩子坦然面對現(xiàn)實,意識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之上的。無論是快樂、失望,都要讓孩子去體驗、去經(jīng)歷,這樣才能使孩子有足夠的適應能力去面對未來各種各樣的競爭。
二、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
要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作為家長、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識、有目的地設置一些難度不等的情境委托孩子去承擔一些有困難的任務,讓孩子逐步經(jīng)受磨練。當然,設置的情境應適合孩子心理承受水平和理解能力,把握好難度、強度,避免超越孩子的承受力,使孩子產(chǎn)生畏難情緒,挫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
三、增強孩子抗挫折的信心
在孩子的心目中,我們大人非常高大、了不起,我們大人在碰到困難所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做法,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要做出榜樣,冷靜、勇敢地面對困難。在日常生活中,也可有意培養(yǎng)他們的勇敢精神,安排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處理某些家庭問題時讓孩子參與討論,通過父母對待挫折的態(tài)度、反應、言行等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另外,同伴的榜樣力量也是一個好方法。孩子在怕跳高時,我們可以說:“別怕,你可以的。你看,他一下子就跳過去了,他行,你一樣也行的?!薄澳阏嫦竽衬骋粯佑赂摇?。這樣,在榜樣的力量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勇敢,增添了戰(zhàn)勝困難的自信,這時,你的一句“你真行”就會變成孩子的“我真行”。
(作者聯(lián)通:336300江西省宜豐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