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倫 魯代均 丁厚林
要研究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推進的策略,首先必須了解目前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狀況,并對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的現(xiàn)狀做出正確的評估。為此,課題組根據(jù)研究目標,結合農村中學實際,從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的六個方面設計出一套調查問卷,先后調查了華鎣中學以及周邊等10所農村中學,累計發(fā)出問卷708份,收回問卷638份,回收率為90.1%,圓滿完成問卷調查。為了便于分析統(tǒng)計,課題組從中任意抽取了100份,進行定量分析,現(xiàn)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組織管理
1.關于學校是否已設立專門的部門和校級領導干部,負責全校信息化建設的規(guī)劃、組織和管理的問題:38%的調查者回答已設立,33%的認為還不清楚,29%的回答尚未設立。從這個調查結果看農村中學的教育信息化學校重視是不夠的,僅略過三分支一的領導管理比較清晰。
2.關于學校信息化管理部門應有哪些職能的問題:89%的調查者回答是具有制定和規(guī)劃整個學校的近/中/長期信息化建設計劃的職能;65%回答的是負責整個學校的信息化相關軟/硬件設備的購置、安裝和維護的職能;83%的回答是負責整個校園網絡管理的職能;80%的回答是為全校教職員提供信息技能咨詢和培訓的職能;55%的回答是為全校的信息技術設備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的職能。從調查結果看,教師對管理部門的職能要求是比較高的,希望是比較大的,特別是教育信息技術的培訓職能支持率最高,體現(xiàn)了農村教師的一種迫切渴望。
3.關于學校管理信息化系統(tǒng)發(fā)展到了怎樣的水平的問題:13%的回答是較高水平,管理信息化已達到完全能滿足學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21%的回答是中等水平,管理信息化已達到基本能滿足學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36%的回答是正處于建設之中,還無法滿足學校日常管理工作需要;22%的回答是建設步伐太慢,已無法滿足學校改革與發(fā)展需要;8%的回答是尚未開展管理信息化建設,仍然沿用傳統(tǒng)管理模式。從調查結果看,我們在農村中學的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是不理想的,發(fā)展是緩慢的,有些教師甚至無法感受到學校管理信息化發(fā)展的步伐。
4.關于學校所用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平臺應包括下列哪些內容的問題:93%的回答是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82%的回答是人事管理信息系統(tǒng),86%的回答是財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69%的回答是教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81%的回答是學生管理信息系統(tǒng),84%的回答是網絡教學系統(tǒng),62%的回答是數(shù)字圖書館系統(tǒng)。從調查結果看,辦公、財務、網絡教學、學生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認同是比較高的,也是農村中學所迫切需要的。
5.關于學校是否已有專門的政策來鼓勵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工具的問題:18%的回答是已有,27%的回答是正在考慮制定,49%的回答是沒有,6%的回答是不知道。關于學校是否有專門的政策鼓勵教師進行教學課件開發(fā)活動的問題:21%的回答是已有,32%的回答是正在考慮制定,36%的回答是沒有,11%的回答是不知道。關于學校是否有ICT(教育信息化)激勵措施的問題:8%的回答是有,45%的回答是無,47%的回答是不知道。這個調查結果是令人擔憂的,農村學校自身在支持教師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政策是嚴重不足的,是非常薄弱的,是對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一種嚴重漠視。因此,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要實現(xiàn)區(qū)域推進,鼓勵政策必須先行。
二、信息化建設
1.關于學校是否有自己的校園網的問題:41%的回答是有,22%的回答是在計劃中,37%的回答是沒有。關于學校計算機是否實現(xiàn)了網絡互聯(lián)的問題:84%的回答是實現(xiàn),12%的回答是在計劃中,4%的回答是沒有。關于學校是否有自己的學校網站或網頁的問題:38%的回答是有,13%的回答是正在建設中,18%的回答是正在計劃中,31%的回答是沒有。從這些調查結果看,農村中學在信息網絡建設方面還屬于非常薄弱的一環(huán),還有大量的基礎工作要做,來掃除農村學校信息化發(fā)展的障礙。
2.關于學校的校園信息網主要由以下哪些部分組成的問題:94%的回答是多功能教室,87%的回答是計算機網絡教室,75%的回答是虛擬圖書館(電子閱覽室),72%的回答是辦公網,63%的回答是信息中心。這個調查結果,從某個意義上講代表的是一種愿望,一種農村中學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渴望和需求,但我們深信,這是農村中學要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區(qū)域推進的必然要求。
3.關于學校有幾名專職的網絡管理人員的問題:56%的回答是1名,28%回答的是2名,11%的回答是3名,5%的回答是3名以上。關于為實現(xiàn)網絡的資源共享,學校是否愿意開放校園網絡資源的問題:77%的回答是愿意,23%的回答是不愿意。關于學校開展教育信息化建設(包括上面提及的硬件平臺的搭建維護、教學資源的建設更新)是否有專項經費作保障的問題:15%的回答是有,29%的回答是沒有,而56%的回答是不清楚。關于學校開展教育信息化建設(包括硬件平臺的搭建維護、教學資源的建設更新)的經費主要源渠道問題:51%的回答是自籌經費,35%的回答是上級撥款,14%的回答是社會資助,0%的回答是商業(yè)性投資。這些調查結果顯示,農村中學在信息化建設上還有許多瓶頸,從人力資源到資金投入方面都存在問題。
三、教師培訓
1.關于是否希望學校為教師提供信息化培訓的機會問題:98%的回答是希望。關于教師曾參加過的信息化培訓問題:69%的回答是計算機基礎能力培訓,3%的回答是Intel未來教育培訓,6%的回答是其他形式,22%的回答是從未參加任何培訓。從這個調查結果看,面對教育信息化的挑戰(zhàn),絕大部分農村教師希望得到培訓,但農村中學給他們的機會確實不多,有22%的竟然從未參加過任何培訓。
2.關于學校每期舉行多少信息化校本培訓的問題:12%的回答是1次,6%的回答是2次,82%的回答是沒有培訓。關于學校教師目前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訓的問題:96%的回答是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培訓,76%的回答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89%的回答是課件制作,67%的回答是網絡安全,44%的回答是設備維護。從調查結果看,農村中學開展的教育信息化校本培訓,根本無法滿足教師對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的渴求,這是農村教育信息化實現(xiàn)區(qū)域推進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縮小城鄉(xiāng)教育信息化差距的必由之路。
四、設施設備使用
1.關于學校學生使用計算機的人機比(學生數(shù)/計算機數(shù))的問題:11%的回答是每人一臺,14%的回答是每2~5人1臺,18%的回答是每6~10人1臺,57%的回答是高于20人1臺。關于學科教師在學校使用計算機的人機比(教師數(shù)/辦公用計算機數(shù))的問題:3%的回答是每人一臺,19%的回答是2人1臺,76%的回答是多人1臺,2%的回答是尚未配置。關于學校行政管理人員使用計算機的人機比(行政管理人員數(shù)/辦公用計算機數(shù))的問題:26%的回答是每人一臺,56%的回答是2人1臺,16%的回答是多人1臺,0%的回答是尚未配置。從這幾項調查數(shù)據(jù)看,農村中學設施設備的配置還存在嚴重,還不能滿足學校教育教學發(fā)展的需要。也說明政府對學校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投入是不夠的,必須加強農村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
2.關于學校信息技術設備使用率是否低,甚至閑置的問題時,有68%的回答是;在調查造成設施設備使用率低,甚至閑置的原因是什么時,回答“不好用”、“不會用”分別占66%和34%。這個調查結果是令課題組吃驚的,但又是事實。農村中學一邊是缺乏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配置,另一邊又有設施設備閑置,確實有些矛盾。其實這也不難理解:“不好用”在于設施設備的陳舊、老化,維修和更新沒有跟上;“不會用”在于教師受到的育信息化培訓少,懂得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不多。因此,在推進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發(fā)展道路上必須解決學校設施設備使用率低、甚至閑置的問題。
五、學科整合
1.關于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有效途徑的問題:51%的回答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27%的回答是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22%的回答是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關于使用計算機最多的問題:32%的回答是備課,21%的回答是課堂演示,23%的回答是分數(shù)統(tǒng)計,17%的回答是聊天、打游戲,7%的回答是辦公。關于信息技術與自己教學工作關系的問題:44%的回答是非常密切,32%的回答是較密切,24%的認為關系不大。從這個結果看,農村中學已經認識到了教育信息化在當代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并希望能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能有機的結合起來,這為農村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奠定了良好的使用基礎。
2.關于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課件問題:9%的回答是自己制作,11%的回答是教材配套,80%的回答是網上下載。關于制作的電子教案占全部教案的比例問題:56%的回答是10%以下,6%的回答是10%~50%,2%的回答是50%~80%,還有36%的回答從未用過。關于信息技術于課堂教學的課時比例問題:43%的回答是10%以下,5%的回答是10%~50%,1%的回答是50%~80%。關于是否嘗試過網絡環(huán)境下的本學科教學問題:是嘗試過與沒有嘗試過的各占50%。這幾項調查結果,說明了農村中學教師在逐步向教育信息化方向發(fā)展,但在應用信息技術教學的使用上是非常低的,急需加強培訓。
六、總體評價
1.關于認為上級主管部門對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支持、重視程度如何的問題:5%的回答是比較重視,24%的回答是態(tài)度一般,回答“不太重視”或“很不重視”的占71%。關于學校教師對學校實施教育信息化的態(tài)度如何的問題:18%的回答是比較積極,36%的回答是態(tài)度一般,而回答“不太積極”或“很不積極”的占44%。從這組結果看,農村中學對上級主管部門的評價不高,有67%的認為重視不夠,學校對教育信息化的實施也有33%的調查者表示不重視。這種“不重視”也許正是導致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推進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值得我們去深思。
2.關于在校學生對學校實施教育信息化的態(tài)度如何的問題:86%的調查者回答是“非常積極”或“比較積極”,只有14%左右的認為“態(tài)度一般”或“不太積極”。從這項調查結果看,大部分學生對學校實施教育信息化是支持的、積極的;學生作為教育信息化的服務對象,有需求,就會有發(fā)展,這是教育信息化的生命力所在。
從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顯示,當前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推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農村中學教師對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是迫切的,但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對教育信息化的組織、管理重視是不夠的。(2)設施設備陳舊老化,更新?lián)Q代嚴重不足。(3)農村中學對教師教育信息化的培訓力度嚴重不夠。(4)學校現(xiàn)有的信息技術設施設備使用率低,缺乏必要的維護,沒有很好發(fā)揮功效。(5)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學科整合的水平低,還無法滿足教育教學發(fā)展的需求。(6)教育信息化的理念不夠清晰、應用是有限的。(7)教育信息化的規(guī)劃吧明、資源共享艱難。
針對上述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1)國家、地方教育部門的政策支持。(2)資金的大量投入(硬件和軟件)。(3)加大師資培訓力度。(4)增強設施設備的維護和運用。(5)更新觀念,適應教育信息化的需要。[e]
(注:本文為中央電教館“十一五”全國教育技術研究重點課題《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區(qū)域推進策略研究》的部分科研成果。)
(重慶市華鎣中學 4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