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貴達
新課改下由浙江省第一次自主命題的文科綜合測試卷政治試題已與我們見面了,不難發(fā)現,2009年試題與過去的全國文綜1卷政治試題基本上無多大差異,從感性上多少讓人感到意外。但綜合有關高考及新課程改革的眾多因素,從理性上感到2009年的政治試題多少又在情理之中。筆者也試就此淡一些粗淺的看法,敬請同行多多指正。
(一)意料之外
1.有繼承,創(chuàng)新不足。2009年的政治試題基本上繼承了以往全國文綜1卷的特點,具體仍體現在重基礎、重能力、重熱點三個方面。如:試題中的選擇題基本上直接考查了學生政治學科知識;試題多以社會現實問題和社會熱點問題為切入點,重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描述和解釋事物能力等等。但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試題無論從題型上,還是從結構上看,與過去的全國文綜1卷政治試題無多大差異,尤其是讓人眼睛一亮的,回味無窮的題目也幾乎沒有,相比江蘇、天津等地區(qū)的試卷少了一些自己的個性,缺少自己的創(chuàng)新。
2.有變化,突破不夠。2009年的政治試題與以往全國文綜1卷相比,最大的變化是原文綜卷中占60分的跨政治、歷史和地理三門學科的綜合題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政治、歷史和地理三門學科各2個主觀題。對這一變化如何認識呢?有人認為是一種突破,也有人認為是一種倒退。筆者認為這一變化說倒退說不上,但至少應該是一種遺憾。因為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最大亮點在于綜合,否則就凸現不出這份綜合試卷的魅力。
3.有特點,亮點不顯。2009年的政治試題仍堅持政治學科的特點,強化思想和教育性,試題貼近生活,關注人文,背景材料大都直接來自社會生活等等。但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試題沒有很明顯地體現出新課程理念。如:新課程的重大亮點在于教材的每個單元后都設有綜合探究內容,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而在2009年的試題中這一種最能體現新課程理念的綜合探究題卻沒有出現,只是選擇題32題稍有點涉及一定的探究性,而這一層面的探究性能力要求在以往的全國文綜1卷中已早有體現。同時,2009年試題中的5個主觀題的設問也基本上圍繞傳統的“為什么”“怎么辦”展開,新課程所倡導的實踐性和開放性理念也沒有很好體現。另外,從某種意義上講,由浙江省自主命題的試題“浙江元素”體現的也不明顯,除選擇題26、34題外,其他的題目尤其是主觀題一題都未涉及。
4.有廣度,分布不均。2009年的文綜卷政治試題5大模塊都有題目,尤其是5個主觀題,每個模塊一題。但從各模塊考試的分數分布來看是極不均衡的,也讓人感到很意外。各模塊的試題及分數分布情況:
(二)情理之中
1.從命題的指導思想看。2009年浙江省高考《考試說明》明確規(guī)定,“在繼承以往命題成果的基礎上,命題既要體現新課程理念,又要保證平穩(wěn)過渡”。為此,浙江省考試院在命題過程中肯定要從本省高中的教育教學實際出發(fā),妥善處理好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尤其為了貫徹落實“平穩(wěn)過渡”這一指導思想,在命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肯定要保持前幾年高考命題的基本模式,從而保證學生高考時不會有不適應的感覺。同時,為真正保證2009年高考平穩(wěn)過渡,省考試院和教研室在高考前又比較完整地向考生展示了2009年浙江高考文科綜合測卷參考樣卷,而參考樣卷具有一定的導向性、針對性,是老師復習指導和學生復習迎考的重要依據,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且考后筆者把樣卷與2009年的高考卷進行仔細的對照,從邏輯上分析,感到2009年的文綜政治試題應在情理之中。比如:參考樣卷中的題型、試題結構基本上與以往的全國文綜1卷保持一致,且參考樣卷中也沒有綜合探究題和政治、歷史、地理綜合的綜合題。
2.從命題所追求的宗旨看。比較上一輪的課程改革與本次的新一輪課程改革,我們發(fā)現無論上一輪課程改革中突出的“能力”要求,還是本次課程改革突出的“素質”要求,它們的共同宗旨都是強調“學以致用”。為此,無論是學生的“能力”還是“素質”也只有在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培養(yǎng)和體現。所以,試題無論它怎么出,“萬變不離其宗”。試題肯定仍會堅持注重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靈活運用,注重以學科知識為載體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解釋事物的能力”等等。
另外,從高考試題為高校選拔合格新生的目的來看,試題適當地保持各模塊之間的分值不均衡也是必要的,這樣做既充分體現了命題者回避社會猜題,提高命題效度的原則,也保證了高考試題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而且,只要學生真正全面掌握了教材知識,答好試題也并不難,進而讓那些功底扎實、素質優(yōu)秀的學生脫穎而出。
3.從命題的發(fā)展過程來看。命題是一門科學,是一門專業(yè),并非是一位高水平學科專家和中學教師就自然會命制試題。尤其在新課程下,作為命題者不僅僅要看課程標準、學科指導意見和考試說明等等,還必須關注新課程改革下各地的實際教學情況和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而且,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提出來了,但實際的教學或學習的跟進一定會有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考試改革與教學改革是一個互相制約、互相依賴的過程,新課程改革的考試目標要受制于這一過程,走得太快了,會使考試失去對象。所以,從這一層面講,2009年的政治試題也應在情理之中。
總之,2009年的浙江省文綜卷政治試題從感性上給教師和考生帶來很多意外的東西,但從理性上看,這些意外的東西又都在情理之中。那么,2010年的浙江省文綜卷政治試題會以什么樣的面貌出現呢?筆者認為,隨著新課程改革逐步推進和深入,同時參照走在新課改前面的各地區(qū)的做法,2010年的政治試題肯定會在2009年保持平穩(wěn)過渡的基礎上堅持相對穩(wěn)定,更進一步體現新課程的理念。
(責編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