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鋆 魏 巍
[摘要] 鋼琴的作品數(shù)量很多,他們風格不同、時代不同。一首完整的樂曲,要從技巧與風格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來進行實際演奏,這不僅需要很強的技巧性,而且還要我們對鋼琴作品有正確的處理和分析,準確地表達作者的意圖和作品風格。本文從鋼琴作品的聲音、作品的不同風格、各個時期的作曲家及時代背景和對踏板的運用這幾個方面入手,闡述如何對鋼琴作品來進行處理和分析。
[關鍵詞] 鋼琴作品處理 聲音 作品風格 時代背景 踏板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文化的進步,鋼琴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由此,學習鋼琴也就成為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了,雖然這看似普通,但做起來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同學在練琴的時候,比較注重基礎和技巧的訓練,忽視了很多作品中的內(nèi)在東西,只是機械地把譜面上每個音的時值和強弱的對比做出來,這是不夠的。由于鋼琴作品的數(shù)量眾多,同時,每首作品又有著不同的風格特點,所以,當演奏者想彈奏一首完整的樂曲時,就要從技巧與風格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來進行處理演奏。這不僅需要我們有很強的技巧,而且還需要對作品有正確的分析和處理,準確地表現(xiàn)出作曲者的意圖和風格,用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去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心去處理每首作品,這是尤為重要的。
一、對鋼琴演奏聲音的處理
鋼琴之所以被稱為“樂器之王”,從音色和音域上都有明顯的優(yōu)勢,要想在演奏作品時獲得優(yōu)美的音色,就要考慮有關觸鍵和表情的相互關系。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用耳朵去聽自己所彈奏的聲音,我們大多學鋼琴的人都是沒有用“耳朵練琴”沒有仔細聽自己所彈奏的聲音。在練琴時雖然聽到了自己彈奏的聲音,但分辨不出哪些聲音是好聽的,是符合要求的;哪些聲音是難聽的,不符合作品內(nèi)容的。所以,我們在演奏的同時,在腦海中一定要有對各種聲音的儲備和判斷,有些聲音雖然是好聽的,但在演奏作品中是不是需要這種聲音,一定要用耳朵去分辯這種聲音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這樣才能讓手指隨時做出調(diào)整,把握作品的情緒變化,更好的表現(xiàn)樂曲。但只有靈敏的聽覺也是遠遠不夠的,不少人彈不好琴的原因也不單單是因為沒有用心去聽,如果手指不靈活,沒有獨立性,也是會影響彈奏聲音的質(zhì)量和對作品的發(fā)揮。怎樣才能美化聲音呢?我們不單單只靠耳朵去分辨聲音的好壞,而且手指上,也一定要有能力,隨時做出自己想要的聲音效果。比如,如果是彈短促、熱烈的快板聲音,雙手的獨立靈活性是很重要的,手指下鍵,回鍵速度要快,更要彈的流暢;如果彈比較柔和的聲音,下鍵時要深一些,貼鍵彈奏,音色松而集中。彈奏聲音的音色豐滿了,還要注意樂句之間的表現(xiàn),內(nèi)心要建立起對作品音樂思想的認識,自然的去表現(xiàn)作品中的情緒變化。進而,讓自己和作品融合起來,所以,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耳朵的聽覺和手指觸鍵技巧相結(jié)合起來,才能做到人琴合一。
二、演奏鋼琴作品時,對作品音樂風格的理解
在演奏鋼琴作品時,不但要處理好彈奏的聲音,還要考慮在演奏中對音樂作品風格的理解。所謂的作品風格,也就是不管在演奏哪首鋼琴作品時,都要有自己不同體裁的作品風格。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的作品體裁有進行曲風格、幻想曲風格、圓舞曲風格等等。不同體裁的作品風格,在演奏的過程中也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手段。所以,不管演奏哪首作品,都要先弄清楚是哪種體裁風格寫成的。比如,在演奏進行曲風格時,就要把進行曲風格的那種豪邁、果斷、有氣魄、節(jié)奏分明的特征表現(xiàn)出來;而幻想曲風格是一種即興的樂曲,在演奏這類作品時要特別注重技巧的表現(xiàn),彈奏時隨意、輕松自如,有一種非常流暢自如、華麗的效果;圓舞曲則要表現(xiàn)的高貴典雅,突出不同舞曲所特有的節(jié)奏型。所以說,每首作品體裁的作品不一樣,對作品的處理也是不一樣的。
三、對作曲家及作品產(chǎn)生時代背景的了解
每首作品的體裁形式不同,作品的風格也就不同。但即使是同一體裁的作品,由于創(chuàng)作者及其所處時代的不同,在演奏時也會有顯著的差別。我們在演奏的時候,首先要了解作曲家的生平、歷史背景、作品的風格和性格特點等。黑格爾談到音樂時說:“要使音樂充分發(fā)揮作用,單憑抽象聲音在時間里運動是不夠的,還要加上第二個因素,那就是內(nèi)容”,所說的作品內(nèi)容,就不能不想到作品所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作品大都是從巴洛克時期到現(xiàn)代時期的音樂作品,其中經(jīng)歷了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印象主義時期及二十世紀音樂在不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有著不同的音樂風格。我們在演奏巴洛克時期的作品時,也大都是教堂音樂的作品,那時,大多的鋼琴作品大部分都是為管風琴或古鋼琴所寫的,所以,在演奏這個時期的作品時,應該穩(wěn)重、冷靜,并且還要注意這個時期輝煌華麗的色彩,和多聲部的構(gòu)成結(jié)合起來;到了20世紀,我們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也反應到了音樂作品中去,表現(xiàn)的矛盾沖突大、速度、表情記號變化頻繁,演奏這個時期的作品,關鍵是對作品情緒的把握。另外,不同作曲家的風格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所知道的莫扎特和貝多芬兩位鋼琴大師,他們同屬于古典主義時期。莫扎特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所以他的作品風格也就非常清新、流暢;而貝多芬的作品就如同他的性格一樣,具有強烈的、戲劇性的力度起伏。因此我們不管在演奏那首作曲家的作品時,都要對作品進行分析處理,這樣才能把作品表現(xiàn)的完美。
四、踏板在鋼琴作品中的運用
俄羅斯鋼琴家魯賓斯坦說過:“踏板是鋼琴的靈魂”??梢?踏板在鋼琴作品的運用中是多么重要的,正確恰當?shù)氖褂锰ぐ?對音樂作品內(nèi)涵的表達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音樂更加充滿活力,富有生氣,更光彩。如果在作品中使用不當或濫用,則會導致作品旋律模糊不清,樂句不明,節(jié)奏的韻律凌亂等。有的人在演奏作品的過程中盲目的去使用踏板,也不去想這里為什么要用踏板,錯認為只要使用踏板就會使聲音飽滿、悅耳好聽,甚至可以掩飾某些演奏技巧上的不足,其實有時是“越幫越忙”。
總之,我們根據(jù)不同的作品風格去處理每首音樂的作品,不僅僅要把作品譜面上的東西準確地表現(xiàn)出來,而且還要多方面去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我們不但要掌握過硬的技術技巧,還要積累大量豐富的音樂知識。學習鋼琴是不斷接受新知識和總結(jié)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得到不斷提高。不管對哪首鋼琴作品的處理都要做到盡善盡美。讓我們每個人都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越來越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感受到音樂的美,在音樂中凈化自己、提高自己!
參考文獻:
[1]應詩真.鋼琴教學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俄]根納季?齊平.演奏者與技術[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3]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社公司出版發(fā)行,1999.
[4]魏廷格.鋼琴學習指南[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5]魏廷格.鋼琴學習388問[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6][美]約瑟夫.班諾維茨著.朱雅芬譯.鋼琴踏板法指導[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2.
[7]卡爾.萊默爾.瓦爾特.吉譯金著.姜丹譯.現(xiàn)代鋼琴演奏技巧[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