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崇宇
I 卷
選擇題(每小題至少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全選對得6分,部分選對得3分,共48分)
14. 關(guān)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質(zhì)點的速度越大,則加速度越大
B. 質(zhì)點的速度變化越大,則加速度越大
C. 質(zhì)點的速度變化越快,則加速度越大
D. 質(zhì)點加速度的方向就是質(zhì)點運動的方向
15. 不可伸長的輕細繩AO和BO的結(jié)點為O,在O點懸吊著電燈L,OA繩處于水平,電燈L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圖1所示,如果保持O點位置不變,改變OA的長度,使A點逐漸上移至C點,隨著A點逐漸上移,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繩AO對O點的拉力逐漸增大
B. 結(jié)點O所受到的合力為零
C. 燈L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繩OL對燈L的拉力
D. 繩BO對O點的拉力先減小再增大
16. 兩輛汽車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駛,它們的質(zhì)量之比m1∶m2=1∶2,速度之比v1∶v2=2∶1,兩車急剎車后甲車滑行的最大距離為s1,乙車滑行的最大距離為s2,設(shè)兩車與路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等,不計空氣阻力,則()
A. s1∶s2=1∶2 B. s∶s2=1∶1
C. s1∶s2=2∶1D. s1∶s2=4∶1
17.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塊受到兩個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靜止不動?,F(xiàn)保持F1不變,使F2逐漸減小到零,再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在這個過程中,能正確描述木塊運動情況的圖象是 ()
18. 如圖2所示為不打滑的皮帶傳動裝置,大輪半徑是小輪半徑的兩倍,A、B分別為大輪和小輪邊緣上的點,C為大輪半徑的中點,在傳動時()
A. B點的角速度是A點角速度的2倍
B. A點向心加速度是B點向心加速度的2倍
C. C點向心加速度是A點向心加速度的
D. C點的角速度是A點角速度的
19. 一條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質(zhì)量可以忽略不計的定滑輪,繩的一端系著一質(zhì)量為m=15 kg的重物,重物靜止于地面上,有一質(zhì)量m1=10 kg的猴子,從繩子另一端沿繩向上爬,如圖3所示。不計滑輪與軸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力,在重物不離開地面條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為(g=10 m/s2)()
A. 25 m/s2B. 5 m/s2
C. 10 m/s2D. 15 m/s2
20.一束平行光經(jīng)玻璃三棱鏡折射后分解為互相分離的三束光,如圖4所示,則可知()
A. a光的頻率最大
B. a光在玻璃三棱鏡中的波速最大
C. c光在玻璃三棱鏡中的波長最大
D. 玻璃三棱鏡對b光的折射率最大
21. 如圖5所示,質(zhì)量為m1的木塊在質(zhì)量為m2的長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塊同時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長木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則()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1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1+m2)g
C. 當F>μ(m1+m2)g時,木板便會開始運動
D. 無論怎樣改變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運動
Ⅱ卷
22. (每空2分,畫電路圖和連實物圖各2分,共18分)
圖6
(1)如圖6所示,閃光照片記下了做平拋運動的小球的四個位置O、A、B、C。其中O為拋出點,OD為豎直線,閃光間隔時間為 s。小球從O運動到C所需時間是________ s,小球拋出時的初速是_________m/s。
(2)利用如圖7所示的電路測量量程為500 μA的電流表G的內(nèi)阻(圖中電源的電動勢E=4 V):先閉合S1,調(diào)節(jié)R,使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到滿刻度;再閉合s2,保持R不變,調(diào)節(jié)R′,使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到滿刻度的,讀出此時R′的阻值為200 Ω。
①電流表內(nèi)阻的測量值Rg=________Ω。
②將該表改裝成量程為3 V的電壓表,需_____(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一個阻值R0=______Ω的電阻。
③若要把改裝好的電壓表與標準電壓表進行校對,試在下面的方框內(nèi)畫出實驗電路圖以及完成圖8的實物連接圖。
④如果改裝后的電壓表的讀數(shù)始終略偏小,則應該在電阻箱R0兩端__________________(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一個________________(填“大電阻”或“小電阻”)。
23. (16分)一質(zhì)量為M=4 kg、長為L=3 m的木板,在水平向右F=8 N的拉力作用下,以v0=2 m/s的速度沿水平面向右勻速運動。某時刻將質(zhì)量為m=l kg的鐵塊(看成質(zhì)點)輕輕地放在木塊的最右端,如圖9所示,不計鐵塊與木塊間的摩擦。若保持水平拉力不變,求:
(1)M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是多少?
(2)放上小鐵塊后,小鐵塊經(jīng)多長時間離開木板?
(3)求M與m相互作用的過程中,M對m的沖量。
24. (18分)宇航員在月球表面附近自h高處以初速度v0水平拋出一個小球,測出小球的水平射程為L,已知月球半徑為R,求:
(1)月球表面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
(2)若在月球上發(fā)射一顆衛(wèi)星,它在月面附近繞月球做圓周運動的周期多大?
(3)月球的密度是多大?
25. (20分)如圖10所示,長為R的輕繩一端固定于O點,另一端拴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把球拉至最高點A,然后以v0=的水平速度拋出。計算:
(1)繩被拉直時小球的位置在何處?
(2)小球經(jīng)過最低點C時小球?qū)K的拉力F(設(shè)繩被拉直后小球沿繩方向的分速度迅速變?yōu)榱悖?/p>
(3)小球從A到C的整個運動過程中繩子對小球所做的功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