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翠花
一、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tài)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語文的生活意義和社會意義,看到語文的實際價值,誘發(fā)其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提出并說明課題內容的意義和重要性,還可以結合生活實例,讓學生知道學習到的知識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其感受到生活離不開語文,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感受到語文學習是一種美的享受,從而激發(fā)和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動機。
二、注重情感的體驗和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信心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語文教學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發(fā)掘情感的積極因素,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活動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滿足。
1、營造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圍。在教學《石榴》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把帶來的石榴放到講桌上。幾個石榴一字兒排開放在講桌上,有的是青綠色的,有的是青中帶黃,黃中帶紅的,有的一半紅一半黃……學生熱情高漲,坐在位置上議論紛紛。于是我就因勢利導,“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觀察,說說你看到的石榴的顏色?!薄?我看到的石榴是黃里有點帶紅的?!薄拔铱吹降氖袷怯悬c青有點紅的?!薄捎趯W生有較深的感性認識和體會,因此,很容易就和作者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很好地把握了第三小節(jié)朗讀時喜悅的基調。
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于參與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在喜愛所教老師的前提下,才會樂于學習。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對學習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一部分人,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卻漠不關心。
2、有效地利用課堂評價。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在新理念的指導下,新的課堂評價方式日趨豐富起來,能針對學生學習的具體狀況全方位地做出評價,及時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成功是最好的激勵。學習成功得到快樂的情緒體驗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學好語文的強烈欲望。要使學生獲得成功,教師必須設計好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設計好導入、課堂提問和合作交流的步驟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學都能拾級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獲得經過自己艱苦探索,掌握語文知識后的愉快情緒體驗,從而得到心理上的補償和滿足,激勵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功。
當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出現問題時,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特別是后進學生容易自暴自棄、泄氣自卑,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點撥、誘導,如讓他們換個詞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再讀一遍等,半扶半放地讓他們自己去走向成功。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求知欲望
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認為: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能夠使學生對知識本身發(fā)生興趣,進而產生認識需要,產生一種要學習的傾向,從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和對自主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通過設置各種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各種具有啟發(fā)性的外界刺激,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如《凡卡》一文教學中,有個思考題是“凡卡寫的信爺爺能收到嗎?為什么?”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出:爺爺收不到,因為信封上沒有寫清地址。我并沒有就此結束,繼續(xù)追問:“爺爺會接他回鄉(xiāng)下嗎?”學生們立刻小聲議論起來,有的說“接”,有的說“不接”。頓時,激發(fā)了學生思考的興趣,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四、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學習時明顯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把學科特點和年齡、心理特征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如果教師用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很乏味,越學越不愛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于樂,減少機械化的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善于把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鮮艷的教具;新穎的謎語、故事;有趣的教學游戲;關鍵處的設疑、恰當的懸念等等。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要因教室的一扇門,而把學生與世隔絕。”在教學作文《秋天到了》一課時,我?guī)ьI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天氣、動物和植物的變化,以及人們的活動。將作文課成了旅游說話課。通過多方面的觀察,學生手里有了材料,有話可說,有事可寫,積極性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此外,課堂上還可以采用課本劇表演、“記者招待會”、講故事比賽、配樂朗誦、多媒體課件演示等多種形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傊?教學上的藝術性、形象性、趣味性,都能使學生情緒興奮,從而積極對待學習活動,自覺思考問題。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傳授知識、技能,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才能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善于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有進行深入細致思考的機會、自我體驗的機會。教學中要盡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第二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