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武
議論是有條理有次序的說理,它是人們用來直接闡述觀點、表明態(tài)度的一種表達方法。我們通常所說的議論文是指寫作中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它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觀點鮮明。寫作議論文,有兩個關鍵點必須要把握好。
一、明確、靈活地表述自己的觀點
規(guī)范的議論文一定要做到讓讀者很明確地知道你的觀點(論點)、態(tài)度,因此,寫作議論文的第一個關鍵點便是明確、靈活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在標題確定之后,最能讓作文的論點顯得有條理、有次序的方法便是圍繞標題擬寫好分論點,并把它放在每個自然段的開頭。同時,觀點的明確還需要扣題、現題、點題。
1.提煉簡潔的陳述句表述觀點
要明確地表述觀點,正式寫作之前,最好先根據材料的內容列一個寫作提綱,圍繞作文的標題提煉出三個有判斷意味的陳述句,表述自己的觀點與態(tài)度??梢赃\用以下三種方法:
(1)直接以標題作為分論點的敘述主體
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語文滿分作文《好奇心》的三個分論點:好奇心讓我們不停地追求真理,領悟科學的真諦;好奇心讓我們不停地探索世界,推動歷史前進;好奇心讓我們不停地思考生命,收獲人生的碩果。
又如2008年高考廣東卷語文滿分作文《不要輕易說“不”》的三個分論點:不要輕易說“不”,盡管前路漫漫;不要輕易說“不”,盡管傷痕累累;不要輕易說“不”,盡管希望渺茫。
又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語文滿分作文《帶著感動出發(fā)》的三個分論點:帶著感動出發(fā),在大自然的奧秘與美麗中行走,我們將收獲發(fā)人深省的哲思;帶著感動出發(fā),在人間社會的喧鬧與冷暖中行走,我們將收獲感人至深的溫暖;帶著感動出發(fā),我們在自然中收獲聰慧,我們在社會中成長。
上面的三個例子,都是把作文的標題放在句子的主語位置,然后展開敘述。這種以標題作為分論點的敘述主體方法,還可以在其前面加上一定的限定成分,能既明確,又靈活地表述觀點。
如2008年高考廣東卷語文滿分作文《不要輕易說“不”》的三個分論點:在真誠的感情世界中,我們不要輕易說“不”;在生活的困難挫折面前,我們不要輕易說“不”;在需要對人民負責的時候,我們不要輕易說“不”。
(2)以標題的關鍵詞作為分論點的敘述主體
從所寫的作文標題中摘取關鍵詞作為分論點的敘述主體,也是一種較好的表述觀點的方法。如2008年高考湖北卷語文滿分作文《舉手投足之間》,作者就是從作文標題“舉手投足之間”中摘取“舉手投足”作為敘述主體來擬寫分論點的:舉手投足的微小是個人素質的體現;舉手投足間的微小是一個集體文明的外化;舉手投足間的微小更是溫暖、信心與力量的傳遞。又如2008年高考全國卷Ⅰ廣西語文滿分作文《誰說這不是一種愛》:愛是一汪甘甜的乳汁;愛是一生不變的信念;愛是一只小小的油燈。作者在從標題中摘取“愛”作為分論點的敘述主體的同時,更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因而使得作文的分論點既明確,又生動形象,值得提倡。
(3)擴展標題,作為分論點
擴展標題是指在作文標題的詞語中間加上一些限定詞語。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語文滿分作文《帶著感動出發(fā)》:帶著對炊煙的感動,我向遙遠的故鄉(xiāng)出發(fā);帶著對炊煙的感動,我向純樸的鄉(xiāng)村風情出發(fā);帶著對炊煙的感動,我走進情意綿綿的母愛世界。標題經過擴展后,內容便顯得更具體,由此,作文的分論點便顯得更加鮮明。
2.注重扣題、現題、點題
寫作議論文,其觀點在作文中要做到從頭至尾保持一致。因此,扣題、現題和點題便成為一種具有實效性的寫作技巧。扣題是指作文的第一自然段要注意緊扣標題展開?,F題的“現”是呈現、若隱若現的意思。點題則是指作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要與標題呼應。請?zhí)貏e注意下面這篇作文的劃線部分:
不要輕易說“不”
(2008年高考廣東卷語文滿分作文)
也許,生活中我們需要說“不”的時候很多,就如在強權面前,在不屬于自己的金錢利益面前,我們要學會說“不”。但是,如果我們一味地說“不”,則會得不償失,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懦夫。請問,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因此,在某些時候,我們不要輕易說“不”。
在真誠的感情世界中,我們不要輕易說“不”。接受別人善意的付出與感情,我們應該心懷感激。但是,潛意識里我們常常做出相反的行為,對他們說“不”,也許算不上是恩將仇報,但對彼此的傷害與破壞卻具有同等的威力。究其原因,只是因為怕自己報答不起,因而想方設法去貶低它的價值,不接受它。殊不知,跟他們說“不”,其實就是在否定自己存在的價值,看不起自己,逼自己做獨行俠,不擁有別人什么,也不用牽掛什么,但這樣的生活會快樂、多彩嗎?答案是否定的。既然這樣,何必說“不”呢?倒不如欣然接受,享受這真誠的情感。所以,當別人向你伸出真誠之手時,請不要輕易說“不”。
在生活的困難挫折面前,我們不要輕易說“不”。生活中難免風風雨雨,“不經風雨,怎見彩虹”?風雨洗禮后,人才能變得更堅強。被稱為“湖南張海迪”的李麗一生多災多難,但她從不向困難低頭,從不對挫折說“我不行”,她捧著不輕易說“不”的信念,與堅強攜手同進,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之歌。五年時間,溫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因為不輕易說“不”,她擺脫了心靈的陰影;因為不輕易說“不”,她沖出了困難的重圍;因為不輕易說“不”,她成就了人生的輝煌。所以,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請不要輕易說“不”。
在需要對人民負責的時候,我們不要輕易說“不”。2006年11月14日,一個令人銘記的日子,一位英雄隕落了。他就是軍人李劍英。為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他放棄了跳傘逃生的機會,本著對人民負責的信條,他寧愿犧牲自己!在需要對人民負責的危急關頭,他沒有說“不”,而是無怨無悔地選擇迫降,犧牲自我,成就了輝煌。李劍英同志為我們譜寫了人民軍隊愛人民的優(yōu)秀贊歌,同時也告訴我們,在需要對人民負責的時候,不要輕易說“不”。
有時候,“不”字千金,但有時候,“不”字讓我們的人生沒有價值;有時候,說“不”可以成就自己,但有時候,卻可以毀滅自己;有時候,我們可以說“不”,但有些時候,我們決不要輕易說“不”。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結句扣題,中間三個自然段的開頭分別呈現出分論點,結尾點題,這樣一篇規(guī)范且優(yōu)秀的議論文,得滿分當然是理所當然的了。
二、準確豐富地組織材料
優(yōu)秀的議論文,在保障觀點明確生動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準確豐富地組織材料(論據),這樣才能確保論證有力。準確與豐富主要指材料要集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
1.用一個人的材料論證觀點
如2008年高考廣東卷語文滿分作文《不要輕易說“不”》的一個段落:在生活的困難挫折面前,我們不要輕易說“不”。生活中難免風風雨雨,“不經風雨,怎見彩虹”?風雨洗禮后,人才能變得更堅強。被稱為“湖南張海迪”的李麗一生多災多難,但她從不向困難低頭,從不對挫折說“我不行”,她捧著不輕易說“不”的信念,與堅強攜手同進,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之歌。五年時間,漫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因為不輕易說“不”,她擺脫了心靈的陰影;因為不輕易說“不”,她沖出了困難的重圍;因為不輕易說“不”,她成就了人生的輝煌。所以,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請不要輕易說“不”。
該段通過敘述李麗一生中最感人的事跡,充分地論證了在生活困難面前不輕易說“不”的重要性,既準確,又生動。
2.用兩個人的材料論證觀點
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語文滿分作文《好奇心》的一個段落:好奇心讓我們不停地追尋真理,領悟科學的真諦。居里夫人一生致力于鐳的研究,這個小小的金屬物無數次地引發(fā)她的遐想,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她夜以繼日地工作,最終從廢渣中提煉出淡淡的放射性物質——鐳;愛迪生一生發(fā)明千余種物品,給人類創(chuàng)造出巨大的財富,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他從小就有的對萬事萬物的好奇心。他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纱丝梢?好奇心驅使科學家勇于探索,勤于研究,為世界增添一抹亮色,為自己贏得一份喝彩。
該段用居里夫人和愛迪生兩個人各自一生中最精彩的生命華章,論證好奇心引領人追尋真理,準確而豐富,令人誠服。
3.用三個人的材料論證觀點
如2008年高考安徽卷語文滿分作文《帶著感動出發(fā)》的一個段落:帶著感動出發(fā),在大自然的奧秘與美麗中行走,我們將收獲發(fā)人深省的哲思。當川端康成感動于夜半時分盛開的海棠花,他便在這潔白如雪的花瓣中領悟了孤寂與純美的結合;當宗璞駐足在紫藤蘿瀑布下,體味這紫色波浪帶來的感動時,她便領悟了生活與不幸的辯證法;當史鐵生在地壇的花花草草中停留,感動于昆蟲們的辛勞時,他便看穿了生與死的輪回……人總是由自然而生,與自然中生靈萬物有著共同的感應;而感動,便是這樣一把鑰匙,讓我們打開與自然的感應之門,收獲樸實而深刻的哲思。
很明顯,文章是用川端康成、宗璞和史鐵生三個人的材料來論證其“帶著感動出發(fā),在大自然的奧秘與美麗中行走,我們將收獲發(fā)人深省的哲思”這個分論點的,雖然每個人的材料有限,但當三者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同樣能使分論點顯得準確、豐富。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請大家注意一下以上段落中劃線的句子。在議論文的寫作中,數字準確無誤,在論證的過程中常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恰到好處的運用,則能在議論中增添許多文采,因而值得效仿。
[作者通聯:湖北松滋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