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勇,譚 爽
(1.魯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煙臺 264025;2.哈爾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哈爾濱 150080)
淺談日語中主語的省略
羅 勇1,譚 爽2
(1.魯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煙臺 264025;2.哈爾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哈爾濱 150080)
日語句子中通常省略主語,這是中文和英語中沒有的語法現象。這種語法現象也給日語學習者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何判斷句子的主語,這對于正確地理解句子的意思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主語;省略;方法
與中文、英語等其他語言不同,日語中的主語通常不出現在句子里。這種主語的省略表達方式,對于我們中國的日語學習者來說是個難點。尤其是在初級階段,很多人由于受母語影響,在每個句子前面都會加上主語,這樣的句子,聽起來會給人一種很不自然、很啰唆的感覺[1]。筆者在日語教學過程中多次強調日語主語省略的用法,可是效果并不顯著,即使是高年級的學生也會出現這樣的語法錯誤。沒有主語我們能夠判斷出句子的主語是什么嗎?這是初級階段日語學習者的疑問。即使句子中沒有出現主語,可是聽話者依然能準確地判斷出句子的主語從而進行交流,這是因為在實際交流過程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推測判斷出這些隱形的主語。本文就日語中的這些隱形主語及其判斷方法進行探討,僅供各位日語學習者參考。
所謂的隱形主語,就是被省略的主語[2]。在日語中,主語通常都不出現在句子里。比如說,在下面的例句①中,「思う」的主語雖然應該是「私」等的第一人稱詞匯,但是在句子表面卻完全看不到主語。
①田中さんはこないと思う。
雖然在日語中經常用到這種有時省略主語的句子,但是人們極少會因為不知道主語而出現交流困難的情況。這是因為,有時即便不用「~は」和「~が」來表示主語,通過謂語等其他形式也可以知道句子的主語是什么[3]。
比如說在前面的例句①中,因為句尾使用了「思う」來結句,那么顯然「思う」的主語就必定是第一人稱,因為,如果句末的「思う」的主語如果像下面例句②一樣是第一人稱的話還可以,但是要是像例句③和④一樣使用了第二和第三人稱的話,句子就會變得文理不通。
②田中さんは來ないと、私は思う。
③*田中さんは來ないと、君は思う。
④*田中さんは來ないと、彼は思う。
像上面提到的「思う」一樣,只用于第一人稱的詞匯在日語中還有很多,如「たい」「ほしい」等,如果通過這些句末的詞匯,那么很容易判斷出句子的主語,前提是使用者能夠正確使用這些詞匯。
如上所述,在日語里,有時是通過謂語的形式等其他因素來推測判定主語的。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主語被省略掉也能知道主語是什么[4]。
在日語里,推測判定這種表面上看不到的主語的方法有很多。在這里,筆者想將其代表性的方法按照下面 A、B、C的順序來分為三個不同的層面來探討。探討順序A最優(yōu)先,其次為 B和 C。
A句子當中:根據句子的語態(tài)來判斷。(文の′????による)
B從句當中:根據說話者和動作參與者的關系來判斷。(話し手と動作參與者の関係による)
C復句、聯句當中:根據與就近主語的關系來判斷。(近くにある主語との関係による)
其中的A是在句中根據句子的語態(tài)來判定句子主語的方法,比如說像「座れ。」這種命令句,它的主語顯然為第二人稱。這種判定方法可以從以下幾種表達方式中來體現。
(1)祈使句 (働きかけ文)
(2)外部表現句 (外面表現文)
(3)內部表現句 (內面表現文)
下面的⑤—⑦都屬于這種類型。
⑤祈使句:「「君が」話してください」等等
⑥外部表現句:「「彼は」うれしかったようだ」等等
⑦內部表現句:「「私は」休みたい」等等
其中,祈使句又可以分為命令、依賴句 (命令 ·依頼文)、建議句 (提案文)、勸誘句 (勧誘文)以及申述句 (申 し出文)。例句如下:
⑧命令、依賴句:「「君は」座りなさい。」等等
⑨建議句:「「君が」やってみたらどうですか?!沟鹊?/p>
⑩勸誘句:「「(私も)君も」行きましょうよ?!沟鹊?/p>
?申述句:「「(私 も)君 も」行 きましょうよ?!沟鹊?/p>
外部表現句主要是敘述從外部觀察所得狀態(tài)的句子。如下面 ωλ?—{λ?這幾種情況。在各類表現形式均在句尾使用的外部表現句中,主語基本上都是第三人稱。這些句子如果主語是第一人稱或是第二人稱的話,那么句子就會顯得很不自然。
?推量表現:「疲 れただろう。」
?推測表現:「このへんにすんでいるようだ。」
?推論表現:「もう心配しているはずだ」
?樣態(tài)表現:悲しそうだ」「悲しがっている」
?傳聞表現:「もうすぐ始めるって」
在這里我們所講的內部表現句與外部表現句相反,它是用來表現內心的意志、感情等等的句子。如下面|λ?—μ??這幾種情況。在各類表現形式均在句尾使用的內部表現句中,主語基本上都是第一人稱。這些句子如果主語是第二人稱或是第三人稱的話,那么句子就會顯得很不自然。
?意志表現:「そろそろねようっと」
?感情表現:「うれしい」「気 になる」
?感覺表現:「痛 い」「おなかがすいた」
?思考表現:「思 う」「考 える」
?希望表現:「行きたい」「行 ってほしい」
其次,前面的B中提到的所謂根據句中說話人與動作參與者的關系來判定主語的這種方法,如從例句「電話をかけてきた」中的謂語「~てくる」的使用來看,可知句子的主語為第三人稱而并非是第一人稱。這種判定方法可以從以下幾種表達方式中來體現。
(4)尊敬、謙讓表現 (尊敬·謙譲表現)
(5)受益表現 (受益表現)
(6)方向表現 (方向表現)
下面的 ωμ?—ψμ?都屬于這種類型 。
?尊敬、謙讓表現:「「彼 が」お出 かけになった」等等
?受益表現:「「彼 が」誘 ってくれた」等等
?方向表現:「「彼 が」電話 をかけてきた」等等
所謂尊敬表現,就是和「お読みになる」、「いらっしゃる」等等一樣,通過動詞變化來抬高主語地位的表現形式。因為說話人不會自我抬高,所以只要出現尊敬表現句,那么其主語一般不會是第一人稱。如下例ζμ?中,「おっしゃる」的主語就并非第一人稱。
?大丈夫だとおっしゃいました。
另一方面,所謂的謙讓表現,就是和「お読みする」以及「拝見する」等等一樣,通常來說就是抬高主語以外的其他人稱的表現形式,所以謙讓表現的主語多為第一人稱,例如在下例{μ?中,「申し上げる」的主語就是第一人稱或者是與第一人稱相近的其他人稱。與此相對,動作「申し上げる」的接受者是與第一人稱相距較遠的其他人稱。
?大丈夫だと申し上げました。
受益表現句中,最容易判定主語的句子就是后續(xù)「てくれる」形式的句子。動詞后續(xù)「てくれる」的情況下,其句子主語是與第一人稱關系較遠的人稱。動詞后續(xù)「てあげる」和「てもらう」的情況下,其主語多為第一人稱或者是與第一人稱關系相近的其他人稱。
所謂的方向表現句,是指動詞后續(xù)「てくる」等的句子。因為這里句子通常表示動作是傾向于與第一人稱關系近或是遠的一方,所以即便主語不出現在句中也能判斷得知主語與第一人稱關系的遠近。動詞后續(xù)「てくる」的情況下,其句子主語多為與第一人稱關系較遠的一方,例如,在下面后續(xù)了「てくる」的例句○27中,雖然句子的主語是動作的發(fā)出者,但是并非是第一人稱,而是與第一人稱關系較遠的其他人稱。與此相對,動作的接受者是第一人稱或是與第一人稱相近的其他人稱。
?夜遅く電話をかけてきた。
最后,前面句子 C中提到的所謂在復句和連句中根據與就近主語的關系來確認句子主語的方法,是指在兩個句子中,如果前面的句子有主語而后面的句子沒有主語的話,那么前面句子的主語通常就是后面句子的主語。
(7)與主句的關系 (主文との関係)
(8)與前句的關系 (前の文との関係)
下面的例句都屬于這種情況。
?與主句的關系:「「私が」聞 かれて私は困 った。」
?與前句的關系:「彼は小さい時 に両親をなくした。「彼は」それからずっとそぼに育てられた。」
綜上所述,在日語中確認判定隱形主語的方法有很多,正因為有這么多可以判定的方法,所以在日語中,即便通常省略句中的主語也是能夠互相理解,進行交流的。由于篇幅有限,對于主語判斷方法的闡述過于簡單,筆者將就這一課題作進一步的探討。
[1]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23.
[2]周敏西.日本學論叢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79.
[3]毛峰林.“は”應用的語用思考及其隱含關系 [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1):32-33.
[4]陳鳳川.日語請求行為得體性的實現 [J].日本學論壇,2002,(2):56-57.
H364
A
1001-7836(2010)01-0161-02
2009-10-26
羅勇 (1976-),女,山東煙臺人,日語系講師,碩士,從事日語語言學研究;譚爽 (1976-),女,黑龍江哈爾濱人,日語系講師,碩士,從事日語語言學及翻譯研究。
(責任編輯:鄭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