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言語聽辨的軌跡模型理論對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

      2011-07-13 01:25向梅
      考試周刊 2011年40期
      關鍵詞:英語聽力教學高職高專

      向梅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學現(xiàn)狀與聽力任務設計的不足,并試圖借鑒心理語言學領域中言語聽辨的軌跡模型理論,得出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學及任務設計的啟示,更好地促進高職聽力教學。

      關鍵詞: 言語聽辯 軌跡模型理論 高職高專 英語聽力教學

      1. 引言

      聽,作為人際間語言交際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且是外語教學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根據(jù)《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高職高專英語作為專科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必須服從于??平逃呐囵B(yǎng)目標和對畢業(yè)生外語交流的基本要求,而且《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明確提出了“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目標,突出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以英語為工具進行信息交流和表達思想的能力。而這種交際能力的基礎就是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聽與讀一樣,是接受語言知識和其他各種信息的主要渠道。

      但目前我國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學效果仍不盡如人意。學生花了大量時間聽了很多材料,做了各種題型,聽力水平卻始終沒有大的提高。英語教學界也不斷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和教學模式以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我認為,我國的聽力教學改革僅僅停留在教學模式的探索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首先清楚地了解目前高職高專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同時考慮影響聽力理解的各種因素。我在此借鑒心里語言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給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學一些新的啟示。

      2.從語言感知的角度看當前高職高專英語聽力任務設計中的不足

      在日常的自然言語中,一個個語音不是孤立地出現(xiàn)的,它們必然出現(xiàn)在連續(xù)的言語之中。我們也很少注意、辨認其中的某一個音位。因此前后鄰近的音、音節(jié)以至詞和句予都可能對語音的辨認發(fā)生影響(朱曼殊,1988:176)。我們前面所說的聽力理解情況就屬于連續(xù)語音的聽辨。理解連續(xù)語音的聽辨這一概念首先要認識到“在正常聽力條件下,言語的聲音是嵌入在連續(xù)言語的語境中的”(D.W. Carroll,2000:84)。我們這里所說的“語境”(context),在連續(xù)語音的聽辨理解上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語境由許多因素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韻律因素和高一層次的句法和語義因素。在語音連續(xù)聽辨中聽辨者能夠利用這些語境條件復原聽辨中缺損的因素或識別誤讀的語音。

      (1)韻律因素在語音感知中的作用體現(xiàn)不足

      當前高職高專英語聽力任務設計中,我們普遍對語境的作用認識不足。從韻律因素角度看,重音、語調、節(jié)律等韻律因素可影響人們對語音的感知,這是毋庸置疑的。重音是多音節(jié)詞中某一音節(jié)或句中某詞發(fā)音響度較大的現(xiàn)象。詞的重音是詞的語音結構的一部分。英語中詞的重音有重要意義。重音錯誤常引起詞義的改變。言語中總是重讀音節(jié)能較快地被察覺,重音對言語感知很重要。人們總是傾向于根據(jù)重音位置來解釋連貫的言語(朱純,1993:101)。此外,語調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連續(xù)語音聽辨的效果。語調即音調變化構成的旋律模式。英語和其他許多語言均屬語調語言,其中旋律音調模式是句子結構的一部分,而不屬于詞的結構。語調是語言的一種特性,人們借助語調來使用語言的詞匯和語法結構,傳遞句中表達的思想,表明說話人對他人和思考對象的態(tài)度。不同的語調要求作出不同的言語反應或以某種活動作出反應,構成不同的交際類犁。問題語調回答;命令語調要求執(zhí)行;請求語調要求予以同意或拒絕……(朱純,1993:99)。

      所以,從韻律因素角度看,現(xiàn)有的高職高專聽力任務中的重讀和語速基本上沒有什么較大的起伏,這種過于標準化的語音不會使聽辨者有機會進行因素復原。教材所配備的錄音發(fā)音語調和節(jié)奏都不太自然,說話沒有快慢變化,話好像是讀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沒有自然的停頓和開始。它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實際交流場合下的語言,沒有真實語言的特點。而且,教師平時用于聽力訓練的語音也大多拘泥于幾種四、六級考試題型,或A、B級考試題型,沒有太多酌真實對話情境。這樣一來看似簡化了聽辨的難度,但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對聽力場景的聯(lián)想。原本就處于聽力場景旁觀者身份的學生參與聽力理解活動的上動性將會減弱。這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們聽力課加大聽力訓練強度反而令許多學生煩躁而又疲勞。特別是應試傾向嚴重的那些過短的聽力任務,很多題材雖然還是非常貼近真實生活場景的,但還未等韻律語境因素體現(xiàn)出來,聽辨任務就結束了。這不利于我們在聽力教學中貫徹交際性目標,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2)句法、語義因素在語音感知中的作用體現(xiàn)不足

      一個詞如果脫離了它所存在的語境就會變得不那么容易理解。那么,我們如果改變一個語境中的語義和句法因素便可以發(fā)現(xiàn)言語聽辨的情況也發(fā)生了改變。米勒(G.A.Miller)和他的同事對語義與句法在言語感知中的作用,他用五個詞組成的句子和孤立的幾個詞,在噪音條件下讀給被試聽。在所有的噪音水平上,都是句子的辨認成績比單獨的詞的成績好。很顯然,被試能夠運用連續(xù)語音聽辨中的句法和語義因素來縮小答案的范疇。以后的實驗更是證明了句法、語義因素有助于聽辨者進行音素復原,這在連續(xù)語音聽辨中尤為重要。在聽話時,人們不僅根據(jù)對語音本身的分析而且根據(jù)對它上下文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把兩者綜合起來形成一個表征。

      在高職高專英語聽力任務的設計中,基于書面文體的聽力腳本內容本身比較抽象,然而學生又普遍存在英語綜合語言知識儲備不足的問題。正如前面提到的,學生在高中階段沒有掌握正確的發(fā)音、一定的詞匯量及相關的語法,這個問題在大學一年級新生中尤為突出,因為聽力理解過程也是人們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因此聽辨者往往被許多不大熟悉的詞匯所干擾,如果他們過度專注于逐個詞匯的理解,則必然對整體內容的理解造成影響。這樣的短文聽力練習雖然不存在誤音識別的挑戰(zhàn),但也無法刺激聽辨者調動其內在的語義、句法等語言機制進行聽辨判斷,從而使得聽辨者再度陷于被動。

      綜上所述,當前高職高專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在于,一個完滿的聽力任務應當不僅僅側重于讓聽辨者聽到些什么,而還應當注重聽辨者從聽力任務中能夠實現(xiàn)哪些交際功能。如果像我們現(xiàn)在應試傾向嚴重的聽力教學,那么任何一個言語片段都可能被截取下來設計成聽力任務,這種不加任何過濾的聽辨是與常規(guī)聽辨規(guī)律相悖的。因此,我們在聽力教學與聽力任務設計時,應當從特定的交際功能出發(fā),即要讓聽辨者通過聽力任務實現(xiàn)某種交際目的。只有這樣才能使聽力教學與語言的實際使用真正統(tǒng)一,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與外語水平。

      3.言語聽辨軌跡模型對高職高專聽力教學及聽力任務設計的啟示

      從理論層面上說,在連續(xù)語音聽辨領域,由埃爾曼和麥克蘭德于80年代末期提出的軌跡模型值得我們注意。按照傳統(tǒng)的模塊觀點,音素的加工處理過程不受更高層次的語音加工處理過程影響。但軌跡模型觀點卻認為,不同層次的加工處理過程在言語感知的過程中同時處于激活狀態(tài)并相互作用。這里所指的不同層次的語言加工處理過程是指音類區(qū)別特征、音素和詞匯三個層次。其中音類區(qū)別特征處于最底層,音素層居中,詞匯層位于最上。具體地講就是軌跡模型首先認為:“在任何一個層次的任何一個元素中都存在相應的認知單元。即這些認知單元存在于區(qū)別特征層的每一個音類(如鼻化)中,存在于音素層的每一個音素中,以及存在于詞匯層的每一個詞匯中。在任何一定的時間內,所有這些認知單元要維持自身的特性都有可能被不同程度地激活。當被激活的單元超過某一限度,它們就有可能影響同一層次的其它單元。這些影響既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其它單元的激活狀態(tài)。整個認知單元網(wǎng)絡都被看作軌跡,這是因為由口語輸入留下的激活模式是分析在三個主要加工處理層次進行輸入的軌跡。認知單元網(wǎng)絡處于激活狀態(tài),并會隨著隨后而進行的輸入發(fā)生變化?!保―.W.Carroll 2000:89) 埃爾曼和麥克蘭德認為,他們的軌跡模型可以更合理地解釋絕大部分言語感知現(xiàn)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協(xié)同發(fā)音問題??梢詮亩叩贸龅慕Y論中看到軌跡模型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言語感知小僅僅是個自上而下的單向過程,也不單單是一個各自獨立的模塊體系,而是各種各樣信息源聯(lián)合起來起作用,構成一個交互式的過程。

      軌跡模型言語感知模式具有系統(tǒng)性、動態(tài)性的特征。其中關于認知單元與激活概念的提出為言語的感知過程中各個層次之間建立了動態(tài)的關聯(lián)。即我們對言語聲音的感知效果既由語音自身特征所決定,同時也受句法和語義的因素的影響。這種心理語言學的新觀點對我們英語聽力教學,具體說來對我們聽力任務設計頗有啟發(fā)。

      我們在設訓聽力任務時,可以充分利用語音、句法、語義這三者在言語感知上的互動關系。為了培養(yǎng)交際性聽的能力,教師選擇聽力材料時應考慮材料的真實性、可理解性和多樣性。真實性是指語言的真實、自然、地道,符合英美國家使用語言的習慣,具有真實的交際意義(章兼中、俞紅珍,1998:128)?;诂F(xiàn)行教材的缺陷及聽力課堂應試傾向等問題。聽力任務應當與特定的真實的語境相符合,并有一定的給定時間,使得聽辨者的各個認知單元有條件被激活并產(chǎn)生影響作用。聽力任務最好是連續(xù)的情境,這樣有利于聽辨者有效地認知其后的輸入。

      此外,韻律特征對聽辨者的聽辨也有一定的影響。聽辨重音、節(jié)奏、語調等往往能反映出不同人的說話特征,也賦予了不同人的情感特征。聽者常常能從講話人的重音、節(jié)奏、語調上識別出他的態(tài)度、觀點和情緒狀態(tài)。所以,教師在平時的聽力訓練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獲取這些信息源的意識與能力。這將有助于提高學生聽辨連續(xù)語音的效率與正確性。

      再者,軌跡模型理論也使我們從總體的語言使用的角度去看待聽力任務設計。即聽力任務應以實現(xiàn)特定的交際任務為目標,不要將言語加工處理過程中的某一個方面即語音加工處理過程、語義加工處理過程和句法加工處理過程同所要實現(xiàn)的交際功能相混淆。

      4.結語

      連續(xù)語音的聽辨屬于言語感知的重要研究領域,埃爾曼和麥克蘭德的軌跡模型理論深化了我們對連續(xù)語音的聽辨過程的認識,從而對我們在外語教學中的聽力教學及任務設計提供了不少啟示。我們要更多地將抽象的心理語言學理論成果應用于外語教學實踐,作為我們課程改革的一條有效途徑,改善當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不如人意的窘?jīng)r。

      參考文獻:

      [1]Carroll,D.W.Psychology of Language,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 Teaching Press,Thomson learning,Bei Jing,2000.

      [2]范誼.大學英語教材改革的若干問題[J].外語教學,2000,(4):59-61.

      [3]李燕姝.大學高級英語閱讀的編寫宗旨及其特點[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7,(5):42.

      [4]王銘玉,賈梁豫. 外語教學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211.

      [5]虞蘇美,李慧琴. 大學英語聽力[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6]虞蘇美,李慧琴. 大學英語聽力(教師用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7]虞蘇美,李慧琴.大學英語聽力(修訂本)[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8]朱純. 外語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3.

      [9]章兼中,俞紅珍. 英語教育心理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0]朱曼殊.心理語言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猜你喜歡
      英語聽力教學高職高專
      淺析陜西省高考英語聽力改革
      改善農(nóng)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對策探究
      ERP沙盤對抗在高職高專財務管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新媒體在高職藝術類社團中的應用研究
      高職高專基礎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
      云南省高職高專校園體育文化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武漢市部分高職高專院校足球課的開展現(xiàn)狀及制約因素
      “速聽法”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中的運用初探
      淺談大學英語四、六級聽力考試改革及其對聽力教學的啟示
      林甸县| 宜川县| 海城市| 上饶县| 宿州市| 高淳县| 齐齐哈尔市| 麟游县| 龙川县| 灵璧县| 壶关县| 太原市| 宜春市| 江阴市| 天全县| 西城区| 三亚市| 浑源县| 石泉县| 元谋县| 葫芦岛市| 玉溪市| 和田县| 江门市| 赣州市| 旌德县| 大丰市| 颍上县| 天水市| 万年县| 江西省| 托克逊县| 万宁市| 通河县| 来凤县| 大连市| 桃江县| 洞头县| 武冈市| 巨鹿县| 中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