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盟秦
從“襲人”看古代文學的寫實主義
趙盟秦
《紅樓夢》為我國古代的經(jīng)典之作,其中的人物描寫更是淋漓盡致,人物性格飽滿。本文試圖從襲人的性格特點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寫實主義
奴性 野心 險惡 偽善
在古代文學中《紅樓夢》可謂是文學著作的經(jīng)典之作,它也是反映封建社會一部寫實主義巨著。在《紅樓夢》里,襲人只是個丫鬟,但是在全書中,她的地位卻是僅次于寶玉、黛玉、寶釵的二等角色,甚至在王夫人,賈政等人之上。襲人從第五回出場,直至卷尾,貫穿全書,足以看出她的重要性。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出她的性格,特性,甚至能看到我們身邊人身上類似的特性。
說到奴性,很多人評論的《紅樓夢》,對這點大多是貶低之語,然而筆者卻并不認為如此。在大觀園中,襲人只是個奴才,而且是個盡心盡力的好奴才,最著名的話語便是“服侍賈母的時候,心中便只有一個賈母,服侍寶玉的時候,心中便只有一個寶玉?!边@不僅說明她是個奴才,更能說明作為一個奴才的忠心耿耿。敢問現(xiàn)實社會中會有這樣盡心盡力的人么?這固然可以稱為奴性,而且甘為人奴,絲毫沒有反抗意識,無論對待哪個主子,均“真誠”待人,即使在受氣的時候,也是毫無反抗斗爭的意識。在第三十一回中,襲人挨了寶玉的窩心腳,卻仍然裝作無恙,替寶玉說話,可見奴性十足。
與這一點相對應(yīng)的是“晴雯”,晴雯和襲人一樣只是個丫鬟,但是她卻從不把自己當丫鬟看待,有時甚至比主子還張狂,喜歡的就袒護,不喜歡的就駁斥,完全是自己的真性情,從不會像襲人一樣逆來順受,聽之任之。如撕扇子那一回,明明有晴雯的不是,卻硬是不承認,推脫給主子寶玉,這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是絕無僅有的。
這便是歷來紅學家們不喜歡襲人的原因之一。但是我認為在當時那個社會中,三綱五常早已經(jīng)把規(guī)矩定在那了,既然已經(jīng)是人家的奴婢,就應(yīng)該順從,適應(yīng),這在當時也不過是最正常的本能。倒像是晴雯那樣的女子性格剛烈,具有反叛精神,我們現(xiàn)在的眼光看可值得贊許,但是在封建社會中,她則是個另類,遭人打擊,早晚被人踢開。而襲人就不一樣了,她雖然委屈但并不覺得委屈,雖然屈辱但卻容易得到主子的贊賞。
襲人的出身不是姑娘,這就注定將來成不了奶奶,似乎普通丫鬟的理想不過十成為姨娘,小紅酒是做姨娘不得才另辟蹊徑成為了職場精英,而低調(diào)老城的襲人也只是同樣的想法,然而她又偏偏給了寶玉,當不了奶奶,便順理成章的像成為姨娘。第三十一回中寶玉誤踢了襲人,半夜襲人夢中驚醒發(fā)現(xiàn)自己吐了一口血,“想著往日常聽人說‘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縱然命長,終是廢人了’不覺將素日想著后來爭榮夸耀之心盡皆灰了”。由此可見,襲人擔心的不是生命,而是“廢人”,究竟是怎樣的廢人呢,看爭榮夸耀就知道了,不過是將來當個姨娘生個一男半女。又從“素日想著”看出她想當姨娘不時一天倆天了。也許她起初并沒有哪個野心,只是想做好本職工作,最終落個好結(jié)果,但是在書中第六回,寶玉初試云雨情就給了襲人對將來的野心。第三十一回晴雯折扇子那一回中,晴雯聽不得寶玉訓斥,正與寶玉吵鬧時,襲人一句“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币粋€“我們”便可看出襲人的這種想法早已根深蒂固,于是剛烈的晴雯變體我們讀者狠狠的奚落了她一番“我倒不知道‘我們’是誰,別教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的那事,也瞞不過我去,那里就稱起‘我們’了!”幾句話說得襲人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初看《紅樓夢》時,覺得襲人是個溫柔體貼的女子,絲毫看不出破綻,但是越往后讀越看出她的險惡用心簡直和那個二奶奶不相上下。說到襲人的野心,我們雖不會盡力贊揚,但也不能駁斥,但是她除了“溫柔和順,似桂如蘭”之外,卻用了極其錯誤的手段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在寶玉的房里一個一個丫鬟就是她的競爭對象,是她的假想情敵,于是她就通過告密]、陷害等手段一一講她們除了去。第七十七回“原來王夫人自那日著惱之后,王善保家的趁勢告倒了晴雯,本處有人和園中不睦的,也就隨機趁便下了些話”。這里“和園中不睦的”人能使誰,按照常理和目的來看,必是襲人無疑。在看書中這句“寶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單不挑出你麝月和秋紋來!’襲人細琢此話,好似寶玉有疑她之意,竟不好再勸”為何不再盡力勸,如果不是她,又為何不辯解,從此看出她就是告密之人。
為了實現(xiàn)理想積極進取,被人們所稱道,但是不擇手段卻會留下罵名。這也是當時社會中上到宰相權(quán)臣下至村人也夫的真實寫照。
盡管本人并不是特別討厭襲人,但是她偽善這一點卻是筆者最不喜歡的,恐怕也是歷來讀者最不喜歡的吧。她跟黛玉和晴雯的真性情比起來真的一點也不可愛,反倒可惡。典型的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恐怕曹先生寫襲人這一點更是受了當時社會的啟發(fā)吧!
襲為釵副,晴為黛副。從襲人的性格上表現(xiàn)得更多是寶釵的一面,有著更多的相似之處,命運結(jié)局也會如此,只是一個是主子小姐,一個是丫環(huán),一個飽讀詩書大家閨秀,一個小家碧玉。從襲人身上更多的是折射出的是有著幾億人口的封建小農(nóng)經(jīng)濟下的傳統(tǒng)農(nóng)民的美德和現(xiàn)實的性格特征?,F(xiàn)實社會中,只有極少數(shù)人像黛玉和晴雯那樣活著,大部分人更是像襲人或者是寶釵那樣溫順而又圓滑地活著,因為現(xiàn)實中更需要的是懂得人情世故的人,而不是動不動就耍小性子的不肯吃虧的黛玉和晴雯。
東西方的文化本就不同,與西方來比,東方人表達方式更為含蓄,但是卻能真實地表達出想表明的意思,就是說東方文化中無論是文學還是戲曲甚至是裝飾等等,都能看出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狀況,這就說明在我國古代文學中,已經(jīng)存在著寫實主義了。
(趙盟秦:海南大學三亞學院。研究方向:漢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