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曉慧 田玲玲
(1.吉林省腫瘤醫(yī)院 中西醫(yī)結合科 長春 130012; 2.長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長春 130062)
引起癌癥患者疼痛的原因可以分為4種。
(1)是軀體因素,占70%,由癌癥本身引起的疼痛,如腫瘤在局部或轉移部位侵犯或壓迫神經纖維所造成的疼痛,這是最常見的原因。
(2)與癌癥治療而引起的疼痛有關,占10%,如手術后疤痕的慢性疼痛,患肢痛、化療引起的靜脈炎口腔炎、放療后局部損害等。
(3)與癌癥相關占10%,由生活能力喪失引起的疼痛,如、如長期衰弱少動、便秘、肌痙攣、褥瘡。
(4)與社會-心理因素有關,占10%,包括恐懼、焦慮、抑郁、憤怒和孤獨等。
一般將疼痛分為4級:0級無痛;Ⅰ級(輕度)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擾;Ⅱ級(中度)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用止痛劑,睡眠受干擾;Ⅲ級(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睡眠受嚴重干擾,可伴有自主神經紊亂或被動體位。
疼痛能影響脈率、疼痛影響呼吸和劇烈的疼痛能促使患者代謝增快,患者可出現體溫升高。嚴重的疼痛常伴有惡心、嘔吐。
給藥必須遵守5個基本原則即口服、定時、按階梯、個體化給藥、注意具體細節(jié)[3]。
阿片類止痛藥物有多種劑型,在可能情況下,力爭口服給藥,若患者不能口服,則選用直腸或經皮無創(chuàng)性(如芬太尼)給藥途徑,最后選用有創(chuàng)給藥。
服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應指導患者同時服用潤腸通便藥以預防便秘。很多患者在出現嚴重便秘后才使用通便藥,導致只能使用強效瀉藥來處理,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的痛苦。初次使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應向患者解釋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等不適,并遵醫(yī)囑給予胃復安等藥物預防,以消除患者的顧慮。對初次使用或明顯增加阿片類藥物劑量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應注意詢問患者有無思睡或嗜睡等鎮(zhèn)靜表現,對鎮(zhèn)靜程度做出科學的評估,如鎮(zhèn)靜程度嚴重,應建議醫(yī)生減少阿片類藥物劑量,以免發(fā)生呼吸抑制。如果確定患者出現阿片類藥物過量引起的呼吸抑制,應立即使用納絡酮解救。在使用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步驟進行,并不停地呼喚患者,如果過快或過量,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無法控制的疼痛。另外,長期應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對阿片類藥物會產生軀體依賴性,對拮抗劑極其敏感,可能會出現戒斷癥狀。在患者意識清醒,呼吸頻率>9次/min后,應鼓勵患者深呼吸,直到意識和呼吸完全恢復。另外需強調的是,患者出現由阿片類藥物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時不宜吸氧,特別是高濃度氧。
癌痛與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有密切的關系,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均能降低疼痛的耐受力[4]。因此,護理人員不僅要做好身心護理,更重要的是密切配合醫(yī)療做好心理護理,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語言藝術水平,運用文明用語,提高醫(yī)療效果。
講究語言藝術,施行保護性醫(yī)療。根據不同年齡、職業(yè)、性別對他們進行恰當的稱呼,不以床號代姓名,設身處地從患者角度去感受、去理解,使患者產生信任感和親切感,主動配合治療。
癌癥患者易產生多疑、焦慮不安、恐懼孤獨等有害心理因素,阻礙康復。護理人員必須懂得心理知識,掌握溝通的心理過程,觀察病人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對所發(fā)出的信息是否理解,是否接受,并對其行動和效果進行分析、評價,應及時發(fā)現每一環(huán)節(jié)上的偏差,因勢利導,使交流有序進展。護理人員需做好轉化工作,防止自殺意念的產生。
疼痛對病人而言只是一個“生命體征”,他們對疼痛的關注程度遠勝于血壓和脈膊,但是又缺乏相關的知識,對癌痛可以完全控制認識不夠,有些患者錯誤地以為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不愿如實報告疼痛,或者擔心因此而分散治療癌癥的注意力[5]。所以醫(yī)護理人員必須仔細詢問患者的疼痛情況,并在病歷中予以記載。應將有關疼痛含義、疼痛的評價、使用藥物及其他緩解疼痛的方法告訴患者及家屬,糾正患者的錯誤觀念;鼓勵患者參加社會活動,如抗癌協會、病友支持組織、宗教信仰等,爭取親人、病友、朋友及社會的支持,用積極的心理情感,阻斷疼痛的惡性循環(huán)。還應解除患者對阿片類藥物成癮或藥物耐受性的恐懼,使患者積極參與自我護理。
如何面對癌癥病人的疼痛,這是對腫瘤??谱o士的專業(yè)能力的一種挑戰(zhàn)。通過整體化的護理對減輕晚期腫瘤病人的疼痛起到了積極作用,護士不僅要對病人仔細觀察病情,正確的評估,合理用藥,還要為病人提供安靜、整潔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正確引導病人,使他們保持心情愉快,最大限度地減輕其痛苦,解決涉及在疼痛控制中的相關問題,提高患者對疼痛控制滿意度。
[1] 謝煒麟.癌癥疼痛生活質量的對照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2005,12(1):86.
[2] 朱偉俊,黃恩,陳雄斌,等.肺癌,乳腺癌疼痛影響因素[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5,4(14):327.
[3] 萬崇華,方積乾,陳麗影,等.藥物成癮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1,10(特刊):85.
[4] 王壘,羅黎輝,趙建新,等.癌癥疼痛心理社會生活質量分析[J].心理科學,2002,27(2):286.
[5] 方曉云,俞連紅,任麗.癌癥痛閾依賴自測健康及相關評定量表的應用[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3,13(1):99.